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衡金卷广西 2023 届联考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2023-11-21 · 4页 · 269.4 K

历史答案24.【答案】D【解析】“铸刑书”的出现,使百姓可以了解法律条文,贵族随意解释法律条文的特权受到冲击,反映了奴隶社会统治的瓦解,是王室衰微社会礼崩乐坏的反映,故选D;题干涉及的是贵族分权制的问题,没有涉及贵族继承制(宗法制)的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社会各界”,更多的是统治阶层对“铸刑书”的看法,故B项错误;因果关系存在问题,权力下移的根源在于分封宗法制的瓦解,故C项错误25.【答案】B【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地方官员对不良的社会风俗要加以整治,不遵守的要“致以律”,甚至要“论及令、丞”(问责地方官员),是秦朝地方政府加强地方风俗治理的表现之一,故选B;地方官员的行为不能实现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题干可以反映秦朝重视地方基层治理,但非“加强基层自治”,故C错误;题干强调注重的是地方风俗行为,非注重社会发展,故D项错误。26.【答案】A【详解】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陶瓷海运更趋方便等原因,南方制瓷业迅速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广东、福建两省的制瓷业迅速兴起,并超过北方,主要是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A项正确;宋代并未出现大一统局面,排除B项;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是在明朝中后期不是两宋;排除C项;北民南迁是南方制瓷业兴起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项。27.【答案】B【解析】由材料“小说创作日益深入日常生活”可知明清文学作品更加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所学,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文学作品内容的变化适应了市民阶层文化需求,故选B项;“淡薄”不符合史实,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深远,排除A项;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是对人性的束缚,与材料关注生活日常不符,排除C项;“开始兴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28.【答案】D【解析】“节制资本”是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提出,强调凡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都要由国家控制,是为了避免社会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是在共产国际代表帮助下修改的主张,包含了扶助农工的思想,而他的继任者虽然也打出“节制资本”,强调“资本国家化”,但“始终强调反对共产主义”,表明继任者并不认同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目的,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错误。2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红旗》、《布尔什维克》等杂志刊登了……等介绍井冈山斗争的文章。在《军事通讯》创刊号上,则发表了《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文章阐述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而这些文章在报刊上的发表则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传播,故选A项;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创建,选项表述颠倒了时间先后,排除B项;1940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排除C项;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排除D项。30.【答案】D【解析】据材料“山东革命根据地各地区开展冬学进行土改、支前等教育”,可知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重视对解放区的思想教育,故选D项;进入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普及基础教育教育,排除A项;1946年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进攻,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是针对人民群众的,而提高党员劳动素养需要对党员进行教育,排除C项。31.【答案】C【详解】表格显示6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外国贷款占总收入的比例较低,体现了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C项正确;三大改造完成了对所有制结构的改造,材料中主要探讨五年计划资金来源而不是所有制结构,排除A项;1980年中国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计划经济的先进性,排除D项。32.【答案】C【详解】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古罗马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契约精神”不能等同于“民主政治”,排除A项。材料强调婚姻注重契约精神,而契约精神的发展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表现,故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自由平等的思想,也不单单只是保护妇女是合法权益,故排除D、B。33.【答案】A【解析】“画中每一部分都画得非常细致”,“充满了科学的分析与试验”该画侧重对人的描绘,体现了对人的重视,是人文主义在绘画领域的体现,故选A;描绘的内容无法得出画家的阶级属性,排除B;“彻底打破”太绝对,故排除C,浪漫主义在欧洲盛行是19世纪,排除D。34.【答案】C【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深入,机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工厂开始需要越来越多懂得操作机器的技能工人,对工人技能要求的提升也通过工资的增长得以反映,故C选项正确。题干设问的是变化的原因,而A选项是变化的表现,故排除A选。工人运动的斗争只是工人待遇改善的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选项。福利国家的形成是在二战之后,故排除D选项。35.【答案】D【解析】A选项是美国政府粮食政策出台的背景,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排除A选项。美国在冷战时期进行粮食援助主要是跟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并没有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故排除B选项。C选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美国在冷战时期进行粮食援助是为了拉拢中间国家,扩大政治影响力,带有政治目的,故D选项正确。41.(1)特点:以士绅、宗族等地方精英为主导;国家意志与地方自治相结合(或国家事务与地方公共事务相结合);地缘、血缘、伦理、道德相结合;治理体系稳固而难以瓦解。(3点6分)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发展;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血缘体系在中国基层的长期存在。(3点6分)(2)变化:列强入侵使国家面临空前危机,基层治理压力增大;西方思想文化冲击乡村社会;主导力量由传统乡村精英变为土豪劣绅;基层社会的职能与权威受到冲击;宗法伦理体制逐渐瓦解。(4点8分)影响:加速传统社会结构的瓦解;导致近代基层社会逐渐失序;加剧近代中国的社会危机(或加剧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引发有识之士对乡村治理的思考和实践;动摇儒家思想(传统宗法观念),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3点5分)42.【参考答案】选3个点:海外扩张、议会制度、工业革命论题:英国社会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论述:16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海外扩张,17-18世纪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剧海外扩张,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王权,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君主立宪制逐渐建立,英国确立代议制民主政治,为世界民主政治树立典范;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化、工业化、城市化成为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标志,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综上,近代以来英国的海外扩张、议会制度和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近代化,极大改变着人类的发展进程。45.【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传统教育走向困境;西方教育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初步发展;维新变法的开展。(8分,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2)影响:促进学校建设及教学内容革新;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促使清政府调整教育政策;为后世教育改革提供借鉴。(7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46.【答案】(1)变化:由努力制止侵略转变为纵容侵略。(2分)原因:经济大危机造成了严重困难;国内反战运动高涨;奉行传统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极力避免卷入战争;欧洲绥靖政策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即可)(2)影响:增强了国际社会绥靖政策的氛围;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器张气焰;加重了被侵略国家和地区的灾难;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7分)47.【答案】(1)(6分)原因:社会稳定(政府的支持或统治者的重视);唐代经济繁荣(开元盛世的客观环境);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基础(前代的科技成就);个人努力(探索、创新精神)。(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9分)研究方法:继承借鉴法(或答文献研究法);实际观测法(或实验实践法);跨学科研究法。(每点1分)评价:继承借鉴法(文献研究法):有利于借鉴吸收前代优秀成果,促进历法研究的进步和完善;实际观测法(或实验实践法):有利于获取天文、历法的真实材料,促进著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跨学科研究法:将天文历法与数学相结合有利于突破单一学科的知识限制,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实现研究突破。(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