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11-23 · 16页 · 184.8 K

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60分,共30小题,每题2分)1.据考古发现,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等遗址均出土有大型城墙、宏伟宫殿以及精美玉器。在这些遗址的高等级墓葬中还有人殉的痕迹和随葬的大量武器。这些发现可以印证()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B.区域之间相互交流频繁C.生产工具出现革命性变革 D.民族交融程度大大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考古发现,浙江、山西、陕西、河南等不同地区的遗址“都存在类似的建筑、玉器和墓葬”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中华文明文化遗址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特色的同时又逐渐形成统一的特点,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比信息,无法体现各区域文明之间交流是否“频繁”,民族交融程度如何,排除B、D项;材料没有说明城墙、宫殿、玉器的建造过程和制作特点,因此无法印证生产工具是否有了革命性变革,排除C项。故选A项。2.春秋时期,诸侯国君朝觐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中小侯国“聘问”霸君的事例却很多。例如,鲁国“聘问”晋君12次、楚君1次。公元前545年,齐、陈、蔡、燕等国国君曾共同“聘问”晋平公。由此可知()A.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 B.诸侯争霸现象严重C.宗法血缘关系受到冲击 D.晋国实力最为强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国君不朝觐周王却去“聘问”霸君的事例增加,这就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在下降,晋国等霸君的实力在上升,也就是以分封制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传统政治秩序渐趋瓦解,没有说诸侯之间的“争霸”现象,排除B项;材料中诸侯国与周王的关系没有强调是“血缘”关系,排除C项;D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3.周王将自己家族子弟、亲戚和功臣分封到外服地区做诸侯,由这些人所率领的氏族,混合被征服地区的土著氏族,组成新的族体,改变了过去外服全部由土著首领担任领导的格局。这一变化()A.有利于形成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B.削弱了周王室贵族的实力C.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D.使礼乐文化成为族群共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周朝分封制下,分封对象率领氏族与土著氏族“组成新的族体”,也就是族群融合,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传播发展,C项正确;分封制是一种对地方的间接管理方式,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西周礼乐文化是国家推广的主流文化,但结合当时对地方的控制状况,尤其是交通交流有限,成为“共识”不可能,排除D项。故选C项。4.秦、汉王朝分设典客和大鸿胪,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为充实边郡,秦汉还将数以万计的中原军民,“戍以充之”,并通过联姻等方式与其他民族缔结友好关系。这表明秦汉王朝()A.注重分权制衡 B.加强边疆治理C.推行守内虚外 D.怀柔少数民族【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秦、汉王朝分设典客和大鸿胪,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和“‘戍以充之’,并通过联姻等方式与其他民族缔结友好关系”可知秦汉时期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B项正确;题干中典客和大鸿胪专职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但没有体现两者之间的分权与制衡,排除A项;秦汉王朝通过移民戍边的方式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并非守内虚外,排除C项;题干中通过联姻等方式缔结友好关系,并非怀柔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5.《汉书》记述: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据此可知,秦筑长城A.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 B.解决来自边疆的威胁C.保障了正常的农业生产 D.利于自身的社会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可知秦筑长城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秦筑长城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不是解决来自边疆的威胁,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秦筑长城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不是保障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秦筑长城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不利于自身的社会稳定,排除D项。故选A项。6.战国时期的官僚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军功之士,二是文士,三是宗室贵族。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功之士所占比重较大,而在关东六国,则是文士和宗室贵族所占比重较大。这三类人在各国官僚队伍中所占比重的差异缘于A.变法运动在列国风靡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士人阶层的强势崛起 D.世族世官制度的消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功之士所占比重较大,而在关东六国,则是文士和宗室贵族所占比重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相对东方六国,其地域较偏僻,社会经济发展不充分,保守势力弱,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等措施促进其军功之士比例占据多数,而东方六国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相对快,保守势力也较为强大,因此这时期东方六国的文士和宗室贵族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材料所述三类人在各国官僚队伍中所占比重的差异缘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项正确;变法活动是导致秦国军功之士比例多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士人阶层的崛起始材料所述内容的部分现象,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战国时期世官制度遭到冲击,但没有消亡,排除D项。故选B项。7.孔子、孟子认为,圣王与圣人的内涵基本相同,皆属于德性至善之人。战国晚期的荀子则认为,相比于圣人,圣王更具有王者的权威性,即圣王身为教化者,需要具备使天下万民顺服归往的道德与能力。这一转变反映出先秦儒家思想()A.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B.力图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C.受到韩非子思想的影响 D.抛弃了理想化的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战国晚期的荀子则认为,相比于圣人,圣王更具有王者的权威性,即圣王身为教化者,需要具备使天下万民顺服归往的道德与能力。”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兼并战争,局部实现统一后有利于整体的统一,集权趋势增强,面对重建政治秩序的时代课题,荀子诉诸于集道德权威和政治权威于一体的圣王。圣王作为道德权威一方面通过其身行实践或话语来影响群臣百姓,并在此一过程中产生对秩序的实现,另一方面则通过获得民众的内心信赖和从服的方式来保证秩序的稳定。而作为政治权威的圣王则主要依靠隶属于政治权力的政治措施来完成对政治秩序的实现。由于德位一体的特殊结构,圣王在秩序实现方面的关键意义在于,他可以使原本“应当”所为之事变成人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圣王权力的权威化使得即便是出于“君主”个人的主观意志之好恶的“命令”也获得了合法性和正当性,这顺应了建立集权统治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荀子和孔孟思想的不同,突出的是荀子的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并非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荀子的思想受到韩非子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D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8.《春秋繁露·王道》提出:“《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五帝三王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这一主张()A表达了民本思想观念 B.蕴含了君臣平等意识C.构筑出君权神授体系 D.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五帝三王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可知,体现了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该主张表达了民本思想观念,A项正确;“蕴含了君臣平等意识”表述有误,董仲舒主张三纲五常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君权神授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天人感应思想属于董仲舒新儒学的范畴,并不是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排除D项。故选A项。9.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成为霸主们竞相揭起的旗帜,孔子常发“复周”之论;战国时《尚书·大禹谟》托名夏禹“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这反映出当时社会()A.向往政治统一与稳定 B.处于专制集权萌芽阶段C.宗法分封体制趋于崩溃 D.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复周”,“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对于统一与稳定的向往,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于统一稳定的向往,不能得出专制集权的状况,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宗法分封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一种向往,并不能得出百家争鸣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0.傅奕(555—639年)认为,佛教僧徒“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主张废除佛教。这说明,傅奕反佛的出发点是()A.揭露佛教欺骗宣传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C.减轻百姓沉重负担 D.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表明,傅奕认为佛教存在诸多弊端,从维护社会秩序及巩固政权出发,应加以废除,D项正确;揭露佛教欺骗宣传、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及减轻百姓沉重负担的说法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1.如表为汉高祖到武帝初期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可知,在此期间高祖吕后(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初期三公九卿10090624627王国相10086291817郡太守88604006平均9781503020A.军功制被察举制所取代 B.统治者治国理念发生转变C.中央集权得到持续加强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数据可知,汉高祖到武帝初期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骄兵悍将”对中央集权的威胁程度不断降低,中央集权得到持续加强,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察举制取代军功制的结论,排除A项;文景时期治国理念上依然是“黄老之术”,并未转变,而军功集团比例却下降了,说明治国理念与军功集团比例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2.南朝文风讲究声律词藻,北朝文风质朴、宜于实用。北魏中期后,南方文学逐渐在北方传播。北齐、北周时,北方作家多以南方作家为楷模,出现了以南方文学为主流的现象。这一现象可用于证明()A.南北民族交融的情形 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C.南方统一北方的趋势 D.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答案】A【解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与南方经济开发,促使南方文化发展,而北方因战乱等原因导致文学成就不及南方,南方文化在北方流行,体现了民族交融,A项正确;北齐、北周之时,北魏早已分裂,排除B项;魏晋到隋朝的发展趋势是北方统一南方,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在南宋,排除D项。故选A项。13.到了隋唐时期,尽管士族依靠科举制度继续延续其家门地位,但这并非是缘于阀阅,而是因为在面对同一选拔机制时,士族子弟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有更多机会获得社会声誉,故而更容易在科场较技中取胜。这反映出这一时期()A.士族权力来源方式的变化 B.选官制度走向成熟C.门第血缘关系的日益淡化 D.官僚群体日渐儒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魏晋南北朝这段时间,士族权力主要来源于家世,但根据材料“到了隋唐时期,尽管士族依靠科举制度继续延续其家门地位,但这并非是缘于阀阅”,说明隋唐时期,“阀阅”在士族取得权力中的作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科举制度在继续延续其家门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反映了士族权力来源方式的变化,A项正确;通过上述分析,材料的重点在探讨士族权力来源方式的变化,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由于隋唐时期恩荫制度的存在,主张变法革新依然存在,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