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文综历史答案

2023-11-30 · 9页 · 35.2 K

历史参考答案24.A【详解】据材料“西周时期,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许君……葬之以侯,礼也”“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等可知,西周时期,周王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来规范统治秩序,《左传》中记载,许国国君(男爵)卒,以侯的礼制下葬,《吴语》中记载吴王(称王的诸侯)对晋人讲要守住先王的爵位,不敢僭越,说明此时传统的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的约束力仍然存在,故选A项;材料体现五等爵制及等级尊卑礼乐制度仍然具有约束力,礼崩乐坏出现在西周末期,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形势日趋严峻,排除B项;材料体现西周时期五等爵制的约束力,并没有涉及诸侯争霸的情况,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成为社会趋势,排除C项;西周时期的五等爵制维系传统政治秩序,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争霸战争和各国改革变法等推动社会转型,排除D项。2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辽夏金元时期。根据材料“元朝实施行省制度”及所学可知,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它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收集,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行省长官掌握地方军政大权,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项正确;辽创立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面官制,并不是造成国家南北分裂局面的因素,排除A项;西夏基本模仿北宋制度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题干无法得出西夏与北宋关系最为融洽的结论,排除B项;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保留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即“猛安谋克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及学知识可知,程颐、王阳明和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探讨在不同时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如程颐与理学,王阳明与心学,王夫之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发展,B项正确;王夫之的思想并非对佛教道教冲击的回应,排除A项;程颐的思想没有深受商品经济影响,排除C项;程颐没有强调人的主观性,排除D项。故选B项。27.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1983年在浙江江山发现了《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该族谱记载了岳飞在1133年赠送给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可知,该族谱记载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与《满江红·怒发冲冠》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仅凭族谱一个证据无法证明《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不是岳飞,反而因为内容的相似性让这一争议更加的迷离,学者还需对族谱的真实性多家考量,C项正确;族谱是文献史料,是二手史料,并非实物史料,不能确定其记载就是正确的,排除A项;族谱作为二手史料还需要进一步印证,且明代版《满江红》也无法确定就是岳飞所作,二者都是文献史料,因此其变得更加迷离而非清晰,排除B项;二手的文献史料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具体的实物史料和考古发现等相互印证,无法直接用该族谱来证明学者的考证,还需要与其他资料印证,排除D项。故选C项。28.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戊戌变法时期,湖南按察使黄遵宪提出允许将一部分权力下放到百姓身上,允许百姓参与到地方自治之中,这有利于提高国民的参政意识,故选B项;材料强调黄遵宪提议将权力下放到百姓身上,允许地方自治,并不是争取地方官的支持,排除A项;黄遵宪的观点和实践是维新变法期间的主张,其目的在于提高国民参政意识,而非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排除C项;地方自治的主张并不属于西方政治思想,中国古代就有地方自治的传统,排除D项。29.】D【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中国共产党推行“低利借贷”,且覆盖范围广,贷款金额大,低息率贷款可以为“最贫苦的重点村”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相较“民间高利率借贷”,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推动了解放区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解放区经济建设,故选D项;据材料可知高利贷“受到阻碍”,并没有彻底“消除”,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推行的“低利借贷”并非为了打击所有民间借贷行为,民间也存在正常的借贷行为,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它是资金流动工具、市场参与者和交易方式等各种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低利借贷”没有构建新的金融体系,这夸大了“低利借贷”的作用,排除C项。3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在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在中国建立的背景下,中共八大既“允许个体经济和分散经营作补充”,又“把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劳动者私有制残余当作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志”,前者是当前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良的构想(即在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状况下,允许少量非公经济存在,在集中的经营管理占绝对主导的情况下,允许灵活的、分散的经营方式作补充),后者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表明中共八大探索我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项正确;陈云、刘少奇、周恩来的报告提出的是关于改良计划经济体制,注入一些灵活性的主张,而不是对体制本身发生怀疑,排除A项;中共八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看似互相矛盾的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前者“允许个体经济和分散经营作补充”是策略方法,后者“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劳动者私有制残余”是最终目标,体现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排除B项;中共八大关于计划经济体制有一些新的认识,而没有突破这一模式,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突破,排除D项。故选C项。31.D【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材料现象的出现得益于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高考制度的恢复以及国家对文化工作的投入增多,这都是党和国家在文化战线上拨乱反正的结果,故选D项;199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相较于我国人口总量和社会需求仍然严重不足,故排除A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战略布局,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可以说明综合国力的提升,“显著”一词有所夸大,故排除C项。3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希腊。古代雅典公民有权参与决策和担任官职,表明公民享有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是民主制度的核心,D项正确;雅典民主制仅允许成年男性公民直接参与,而排除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这显然不公平不公正,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出公民参政热情的高低,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公民要培养参政意识和参政能力,无法得出“看重政治素养”,排除C项。故选D项。33.A【详解】据材料“未来社会是……市场交换……实现公正……自由、文明”可知,英国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自由民主的基础上,据所学,17—18世纪以来,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逐渐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后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并不断完善,思想上启蒙运动兴起,启蒙思想逐渐传播,英国逐渐实现社会转型,故选A项;据材料“未来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整个社会……”可知,苏格兰思想家是对未来社会的思考而非强调个人,排除B项;据所学,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西欧,主要反映西方国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重工”与“国家干预”,排除C项;据材料“‘商业社会’……以市场交换为基础”可知,材料主要探讨市场交换对未来社会的作用,而不是肯定民主政体的作用,排除D项。3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产生了垄断组织,推动资本主义加强殖民扩张,将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A项正确;材料侧重表达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侧重表达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未涉及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重大变化,排除C项;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35.D【详解】据材料可知,阿拉伯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成员国的统一行动,逐步赢得了同西方石油公司协商决定原油标价和石油税率的权利,这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冲击了传统欧美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故选D项;材料中阿拉伯产油国发起建立的组织,旨在维护自身利益,未涉及西方殖民体系,排除A项;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由此可得参加国主要是在石油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合作,并非是所有利益一致,而且成员国不都是阿拉伯国家,排除B项;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1961年不结盟运动,排除C项。42.(1)目的:国家富强,民智大开。(1分)特点: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每点2分,总6分)(2)时代背景:国内:①政治方面:五四运动的影响;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以来留学运动的影响。②社会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战期间华工赴欧参战开国人旅欧的风气。③思想方面: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青年学子探寻国家出路的需要;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每点2分,总6分)国际:一战结束后法国重建急需劳动力;十月革命的影响;法国较早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每点2分,总4分)(3)影响:①提高了工人的文化素质;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结合;③促进了党组织的壮大(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④推动了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每点2分,总4分)趋势:①教育对象日趋广泛(或“大众化“);②教育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③教育内容日益近代化;④新式学堂与留学教育相结合(或“教育方式多样化”)。(每点2分,总4分)【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目的:据材料“甲午战后朝野人士认为欲使国家富强、民智大开,必须重视普通教育,因而创办京师大学堂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得出国家富强,民智大开。特点:据材料“课程分为普通学……与专门学”得出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结合所学,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时代背景:从国内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和国际四个角度进行阐释。据材料“国内青年受新思潮之鼓荡,求知识之心大盛”并结合所学得出五四运动的影响,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青年学子探寻国家出路的需要;此外还可以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等方面分析其经济、文化背景;据材料“耳濡目染于‘工读’之名词”并结合所学,得出一战期间华工赴欧参战,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以来留学运动开启了出国务工留学的风气;据材料“耸动于‘劳工神圣’之思”得出十月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一战结束后法国重建急需劳动力,法国较早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成为青年学生选择赴法的重要原因。(3)本题是影响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影响:据材料“工人学校是组织产业工会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并结合所学从提高工人素质觉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推动工人运动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工人学校应逐渐变成工人政党的中心机构”并结合所学从扩大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促进党组织壮大等方面分析。趋势:从对象、内容、方式、目的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如:教育对象日趋广泛(或“大众化“);教育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教育内容日益近代化;新式学堂与留学教育相结合(或“教育方式多样化”)。43(12分).示例一: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与希腊都呈现出邦国林立的局面。中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希腊城邦沿着自身的道路发展,独立自治。(3分)阐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中央集权的雏形出现。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蛮夷戎狄逐渐融入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