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试卷语文202303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孕育、巩固、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众多标识性的古代文艺观念,为传统文化形塑了品格,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久远传承。中国古代早期的文艺观念,比较注重文艺的政教功用,偏重于文治目标,而非文辞艺术本身。《论语·阳货篇》记载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既有结构逻辑,又有各自功能,是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以“兴”引譬连类,发出对社会现实的观与感;以“观”认识社会风俗的盛与衰,量度国家政治的兴与败;以“群”实现互更交流,形成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共同进步;以“怨”美刺不足,期于政治修明,社会和谐。这一文艺观念滋养的政治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意志和匡世决心,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在磨难坎坷中化危为机。唐宋以来盛行的“文以载道”观念,则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无论是韩愈提出的“文以明道”,还是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最初都是为了矫正“文胜于质”的文艺弊病,摆脱文人对技巧、文辞、修饰的偏执迷恋,重新恢复文艺内容的重要价值。宋代以后,“文以载道”观念成为普遍的文化共识和社会规范,要求创作者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使命感和深弘气度,在践履社会责任、赓续文化传统中从事文化创造,用文学艺术的有形表达反映广泛的生活现实,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引导、带动、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文以载道”在以文育人、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中体现出一种基础、广泛、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与生命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理解古代文艺观念的重要贡献,有助于全面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历程与发展机制,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材于蔡美云、张含、刘凤泉等人的文章)材料二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强调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研究,因为他们发现那些产生于西方创作实践之上的文艺理论并不适合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更重要的是,用西方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中国古代文学成就高低的做法,既不能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文学的真实面貌,也难以评估中国文学的真正价值。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既符合现代文学观念,又能涵盖与解释中国古代文学现象的研究方式。事实上,中西方的文艺观念在基本理念上存在着一定共性。比如说文学应该是审美的,应该是作者的精妙构思与出众才华的体现,应该是用语言去进行形象与意象的创造等。但是中国古代对文学构思与文采的重视,并不是在任何朝代与任何作家、批评家那里都能被无保留地认可的。比如,汉代以前人们比较重视文学的政教意义,而中唐以后古文运动的兴起就是以批判骈体文为前提,反对只讲究形式美,更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教功用,对其文学特征则有所忽视,从而减弱了文章的审美色彩。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可以确定中心,但又边界相当模糊的领域。它就像一棵树,人们能够看清其树干与枝叶,却并不能轻易弄清其根须究竟伸向何处。根须不是整个树,但没有根须,却永远不可能长成真正的树。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既要紧紧抓住其审美的基本特征,从而总结出适合于世界的共同的文学经验与文学理论;同时又要深入探讨各家思想学派对文学的不同看法与复杂影响,像儒家的诗教观念、道家的解脱理论、禅宗的妙悟境界等,都是中国所独有并且曾经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观念。回归中国本体与建立中国话语,既需要照顾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又需要广阔的世界视野,需要现代学者以更为弘通的视野与严密的思维能力去进行重新选择、深入研究与公允评判。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面对各自的传统文艺观念及其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文学现象时,都必须要作出自己的选择,以寻找出文学据以成立的核心观念与发展推进的主要线索。(取材于左东岭等人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认识不符合中国古代“文治”观念的一项是(3分)A.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B.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王充)C.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中“文以载道”观念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根本目的是要彻底清除“文胜于质”的积弊。C.主张关注生活现实,强调传递主流价值思想。D.有利于创作者践履社会责任、赓续文化传统。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于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文化入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助于评估中国文学的真正价值。B.中西方文艺观念的价值尺度存在较大差异,但基本理念是一致的。C.相关的文化研究表明,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因素多而且复杂。D.回归中国本体与建立中国话语,要尊重本体实际,也要广泛借鉴。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文运动对骈体文的抵制和批判,影响了当时社会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B.从文艺观念及其创作实践来看,中国古代对作品政教功用的认同最为普遍。C.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思想学派对中国文学的看法和影响完全不一样。D.面对各自的传统文艺观念及以此为基础的文学现象时,中西认识的冲突会加剧。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当下研究中国古代文艺观念的价值。(6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①,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泥于冥冥者,则曰:“天与人实剌异:跖、蹻②焉而遂,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其说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艺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光;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钟之禄,处之咸曰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故其人曰:“天何预乃事邪?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奚预乎天邪?”法小弛,则是非驳,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故其人曰:“彼宜然而信然,理也。彼不当然而固然,岂理邪?天也。福或可以诈取,而祸亦可以苟免。”人道驳,故天命之说亦驳焉。法大弛,则是非易位,赏恒在佞,而罚恒在直,义不足以制其强,刑不足以胜其非,人之能胜天之具尽丧矣。故曰: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法大行,则其人曰:“天何预人邪?我蹈道而已。”法大弛,则其人曰:“道竟何为邪?任人而已。”法小弛,则天人之论驳焉。今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矣!余曰: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生乎治者人道明,咸知其所自,故德与怨不归乎天;生乎乱者人道昧,不可知,故由人者举归乎天,非天预乎人尔。(取材于刘禹锡《天论》)【注】①拘于昭昭者:指那些认定天以意志而主宰人间祸福的人。下文“泥于冥冥者”指那些认定天与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人。②跖、蹻:盗跖与庄蹻,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强盗。下文“孔、渊”指孔子和颜渊。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与人实剌异剌:违背。B.动物之尤者也尤:优异。C.右贤尚功右:崇尚。D.法小弛,则是非驳驳:反驳。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是茫乎无有宰者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B.为善而然也而祸亦可以苟免C.天何预乃事邪奚预乎天邪D.或贤而尊显福或可以诈取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拘于昭昭或泥于冥冥,容易就天道与人事作出简单对应。B.天之所长是促进万物繁衍生长,并通过抑强济弱来调和。C.法令得以普遍推行时,赏罚依法而定,能为民众所接受。D.人世的治或乱,都会对当时的人如何认识天道产生影响。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今以一己之穷通,而欲质天之有无,惑矣!10.结合文意,简要概括文中所论述的“天”与“人”之间的关系。(6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1-13题。(共12分)水龙吟①辛弃疾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②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③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④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注】①本词为辛弃疾被罢官后退居瓢泉时作。②参差:仿佛。③直饶:即使。④东山:指东晋名士谢安,他曾隐居东山,后又被朝廷起用,成功指挥了淝水之战。11.下列对作品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梦中一见”,作者借忆梦反映自己对陶渊明的追慕。B.“欲歌还止”,唏嘘之中流露出作者内心的不满情绪。C.“须信”两句,是说如果陶渊明还在,也会被现实震怒。D.“富贵”三句,与孔子视富贵如浮云的态度有相似之处。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发西风”是对陶渊明曾有终老于官场的想法表示惋惜。B.“折腰五斗”表明作者与陶渊明一样痛恨坐享朝廷的俸禄。C.“应别有”意在指出那流传已久的对陶渊明的认识是错的。D.“东山何事”显示出作者的内心仍然期待着能被朝廷起用。13.作品借“高山流水”引陶为知音。结合词句分析,辛、陶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6分)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1)有关陶渊明的“归来意”,要想准确作出把握,首先需要关注陶渊明自己在《归去来兮辞》中的表达:,。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陆游也有被罢官的人生经历,他在《书愤》中用“,”来抒发自己已然年老但是壮志未能得酬的悲愤。(3)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讽喻现实人生,是古代文章写作的常用手法。杜牧就曾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4)在“学会学习”主题班会上,有人提出身边人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并引用《论语》中的“,”,来说明会学习的人善于借鉴经验,也善于汲取教训。15.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③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④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⑤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1)对①中“是知也”的“知”,有读一声和四声两种处理。请根据语境,就两种不同的处理分别解释“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4分)(2)如果用“学习”话题来统率上面各句,这些文字论及了关于“学习”的哪些方面?请作简要概括,并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论语》谈谈你的认识。(6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淳安在天上有些地方,也许你并不真的知道,但你总感到自己是早就知道的。比如千岛湖,只要提起,很多人都仿佛知道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名字太美,瞬间就给人强烈的画面想象。我第一次到千岛湖的时候,那心底曾经想象过的美好画面,还是比不上当时的眼前所见:真的有上千座形态各异的绿岛,站立在开阔而清澈的水面上,仿佛是蕴藏着巨大活力的生命体。我为这种美景所震撼,原来总以为“千”是形容词,没想到是真实的数词。梅峰岛是千岛湖的最高峰。在最高峰
2023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2023-11-23
·
11页
·
76.1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