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杀死细胞吞噬的病毒或病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通过胞吐将水解酶输出到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B.衰老的细胞器通过囊泡转运到溶酶体,被水解酶降解C.被溶酶体消化后的产物可以通过跨膜运输进入细胞质基质D.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同时可以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详解】A、当溶酶体破裂时,会将其内的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中,正常情况下其内的水解酶不进入细胞质中,A错误;B、某些衰老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通过囊泡运输到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更新组织的需要,B正确;C、溶酶体消化后的产物包含小分子物质,若对细胞有用,则可以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质中,供细胞利用,C正确;D、溶酶体内不能被消化的物质会形成残余体,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从细胞内通过胞吐方式排出,D正确。故选A。2.人体在饥饿时,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葡萄糖吸收方式并存可有效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B.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消耗ATPD.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察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协助扩散是借助于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不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是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小肠上皮细胞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都可吸收葡萄糖,可有效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A正确。B、载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并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正确。C、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这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故选C。3.酶原是指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的无活性前体,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酶原水解开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表现出酶的活性。如胰蛋白酶原随胰液分泌到十二指肠后,在肠激酶的作用下,将N段第6位赖氨酸和7位异亮氨酸之间的连接切断,形成一个六肽和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切断胰蛋白酶原6,7位氨基酸之间的连接需要水分子参与B.酶原需要激活才能起作用,有利于保护产生酶原的细胞不受破坏C.催化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肠激酶在该过程中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胰蛋白酶原的激活是不可逆的,因为消化酶发挥作用后就被破坏【答案】D【解析】【分析】氨基酸先通过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以此类推,多个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详解】A、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连接,因此切断蛋白酶原6,7位氨基酸之间的连接需要水分子参与,A正确;B、酶原需要激活才能起作用,有利于保护产生酶原的细胞不受破坏,B正确;C、酶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D、消化酶发挥作用后不会马上被破坏,D错误。故选D。4.α-淀粉酶能够把淀粉水解为糊精,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科研人员为研究甲、乙、丙三种离子对其活性影响,将三种离子的盐酸盐配置成1.0mol/L的溶液,分别测定三种溶液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相对酶活性=加入盐酸盐后的酶活性/未加盐酸盐的酶活性)。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盐酸盐甲乙丙相对酶活性120%95%92%A.图中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B.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实验需要设置一定的重复组C.三种盐酸盐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活性D.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盐酸盐的种类、酶的活性【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相对酶活性=加入盐酸盐后的酶活性/未加盐酸盐的酶活性可知,表格中甲在处理后酶活性最高,乙和丙处理后酶的活性都比处理前略低。【详解】A、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自变量是盐酸盐种类不同,温度和pH都属于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A错误;B、实验要遵循平行重复原则,以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B正确;C、α-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三种盐酸盐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活性,C正确;D、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盐酸盐的种类、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A。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稀释鸡蛋清中加入蛋白酶,待完全水解后,加入双缩脉试剂呈现紫色B.选用成熟紫色洋葱内表皮,用0.3g/ml的用红墨水染红的蔗糖溶液处理,观察不到质壁分离C.借助高倍显微镜可观察菠菜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D.在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颜色最终变灰绿,证明产生酒精【答案】A【解析】【分析】1、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完全水解成氨基酸。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蛋白质。2、用高浓度溶液处理成熟活的植物细胞,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若液泡中含有色素或者外界溶液中含有颜色便于观察到质壁分离。3、酒精可以使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详解】A、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B、0.3g/ml的用红墨水染红的蔗糖溶液大于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浓度,内表皮是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且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红墨水可进入,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空隙充满红色,质壁分离现象明显,B错误;C、高倍显微镜下无法看到叶绿体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细胞器的结构,C错误;D、酸性重铬酸钾有强氧化性,重铬酸钾与葡萄糖、酒精都能反应生成灰绿色溶液,不能直接在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会干扰酒精的检查,D错误。故选A。6.GTP是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的一种能量载体,它可以和ATP相互转换,参与许多生化反应,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末端磷酸键不稳定B.GTP的水解可以为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提供能量C.GTP与ATP之间的相互转换不需要酶提供能量D.GTP中G代表鸟苷,由鸟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答案】D【解析】【分析】GTP为鸟苷三磷酸,它与ATP的结构类似,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末端的高能磷酸键不稳定。【详解】A、G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末端磷酸键容易断裂,也容易形成,不稳定,A正确B、GTP可为许多生化反应提供能量,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GTP水解释放出能量用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正确。C、酶起催化作用,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并不会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C正确。D、GTP中的G代表鸟苷,由鸟嘌呤和核糖组成,D错误。故选D。7.光合作用是整个自然界最根本的化学反应之一。因为有了光合作用的存在,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微生物才得以生存在这个星球上。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内的光合色素都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促进光反应的顺利进行B.暗处理会得到黄化幼苗,说明色素的合成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C.在植物细胞中,ATP合成酶只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D.参与CO2固定为糖分的酶只在叶绿体基质中存在【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在光照下,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在叶绿体基质中,二氧化碳被固定成C3,C3在ATP和[H]的作用下被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叶绿体内的光合色素都能吸收、传递光能,但只有少数的叶绿素a才能转化光能,A错误;B、暗处理会得到缺少叶绿素的黄化幼苗,说明叶绿素的合成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B错误;C、ATP合成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在植物细胞中,ATP合成酶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也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等结构中,C错误;D、暗反应过程将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而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故参与CO2固定为糖的酶只在叶绿体基质中存在,D正确。故选D。8.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图甲)这一能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图丙是图甲中的色素分离结果,图乙是在图甲④结构中进行的生化反应,①~④分别代表图甲中叶绿体的结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的色素带3应是叶黄素,它存在于图甲中的①②中B.光照条件下,图甲能进行光反应,产生NADPH、O2、ATPC.当图乙阶段缺少CO2供应时,不会影响ATP的生成速率D.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图甲④中C3的相对含量少于C5的【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分解成O2和[H](即NADPH),ADP和Pi形成ATP;暗反应阶段,CO2和C5结合,生成2个C3,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形成糖类和C5。光反应与暗反应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详解】A、色素带3应是叶黄素,存在于叶肉细胞的类囊体薄膜上,对应图甲中的②中,A错误;B、光反应阶段,水分解成O2和NADPH,ADP和Pi形成ATP,B正确;C、图乙阶段缺少CO2供应时,暗反应减慢,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ADP、Pi减少,影响ATP的生成速率,C错误;D、暗反应阶段CO2的固定反应:CO2+C5→2C3。可知:一个C5对应着2个C3。所以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叶绿体基质中的C3含量会多于C5,D错误。故选B。9.为研究多种环境因子对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影响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只有CO2浓度和温度B.在弱光、CO2浓度为0.03%、20℃条件下,马铃薯植株叶肉细胞叶绿体中无O2产生C.马铃薯植株在适当遮阴、CO2浓度为0.03%、40℃条件下,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D.据图分析,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适当增加CO2浓度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CO2吸收速率(mg/h)【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本实验探究了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实验中也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呼吸速率,曲线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详解】A、分析曲线图可知,图中影响马铃薯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CO2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A错误;B、在弱光、CO2浓度为0.03%、20°C条件下,曲线中显示,此时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为0,表示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即马铃薯植株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其叶绿体中有氧气产生,B错误;C、CO2浓度为0.03%、40°C条件下,在弱光、适当遮阴以及全光照三种条件下,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不同,说明光照强度仍然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C错误;D、据图分析,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会影响光合速率,故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适当增加CO2浓度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CO2吸收速率,D正确。故选ABC。10.减数分裂Ⅰ时,若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则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可进入1个或2个子细胞;减数分裂Ⅱ时,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若无同源染色体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生物试
2023-11-24
·
21页
·
377.1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