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七)常考速率、平衡图像题解题策略目录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高频考点1考查速率时间图像的分析判断高频考点2考查浓度或物质的的量时间图像的分析判断高频考点3考查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像的分析判断高频考点4考查恒温线或恒压线图像的分析判断高频考点5考查组分含量或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图像的分析判断高频考点6考查化学平衡曲线外的非平衡点分析高频考点7考查速率温度或压强图像的分析判断高频考点8考查转化率-投料比-压强或温度图像的分析判断正文第一部分:网络构建(总览全局)第二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知能点一速率图像1.速率—时间图像在v-t图中,一般直观的表达了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1)识图:这类图像定性地揭示了反应过程中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逆、动、等、定、变、同”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分析这类图像的重点及易错点是图像中演变出来的相关面积,曲线下方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就表示在该时间段内某物质的浓度的变化量。另外,由v-t图可知,在一般情况下,同一个反应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生成等量产物(或消耗等量反应物),所需的时间逐渐变长。2)类型(1)“渐变”类v-t图像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突然增大,v′逆逐渐增大;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t1时v′正突然减小,v′逆逐渐减小;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增大,v′正逐渐增大;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生成物的浓度t1时v′逆突然减小,v′正逐渐减小;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生成物的浓度(2)“断点”类v-t图像图像t1时刻所改变的条件温度升高降低升高降低适合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适合正反应为吸热的反应压强增大减小增大减小适合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适合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3)“平台”类vt图像图像分析结论t1时v′正、v′逆均突然增大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t1时v′正、v′逆均突然减小且v′正=v′逆,平衡不移动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且m+n=p+q(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4)全程速率—时间图像例如:Zn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如图所示情况。原因:(1)AB段(v增大),反应放热,溶液温度逐渐升高,v增大。(2)BC段(v减小),溶液中c(H+)逐渐减小,v减小。3)常见v-t图像分析方法(1)看图像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看二者是同等程度的变化,还是不同程度的变化。同等程度的变化一般从压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和催化剂角度考虑;若是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从温度、浓度、压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角度考虑。(2)对于反应速率变化程度不相等的反应,要注意观察改变某个条件瞬间,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及变化趋势。同时要联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加以筛选、验证、排除。(3)改变条件判断v(正)、v(逆)的相对大小时,可以从平衡移动方向讨论,若平衡正移,v(正)>v(逆),若平衡逆移,v(正)T1。②若为压强变化引起,压强较大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图乙中p1>p2。③若为使用催化剂引起,使用适宜催化剂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图丙中a使用催化剂。C.实例:正确掌握图像中反应规律的判断方法[以mA(g)+nB(g)pC(g)中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为例说明]①图甲中,T2>T1,升高温度,αA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②图乙中,p1>p2,增大压强,αA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③若纵坐标表示A的百分含量,则甲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乙中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2)恒温线或恒压线图像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反应物或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A.识图:(α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c表示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图①,若p1>p2>p3,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ΔH<0;图②,若T1>T2,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解答此类图像问题,往往可作分析时可沿横轴作一条平行于纵轴的虚线——恒压线或恒温线,然后进行定一议二,从而可解决问题。B.规律:(1)“定一议二”原则:可通过分析相同温度下不同压强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与产物气体物质间的系数的大小关系。如乙中任取两条压强曲线研究,压强增大,αA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甲中任取一曲线,也能得出结论。(2)通过分析相同压强下不同温度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的热效应。如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在甲中作垂直线,乙中任取一曲线,即能分析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反应过程中组分含量或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图像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在相同时间段内,M点前,表示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开始,则v正>v逆,未达平衡;M点为刚达到的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增大(C%减小),平衡逆向移动,ΔH<0。(4)化学平衡曲线外的非平衡点分析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左上方(E点),A%大于此压强或温度时平衡体系中的A%,E点必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平衡状态,所以,E点v正>v逆;则右下方(F点)v正图像类分析方法1.思维建模2.解题步骤第一步:看特点。即分析可逆反应方程式,观察物质的状态、气态物质分子数的变化(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还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热(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等。第二步:识图像。即识别图像类型,一看“面”(理清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含义);二看“线”(分析曲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它与横坐标、纵坐标的关系);三看“点”(重点分析特殊点——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含义);四看是否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问题。第三步:联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特别是影响因素及使用前提条件等。利用规律“先拐先平,数值大”判断,即曲线先出现拐点,先达到平衡,其温度、压强越大。第四步:图表与原理整合。逐项分析图表,重点看图表是否符合可逆反应的特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3.解题技巧①先拐先平:在含量—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②定一议二:在含量—T/p曲线中,图像中有三个变量,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因平衡移动原理只适用于“单因素”的改变)。即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通常可画一垂线),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③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4.易错点拨(1)“先拐先平”与速率快慢的误区:在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中,我们容易错误认为曲线先出现拐点,则反应速率一定快,由此得出反应温度或压强、浓度一定大等错误观点。正确的分析应该是先出现拐点,先平衡,即常说的“先拐先平”,但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依据曲线斜率的大小,斜率大,反应速率快,如下面图像,尽管曲线b先平衡,但其反应速率小于曲线a对应的速率。(2)未达到平衡的曲线误认为是平衡时的曲线。如根据下面图像判断某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时,从o—a—b阶段,误认为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该错误结论的得出原因在于o—a—b阶段时,该反应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点为平衡时状态,通过b—c阶段可以得出,在平衡状态下,若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减少,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图像中涉及定量问题时,应该注意相关“量”与反应原理的对应关系。如合成氨中,若H2、N2的浓度按照3:1置入反应装置中,尽管H2、N2的浓度不断减少,根据反应原理,二者减少量应该满足3:1的关系,显然下面图像中曲线的变化是错误的结论。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剖析高频考点1考查速率时间图像的分析判断例1.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