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年级适应性联考(一)【解析】从国民政府构筑国防工事的地区可以看出,这些国防工事都是针对外来侵略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北事变进一步暴露了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促使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由妥协退让朝着准备抵历史试题参考答案抗的方向转变,故B项正确,并排除A项。国民政府一直奉行的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故排除C项;国民党政府构筑国防工事,加强应对日本侵略的战备,不意味着已经放弃了依靠英美的幻1.【答案】A想,排除D项。【解析】由“酒酤在官”到“酒酤在民”可知,这一时期官府垄断手工业、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传统8.【答案】C“工商食官”的政策发生变动,A项正确。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可知,这一时期百姓对民营手工业【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发展状况。从题干中人们对于“夫妻劳动模范”锦旗的喜悦的产品质量还持有怀疑态度,与工匠的社会地位变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仅仅涉及古代工商业的发展神情,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崇尚劳动、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的热情,故C项正确;该年画状况,并未体现对农业的态度,排除C项;礼崩乐坏指的是传统政治秩序的瓦解,这与材料信息无关,排旨在宣传崇尚劳动的观念,而非宣传男女平等,排除A项;当时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除D项。题干没有涉及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排除D项。2.【答案】B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地方行政区划。依据题干可知,唐代南北道的分布比较平衡,反映出南北经济【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从题干可知,《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鼓励承接外商加工装发展趋于平衡,故正确选项为B项。唐玄宗时期的道已经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故排除A项;藩镇割配,对于这些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一定程度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B项正确;1978年6月,据局面出现是在安史之乱之后,故排除C项;当时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还没还没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排除A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C项;1992年,“南有超过北方,故D项错误。方谈话”后逐步理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排除D项。3.【答案】C10.【答案】B【解析】理学强调人的使命和责任感,培养了人们的忠君爱国意识,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此无【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西亚文明。从题干可知,因为农业发展的需要,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关,故排除。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楔形文字因为农业产生,体现其实用性而非审美需要,排除A项;4.【答案】A任何文字都无法完整记录历史,排除C项;材料指反映了楔形文字产生的原因,不能反映其使用范围,【解析】据材料中“今则一切归于其县,量其衡僻,衡其简繁”可知,顾炎武强调加强地方的自治程度排除D项。进而促进地方的发展,而不是加强中央权力,故选A、排除B。顾炎武指出了郡县制的一些弊端但并不11.【答案】A代表要求废除郡县制,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促进民众思想解放的诉求,排除D项。【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明交流。从题干可知,“青金石之路”与“玉石之路”沟通了地中海沿岸和5.【答案】D亚洲,是跨区域文明交流加强的表现,故选A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整体,排除B项;材【解析】材料中“设专官”“通民气,保民生,牖民衷,养民耻,阜民财”等体现出改善吏治民生的料无法体现西亚北非文化同宗同源,排除C项;丝绸之路开通时间较晚,不符合题干,排除D项。要求,故选D项。材料并未体现仅仅学习西方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反而涉及到制度方面的一些变革要12.【答案】D求,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到制度方面的一些变革要求,但并未要求变革政治体制,排除B项;材料【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据题干可知,15、16世纪,儿童游戏受到重视,不再被视为放纵,说明中亦无社会革命的主张,排除C项。这一时期的儿童观有了改变,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人的价值与地位提高,故选D项;宗教改革主要6.【答案】C是反对天主教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近代自然科学,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绘画反映了儿童游【解析】根据材料中“吾党与他们(布尔什维克)主张皆是三民主义,主义既是相同”等信息,可以判戏的场面,不是儿童游戏受到重视的原因,排除C项。断孙中山已经认识到中俄有着相同的革命任务,故C项正确。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坚持走13.【答案】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而俄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排除A项;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解析】本题考查18世纪的国际贸易发展。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大量的外来商品进入英国,英国民不可能强调资产阶级软弱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排除B、D两项。众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故选A项;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等级差7.【答案】B别依然存在,茶叶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并不意味者等级差别消失,排除B项;题干中1{#{QQABQYIEggCoQAJAAQgCQwEwCgCQkAGCCCoOAAAEMAABARFABAA=}#}商品在英国的流行主要是输入量的大幅增加,价格下降,不是收入提高,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商层次1:不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品的输入英国,不是输出,排除D项。层次2: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14.【答案】D层次3: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归纳整理。【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中形成了工厂制度,产业工人聚集在工厂劳动,改(二)历史阐释变了以往分散的生产状态,结合题干内容可知,在工厂劳作的工人形成了新型的人际关系,故选D项;阐释内容:材料中未体现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阶级矛盾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1)“女界进化”现象的时代背景映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事实上当时无产阶级政治地位没有提高,排除C项。“女界进化”现象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清末西学东渐,国人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受西方工业15.【答案】C文明的冲击,近代报刊业发展。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堂,重视“启民智”和“兴新学”,有利于女【解析】本题考查18—19世纪欧美大国工业发展。由题干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英法德美等国的子教育的发展。(从西学东渐、近代报刊、新式教育三个角度作答背景,每点2分,共6分)工业生产产值发生了较大变化,美德等国上升较快,美国甚至超越英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加剧了列(2)“女界进化”现象的内涵;强在商品、资本输出和争夺殖民地的竞争,故选C项;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列强工业女眷读科学新书、白话报的场面,反映了学西方科学并读书看报的女子形象;而画报作者认为世界的产值变化的根源,排除A项;题干内容是英法等国工业产值变化,不能反映国际政治格局变动,排除人都能学的观点,则反映了作者对男女平等的认识。(从信息反映的现象作答,每点1分,共2分)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排除D项。(3)“女界进化”现象的评价。16.(12分)“女界进化”现象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与碰撞。但新思想新潮流的出现与发展,是不从官员籍贯的角度作答,十人籍贯多在黄河流域,可见河堤谒者多选用黄河沿岸本地人,较为熟悉黄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河的水势水情。(从认识角度:新旧并存、社会转型;从规律角度:新思想新潮流的出现与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从官员出身的角度作答,十人多出身儒生,对国家治理黄河水灾起到某些积极作用。流等。认识、规律2个角度,任意一个角度2分,两个3分)从入仕途径的角度作答,十人中二人为皇帝征召,一人为公府辟除,二人为官府察举,体现了汉代选层次要求:官制度选拨过不少有用的人才,有利于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层次1:没有对历史信息进行解释说明;从原任职属与离任去向的角度作答,河堤谒者任职前基本都有入仕经历,履职期间已积累了一定的组层次2: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织和管理经验。层次3: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恰当联系,并分别加以阐释说明;(以上答出其中三项即可。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得分)层次4: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解析】本题以汉代河堤谒者的选任与管理为情境,考查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多角度的阐释说明。方面,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示例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与河堤谒者的选任与管理渐趋成熟之间的关系,解答问题时需要考生多角度分析“女界进化”现象展现了女眷读科学新书、白话报的场面,反映了学西方科学并读书看报的女子问题,体现了对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形象;而画报作者认为世界的人都能学的观点,则反映了作者对男女平等的认识。(4分。提取信息17.(13分)每点1分,共2分;从信息反映的现象作答,每点1分,共2分)示例一“女界进化”现象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清末西学东渐,国人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受西(一)信息提取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报刊业发展。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堂,重视“启民智”和“兴新学”,有利信息举例:1909年、北京;女眷、世界的人、不长志的男子(1分);科学新书、白话报科于女子教育的发展。(从西学东渐、近代报刊、新式教育三个角度作答背景,每点2分,共6分)学新书、白话报等(1分)。“女界进化”现象反映了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与碰撞。但新思想新潮流的出现(若从图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加以阐释,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与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3分。从认识角度:新旧并存、社会转型;从规律角度:新思层次要求:想新潮流的出现与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认识、规律2个角度,任意一个角度2分,两2{#{QQABQYIEggCoQAJAAQgCQwEwCgCQkAGCCCoOAAAEMAABARFABAA=}#}个3分)和依附的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优势地位使得西方学者对其文明充满了优越感,从西方中心主义18.(17分)的视角来书写世界文明史,在他们的著作里,欧洲的近现代历史才称得上文明史,贬低了亚非文明对【参考答案】世界发展的贡献。(7分)第一阶段:(5分)人类文明是多元的、共容的,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特点:援助对象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新兴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步,我们应当尊重不同文明,加强交流互鉴。文明史的书写也应该客观、公正、全面地书写世界各地成因: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遏制、封锁中国;苏区文明的发展及其贡献。(3分)联则对华采取友好政策;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拓展【解析】本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版的世界文明通史的代表性著作为情境,考查19世纪末20世外交空间,大力开展对非援助。纪初世界历史的阶段特征及对世界文明的认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第二阶段:(6分)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材料中世界文明史书写的特征,特点:意识形态色彩淡化,强调互利合作;对外援助的管理、实施逐步市场化;对外援助总额大幅增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做出评价,最后,指出对待不同文明的正确态度。加。成因:改革开放,中国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第三阶段:(6分)特点:核心理念调整,强调弘义融利;改革管理体制;调整战略布局,倾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周边重点受援国。成因: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推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解决人类面临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国际合作。【解析】本题以中国对外援助为情境,考查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学科核心素养方面,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提取不同阶段发展特点的信息,然后结合当时的
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一)历史答案
2023-11-26
·
3页
·
392.7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