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3-11-22 · 12页 · 821.3 K

2022—2023学年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建构,表现中国人对于空间的一种执着追求——远。这种远式的空间追求成为支撑中国山水画空间性的根基,使山水画散发着无穷的意趣。山水画家是如何在画面中呈现出“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这种远的意境的?从理论上来看,基于画面的整体意境,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在实践上,首先表现为画面空间关系的处理,主要是远近关系。山水画中远近关系的处理不仅涉及观取,更涉及画面本身的空间层次的呈现,也依赖于物象的常形、常态,更依赖艺术家以一定的笔墨将其呈现。在许多山水画里,画家往往将画的重心安置在前面,而周边、远处要么以烟云处理,要么则是大片的空白,以示画中物象之远近。对于远景的处理,既要与近山相称,又不可高于主峰,色彩上也极用心思。为了突出画面空间的远近,画家喜欢以重叠的方式显示空间之远近、前后,也用衬托或者留白,以烟云绕山,来衬托山之远,意之远。其次,在画面意象的选择上,为了表现“远”的情趣,山水画家总是以无数的笔墨描绘着舟鸟意象,通过舟移乌去,呈现出层层推远的渺远空间。第一,由于画家着意于表现远意,所谓“画荒远灭没处,诚有至妙可言”,因此画面中的舟鸟意象多以点景形式出现,以形成视觉上的凝聚点,构成画面意境生发的力场。点,示其小也,但融合于其他意象;景,景物、景象、场景,在山水画中,或一舟独行,或北雁南飞,或渔人静钓,或林间亭舍。画中舟乌多以简笔出之,近于写意,是艺术家孤寂心灵的映射。第二,以舟鸟意象的动态形式来推远画面空间。由舟鸟意象本身体轻、形小、具有动的特性,画家往往会抓住其远飞、待飞、远渡、待渡、或栖于枝头的瞬间,或以水中轻波来暗示一种动的状态,所谓一叶舟轻,双桨鸿惊,化静为动,使整个画面活起来。画中舟鸟渐行渐远,将观者的视野拉长,以此来体现画面的空间表现力。第三,在山水画中,舟鸟意象的设置,拉开了与所观之物的距离,这种距离既是一种物理距离,更是一种心灵距离。而舟鸟意象的设置即是通过拉开空间的距离让观者重拾对于山水审美自觉,超越时空,进入更广阔的美的天地,这既与中国人的空间意识有关,也与艺术家们所追求的氤氲、渺远、苍茫的意境有关。可见,中国山水画中的远不仅是空间距离的远,更是时间之远、心灵之远,是一种远境。所谓“一拳之小,当千仞之高;片掌之大,体百里之迥”,艺术家通过“远”来突破时空界限,并得以自由地以一管之笔,体悟大自然的无穷意趣,抒写人生境界,由此而升华出一种广大的宇宙情思。(摘编自李雯静《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空间》)材料二:中国山水画是否遵循着由近到远的空间秩序呢?试以范宽的作品为例来探讨。图一是范宽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属于山水画中的大幅全景作品。画面气势磅礴,巨峰林立,山头杂树茂密,山脚土石纵横。画中景物众多:山峰、飞瀑、巨石、树木、商旅……这些景物可以分为六组,如图二,每组景物之间画家用留白隔开,有的空白象征着云气,有的象征着道路,有的象征着河流……于是,画面中的空白既可以使不同景物相互区分,又不破坏画面的整体性。每组景物的空间位置是不一样的,从上到下依次是远景、中景、近景。如果仔细观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会发现画面中综合了多个不同的视觉场景。最上面的主峰⑥占据了画面近一半的位置,无疑是此画的主体物。但是该山峰并不是描绘的从一个视角看到的景象,主峰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左、右和顶面。左边描绘的是从左下方看到的山,右边描绘的是从右前下方描绘的山的样子,顶面的视点要略高,有点俯视视角。顺着左右两个视角往下看,可以发现,在山的左下方和右前方分别画有两组小山峰⑤和④,似乎作者描绘的主峰正是从⑤和④的山顶上看到的样子。再来看位于画面中央的一组小山峰④,该山峰采用平视略带仰视视角画出,山的左侧面可见,可以推断出观者的位置是在左边略偏下方。而编号③的小山丘正好在这个位置,感觉画家正在③的位置上仰看④。位于画面右下方有一条小路,小路上有一队商旅正在行进(编号②)。小路和商旅则用俯视视角画出。画面的最下方画有前景的几块岩石,暗示出小路位于两山之间,即前后都有山,小路上的商旅正是从编号为①的山顶的岩石上看到的情景。编号为①的几块岩石已经位于最靠前的一个层次,观者的位置不可能在画面的上方其他任何地方,因为上面的景物都位于①的后面,因此,观者的位置只能在画外,也就是欣赏者。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的景物之间的安排有一定的空间顺序,即从下往上,依次是前景、中景、后景,空间在逐渐退远。景物的前后关系用相互遮挡和重叠的方式表示出来,位于画面最下方的是最前景,画面最上方的是最远景。观者在欣赏整幅作品时仿佛在经历一场山水之“游”。欣赏的起点应从画面下方的几块岩石①开始,因为这几块岩石是按照站在画面前观者的位置所描绘的。当观众看到编号①的景物时,仿佛一下子感觉自己所站的地面是编号①的山顶的延伸。然后,站在①的岩石上可以看到前下方编号②的商旅和小路,商旅画得极其细致,惟妙惟肖。看完商旅,设想自己正站在山下的小路上,视,点向左上方仰望,会看到一座小山丘③。爬上山丘往右看,会看到右边有一座略高的小山,上面草木丰茂。登上编号为④的山顶,往前方看,一座巍峨雄伟的大山位于眼前,其间瀑布犹如银线一泻千里,场面蔚为壮观,心胸也一下子开朗起来。这无疑是此次山水游历的最高潮。往左前方看,有一座略矮的小山峰⑤立在中间,登上山峰⑤再来欣赏主峰,会看到山的另外一面的样子。景后登上主峰⑥的山顶,此时已经在最高处,顿时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情怀油然而生。往远处看,四周茫茫一片云海。(摘编自魏华《远——中国山水绘画空间的美学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呈现山水画的远的意境,画家可以从高远、深远和平远三个角度进行设计,从实践中来看,高远清明,深远重晦,平远有明有晦。B.山水画中远近关系的处理涉及观取、空间层次、物象形态和艺术家的笔墨呈现,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不分轻重,画家才能有所作为。C.设置舟鸟意象是从实践上表现山水画“远”的意境的常见做法,可以是用简笔呈现静态的点景,也可以是动态的形式,造成了距离感的产生。D.在远近关系的处理上,有些山水画家将画的重心安置在下方,而周边、远处要么烟云处理,要么留白,《溪山行旅图》正好体现了这种情形。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舟鸟意象形成视觉上的凝聚点,是山水画意境生发的“力场”,近于写意,是艺术家孤寂心灵的映射,因此发挥出无与伦比的艺术作用。B.中国山水画的“远”,追求一种远境,体现在空间、时间和心灵上,它不同于西方风景画所追求的逼真效果,主要表现一种广大的宇宙情思。C.从《溪山行旅图》景物安排的空间顺序可知,最佳观赏顺序为图二中的⑥-⑤-④-③-②-①,应遵循从上往下,从山顶到地面的欣赏顺序。D.欣赏《溪山行旅途》,可结合“三远理论”,从留白艺术、重叠手法、多维视角、体验思维、整体感悟、观览顺序等角度进行综合鉴赏。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一提到的绘画理论技巧无关的一项是(3分)A.凡信手染出,似近山之影,又两边排偶,峰头对齐,皆是远山之病。(唐岱《绘事发微》)B.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王显《东庄论画》)C.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石涛《画语录》)D.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此画之诀也。(董其昌《画旨》)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5.我国自古便有诗画同源之说,请结合材料中的山水画理论,从三远理论体验思维意象经营中任意选择两个角度,鉴赏《桂枝香·金陵怀古》。(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诗祭陈敏尘土飞扬的人流中,颠簸的马车缓缓穿过坡下古战场。李清照揭开窗帘,她嗅到了风的气息。到了,夫人。随从们说。乌江亭下的渡口上拥满了数以千计的逃难者。金帝国的金戈铁马、强弓利箭击碎了她的“浓睡”与“闲愁”,冷冷清清的李清照遁入了无数逃难者的行列。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云,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李清照孑然一身,漫步江岸,她似乎仍在寻寻觅觅。她找到了一位在江边渡船的老艄公。李清照询问:今夜能否过江?艄公答道:“不行,夜里是从来不过渡船的,只有风和日丽的白天方可过江,可这样的日子为数不多啊!很多年了,这江水好像从来没有平息过。”李清照追问原因,老艄公说:“唉,这都是因为楚霸王的阴灵不散,八千亡魂兴风作浪所致啊。”李清照低头倾听,她听见江水在唱着一首歌,一首飘忽在眼前这片古战场的空旷与荒凉中的挽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分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分虞兮奈若何。霸王的血在乌江翻卷、吟唱,一直吟唱了一千年。临江而立,已经没有人能体味这首英雄末路的悲凉之歌,唯有她能够听懂。夜间,李清照来到山后一处颓败的古庙里过夜。庙的墙皮已斑驳脱落。借着灯光,李清照可辨认出门楣上的字迹霸王祠。这是个很小的庙宇,面对着江水,耸立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庙的四面长满了丛生的灌木。多年战乱,小庙早已断了香火,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蛛丝。借着残光,李清照看清了祠内供奉着的是一组霸王别姬的雕像。只见霸王伏案长吟,独特的“双瞳”炯炯闪亮,虽然穷途末路,却依然英姿勃勃。他的左边立着那匹与他出生入死的乌骓马,右边是为他且歌且舞、仗剑引颈的虞姬。虞姬的雕像像磁石一样吸住了李清照的目光。莫非这就是传说中那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迷蒙而又凄婉的眼神,娇小的下巴,视死如归的面庞真是惟妙惟肖。这个与项王风雨同舟、形影相随的奇女子,在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殉情的最后瞬间,没有一丝的痛苦和哀愁,有的只是坦然的情怀和幸福到骨子里的微笑。人世间至情如此,真不知比帝王身下的宝座要珍贵多少倍!李清照的眼睛湿润了。在仔细端详中,她觉得自己是那样地熟悉她,好像是千万次地见过她。她忽然发现这个虞姬是一面镜子,她从中照见了自己。“大王意气尽,贱妾奈何生!”李清照听到这首柔肠寸断的歌。黑暗越来越浓,江面上的风吹奏出呜呜咽咽的凄凉,江流翻滚,发出震天的嘶鸣。李清照的纤手滑过项王身上的每一片甲胄。黑暗中,她觉得自己是在触摸一团火——这是黑暗中陡然迸发起来的一团火,就是这团火,曾经从江东一直熊熊燃烧到阿房宫。江水悠悠,泊船无数,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莫说一生只有一次失败,纵然有一千次,也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想到此时此刻西子湖畔依然笙歌画舫、灯火明灭,临安王朝的酣梦残酒使李清照炽热的热情一下子冷却了起来,化作一股透骨的冰凉。山河破碎如亡夫赵明诚一路飘零的金石拓片纷纷扬;生灵涂炭似金人铁蹄下乌黑的烂泥。飞鸟群袭而自毁良弓,狡兔作祟而诛杀忠臣良将,大厦将倾啊,谁人独撑?李清照仰天一阵狂笑,尖厉的笑声划破黑幕,惊得庙宇下蛰居的蝙蝠扑棱着翅膀一阵乱撞。李清照跪倒在项王的神台上。此时此刻,她多么渴望这位神坛上的英雄能走下来,以横扫六合、气盖八方的气势北上中原,背水一战,一举扫除强虏,救民生于水火之中。李清照满腔的幽情别恨化作滴血的泪水连绵不断地流淌着,她伏在项王的雕像前,哭诉了整整一夜。项王啊!你这纯钢铸成的生命,竟然伟大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要么一战而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东方开始泛白,李清照站起身来,拭干泪水,用尽全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