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夏令营学习能力测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昭化古城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是蜀道上的重要城邑和驿站,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连续建县史。古城街巷之间“丁”字相连,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古民居错落有致,多为“外封闭、内开敞、大出檐、小天井”的建筑风格。下图为该古城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古城街巷之间“丁”字相连,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主要目的是()A.加强军事防御 B.节约建筑材料 C.保留民俗传统 D.追求人地和谐2.城内古民居多为“外封闭、内开敞、大出檐、小天井”的建筑风格,其功能是()①外封闭-防寒御敌②内开敞-隔热通风③大出檐-护墙排水④小天井-散热储水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1.A2.C【解析】【1题详解】古城街巷之间“丁”字相连和道路交错相通会使城内道路曲折迂回,城门不相对会降低人的方向感,在古代可以迷感或围困敌军,从而加强军事防御,A正确;道路交错相通会增加道路长度,增加建筑材料,B错误;在古代,该城市内部空间布局主要考虑军事防御作用,与保留民俗传统和追求人地和谐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外封闭”是四周建围墙,墙上不开窗,其功能主要是安全和阻挡北风,有利于防敌御寒,①对;“内开敞”是指在院内设天井,设敞口厅,主要功能是为了排湿通风,吸收阳光日照,②错;“大出檐”指院内、街道的房屋出檐皆宽,有利于护墙排水,同时院内的檐下可晒谷子、挂玉米,堆柴薪,沿街的檐下可摆摊、避雨等,③对;“小天井”,方便各院落之间的联系,提供较大的生活与休闲空间,④错,故答案选C。【点睛】昭化古城传统建筑特点与当地的气候特征有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丰富。日出方位角是指日出时太阳所在方位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日出方位角以目标物正北方向为0°,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变大,其取值范围是0°~360°。下困示意88°S某地一年内(1月1日为起始日期)日出方位角变化。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处于极夜的时段大致是()A.甲日~乙日 B.甲日~丙日C.丙日~丁日 D.丁日~乙日4.由丁日到乙日,该地的昼夜变化特点是()A.昼渐长,夜渐短 B.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 D.昼长夜短5.戊日,该地太阳视运动特点是()A.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B.日出东南,日落西南C.有日出无日落现象 D.无日出与日落现象【答案】3.C4.A5.B【解析】【3题详解】根据材料日出方位角含义可知,甲日与乙日的太阳从正南升起,为极昼。甲日之后,太阳由正南升起转为东南升起,再转为正东升起,至丙日,太阳从正北升起,为极夜。从甲日到丙日,该地由极昼转为昼渐短、夜渐长,至丙日进入极夜。丁日日出方位角为0°,太阳从正北升起,为极夜,由此推断由丙日到丁日为该地的极夜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根据上题结论可知,由丁日到乙日是由极夜到极昼的时期,昼夜变化特点是昼渐长,夜渐短,A正确,B错误。昼长夜短和昼短夜长是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并非变化情况;且从丁日到乙日,该地经历过昼长夜短和昼短夜长,C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根据材料日出方位角含义可知,戊日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即日出东南。由于日出日落方位关于正南或正北对称,因此日落方向为西南,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东升西落,这就是太阳视运动。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太阳直射赤道时,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在北半球,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大;反之,在北半球昼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阳视运动的弧度越小。大气河是指大气低层里的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2023年3月2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州)遭遇新一轮“大气河”风暴,洪水预警,数万人断电。由于受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一致。下图示意垂直于大气河水汽运动方向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有利于“大气河”形成和发展的位置是()A.低压槽处 B.高压脊处 C.气旋中心 D.反气旋中心7.关于剖面图及“大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速随海拔升高而降低B.MN的走向为东西走向C.美国加州“大气河”的水汽来源为墨西哥湾D.美国西部山地加剧“大气河”对当地的影响8.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地区最可能存在“大气河”的是()A.阿拉伯半岛 B.西伯利亚地区 C.东亚地区 D.亚马孙平原【答案】6.A7.D8.C【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大气河”是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低压槽中由于低压控制,能够形成长带状降水,A正确;高压脊处和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形成,BD错误;气旋中心不呈带状分布,C错误。故选A。【7题详解】选项由图可知,风速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再降低,A错误;由于该地盛行西风,北半球为西南风,由材料可知,“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一致,所以可知MN的走向为西南-东北走向,B错误;由于美国加州位于美国西部,受西风影响,“大气河”的水汽来源为太平洋,C错误;该地盛行西风,受西部地形的影响抬升多降水,所以山地加剧“大气河”,D正确。故选D。【8题详解】阿拉伯半岛位于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不易出现“大气河”,A错误;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不容易形成“大气河”,B错误;根据材料:“大气河”是由热带地区向极地输送的水汽,影响东亚的夏季风有低纬吹向高纬,最容易存在“大气河”,C正确;亚马孙平原以垂直方向的上升气流气为主,不易出现“大气河”,D错误。故选C。【点睛】高压脊:高气压凸向低气压,天气较好,晴朗少云,降水较少。低压槽:低气压凸向高气压,天气较差,常伴随着降水。滩坝又称砂粒堤,是湖滩和坝的总称,是滨浅湖区常见沉积体,其形成分别受沿岸流和波浪控制。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因气候变化形成多条滩坝。下图为“近18Ka(千年)以来青海湖湖平面升降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每一期滩坝形成过程中,湖岸线()A.相对稳定 B.不断迁移 C.向陆移动 D.向湖移动10.可目测到的古滩坝中,距现今湖平面最远的形成于()A.距今18-11.7千年 B.距今11.7-8千年C.距今8-5千年 D.距今5千年-至今11.古滩坝()A.整体走向垂直于湖岸 B.组成物质粒径相同C.湖滩砂体向湖坡度缓 D.所含砂粒棱角分明【答案】9.A10.C11.C【解析】【9题详解】滩坝的形成分别受沿岸流和波浪控制,只有在相对稳定的沿岸流和波浪的影响下,砂粒才能稳定的沉积从而形成滩坝,而沿岸流和波浪相对稳定时期湖岸线也相对稳定,A正确;湖岸线不断迁移说明沿岸流和波浪不稳定,沉积环境不稳定,不利于滩坝的形成,B错误;如果湖岸线向陆地移动,说明波浪作用强于沿岸流,这样的情况下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沉积环境,不利于滩坝的形成,C错误;湖岸线向湖移动,说明波浪作用弱于沿岸流,这样的情况下不利于形成稳定的沉积环境,不利于滩坝的形成,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如图示距今8-5千年之间青海湖的湖平面海拔最高,说明青海湖的湖水面积最大,青海湖的波浪作用可达的范围更广,沿岸流与波浪的共同影响地区相应的也会更加远离现在的湖平面,形成的滩坝也就距离现今湖平面最远,C正确;其他选项的时间内湖平面海拔较低,所以形成的滩坝距现今湖平面较近,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滩坝是受沿岸流和波浪控制的,其整体走向应接近平行于湖岸,A错误;不同地区的沿岸流和波浪的强度会有所差别,携带和沉积的物质粒径也会出现差别,不可能出现组成物质粒径相同,B错误;古滩坝的沉积物质都是经过搬运作用再沉积的,流水搬运途中沉积物质会被不断磨圆,不会出现棱角分明的现象,D错误;由于滩坝受湖水的波浪作用,波浪向岸边冲去速度不断减缓,沉积作用越来越强,所以出现湖滩砂体向湖坡度缓,C正确。故选C。【点睛】滩坝是滨浅湖区常见的砂体,是滩和坝的总称,在其形成过程中主要受波浪和沿岸流控制滩砂多与湖岸线平行发育,分布于滨湖区,呈席状或较宽的带状。头道拐所在地区风、水两种外营力活跃。该河段支流众多,冬春季节有凌汛。图1为头道拐水文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头道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头道拐水文站不同月份径流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3月,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B.5月,农业生产耗水量小C.8月,上游河段解冻补给量大 D.9月,上游河段来水量大13.头道拐水文站输沙最较大的季节及主要原因正确的是()A.春季泥沙淤积 B.夏季风沙入黄 C.秋季流水冲刷 D.冬季河岸崩塌【答案】12.D13.C【解析】【12题详解】3月,上游河段凌汛期结束,上游河段解冻补给量大,A错误;5月,汛期前上游水库放水,B错误;8月,进入雨季降水量较大,C错误;9月,上游河段来水量大,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读图可知,头道拐水文站输沙最较大的季节是秋季;主要原因是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输沙量最大,C正确;春季解冻河岸易崩塌;春季多大风,大风携带泥沙入河,ABD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水文特征是发生在河流中的水文特性和变化规律。主要包括径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流速、水温等方面。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秦岭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会因坡度而产生分异,坡度影响地表径流和水分的分配,进而影响着土壤的特性及分布,同时制约着人类活动的强度和频率。下图示意不同坡度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据图可知,秦岭()A.南北坡植被覆盖度与坡度均成正比 B.坡度越小区域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距越大C.坡度大于15°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小 D.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变化均大于南坡15.该地在坡度较小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人类活动【答案】14.C15.D【解析】【分析】【14题详解】正比一般指正比例,南北植被覆盖度与坡度应该呈现是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A错;结合图可以看出,坡度在2-5范围内南北植被覆盖度差距比<2坡度的植被覆盖度差距大,所以B说法错误;当坡度大于15°时,南北植被覆盖度两条线基本相近,差异较小,所以C正确;北坡植被覆盖度变化小于南坡,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坡度较小的地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多,所以对植被的破坏较多,植被覆盖度较小,因此D正确;坡度较小的地方一般来为低海拔谷地或者是山前冲积扇地带,水分和肥力、热量条件更好,更有利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应该较大,AB错误。降水与海拔和迎风、背风坡关系较大,与坡度大小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植被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光、热、水、肥、地形等)和人为因素。植被覆盖度人类活动往往在坡度较小的地方,人类活动频繁,砍伐森林和植被,得到场所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导致植被覆盖度会减少。“祁吉线”是青藏地区人口分布地域差异的界线,图为青藏地区“祁吉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据图判断“祁吉线”()A.西北半壁城市人口集中 B.东南半壁以绿洲农业为主C.近年来向西北方向移动 D.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关联17.影响“祁吉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矿产资源 D.交通运输【答案】16.D17.B【解析】【16题详解】结合材料““祁吉线”是青藏地区人口分布地域差异的界线”以及青藏地区地理特征,“祁吉线”东南半壁城市人口集中,A错误;东南半壁以高原河谷农业为主,B错误;由于人口进一步向东南聚集,近年来向东南方向移动,C错误;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关联,D正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夏令营学习能力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11-23
·
16页
·
1.8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