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4届第一次联考高二地理试题卷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2年11月,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试验项目在山东省莱州湾顺利并网发电(海洋牧场:在特定海域里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完成下面小题。1.“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所带来的效益有()①促进清洁能源发展②推动海洋经济发展③加重近海环境污染④提高海洋空间利用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下列自然灾害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推广“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影响较大的是()A.海啸 B.台风 C.寒潮 D.赤潮【答案】1.A2.B【解析】【1题详解】由于海上风电是利用风力发电,属于清洁能源,而海洋牧场是在特定的海域里培养和管理渔业资源,所以不会加重近海的环境污染,并且加重近海环境污染不属于该项目带来的收益,③错误。海上风电是利用风力发电,属于清洁能源,所以该项目能够促进清洁能源发展,①正确。海洋牧场是在特定海域里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有利于提高海洋空间利用,并且发展渔业能够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②④正确,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由于我国东南部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强,所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推广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模式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因此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推广“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台风,B正确。我国海啸发生频率较低,所以海啸对于该模式的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寒潮与赤潮对于该项目的影响相对较弱,并且发生频率相对较低,所以寒潮与赤潮对于该模式的影响相对较小,CD错误,故选B。【点睛】海上风电场是指水深10米左右的近海风电。与陆上风电场相比,海上风电场的优点主要是不占用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风速更高,风能资源更丰富,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3~5兆瓦),年利用小时数更高。但是,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技术难度也较大,建设成本一般是陆上风电场的2~3倍。“京东大沙漠”位于河北省洋河与滦河河口之间,长40km、宽4km,沙丘脊线最高处海拔40米左右,是世界罕见的海滨堆积地貌(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3.京东大沙漠的沙粒依次经历了()A.风力堆积-流水堆积-波浪堆积B.波浪堆积-流水堆积-风力堆积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波浪堆积D.流水堆积-波浪堆积-风力堆积4.河北省地带性植被()A.有肉质茎叶 B.叶面积较小 C.秋冬季落叶 D.多革质叶片【答案】3.D4.C【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京东大沙漠”位于河北省洋河与滦河河口之间,京东大沙漠的沙粒先经过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处堆积,经过流水作用和波浪作用,大量泥沙堆积于河口,然后受风力搬运、堆积形成于京东大沙漠,D正确,排除ABC。故选D。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河北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叶片呈纸质,叶片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更替,秋冬季落叶,C正确,排除BD;肉质茎叶属于热带作物的植被特性,排除A。故选C。【点睛】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指分布在30°N—50°N的温带地区,以落叶乔木为主的森林,具有比较宽薄的叶片,秋冬落叶,春夏长叶,故这类森林又叫做夏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是栎、山毛榉、槭、梣、椴、桦等。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人口分布垂直差异显著。读“乌江上游人口数量、密度垂直方向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区域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A.1000-1200m B.1200-1400mC.1400-1600m D.1600-1800m6.加剧该区域生态脆弱人为原因是()A.降水集中 B.陡坡垦荒C.生态移民 D.土层浅薄【答案】5.C6.B【解析】【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贵州省乌江流域生态脆弱,人口分布集中区所在位置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因此1400-1600m处人口数量最多,平均坡度最小,C正确,排除ABD。故选C。【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加剧该区域生态脆弱的人为原因是陡坡垦荒,破坏地表植被,加剧生态破坏,B正确;降水集中和土层浅薄属于自然原因,排除AD;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排除C。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以及政治、文化等。土壤也是反映自然环境差异性的标志。燥红壤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形成的,黄壤多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图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从甲到乙的土壤变化呈现()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布D.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布8.水稻土保水、保肥能力强,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紧实的()A.淋溶层 B.淀积层C.犁底层 D.母质层【答案】7.A8.C【解析】【7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由甲到乙处土壤依次为燥红壤变为黄壤,环境由热带干热稀树草原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变,根据海南岛地形特征可知,该岛屿中间高四周低,由于地形差异引起水热条件发生变化,因此反应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垂直分异规律,A符合题意;地方性的地域分异是指由地方地形、地面组成物质和地下水埋藏深度的不同所引起的系列性地域分异或是地方地形的不同所引起的坡向上的地域分异,题中信息不符合地方性分异规律特点,B错误;甲到乙的自然带并未呈现带状分布,由低纬向高纬是热量的变化,由沿海向内陆是水分上的变化,B、C不符合题意。故选A。【8题详解】在耕作土壤结构中,犁底层的特点是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的作用,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耕作土壤层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的作用;自然土层未经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长。人口流动作为区域要素流动的代表性指标,是都市圈内城镇集聚状况的重要判断依据。下图为随机两日珠三角各都市圈区县人口流动数据。完成下面小题。9.珠三角各都市圈区核心城市集聚程度最高的是()A.广州都市圈 B.深圳都市圈 C.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D.集聚程度一致10.在大都市圈形成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的发展方向有()①加快区域交通网络建设②加大乡镇区域土地供给③加深主城职能区内分工④适当保留区域发展空间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9.A10.C【解析】【9题详解】结合材料“人口流动作为区域要素流动的代表性指标,是都市圈内城镇集聚状况的重要判断依据”可知,人口流动是都市圈内城镇集聚状况的判断依据,图中广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为广州,流动人口最多,故广州都市圈核心城市集聚程度最高,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加快区域内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城市之间联系,确定城市职能,促进区域内城市分工与合作,适当保留区域发展空间,为未来都市圈发展预留空间等措施符合大都市圈的发展方向,可以利于大都市圈的发展,①③④正确;加大乡镇区域土地供给容易造成土地浪费,土地利用率低,②错误。故选C。【点睛】大都市圈理论通俗的说法就是在一定地理或行政区域内,由一二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一批中小城市,使其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这种城市群或城市带具有集聚效应的制造业产业链和集约化的永久性城市社区居民群体。能见度指正常视力能够辨识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图左为2023年3月22日12时发布的全国大气能见度实况图,图右为全国实时卫星云图。完成下面小题。11.有关地理信息技术在气象观测中的运用,说法正确的是()A.BDS广泛运用于空气污染物监测 B.GIS可用于能见度实况图的更新C.运用RS技术可预测云系变化 D.能见度状况不能通过地面监测获取12.关于甲、乙两处大气能见度状况及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甲处能见度高,沙尘肆虐 B.甲处能见度低,天高云淡C.乙处能见度高,雨后清新 D.乙处能见度低,阴雨朦胧【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解】BDS主要用于导航、定位、授时等,无法监测空气污染物,A错误;GIS能够处理收集到的地理信息,因而GIS可用于能见度实况图的更新,B正确;RS主要用于监测云系的情况,无法预测,C错误;能见度是正常视力能够辨识目标物的最大距离,能够通过地面监测获取,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根据图例可知,颜色越深表示能见度越低,甲乙两处能见度均较低,AC错误,结合云系图可知,甲处能见度低,是因为沙尘肆虐,乙处能见度低是因为阴雨朦胧,D正确;天高云淡能见度不会低,B错误。故选D。【点睛】遥感技术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全球定位导航系统(BDS、GPS等)主要是定位和导航。读某区域海水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图示四处海域盐度差异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甲大于丁,海水密度差异B.丁小于丙,径流流入差异C.甲小于乙,洋流性质差异D.乙大于丙,海水温度差异14.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甲处盛行风减弱后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沿岸易发森林火灾②沿岸洪涝灾害增多③海气水热交换减少④甲处渔业资源锐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3.C14.D【解析】【13题详解】结合图中等值线可知,甲海域盐度数值为35--36,乙海域盐度为36--37,丙海域盐度为31--32,丁海域盐度为33--34,则甲盐度大于丁,原因是甲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区,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海水蒸发强,盐度高,A错误;丁海域盐度大于丙,B错误;甲海域盐度小于乙海域,原因是甲海域有寒流流经,水温低,盐度低;乙海域有暖流流经,水温高,盐度高,C正确;乙海域盐度大于丙海域,是因为丙海域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淡水补给多,盐度低,D错误。故答案选C。【14题详解】甲处盛行风减弱,寒流势力减弱,沿岸降水增多,火灾减少,洪涝灾害增加,②正确①错误;甲处盛行风减弱,寒流势力减弱,甲处渔业资源锐减,④正确;寒冷减弱,海水异常增温,蒸发量增强,该海域海气水热交换增多,③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拉尼娜现象有时会紧随其后。2022年长江在丰水期发生全流域气象干旱,下图为距离长江入海口550km的大通水文站2022年7月到10月每日径流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表明长江下游地区()A.降水季节变化小 B.2022年梅雨期较长C.降水年际变化大 D.2022年副高势力弱16.2022年7月到10月大通水文站径流量的变化使长江入海口地区()A咸潮入侵加剧 B.地下水位上升 C.滩涂面积扩大 D.低盐度海域扩大【答案】15.C16.A【解析】【15题详解】图中的横线代表1952年-2022年8月平均径流量(约为41000),与2022年8月间的平均径流量相比高出很多,同样1952年-2022年10月平均径流量(约为30000),与2022年10月间的平均径流量相比也高出很多,这说明2022年的径流量远低于多年平均径流量,而长江下游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说明2022年的降水量远低于多年平均水平,所以图示表明长江下游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C正确;图示7月径流量远高于9月和10月径流量,说明长江下游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大,A错误;2022年全流域气象干旱,对应的降水时间应较短,梅雨期应较短,B错误;导致长江下游丰水期降水少的重要因素是副高的影响,该年全流域气象干旱,说明副高势力强,气象干旱,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形成咸潮,2022年7月到10月大通水文站径流量远低于多年平均水平,说明长江下游径流量不足,海水倒灌加剧,咸潮入侵加剧,A正确;地表径流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地表径流减少之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3-11-23
·
19页
·
2.4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