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高三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河北卷历史试题

2023-11-23 · 7页 · 894.1 K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河北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贵族墓葬中的陪葬玉器材质上佳、雕工精卓、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墓葬中的玉器所选玉质大多粗糙平常、雕琢草率。这种差异反映出当时A.关注现实的趋势在增强B.贵族阶层的特权完全丧失C.宗法分封体制逐渐解体D.官营手工业地位遭遇冲击2.王莽在即位之前据《周礼》《礼记》等典籍所载古典礼制,开启对长安的儒教化、神圣化改建工作,如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王莽的做法意在A.推动儒家思想传播B.促进都城长安建设C.为其篡汉创造条件D.恢复周代礼乐制度3.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经济最为发达。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却出现了城市衰败、人口大量减少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租调制损害农民积极性C.动荡分裂的政治局面D.气候变化导致天灾频仍4.宋仁宗时,宰相杜衍对皇帝私自发下的“手诏”,一概不予放行,“每积至十数,则连封而面还之,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称赞他助我多矣。据此可知当时A.中央集权有所强化B.皇权受到相权制约C.分权原则得到贯彻D.中枢决策权力转移5.元朝发行中统钞之初,如捧破釜,惟恐失坠,故发行额较小,且以金银为准备金,稍有壅滞,出银收钞。这种做法A.有利于纸币币值的稳定B.推动了白银货币化C.导致了通货膨胀的恶化D.加重了农民的负担6.开埠之初,各口岸进口的商品多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之后,棉布等日用品的进口量大增,并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导。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列强加强了对华的资本输出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C.民众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增强D.崇洋媚外的风气已甚嚣尘上7.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的侵略,一部分士大夫坚守华夏中心意识和文化至上心理,以师夷为耻,认为这是用夷变夏。另一部分士大夫则承认西方文明在物质层面上的先进性,通过“师夷制夷”的手段、以“中体西用”为范式和限度走“曲线”保文化的道路。由此可知,这二者A.所属阶级立场不同B.对“中学”的态度迥异C.都认可西方的文化D.都产生了民族危机意识8.1901年,敏锐的书商们将厚重的史籍简化、重组,介绍西方历史的“史书”成为市场的“畅销书,颇受应举策论士子的欢迎。据此推测介绍西方历史的史书畅销的原因是A.近代新式教育推行B.史学价值得到重估C.人才选拔机制调整D.学习西方获得认同9.下图为冀鲁豫边区的年画《战斗英雄·劳动英雄》(1945年),图右侧人物着战士戎装,左臂挎长枪,右手高擎大刀,英姿飒爽;左侧人物农民打扮,右手持镰刀,左手高举一束红高粱,意气风发。该年画体现出A.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劳动热情B.军民精诚合作抗日共御外辱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扩大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流砥柱10.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从民主德国进口的工业设备中以小型机床为主。到了1956年,中国在小型机床上的进口额降低到了1952年的水平,进口的品类也转向了高精尖的仪器。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中德两国关系的恶化B.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C.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D.“一五”计划基本完成11.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将古希腊智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公元前5世纪)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称之为伟大的命题。黑格尔的判断主要是基于该命题A.推动了城邦民主的发展B.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C.凸显了人的地位和价值D.高扬了理性主义的旗帜12.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达·芬奇通过解剖了解了人体结构,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地心说的谬误,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文艺复兴波及范围日益广泛B.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思想解放C.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欧洲社会孕育了转型的力量13.自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的30余年中,英国政坛出现了8次内阁因缺乏议会下院多数支持而自动辞职的现象。这体现出当时的英国A.民主共和制度完善B.内阁对议会负责C.议会主权原则确立D.实行议行合一制14.列宁指出:早期工人运动,这是工人运动最初的、开始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是必要的,因为对资本家的憎恨心情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促使工人产生自卫要求的第一个推动力。由此可知,列宁认为早期工人运动A.蕴含了爱国主义的特质B.带有自发性的特征C.受到空想社会主义影响D.其失败具有必然性15.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只有12%的科研人员在企业工作,远低于同期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B.西方国家大力推行技术封锁C.科研人员缺乏生产积极性D.分配机制不合理企业待遇低16.管制成本是指由政府承担的用于管制机构的各种成本费用,下表为美国联邦政府管制成本(单元:美元)统计。据此可知当时美国A.综合国力相对下降B.政府减少经济干预C.财政收入大幅上升D.美元霸权遭遇挑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624年,唐太宗下诏成立太医署。629年,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开始在某些州郡建立。至此,传统师徒相授模式有所改变。太医署非常重视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试,以评核成绩,并规定学习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学。而医师们的升迁制度也是基于他们的成功治愈率。公元713年,地方政府可自行委任教师到这些地方医学院教授。公元723年,地方政府已被授权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务。——摘编自李成文《中医发展史》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医进入中国,中医学的有识之士迫于生存压力,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口号。北洋政府开设新式学校,但把中医药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人士意识到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遂有业界名流向政府请愿,也有一些人开始着手筹建学校。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中国医学院、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等纷纷成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高度重视传统经典的教授,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开设了金匮要略等17门中医课程,也教授学生西医知识。中医在推行学校教育的同时,仍继承了师徒相传的模式,部分名医公开教学之余,仍带徒授业。民国中医学校重视临床能力培养,各校都设有临床实践季度,部分学校甚至安排半天课堂教学半天随师临床时间的教学模式。——摘编自朱建平《百年中医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医学教育的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中医学教育得到发展的原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78年,《宪法》恢复了刑事辩护制度。1979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法院组织法》对律师参与刑事辩护作了原则性规定。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这一条例较为全面地规定了律师制度所应涉及的主要内容。依据这些制度,律师执业机构先后建立并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专职律师、兼职和特邀律师已具有一定规模。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深化律师工作改革的方案》,解决了中国律师的定性与定位问题,为中国律师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创造了前提。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正式颁布,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律师制度基本框架的初步形成。司法行政管理机构与全国律师协会进行了《律师法》配套规章和行业规则的制定工作,推动了中国律师业的发展。——摘编自林广华《不断完善的中国律师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年后律师制度发展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律师制度发展的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罗马帝国早期的弗拉维王朝(公元69年—公元96年)针对平民实行了“面包与竞技场的社会福利政策。对于平民来说,面包是他们首要的生活需求。为安抚平民和取得他们的支持,弗拉维王朝统治者尽量满足平民的物质需求,苇斯帕芗就经常性地给平民发放食物和礼物。弗拉维王朝统治者大兴土木,修筑了各种大型公共建筑。在公元1世纪中叶,罗马技师已经发明了吊装机械,可以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并降低建筑成本,但是苇斯帕芗拒绝采用它,而是尽量多地使用人工力量,以给平民创造各种就业机会。弗拉维王朝时期竞技运动更多地脱离了统治者个人享受的范围,转变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平民的精神需求。——摘编自何立波《罗马帝国社会福利政策透视》材料二中世纪后期西欧民生保障体系的形成是特定历史下的自发产物。它以保障共同体成员的普遍生存为第一要务,更侧重物质利益,生产功能是这一自发体系的根本所在。这一体系强调群体权利和群体利益,注重保障生产者的普遍生存,避免两极分化。中世纪时期,因国家组织的虚位,各类社会组织成为这一自发体系发挥作用的主力军,在保障民生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成为中世纪西欧社会治理的特色和传统。——摘编自雍正江《中世纪西欧社会下层民生保障体系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帝国早期社会福利政策的具体内容并指出其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后期西欧民生保障体系的特征。(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49年北约成立时共有12个成员国,1982年拥有16个成员国。1997年后北约新加入国家为14个,现共有30个成员国。下图为北约自1997年后的扩张示意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北约扩张”为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河北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贵族不再重视丧葬的用品材质、实则是把关注点放在现实生活,反映出了当时关注现实的趋势在增强,故选A项。贵族特权完全丧失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宗法分封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组带,材料并未提及这方面内容,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的地位变化,排除D项。2.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王莽的行为是希望借助儒家的理论来为自己的行为找寻依据,为篡汉做准备,故选C项。A、B、D三个选项皆不是王莽行为的动机和根本目的,故排除。3.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黄河流域政权并立更迭,分裂动荡,使得人口减少,经济发展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故选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A项:租调制是北魏政权推行的赋税制度,无法说明与整个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衰败存在直接关联,排除B项:气候的变化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但并不是整体经济衰败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4.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皇帝的“手诏”是未经一定程序的私人旨意,宰相才得以拒绝,这也说明当时的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权的制约,故选B项。材料表述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关系,未涉及中央集权,排除A项;古代皇权至上,材料中的相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君权有制约作用,但不能说明贯彻了分权原则,二者有本质区别,排除C项;中枢决策权力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并未发生转移,排除D项。5.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元朝中统钞以金银为准备金且数额较小并加以动态维护,有利于保证币值的稳定,故选A项。材料的中统钞为纸币,排除B项;材料所述中统钞发行额较小,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排除C项。币值的稳定有利于民众的经济生活,且材料并未提及农民的负担问题,排除D项。6.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外国商品输入量,尤其是棉布等大众消费品的进口量增加,说明民众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故选C项。材料所述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并非资本输出,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结构已经开始解体,排除B项;民众采购棉布等消费品,并不能说明其崇洋媚外,排除D项。7.D【解析】材料体现洋务运动期间保守派与洋务派的主张,面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