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原核生物主要是分布广泛的各种细菌。有一种细菌叫作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下列关于蓝细菌与叶肉细胞统一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B.都有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细胞膜C.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1、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2、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叶肉细胞属于真核细胞,核糖体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故二者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A正确;B、细胞膜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且细胞膜都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基本支架,B正确;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二者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C正确;D、蓝细菌细胞增殖的方式是二分裂,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发生分裂,D错误。故选D。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B.核糖核酸、纤维素、ATP及磷脂共有的元素为N和PC.DNA分子中含有氢键,RNA分子中不含有氢键D.细胞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2、核酸、磷脂、ATP、ADP等物质的元素组成均为C、H、O、N、P。【详解】A、细胞鲜重化学元素含量差异是O>C>H>N,而细胞干重化学元素含量差异为C>O>N>H,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A正确;B、核糖核酸、ATP和磷脂元素组成为C、H、O、N、P,纤维素元素组成为C、H、O,故共有元素为C、H、O,B错误;C、DNA一般为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具有氢键,但也有DNA是单链的;RNA多数为单链,但tRNA中含有氢键,故DNA和RNA中均可能含有氢键,C错误;D、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其本质为RNA,不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A。3.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手术后过一段时间,这种缝合线就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下列关于胶原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A.作为缝合线的胶原蛋白之所以被人体吸收是因为已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B.被分解成的氨基酸种类最多有21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C.分解后的蛋白质与变性后的蛋白质都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在核糖体上合成胶原蛋白时,产生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答案】C【解析】【分析】胶原蛋白是动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属于大分子化合物,经人体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胶原蛋白的组成单体是氨基酸,在核糖体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没有生物活性,多肽经加工折叠成具有一定空间的蛋白质才有活性。【详解】A、作为缝合线的胶原蛋白成分是蛋白质,之所以被人体吸收是因为已被分解成其基本单位——小分子的氨基酸,A正确;B、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种类最多有21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如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B正确;C、分解后的蛋白质形成氨基酸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但变性后的蛋白质破坏的是空间结构,依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错误;D、胶原蛋白成分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时,产生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正确。故选C。4.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蓝细菌细胞中d的种类有4种C.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所有种类的eD.C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根据A→B→C可推测出A是DNA,B是mRNA,C是蛋白质,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c表示氨基酸;X为N、P元素;Y为N元素。d表示核苷酸,n为含氮碱基,f表示五碳糖,m表示磷酸;e表示氨基酸。【详解】A、据图可知,A是DNA,B是mRNA,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核酸才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错误;B、d表示核苷酸,蓝细菌细胞内含有DNA和RNA,核苷酸的种类都有8种(4种核糖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B错误;C、e是氨基酸,人体细胞有8种必需氨基酸不能合成,C正确;D、C蛋白质的多样性除了与e中的R有关,还与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D错误。故选C。5.膜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所示为膜上各种蛋白及其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跨膜蛋白的疏水区和亲水区分别位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和两侧B.转运蛋白协助各种物质进出细胞,此过程均需消耗能量C.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D.受体能结合某些激素分子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详解】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且亲水性头部位于两侧,疏水性尾部位于内部,因此跨膜蛋白的疏水区和亲水区也分别位于脂双层内部和两侧,A正确;B、载体蛋白携带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不一定需消耗能量,如协助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携带物质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膜蛋白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功能越复杂,C正确;D、受体能结合某些激素分子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B。6.下列有关细胞器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有的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两者都有生物膜系统B.光学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可观察到叶绿体、液泡、染色体等结构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D.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结构决定功能。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溶酶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部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详解】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有的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只含有细胞膜,没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无叶绿体,该细胞高度分化,不会进行分裂,不能看到染色体,B错误;C、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所以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比外膜高,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C正确;D、溶酶体含有水解酶,但这些酶不是在溶酶体合成,而是在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故选C。7.图1为洋葱鳞片叶表皮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流程图,图2为某同学根据该实验中某时刻观察到的图像制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D过程能观察到图2所示的细胞状态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完全相同C.该细胞可能正在同时进行DNA分子复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D.若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替换蔗糖溶液,则有可能观察不到如图2所示的细胞【答案】AD【解析】【分析】1、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过程中,涉及三次显微镜观察,第一次是正常的细胞,第二次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2、图2,细胞可能质壁分离、质壁分离的复原,也可能是动态平衡。【详解】A、图2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图1中的D、F过程都可能观察到图2所示的细胞状态,A正确;B、不同细胞的状态、体积大小、细胞液浓度不总是完全一致,所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B错误;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且无叶绿体,不能进行DNA分子复制和光合作用,C错误;D、细胞置于KNO3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所以有可能观察不到如图2所示的细胞,D正确。故选AD。【点睛】8.图一表示某溶液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图中①②③为细胞膜相关组成成分,图二表示O2含量变化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细胞膜的上侧是细胞膜的外侧B.图二说明K+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C.若图一中甲表示葡萄糖,则该细胞不可能是哺乳动物红细胞D.图二中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时,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和氧气含量【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图中①表示蛋白质,②表示膜外的糖类,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运输甲物质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能量和蛋白质,为主动运输;物质乙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蛋白质和能量,为自由扩散;物质丙和丁为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需要蛋白质,为协助扩散;图二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的相对含量升高,K+吸收速率增强。【详解】A、图一中②表示膜外的糖类,细胞膜的上侧有多糖,多糖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说明上侧为是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B、据图二曲线可知,开始随O2含量增多,呼吸速率加快,O2含量增多提供能量增多,K+吸收速率增大,随后O2含量继续增多,K+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限制,不再增大,说明K+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C、若图一中甲表示葡萄糖,为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故该细胞不可能是哺乳动物红细胞,C正确;D、图二中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时,氧气含量还在继续增加,故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不是氧气含量,D错误。故选D。9.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验证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等,某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4套方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方案催化剂底物pH温度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块中性室温②淀粉酶淀粉、蔗糖适宜适宜③蛋白酶蛋白质适宜不同温度④过氧化氢酶、氯化铁溶液过氧化氢强酸性室温A.方案①的目的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方案②的目的是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可用斐林试剂检测C.方案③的目的是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D.方案④的目的是验证酶的高效性,加酶的一组产生的气泡数较多【答案】B【解析】【分析】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pH;利用淀粉酶、淀粉和蔗糖为材料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要注意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高温、过酸、过碱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失活。【详解】A、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pH,应设置不同梯度的pH进行实验,方案①不能达到该实验目的,A错误;B、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蔗糖,利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可以达到验证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的实验目的,B正确;C、根据酶的专一性,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但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D、在高温、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酶失去活性,因此方案④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错误。故选B。【点睛】10.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长期
精品解析:天津市一百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3-12-04
·
28页
·
1.4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