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2023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023-11-23 · 169页 · 2.7 M

目录contents(一)现代文阅读I(选择题)…………………………………………………………01现代文阅读I(主观题)…………………………………………………………41实用类文本阅读(全国卷)………………………………………………69小说文本阅读(人物形象故事情节)……………………………………97小说文本阅读(环境语言)………………………………………………136 现代文阅读I(选择题)考情分析年份题号题干考点分值2020年I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每题各3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2020年III卷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每题各3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2021年I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每题各3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2021年II卷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每题各3分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2022年I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每题各3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2022年II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每题3分2020年到2022年近三年,现代文阅读I题采用的都是三道选择题,考查的考点一般来说是理解、概括、筛选、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题干的设置一般来说,第1道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第2道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第3道题是就关于准确概括内容或者是针对论证而言的考查。可以说考点还是很稳定的。高考预测22023届高考语文会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加上同一话题的实用类文本,还会在题型的设置上采用客观的选择题,还会在对文本内容的概括、筛选、归纳、分析等方面进行考查,也会对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特点等方面进行考查。应试技巧迷一、新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选文特点在新高考中,对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中,将论述类文本与其他实用性文本合并,这样组合有三大理由:(1)文本共性:①高考选文都具有思想性、人文性,文化内涵深厚,紧扣时代脉搏。②两类文本的内容专业性都比较强。③两类文本语言严密,逻辑性、理论性都比较强,文本篇幅虽小,但包含的信息量不少。(2)命题共性:两类文本的题目都侧重考查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即信息检索、概括表达的能力。①论述类文本选择题的第1、3题和实用性文本的两道选择题均是理解分析文章内容题,考查信息的概括分析能力,其设误方式相通。②论述类文本第2题的命题角度虽然着眼于文本的论证分析,但其实质依然是对论点、论据、论证等文体要素信息的概括分析。③实用性文本的主观题依然是有明确信息指向的内容归纳概括,与论述类题目只是题型的区别。(3)读文和解题共性:①读文上:时间上求快,都定位于速读文本。既要厘清段落的内部层次(写了什么);还要厘清篇章层次(怎么写的)。②解题上:掌握通法——比对法。依据命题人命制题目的共性手段,解答选择题仍要遵循“题文比对”这一基本通法。③读文和解题上:均对准确定位信息区间有较高要求,凸显信息检索能力。二、非连续性文本的读文要求论述类文本与其他实用性文本都侧重以速读为基础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因此,读文要遵循“泛读十精读”的原则。①养成一种习惯:检索有用信息。检索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阅读这两类文本的核心任务,读文时要善于锁定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缠。②具备两种心态:一是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信息搜索状态;二是仔细,题目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考查点,这就要求我们读文必须认真、仔细。③明确三个步骤:第一步,圈点勾画,筛选信息;第二步,检索主干,明确思路;第三步,归纳整合,图示全文。糊真题回眸典例1【2022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优点是……但其弊病是……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只是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并没有说哪一个更有生命力。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错误,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见借鉴西方有价值,但不能“单靠移植西方”。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材料一说的是要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A.说的是“师古圣贤人”,意思是“应当学习古代圣贤”,没有体现与时俱进博采众长。B.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纲常为根本,注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体不变,只学习西方技术,且不是“文化”方面。C.说的是既要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与材料一观点一致。D.说到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