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3-11-23 · 12页 · 818.5 K

黄山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加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在选任官员时,推行“六德”“六行”的道德等级体系。“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这种做法()A.适应了宗法礼制的要求 B.完善了官员考核制度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D.增加了儒生入仕机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目的题,正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世官制,“六德”主要是道德标准,“六行”主要是宗法伦理,这适应了宗法礼制对选官的要求,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选官制度,而非官员考核制度,排除B项;西周实行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在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排除C项;西周时期儒生群体尚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2.下图是山东泰安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农人除草图》(摹本)。画像石中所刻画的禾稼,像是在茁壮成长的高粱苗。锄头上肩稍窄有登,下部呈板镬状。这种器身较窄的板状锄,在耘锄稠密的株垅时,不易碰伤禾苗。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A.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 B.政府重视粮食的生产C.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准确的时空是:汉代(中国)。材料所示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石上,禾苗繁茂,农夫正在田间进行耕除草,结合题干材料中对锄头信息的描述,可以说明当时注重精耕细作,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环境,排除A项;画像石只是反映农民耕作的信息,并不能说明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排除B项;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在画像石中没有反映,排除C项。故选D项。3.隋朝社仓初为民办,不久便遭到破坏。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下诏:“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损,於后乏绝。又北境诸州,异於馀处,灵、夏、甘、瓜等十一州,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若人有旱俭少粮,先给杂种及远年粟。”隋文帝旨在()A.增加粮食储备 B.维护社会稳定C抑制豪强地主 D.防止灾荒发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隋文帝下诏广设社仓,加强在灾荒之年的救济能力,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性,B项正确;隋文帝设置义仓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隋文帝设置义仓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C项不属于这项措施的主旨,排除C项;社仓的设置并不能防止灾荒的发生,排除D项。故选B项。4.宋朝,朱熹著童蒙教材《小学》,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文人士大夫把传统伦理编入族规家训,用以规范族人的言行举止,期许家族长久延续。这表明,宋代儒学()A.逐渐走向了哲学思辨化 B.凸显世俗教化治理功能C.致力革新教育体制研究 D.迎合市民阶层壮大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童蒙教材《小学》”“文人士大夫把传统伦理编入族规家训,用以规范族人的言行举止,期许家族长久延续。”可得出宋代的儒者把理学的内容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使其更通俗易懂,也使人们更容易接受,反映出世俗教化的治理功能,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俗化,而不是思辨化,排除A项;革新教育并不是儒学的目的,而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教育的内容,排除C项;市民文化,如宋词的兴盛迎合了市民阶层壮大需要,而不是儒学,排除D项。故选B项。5.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三司”分割,但“三司”分立也带来了各自为政、难以协调的问题,督抚制度因此逐渐建立。这表明,明朝()A.地方行政层级逐步增加 B.基层行政权力扩大C.地方行政制度不断调整 D.中央权力逐渐下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本质题,准确的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在三司分立的情况下,再设置督抚制度,体现了明朝地方行政制度因国家治理需要不断调整,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地方是省、府、县三级,而元代是省、路、府、州、县多级,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行政权力的扩大,排除B项;地方行政制度因国家治理的需要在不断调整,并非是中央权利力的下移,排除D项。故选C项。6.晚清时期,地方督抚不设属官。曾国藩、李鸿章等出于地方军务需要,自设善后、厘金等局,招募官员、幕友入局办事形成幕府,幕府逐渐掌握了部分军事权、财政权和人事权,实际上行使省一级政权的职能。这一现象()A.遏制了列强侵略的势头 B.反映了晚清政治的现代化C.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变革 D.体现了政治权力结构变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晚清时期,原本地方督抚没有属官,但是曾国藩、李鸿章等地方实力派汉族官僚督抚的幕府却拥有类似省级政权部分职能,这实际上反映了清朝中央权力的下移,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列强侵略的信息,因此无法据材料得出遏制列强侵略的认识,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晚清时期,中央权力下移的现象,不能反映晚清政治的现代化,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科举制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7.1916年5月,李大钊撰文指出:“排斥英雄之说,失其中庸,必至流于众愚政治”,同时,他认为英雄也应该“守一定之限度,以代众庶而行众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背叛民意而专断独行是绝对不可取的。李大钊这一认识()A.蕴含了唯物史观的某些因素 B.明确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C.肯定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D.意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正确的时空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唯物史观肯定英雄的作用,更肯定人民群众的力量,依据材料“排斥英雄之说,失其中庸”“守一定之限度,以代众庶而行众意”,可得出这一思想已包含了唯物史观的某些因素,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是提倡民主与科学,进行思想解放,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对儒家现代价值的肯定,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新文化运动后期,排除D项。故选A项。8.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但这些条约都规定“对于一切关税问题及事项,此缔约国在彼缔约国领土内享受之待遇,不得次于任何他国享受之待遇”。据此可知()A.国民政府外交新形象由此确立 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中国实现关税自主仍存在障碍 D.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年(中国)。根据材料“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签订。随后,意大利、英国、法国也与中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可知,1928年《中美关税条约》《友好通商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签订,使中国获得了一定的关税自主,但条约的内容仍然有不平等内容的体现,中国实现关税自主仍存在障碍,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国民政府外交新形象信息,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在关税自主方面的努力,未体现中国的国际地位信息,排除B项;这些条约的内容仍然有不平等内容的体现,并不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9.根据1953年《选举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在人口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了选民登记工作,共有323809684名选民进行了登记,占进行选举地区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随后,在全国基层单位进行选举,参加投票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据此可知,1953年的选举()A.助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 B.践行了人民民主原则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据材料“在全国基层单位进行选举,参加投票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可知1953年,我国开展基层选举是为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做准备,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B项正确;材料中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基层选举,并非基层群众自治,排除A项;到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才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项;材料是人民代表制的实践,而非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0.欧贝尔曾说:“雅典政治精英的每一-项建议,都必须经过公民群体的讨论和投票决策,因此要保持政治领导的地位,就必须不断提出符合公民群体利益的、能被其接受的政策建议。这就意味着,雅典的政治精英是受制于公民大众的,而不是相反。”这表明当时雅典()A.能有效防止官员滥用权力 B.始终推崇公民利益高于一切C.隐藏着集体不理性的风险 D.确立了公正平等的参政机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使得政治精英无法独立做出决定,而且他们的每一项建议都要包含着公民群体的政策建议,由此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表明当时雅典隐藏着集体不理性的风险,所以C正确;材料强调雅典的政治精英是受制于公民大众,由此可能导致集体不理性,“能有效防止官员滥用权力”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A错误;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始终推崇公民利益高于一切”,所以B错误;材料涉及公民集体决策,而不是参政机制,所以D错误。11.下图为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人西迁至中亚后铸造的钱币。钱币正面是国王头像,背面是站立的希腊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像,四周是希腊字母。这可以用来说明() A.希腊制度在中亚的传承 B.中亚文化受到希腊文化影响C.希腊化世界的不断拓展 D.中亚商业贸易活动领域广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公元前2世纪(中亚和希腊)。据材料“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人西迁至中亚后铸造的钱币……四周是希腊字母”,可知大月氏在迁居中亚后,铸造的货币上有希腊的神话人物和文字,结合时间可知,中亚文化受到希腊文化影响,B项正确;材料是货币上有希腊文化的印记,不能得出希腊制度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大月氏建立的政权不属于希腊化世界,此时希腊化世界正在收缩,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中亚商业贸易活动领域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2.中世纪,英国国王经常和法官一起主持审判。1608年,法官柯克认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能行使司法审判权,因此拒绝詹姆斯一世坐堂问案。柯克的行为()A.体现了代议制对王权的限制 B.利于近代英国司法走向独立C.开创了“王在法下”的先例 D.改变了传统法官任用的标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608年(英国)。据材料“法官柯克认为,只有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能行使司法审判权”,可以看出中世纪时,国王和法官一起支持审判,但是到了1608年,法官柯克以缺乏学习和实践经验为由,拒绝国王参与审判,排斥国王,有利于推动英国的司法走向独立,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英国司法的作用,并未提及代议制对王权的限制,排除A项;大宪章在英国宪法史上确立了“王在法下”的重要原则,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传统法官任用的标准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13.如表是美国1787年宪法关于“禁止权”的规定。这些规定()禁止联邦政府行使的权力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不能变更州的边界;间接税必须划一,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