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通用16条公式一、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C:设置了悬念(形式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D:反映人物情感变化E: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F、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三: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总领全文2、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要素串联法答题公式: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2、段意合并法3、标题扩充法把标题扩充为语句完整、通顺的话。4、摘抄法有的文章的中心句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中心句就可以成为文章主要内容。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事物的…特点)。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七、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1)对比:通过…和…形成鲜明对比I突出人(事)物……的特点。(2)衬托:用……衬托………,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3)象征:象征了…,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4)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5)照应:和…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6)烘托、渲染: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八、环境描写作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A:渲染气氛:衬托……的心情。B: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C:衬托人物……的性格,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D:暗示人物命运走向或推动情节发展.九、记叙的要素的作用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十、插叙的作用回答句式:插叙了……内容,对文章内容加以补充,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垫.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1、时间先后顺序。2、地点变换的顺序.3、事情发展的顺序。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十二、归纳文章的中心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的品表达了……感情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的品质,表现了……的道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之情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十三、重点词的深刻含义A:抓关键词,解释词的含义,若是比喻句,写出本体。B:把关键词替换成理解的含义,再重新连句组成完整句意。(相当于用自己的话替换原文话:还要结合语境联系中心)公式: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2、……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四、标点符号的作用1、—的作用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跳跃或转折;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⑤递进.2、……的作用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3、“”的作用: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⑤否定、讽刺、反语十五、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十六、解释词语的方法解释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理解.1、组词法:如果要解释的一个字,我们可以组一个词语来解释。2、分合法:如“勘测”的意思是“勘探、测量”3、近义词法:如“不畏”就是“不怕”4、反义词加否定的方法:“崎岖”就是“不平坦”5、描绘法:如“踉跄”是“走路不稳的样子”
阅读理解通用 16 条公式
2023-12-02
·
8页
·
129.1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