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2023-11-22 · 11页 · 382.9 K

南昌⼗中2023届⾼三⼀模模拟考试⾼三语⽂试题命题⼈:吴莉莉审题⼈:⻩美云说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150分钟。注意事项:考⽣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的姓名、准考证号或IS号⽤书写⿊⾊字迹的0.5毫⽶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2.作答⾮选择题必须⽤书写⿊⾊字迹的0.5毫⽶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律⽆效。作答选择题必须⽤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如需改动,请⽤橡⽪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现代⽂阅读(36分)(⼀)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的⽂字,完成1-3题。⽬前被称为“国潮”的舞蹈作品,如《唐宫夜宴》《洛神⽔赋》《⻰⻔⾦刚》《只此⻘绿》等,创作灵感均来⾃中国古代名画或雕塑,“破圈”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空间艺术(绘画)向时间艺术(舞蹈)的转换。画中⼈物和⼭⽔以舞蹈的形式被活化,从⽽赋予了原本静态的艺术以活跃的动感和⽣命。在现代观众眼⾥,这种传统空间艺术向时间艺术的幻化和挪移,本身就使相关舞蹈作品充满魔幻⾊彩和奇观性,从⽽对⼈构成吸引。为什么在现代艺术创造中,中国艺术家能实现这种幻化和挪移?这固然与现代舞台对声光影技术的运⽤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中国艺术在观念层⾯并不存在两者的分离,⽽是赋予了诗乐舞和诗书画内在的互通性。这种互通⼀体性,可以从中国传统书画理论及美学观中⻅出。如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最重要的⼀法就是“⽓韵⽣动”。在中国美学史中,“⽓韵”本来是⼀个关于乐舞的概念,但从谢赫始,它却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普遍遵循的法则。这意味着中国绘画虽然以静态的形式呈现,但在本质上却是富有乐感和旋律的,这种内在的乐感赋予它从造型艺术向乐舞艺术⽣成的潜能。这⾥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如上“国潮”作品均是以绘画向乐舞的转换为共同特点,但采取的路径仍存在重⼤差异。⽐如,《唐宫夜宴》《洛神⽔赋》等作品依托的历史名作均是⼈物画,它的创作路径是将画中⼈物挪移为舞蹈中的⼈物。⽽《只⾼三语⽂试题第1⻚共11⻚此⻘绿》不同,它依托的《千⾥江⼭图》是⼭⽔画,创作路径则是将⾃然⼭⽔幻化为⼈物。这就涉及⼈与⾃然的关系问题。在中国艺术史中,⼴泛存在着⼈与⾃然交互的话题,如《梁祝化蝶》、《孔雀东南⻜》等均是这⽅⾯的杰作。在道家思想⾥,⼈向⾃然的⽣成也是⼤趋势,庄⼦把它称为“物化”。以此为背景,汉代儒家发展出了“天⼈同构”理论,认为⼈的每⼀个器官均在天地之间有相应的匹配物,⼈与⾃然就成了同形同构关系。到三国时期,徐整在其《三五历记》中记载了盘古之死,说他死后身体化成了⼤地上的⼭川河岳、草⽊⾦⽯。根据这种化⽣关系,⼈向⾃然的全⾯⽣成,反向也使⾃然天地⼈体化,使⼭川河岳成为⼈体的映像形式。后世,这种⼈与世界交互⽣成的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艺术,如郭熙在《林泉⾼致》中谈⼭⽔画,虽然是在讲⾃然⼭⽔,但⼭⽔却以⾎脉、⽑发、神采、秀媚的⼈体形象向⼈映显,⾃然界的⼭⼭⽔⽔由此都活化出了⼈的⾳容和幻影。具体到舞蹈艺术⽽⾔,它如果能把这种⾃然⼭⽔向⼈⽣成的逻辑揭示出来,所谓的⼈舞也就是⾃然⼭⽔之舞。这种潜存于⼭⽔之间的⼈体幻影,使相关的舞蹈表演充满了迷幻⾊彩,但观众并不感到不可思议,这离不开中国美学在如何看待⼈与⾃然关系⽅⾯给予的理论⽀持。(摘编⾃刘成纪《中国美学如何⽀持了当代“国潮”》)1.下列关于原⽂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A.中国古代名画或雕塑能够为“国潮”的舞蹈作品提供创作的灵感,促进时、空艺术之间的相互转换。B.《只此⻘绿》等舞蹈作品借助声光影技术,以其魔幻⾊彩和奇观性引发现代观众的兴趣。C.乐舞概念中的“⽓韵”说被谢赫引⼊到绘画创作后,逐渐脱离乐舞⽽成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法则。D.⼈舞即是⾃然⼭⽔之舞,⼈体形象可以由⾃然⼭⽔映显⽽来,⾃然⼭⽔也可活化出⼈的⾳容和幻影。2.下列对原⽂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章⾸段指出《唐宫夜宴》等作品“破圈”的主要表现和根本原因,点明论题,便于后⽂快速展开具体论述。B.⽂中引⼊谢赫关于“⽓韵”的学说,论证了中国绘画是富有乐感和旋律的,与乐舞艺术具有相通性。C.本⽂在论述不同历史时期⼈们对于⾃然与⼈的关系的认识时,列举了⼤量论据,既有神话传说⼜有哲学理论,使论证更易于理解。D.本⽂论述脉络清晰,环环相扣,详尽阐述了中国美学对“国潮舞蹈”的重要影响,深⼊浅出,说理透辟。3.根据原⽂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三语⽂试题第2⻚共11⻚A.“国潮”舞蹈作品以活跃的动态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中国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魅⼒,是符合时代发展和观众期盼的新的艺术表达。B.诗乐舞和诗书画存在内在的互通性,这是由于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能够实现两者的融通,将画中⼈物和⼭⽔以舞蹈形式活化。C.“国潮”舞蹈作品创作路径可以是⾃然⼭⽔向舞蹈⼈物的转化,体现出中国传统⽂化中⼈与⾃然的交互关系,体现出⾃然天地⼈体化的映像形式。D.观众在欣赏《只此⻘绿》时,能够理解中国美学⼈与⾃然关系的相关理论,则有助于在迷幻的舞蹈表演中感知舞蹈本身的丰富内涵。(⼆)实⽤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阅读下⾯的⽂字,完成下列4-6题。材料⼀:提到⼤⽶,⼈们会想到粳⽶的代表东北⼤⽶,也会想到料⽶的代表南⽅⼤⽶。然⽽,能够从这两者中突围的京⻄稻、⼩站稻及晋祠⼤⽶,若⽆过⼈之处,恐怕很难占牢⼀席之地。分析起来,京⻄稻、⼩站稻和晋祠⼤⽶,不仅在于地理环境带来的品质保障,还得益于其是重要农业⽂化遗产。消费者既有尝鲜的意愿,也有怀旧的情怀。近年来,这些地⽅⼜以稻⽥为基地,拓展农业的休闲观光、⽣态涵养、⽂化传播等多种功能,积极推动品牌建设,给予地理标志保护,从品种选育、绿⾊栽培到收储加⼯实现了品种振兴和品牌重塑,成效显著。发展旅游讲究特⾊化、差异化,农业亦然。当前,我国农业正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依靠质量和效益的现代农业转型。可以说,农业的主要⽭盾已经由总量不⾜转变为结构性⽭盾,表现为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并存,⽽⽭盾的主要⽅⾯在供给侧,且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其中最⼤的问题是,农业的同质化程度⾼,品种布局缺乏差异化、⽣产模式缺乏差异化、品牌打造缺乏差异化,导致时不时出现滞销卖难。(摘编⾃乔⾦亮《抓住特⾊亮点促农业转型》,《经济⽇报》2021年7⽉6⽇)材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以来,河南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按照⽐较优势和适应性发展原则,以⼗⼤优势农产品⽣产基地建设为抓⼿,积极调整种养结构,优势特⾊农产品⽣产取得较⼤成就。⽬前,优质⼩⻨、优质花⽣、⻝⽤菌等产量全国第⼀,优质草畜、蔬菜和中药材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信阳⽑尖、灵宝苹果等先后11个特⾊农产品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特⾊农产品优势区。同时,依托于⽣产优势,以“⼀县⼀业、⼀镇⼀特、⼀村⼀品”为抓⼿,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优势特⾊农业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延津优质⼩⻨全产业链、泌阳夏南⽜全产业链和信阳浉河区茶叶全产业链⼊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河南⾁制⾼三语⽂试题第3⻚共11⻚品产业⼊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河南强筋⼩⻨、豫⻄南⾁⽜、怀药、伏⽜⼭⾹菇⼊选全国优势特⾊产业集群:优势特⾊农业产业链建设及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明显。(摘编⾃《以优势特⾊产业引领农业提质增效》,《中国智库》2022年4⽉26⽇)材料三:枸杞不仅是宁夏的特⾊标签,还是农业产业质量持续提升的鲜活缩影。“‘好枸杞可以贵⼀点’,是我们企业的发展思路。”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万亮说,为做出有⾃⼰特⾊的⾼端产品,近年来该公司⼀直致⼒于枸杞深加⼯的探索与研发,枸杞原浆,枸杞多糖颗粒等应运⽽⽣。静电除杂、⾦属探测、⼈⼯拣选、紫外线杀菌、⽆菌净化包装……在公司枸杞GMP加⼯⻋间,⼯⼈们在流⽔线上不停忙碌着。郝万亮告诉记者,从⾃然晾晒到全流程不落地模拟⾃然环境烘⼲,再到⾃主研发锁鲜枸杞⼯艺,枸杞变身为⾼颜值、⾼身价的“⼤家闺秀”,1公⽄枸杞⼲果卖到2000元⾄4000元,这⼀路⾛来,靠的正是科技创新和⾼端差异化发展。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宁夏农村居⺠⼈均可⽀配收⼊6032元,增⻓6.9%;脱贫地区农村居⺠⼈均可⽀配收⼊4442.7元,增⻓7.7%,⾼于全区农村居⺠⼈均可⽀配收⼊0.8个百分点。(摘编⾃《宁夏科技创新带动特⾊农业提质增效》,《宁夏⽇报》2022年7⽉26⽇)4.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相关内容的⼀项是(3分)A.有些消费者选择有⼀定品质保障的京⻄稻、⼩站稻及晋祠⼤⽶,可能出于尝鲜的意愿或怀旧的情怀。B.我国农业想要更好地向现代农业转型,可以借鉴旅游业,⾛特⾊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C.河南省优质⼩⻨、花⽣、⻝⽤菌的产量和蔬菜、中药材的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先后建成11个特⾊农产品基地。D.通过发展特⾊农业等⽅式,宁夏农村居⺠尤其是脱贫地区农村居⺠的⼈均可⽀配收⼊实现了明显增⻓。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A.⽬前,我国农业正从“吃饭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其主要⽭盾为农业结构性⽭盾,农业总量不⾜的⽭盾已得到解决。B.在农业产业规划中,如果在品种布局、⽣产模式、品牌打造等⽅⾯忽略了差异化,势必会导致农产品的滞销。C.河南强筋⼩⻨、豫⻄南⾁⽜等⼊选全国优势特⾊产业集群,这是河南省开展农业供给侧改⾰,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基础上调整种养结构的成果。D.“好枸杞可以贵⼀点”的发展思路,符合当下⼈们对于农产品⾼品质的追求⼼理,但因价格昂贵也使其开拓市场困难。⾼三语⽂试题第4⻚共11⻚6.现阶段,我国应如何发展优势特⾊农业产业?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三)⽂学类⽂本阅读(本题共3⼩题,15分)阅读下⾯的⽂章,完成7-9题。廊桥上的⼈⽣周华诚廊桥,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道路,也是连接⼈与⼈的道路,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道路。——题记⼀群年轻的背包客在廊桥冷冷清清的时候,脚步坚定地向它们迈去了。⾯对⼀座廊桥,你会怎么看它?它的⽼,它的旧,它的不喧哗,它的不繁盛,怎么就有⼀种别样的美呢?即便是⻛霜⾬雪、⽔流云在,它静⽴于此,怎么就有⼀种动⼈⼼魄的⼒量呢?年轻⼈坐在溪流中间的⽯头上,听流⽔潺潺,看云卷云舒。⼤家默默地看着廊桥,⼀直坐了很久。衰落、凋敝、破旧、⼲枯、不完满的事物,会引起⼈们对⽣命、对变迁的叹惋、惆怅与留恋。⽐起满⽉,残⽉更差。⽐起盛开的樱花,凋落的樱花更美。有⼀种美,是需要以同等的能量才能看⻅的。在这群年轻⼈⾥,素秋是年轻的导游。很多时候她在向远⽅的客⼈介绍廊桥,其实也是⾃⼰在⼀次⼜⼀次地体悟廊桥之美。⽼家有⼏⼗座古⽼的廊桥,但是素秋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廊桥到底有多么美。稀奇吗?素秋时不时扭头就能⻅到⼀座廊桥,她只觉得平常极了。那年素秋刚毕业,她多想留在外⾯⼯作。她的很多同学都愿意选择城市的⽣活,素秋⼀开始也不打算回⽼家,但是家⾥⼈不放⼼,左催催右问问,尤其是爷爷,爷爷年纪⼤了。爷爷说,⽼家好啊。素秋听爷爷的话就回来了。九⽉,⼭⾥凉起来,县⾥刚好要招廊桥讲解员,素秋就去考了。⼀考就考上了,深秋乌桕叶红,她对着廊桥背解说词,⼀边背,⼀边钻到桥底下去看桥拱的奥秘。时间⼀⻓,她觉得廊桥越来越有味道了。刚讲解时紧张的情景,就像是昨天发⽣的⼀样。但是⼀晃,已经这么多年了。关于廊桥的那些解说词,她到底讲过多少遍呢?素秋也不记得了。有⼏句话她是越来越清晰“⼀个⼈⼀⽣当中,真正重要的抉择机会并不会太多。正是那看似偶然的⼏次选择,决定了⼈⽣道路的⽅向。”她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把⾃⼰对廊桥的体会分享给每位陌⽣的客⼈。同样,在廊桥边上⽣活了⼀辈⼦的村⺠,也会向素秋敞开⾃⼰的内⼼。在泗溪的北涧桥,好些村⺠向素秋说起这座桥在他们⼼中的重要性。“有菩萨保⾼三语⽂试题第5⻚共11⻚佑的”村头茶馆⾥喝茶的⽼⼈,呷⼀⼝浓茶,悠然地说道。在他看来,这座廊桥保佑了附近所有的⼈家。素秋知道,廊桥从来不单单为交通的便利⽽存在。在数百年间,北涧桥上中间位置的神龛⾥,都供奉着⼏尊神灵,⻓年⾹⽕不断。廊桥在村⺠⼼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