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11-25 · 12页 · 44.9 K

★2023年10月25日2023—2024学年度高三阶段性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如今,各种“方言梗”在短视频平台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伴随着这类网络自创语言走红的,还有各种“爆款”方言。近年来,重庆话、河南话、贵州话、山东话、广西话等方言的段子大量涌入影视作品、短视频平台、网络综艺,早年“触电”的广东话、四川话、陕西话和东北话这“四大天王”终于不再孤单。各类“方言梗”乍一听可能有些艰涩奇怪,但循环播放一两遍之后,即使是从小生活在普通话环境里的人也会觉得有趣亲切。我们不禁要问:“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聊到汉语的特点。汉语是一种方言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除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外,还可分为官话、晋语、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赣语、湘语、徽语、平话土话这十大方言。这些方言内部差异巨大,特别是在我国东南地区,有很多方言土语之间完全无法通话。在全球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现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和推广普及普通话并不矛盾,因为方言和普通话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当前,面对普通话、方言以及外语等多语并存的社会生活环境,我国社会正逐渐形成“多语分用”的语言态度,即明确各语言、各方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进而树立主体与多元、公共与私人、正式与随意等并行不悖、和谐共处的语言生活观。不过,短时间内让所有方言迅速恢复同等的语言活力或使用频率,这既缺乏可行性,也没有必要。在此情况下,“保护传承”最可行的办法是“开发利用”,即以利用促使用、以使用促保护、以保护促传承。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的主体是社会大众,其中青少年是关键群体。新媒体极大地推动了方言文艺娱乐的创作和传播,青少年通过短视频关注、了解并热爱方言,使方言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方言的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方言梗”频上热搜是方言仍活跃于语言生活的表现,无须过分担心。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方言梗”走红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一些方言被娱乐化、低俗化。一些“方言梗”里充斥着“土味”,仿佛可以带来“接地气”的感觉,实际上却屏蔽了地域文化之美。这些“方言梗”只顾矮化方言使用者以达到搞笑的目的,却忽视了挖掘并展现其蕴含的文化民俗及悠久历史。我们不能以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为名,一窝蜂地刻板复制这些“方言梗”,给方言贴上“土”“烂”“俗”的标签。面对这种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化现象,我们应注意避免盲目追求流量而裹挟着方言与低级趣味挂钩,要积极探索并鼓励多样化的方言开发应用,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方言形象。近年来,海派音乐人林宝用上海话演绎了多首流行歌曲,如《上海谣》用吴侬软语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上海人的生活变迁娓娓道来,改编自陆游的《钗头凤》通过方言独特的平仄韵律再现了宋词的细腻唯美,在各媒体平台上累计点击量破亿,颇受好评。可以说,方言是共同语之根,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们的乡土之情。方言文化也是乡村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摘编自饶高琦、王莉宁《“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类“方言梗”乍一听也许有些艰涩奇怪,但循环播放一两遍后,会让人感觉有趣亲切。B.汉语文化内涵丰富、方言种类繁多且内部差异巨大,有些方言土语之间甚至无法通话。C.我国社会明确了各方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形成了“多语分用”的语言生活观。D.新媒体推动了方言文艺娱乐的创作和传播,提高了方言的活跃度,有利于保护传承方言。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提及网络自创语言和方言段子涌入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说明了“方言梗”的流行。B.文章第2段介绍了汉语的特点,使人能够深层次了解我国方言的种类和特点。C.文章指出“方言梗”流行是方言活跃的表现,无须过分担心,还指出要避免其负面影响,论证严密。D.文章通过举例论证了多样化的方言开发应用可以挖掘并展现出方言的地域文化之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是让保护传承方言文化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领域。B.方言和普通话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保护传承前者和推广普及后者要尽可能分开进行。C.没有必要让所有方言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同等的语言活力或使用频率,因为这是不可能的。D.以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为名,给方言贴上“土”“烂”“俗”的标答,是“方言梗”走红背后的危机。(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在能源供应紧张的今天,对清洁的地热能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了能源利用的一个新领域。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从地表向下平均每深入100米,温度升高约3℃。研究显示:地核与地幔边界的温度大约为3700℃,而地核内部温度可能高达5000℃,几乎与太阳表面一样炽热。因此,地球内部蕴藏着惊人的热量。众所周知,地热资源指的是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是一种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地热能源具备数量巨大、可再生、不污染环境三大要素以及清洁、环保、可就地取用等优势。地热井,指的是利用井深3500米左右的地热能或水温大于30℃的温泉水来进行发电的装置,地热分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高于150℃,以蒸汽形式存在的,属高温地热;90℃~150℃,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等形式存在的,属中温地热;高于25℃、低于90℃,以温水、温热水、热水等形式存在的,属低温地热。2017年5月在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完井的GR1干热岩勘探孔井底温度达到200℃以上;2023年2月在甘肃省临洮县成功打出2001.90米深的地热探采结合井,水温50度,日出水540立方米,为临洮县生态农业、生态康养、医疗保健、温泉洗浴和旅游度假等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干热岩勘查开发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地球物理测井,简称测井,是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测量井中岩层的各种物理信息,研究油气田、煤田等钻井地质剖面,解决某些地下地质、生产及钻井技术问题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测井方法众多,声、电、放射性只是最基础的方法。每一种测井方法都只能间接地、有条件地反映岩层特性的某一个侧面,要想全面认识地下地质情况,发现和评价储层,应该综合应用多种测井方法。地热测井是对地热井钻孔所穿透的地层的各种特性数据记录下来的所有作业。地热钻孔内异常高温,不利的井孔条件,异常的地质环境(破碎的、火成的、变质的)及特殊的参数要求等,大大地限制了现有的石油测井仪器的应用。因此要求研制专门用于地热环境的测井设备。在进行测井作业时通常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有时井孔需要冷却。地热测井工作除在钻井、完井和试井过程中进行外,还将持续到整个生产期间。为了使描述说明整个热储或地热资源所使用的测井测量方法和解释技术得到必要的发展,优先进行的测量项目的次序如下:①用时间间隔温度测量法作出地层真实温度剖面图;②地层的岩性、深度和厚度;③粒间渗透率和裂隙渗透度;④粒间孔隙度和裂隙孔隙度;⑤裂隙发育状况;⑥钻孔几何形状;⑦流体成分;⑧热导率和比热容;⑨岩石的弹性系数。钻井的深度范围很大,浅的只有几十米,深的则可以达到数千米。井内特征复杂,裸眼不可见,井内环境是黑暗、潮湿、高温、高压。为了得到地下详细的地质情况,找到地热储层的具体位置,地球物理测井不可或缺。简单说,在高温、高压、潮湿、黑暗的井下世界里,有一双“明亮而智慧的眼睛”,可以去观察地层、看清地层及其地质特征等,这就是测井!利用测井,我们可以获取地下的岩石的岩性、物性,例如获取温度、电性、弹性、放射性,还可以利用成像测井获取地下岩石的裂缝、孔洞的发育情况,评价地层的地应力等。有了测井这双“眼睛”,地质人员可以获得地下几千米深地层的各种信息,就可以用来评价该井位有没有地热,适不适合开采地热,以及指导后续工作如何开采地热。自1927年法国斯伦贝谢兄弟发明电测井以来,测井技术经历了五次更新换代:从第一代的半自动测井仪,又经历了模拟、数控、成像等阶段。我国测井仪器经历了引进、集成、吸收几个阶段,目前已实现了国产化,性能指标接近国外先进的测井仪器。例如在青海干热岩开发现场进行的地热测井,使用的都是国产测井仪器,常规测井仪器能达到200℃以上的耐温指标,成像测井仪器也能达到175℃~200℃的耐温指标,基本满足干热岩测井的需求,但如果要进行更深层的地热勘探,地热测井仪器的性能还远远不够,仍需科研人员进行攻关,研发出更高性能指标的地热测井仪器。总之,地热开发利用的技术原理虽然简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技术性难题,例如在干热岩中钻井,对钻杆、钻头的使用寿命及有“钻井的血液”之称的钻井液稳定性都是极大的挑战;地热井的高温对测井等井下仪器的考验也是极大的。又如地层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在地热开发过程中会气化,然后在井壁结垢,类似血管中的“血栓”,沉积时间一久很容易将开采通道堵死。还有,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地热电站、地源热泵等高技术含量的设备,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如何才能在这场国际能源竞赛中拔得头筹,是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摘编自《发现地球深部绿色能源的眼睛—地热测井》)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热资源是指地壳内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优势较为明显。B.电测井技术最先是由欧洲人发明的,测井技术经历了五次迭代升级,我国从国外引进测井仪器,目前已实现国产化。C.地球物理测井是一门应用技术,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从地下测量的物理参数来判断岩层的性质,因此相应发展了很多对应的测井技术。D.开采地表以下热资源的钻探井称为地热井。矿井向深部掘进时,总是越来越热。钻孔越深,底部的温度也越高。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质工作者只要综合运用声、电、放射性等多种测井方法就能全面认识地下地质情况,从而发现和评价储层。B.用于地热环境的测井设备必须专门研制,否则难以应对钻孔内温度过高、井孔条件不利、地质环境异常等问题。C.地热开发利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大量技术难题,但目前我国的相关设备仪器基本满足干热岩测井的需求。D.在地热开发过程中,矿物质在气化后会在井壁结垢,随着时间累积容易堵死开采通道,可能造成重大损失。6.我国未来如何才能在国际地热能源开发竞赛中拔得头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万家灯火厉周吉老赵熟练地按开开关,明亮的灯光便充满了楼房。房子面积很大,但都未装修。他在房间内转了一圈,看了下手中的表格,然后关上门下楼,朝另一个单元走去。他现在要去旁边那栋楼的五楼。老赵今年65岁,论说这个年龄不该出来打工了,但是农村都这样,只要身体允许,哪怕70岁了都还在打工赚钱,要是闲在家里反而觉得不好意思。当然,到县城打工对老赵来说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自从三年前老伴儿弃他而去,他一直没有走出老伴儿去世的阴影。他害怕孤独,不打工,自己独自待在家里,日子岂不更加难熬。老赵的身体不错,这不,五层楼“噌噌噌”就爬上来了。上楼前,他已经找好了钥匙,来到门前,熟练地敞开门,打开灯,同样明亮的灯光充满了同样的楼房。老起看了一下手机,时间正好。老赵年轻时曾经当过一段时间校工,主要负责摇铃和烧锅炉,养成了严格遵守时间的习惯,时间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