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2024学年(上)11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三历史一、选择题1.《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掌管天文历象官员),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观测天体运行),敬授民时。”这说明当时()A.形成成熟官僚体系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原始农业初步发展 D.早期民本思想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早期文明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敬授民时”指的是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材料说明的当时编制历法指导农业生产,由此可得出原始农业初步发展的结论,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原始农业得到初步发展,并不能说明形成成熟的官僚体系和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排除AB项;民本思想指的是重视民众,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指导农业生产,而不是早期民本思想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2.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士的竹简,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其中有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的《工律》、工阮劳动定额的《工人程》、工匠劳动调度的《均工律》、考核工匠的《佚名律》,“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必究其情”。这些法律法规()A.反映了秦的暴政延伸到手工业部门 B.提高了工匠们生产活动的积极性C.表明秦创立了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D.规范了生产经营活动和组织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其中有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的《工律》、工阮劳动定额的《工人程》、工匠劳动调度的《均工律》、考核工匠的《佚名律》,‘工有不当,必行其罪,必究其情’”可知,秦简中有关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通过法律法规规范了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组织管理,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了秦的暴政,排除A项;工匠的生产积极性不能因此得到提高,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3.马长寿先生在《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论及:“北周一朝除了朝廷的皇帝和将相是鲜卑和杂胡成分外,各州刺史、各县县令以及带领军队的都督、统军、别将,甚至宗教的官秩,大多数也是由鲜卑和杂胡充当的。”这一论述意在说明北周()A.集权政治受到威胁 B.民族大交融的现象C.民族成份多样复杂 D.地方行政管理混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周时期的政府官员,大多数也是由鲜卑和杂胡充当的,说明的是当时民族呈现融合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集权政治受到威胁的说法,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融合,非民族成份多样复杂和民族成份多样复杂,排除CD项。故选B项。4.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 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 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中期,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为此开始推行两税法,以缓和财政紧张,两税法是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C项正确;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施行,致使租庸调制无法实行,才推行两税法,排除A项;摊丁入亩废除了中国持续2000年的人头税,排除B项;两税法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C项。5.明朝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有这样一段评论:“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下列能体现“宋其三变”的是()①门第观念淡化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③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有所减弱④传统自然经济结构走向衰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三变指的是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和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有所减弱,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传统自然经济结构走向衰落是在鸦片战争后,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6.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已卯,清高宗在一道敕谕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勿谓言之不豫也!”关于这道敕谕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这道敕谕表明清高宗时期中国的实力比“外夷”更为强大②这道敕谕体现了清朝皇帝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满足③这道敕谕所反映的闭关自守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④这道敕谕的背景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全面禁止中外贸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中国清朝乾隆时期。敕谕内容属于乾隆皇帝对中国和西方的主观评价,并不能说明清高宗时期中国的实力比“外夷”更为强大,根据史实,中国当时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①错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体现清朝皇帝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满足,②正确;“定当立时驱逐出洋……勿谓言之不豫也”反映了闭关自守政策,结合所学可知此举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③正确。根据史实,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非全面禁止中外贸易,例如开放“广州十三行”,④错误。②③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7.1869年,时任湖北学政的张之洞建立经心书院,书院的课程为经解、史论、诗赋、杂著等,强调学有根柢,反对空谈心性的理学。1898年他又规定,经心书院分习外政、天文、格致、制造四门,诸生于四门皆须兼通,四门分年轮习,无论所习何门,均兼算学。这说明,经心书院()A.为洋务新政培养实用人才 B.意欲弱化儒学的影响力C.秉承经世致用的办学宗旨 D.注意借鉴西方教育模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知,经心书院在1869年建立时,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和基础性;1898年,张之洞规定经心书院的课程包括外政、天文、格致、制造等,并强调学生必须兼学算学,这进一步体现了经心书院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这说明经心书院是秉承经世致用的办学宗旨,C项正确;1898年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课程名称“经解”“格致”可知,这些名称带有强烈的儒家色彩,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西方教育模式,排除D项。故选C项。8.1898年1月,康有为给光绪帝上书,建议在中央设立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康有为此举意在()A.建立代议制机构 B.增强改革派的实力 C.裁撤旧官僚机构 D.寻求社会各界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9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及所学可知,维新派代表人物向光绪皇帝提出的建议体现了维护皇帝权威的特点,意在赢得光绪皇帝对变法的支持,从而增强维新力量,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设立制度局,议事结果最终由皇帝裁决,这不符合代议制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裁撤旧官僚机构的信息,这属于戊戌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者,他意在寻求光绪皇帝的支持,选项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B项。9.读如图,图中文字为:“广东之北伐队现已陆续开至上海,均系广东之潮兵。现在苏浙民军已均调至。广东潮兵来上海者约万余人,现正预备军士皮衣,以备议和不成即日北上云。”这折射出当时()A.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 B.督抚推进“东南互保”C.辛亥革命各方力量胶着 D.国共两党合作准备北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提到“广东至北伐队”、“苏浙民军”、“上海”、“议和不成”等信息,据此可判断,辛亥革命后,各地军阀陆续到达上海,等待南北议和的结果,以备议和不成,为北上做准备,体现了当时各派力量之间的胶着,C项正确;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是在鸦片战争期间,排除A项;“东南互保”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排除B项;国共两党合作准备北伐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排除D项。故选C项。10.1924年,孙中山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演讲时指出,“要联络全体的农民来同政府合作,慢慢商量来解决农民同地主的办法。让农民可以得利益,地主不受损失。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和平解决”。由此可知,孙中山意在()A.深入持久地开展土地革命 B.建立工农联盟政权C.巩固政治革命的社会基础 D.确立政治协商机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4年的中国。根据“让农民可以得利益,地主不受损失”可知孙中山意图找到农民和地主都不受损失的方案,说明他是想保持社会的稳定,得到社会不同阶层的支持,从而巩固政治革命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他并没有提出开展土地革命,也没有主张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B项;孙中山提出的方案并不是要确立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1.1943年一位学者说:至于史学,此间(指北平)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事变后颇趋重实用,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讲《日知录》,亦欲正人心,端士习,不徒为精密之考证而已。此盖时势为之。可见,影响史学研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个人学术的旨趣 B.优秀的史学传统C.社会环境的变迁 D.理论研究的突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从前专重考证,事变后颇趋重实用,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以后,此学者提倡有意义的史学,为的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之下,发挥学者的力量,即“盖时势为之”,体现了社会环境的变迁影响了史学研究方向,C项正确;个人学术的旨趣并不是影响史学研究方向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环境对历史研究的影响,而不是优秀的史学传统对史学研究方向的影响,排除B项;理论研究的突破与材料所述影响史学研究方向的因素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表宣言,提出三个条件: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此宣言意在( )A.继续北伐战争,完成国家统一 B.开展土地革命,巩固革命政权C.停止国共内战,抗击日本侵略 D.转移工作重心,夺取革命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1月17日,时任中
精品解析: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11-25
·
13页
·
353.3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