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十校2023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CDAACBCD题号1112131415答案CDABA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题号161718192021答案BADDBC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2题20分,第23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分)22.(1)条件:创造性地开辟长途海运航线;重新开通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路线,缩短了航程(或京杭大运河);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运输官府物资(或答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3分)动因:海运相较于陆运和河运有其自身的优势(若具体展开,如答节省费用、安全系数高亦可);元朝定都大都,政治中心的北移;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南方财赋顺利北运的需要。(4分)(2)特征:关税保护;根据国家需要灵活调整;关税自主。(3分)意义: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3分)(3)原因:海洋法律地位不明;出于军事目的海底开发带来的威胁剧增;联合国的推动;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独立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4分,任意四点即可)共识:采用平行开发制;和平利用;兼顾全人类利益。(3分)23.(1)特点:政府主导;供需关系影响茶马贸易;贸易方式为物物交换;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任意四点给4分)影响:对地方: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央:加强少数民族和宋朝政府联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治理)对民族关系: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中外关系:促进中外经济发展、文化交流(3分,任意三点给3分)(2)①茶叶消灭了细菌,减少了疾病,保证了工业革命所需的大量劳动力;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茶叶贸易为英国工业革命开拓了海外市场。饮茶为工业革命提供粮食保障(3分,任意三点给3分)阐释:①英国大量进口茶叶导致白银大量流失;②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③中国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开展禁烟运动④英国以禁烟损害了英国利益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或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每点1分,共4分)(3)①中国古代茶叶大量出口海外,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QQABAYaUggCgAAAAAAgCAwXACkMQkBACCAoGxEAEMAIBARNABAA=}#}②中国茶丰富了当地人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不少国家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③不少国家在接受中国茶文化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④茶叶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是世界分布最广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24.评分标准(1)标题(2分):有题目1分,有价值判断1分,价值错误、扭曲标题0分主题:时间观念/文化传播、交流和借鉴/文化差异等(2)结构(3分):总分(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2分,总结有价值升华1分(3)正文论述(6分):要求史论结合,有不同的层次或角度,史实表述必须准确,史实错误不给分。(4)表述(1分)示例一工业革命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计时工具自古就有,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推动了钟表的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制逐渐形成,工厂中工人往往实行倒班制,工厂主也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工业革命还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新交通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工业革命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城市中社会上层人士出行往往戴表,大城市的公共场所多设有标准钟,大本钟便是其中的代表。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出现,西方钟表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更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尚未进入工业化时代,人们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社会对钟表的需求也不强烈,因此更钟制作大多在宫廷内进行,而且主要提供宫廷贵族使用。综上,英国大本钟和中国更钟虽然都是计时工具,但一个应工业文明之需而产生,一个则是被视为“奇技淫巧”的宫廷贵族玩物,两个例子,一正一反,共同说明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与工业革命息息相关。示例二文化在交流传播的同时借鉴发展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16世纪以后,中国的茶及茶文化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中国服装及面料、款式、纹样等传入欧洲;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文化在传播的同时,各国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和功能多体现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如更钟。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有吸收了中国服装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有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明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综上,商品流动所带动的文化交流,既有直接的交流与传播,也有借鉴基础上的创造。这既体现了文化的全球化,也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QQABAYaUggCgAAAAAAgCAwXACkMQkBACCAoGxEAEMAIBARNABAA=}#}示例三西学东渐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在此基础上,中国人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创造出更钟。更钟是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产物。但是,更钟与英国大本钟不同,其制作大多在宫廷中进行,并且主要供宫廷贵族使用,并非工业革命的产物,不反映整个社会时间观念增强的需要。更钟反映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有其历史的局限性。鸦片战争以后,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由此形成了第二次西学东渐的浪潮。相较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第一,学习更主动。面对民族危机的出现,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动向西方学习。第二,内容更广泛、更深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的演进。第三,影响更深远。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被打开,中华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推动中华文化的进步。综上,西学东渐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这是中国顺应世界潮流,日益走向近代化的过程。示例四“钟表”透视中西文化差异英国的大本钟和中国的更钟,虽同是钟表,但反映了当时中西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大本钟竣工于1858年,位于英国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已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的诞生和新交通的发明,这些都促使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作为城市公共场所报时所需的大本钟应运而生。哥特式建筑是西方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大本钟是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中国更钟是乾隆时期的产物,当时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更钟与英国大本钟不同,其制作大多在宫廷中进行,并且主要供宫廷贵族使用,并非工业革命的产物,不反映整个社会时间观念增强的需要。清乾隆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把我国传统夜间计时的“更”与西方计时的“时”、“分”有机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总之,上述中西两个不同的钟表透视出了中西社会的不同特点,这其中既有中西文化的差别,更有时代发展的差异。可以说,大本钟敲响了近代化的工业文明的“晨钟”,而中国更钟则代表了旧的农业文明时代的“暮鼓”。{#{QQABAYaUggCgAAAAAAgCAwXACkMQkBACCAoGxEAEMAIBARNABAA=}#}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 历史答案
2023-11-26
·
3页
·
335.2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