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三调考试生物答案

2023-11-21 · 9页 · 306.1 K

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依据题意,当被转运的大分子物质与膜受体结合后,网格蛋白聚集在膜下,因此网格蛋白向膜下聚集的过程中必然涉及细胞对被转运大分子物质的识别和结合,以及结合后引起细胞内生理变化等一系列信号传递;胞吞过程涉及生物膜的断裂,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需要被转运大分子物质与膜受体结合,因此这种运输方式对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在该运输过程中,网格蛋白聚集的膜部位凹陷形成网格蛋白包被小窝,进而形成小泡,除被转运的大分子外,水、甘油等小分子物质也可被包被于小泡中,进而转运至细胞内。2.A【解析】蛋白质功能是由其空间结构决定的,所以PIP2活化TRPs通道的过程中改变了TRPs通道的空间结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等,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依赖通道蛋白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据图可知,Ca2+通过TRPs通道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故呼吸抑制剂不影响Ca2+通过TRPs通道的跨膜运输;TRPs通道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再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这一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3.D【解析】黑藻的幼嫩叶片中细胞质丰富、流动性强,且黑藻的幼嫩叶片中含有大的叶绿体,用高倍镜可以看到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及细胞质的流动;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检测14中14在暗反应含物质中出现的顺序,可以推测元素在光合作CO2CCC用中的转移途径;采用3H标记氨基酸可追踪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运输和分泌途径;过氧化氢的分解本身受温度影响。4.D【解析】动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在线粒体中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无氧呼吸时,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其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液中,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不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而是维持相对稳定;在慢跑过程中,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NADH,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5.C【解析】ab段对应的时间段为6时到10时,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大;bc段表示“光合午休”现象,由于部分气孔关闭,使CO2吸收量减少,暗反应速率下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降低;de段对应的时间段为14时到17时,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合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作用强度降低;据图可推断出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6.D【解析】人内皮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人内皮细胞,使其分散;图2表示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SIRT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人内皮细胞,温度等无关变量与实验组保持一致;结合图1和图2可知,SIRT1基因表达水平高时,细胞凋亡率低,由图3可知,白藜芦醇干预组的细胞SIRT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说明适当浓度的白藜芦醇可以降低体外培养的人内皮细胞的调亡率。7.C【解析】假设玉米籽粒黄色基因是A,红色基因是a,非甜基因是B,甜基因是b,纯合黄色非甜玉米的基因型是AABB,红色甜玉米的基因型是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F2中黄色非甜玉米(A_B_)占9/16,红色甜玉米(aabb)占1/16,两者比例为9:1;每一对等位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所以F1自交后代中黄色玉米与红色玉米比例为3:1,非甜玉米与甜玉米比例为3: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1:1:1:1;对于每对等位基因来说,子一代都是杂合子,测交后代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8.B【解析】红色大花瓣植株基因型是AAB_,白色大花瓣植株基因型是AAbb,红色小花瓣植株基因型是AaB_,白色小花瓣植株基因型是Aabb,无花瓣植株基因型是aa__。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型有五种:红色大花瓣(AAB_)、白色大花瓣(AAbb)、红色小花瓣(AaB_)、白色小花瓣(Aabb)、无花瓣(aa__);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AAB_)占1/4×3/4=3/16;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能稳定遗传的后代有四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共三种表型:红色大花瓣、白色大花瓣、无花瓣;红色大花瓣植株基因型是AAB_,无花瓣植株基因型是aa__,后代的表型可能是红色小花瓣(AaBB)、红色小花瓣(AaBb)、白色小花瓣(Aabb)。9.C【解析】通过实验1、2正反交性状分离比一致,都接近于12:3:1,可判断蚕豆的生长习性这一性状的遗传受细胞核基因控制;12:3:1是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F1为双杂合子,F2中的亚有限生长型为双隐性个体;假设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A、a和B、b,实验2中,由于F2中无限生长型:有限生长型:亚有限生长型=12:3:1,则无限生长型蚕豆的基因型为A_B_、A_bb,有4+2=6种,有限生长型蚕豆的基因型为aaB_,有2种,亚有限生长型蚕豆的基因型有1种,为aabb;假设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1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是A、a和B、b,则无限生长型的基因型可能为A_B_、A_bb,有限生长型的基因型为aaB_,亚有限生长型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1和实验2可知,G品系的基因型应为aaBB,实验3的F2无亚有限生长型个体,可推知F品系无b基因,由于F品系为无限生长型,且为纯合子,因此F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则实验3中F1基因型为AaBB,因此F2中无限生长型蚕豆(A_BB)与有限生长型蚕豆(aaBB)的数量比理论上为3:1,故实验3中F2无限生长型蚕豆数量理论值应为60×3=180。10.C【解析】F1全为缺刻叶,F2中出现了马铃薯叶,说明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F2中紫茎:绿茎=9:7,为“9:3:3:1“的变式,说明茎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由于F2中缺刻叶:马铃薯叶=3:1,紫茎:绿茎=9:7,表明叶形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茎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D、d和E、e)。根据题意可知F1基因型为AaDdEe,F1自交,F2中紫茎植株的基因型为__D_E,共有3×4=12种基因型;F2中的缺刻叶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2/3Aa,自交后,子代中马铃薯叶植株(aa)的概率为2/3×1/4=1/6,缺刻叶植株的比例为1-1/6=5/6,故F3的叶形及比例为缺刻叶:马铃薯叶=5:1。11.D【解析】使用方形积木可能使两种积木混合不均匀,因此应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均相同的小球,以便使其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如果每次抓取后没有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会使每种积木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所以每次抓取后,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以保证每种积木被抓取的概率相等;重复抓取50~100次,以保证足够大的样本数,减少实验误差;该同学抓取的结果不符合1:2:1的原因是其操作存在错误,而不是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很多。12.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植株基因型为Mm,因为含有M的花粉不育,所以该植株自交,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1:1,只有基因型为m的雄配子可育,所以该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Mm)所占比例为1/2×1=1/2。13.B【解析】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因此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1:2;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甲细胞为有丝分裂中期,可能为体细胞,根据丙细胞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为初级精母细胞;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在该时期可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4.D【解析】a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可能将要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细胞有四分体,可能处于减数分裂I前期,该细胞可能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若c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这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c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若在减数分裂I前期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段的交换,则c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15.A【解析】一对蜜蜂产生的子代基因型为AADD、AADd、AD和Ad,则AD和Ad为卵细胞,雌蜂的基因型为AADd;AADD、AADd为受精卵,雌蜂能产生基因型为AD和Ad的卵细胞,则雄蜂的基因型为AD。16.D【解析】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两种(或四种)类型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部分核遗传现象;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设计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的实验,并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孟德尔是在观察到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型,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后提出问题、作出假说,并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假说得出结论。17.C【解析】AAbb的白花甜豌豆与aaBB的白花甜豌豆杂交,后代可出现紫花甜豌豆AaBb;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可能是3:1,如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A_BB(紫花):aaBB(白花)=3:1;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紫花):A_bb(白花):aaB_(白花):aabb(白花)=9:3:3:1,即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甜豌豆与白花甜豌豆的数量比为9:7;若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5,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也可能是AaBb和Aabb。18.C【解析】图2所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初级精母细胞,来自睾丸,染色体数目为2N,属于b组;a组表示减数分裂II前期、中期的细胞或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当表示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时,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1;b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可以表示有丝分裂间、前、中期的细胞,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减数分裂I整个时期和减数分裂II后、末期的细胞,在间期可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在减数分裂I后期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N,只能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9.C【解析】F2体色及比例为黑:灰;白=9:6:1,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小鼠的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黑鼠有四种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F2灰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1:2,其中杂合子个体占2/3;若F1黑鼠(AaBb)与白鼠(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即表型及比例为黑:灰:白=1:2:1。20.A【解析】F2中高秆:矮秆=3:1,抗病:易感病=3:1,均符合正常的性状分离比,无致死现象;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但四种表型的比例不符合9:3:3:1或其变式,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是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发生了交换;由F2中矮秆易感病植株占16%可知,雌、雄配子中ab:AB:aB:Ab=4:4:1:1,可推知矮秆抗病植株(aaB_)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aaBB)占1/9;F1中A与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与b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F2的高秆抗病植株中,与F1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相同的个体占(4/10×4/10+4/10×4/10)÷(66/100)=16/33。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