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12-04 · 13页 · 1.8 M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地理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日本德岛县上胜町,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小镇。起初,当地的居民靠种植果树和伐木为生,但因木材行业不景气,和罕见寒流的巨大冲击,人们失去了经济来源。后来,当地政府组织居民根据时令,采摘不同的树叶,并根据形状、大小及颜色深浅对树叶进行区分和筛选,然后进行包装出售来获取收入。在“树叶经济”的带动下,小镇重焕生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上胜町种植业和采伐业的衰落,给当地带来的人口问题可能是()A.老龄化加剧 B.人口素质下降 C.出生率上升 D.人口流动减少2.发展“树叶经济”主要得益于当地()A.自然资源丰富 B.劳动力素质高 C.市场需求量大 D.生产工艺先进3.“树叶经济”的发展使当地()A.排放废物减少 B.生态问题突出 C.居民收入提高 D.生产结构单一【答案】1.A2.A3.C【解析】【1题详解】上胜町的居民靠种植果树和伐木为生,但因木材行业的不景气,和罕见寒流的巨大冲击,人们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养家糊口,镇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去了外地,人口流动增加,留下的人有半数以上都超过了60岁,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出生率下降,A正确,CD错误;与人口素质关系不大,B错误。故选A。【2题详解】“树叶经济”的生产线路,大致分为采摘、洗净、筛选和销售4个部分。而这条生产线路中的前三步,并不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繁重的劳动量,是老人也能轻松完成的操作,BD错误;“树叶经济”的市场不是本地,C错误;当地政府组织居民根据时令,采摘不同的树叶,并根据形状、大小及颜色深浅对树叶进行区分和筛选,本地树种多样,自然山林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市场需求,A正确。故选A。【3题详解】“树叶经济”之前该地就有着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而且木材行业不景气,经济萧条,排放的废物有限,“树叶经济”对排放废物多少影响不大,A错误;“树叶经济”不会带来生态问题,B错误;由于老年人都投身于这项事业,村里的养老设施纷纷关闭,不少老奶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年就可创收千万日元,同时,村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大规模回升,另一方面,上胜町的成功更是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不仅在村里长大的孩子纷纷回到故乡,连其他地方的年轻人也来到这个充满机会的村子开创自己的事业,居民收入提高,C正确;“树叶经济”是本地的新颖工业,除了直接增加收入以外还可以发展旅游业,D错误。故选C。【点睛】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10月3日,山东青岛距岸百米处17米高的海蚀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故称“石老人”)(下左图)上半部分突然坍塌,近年来,石老人成为游客观日出的网红打卡地。下右图示意海蚀柱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海蚀柱的演变过程可能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5.导致“石老人”坍塌的长期主要自然原因有()A.风化作用 B.河流侵蚀 C.游客攀爬 D.海底工程6.若想在同一时间同一位置观测日出,推荐游客择日再来的时间为()A.春节前后 B.植树节前后 C.劳动节前后 D.清明节前后【答案】4.D5.A6.B【解析】【4题详解】海蚀柱是由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岬角两侧的海蚀洞可以被蚀穿贯通,形成顶板呈拱形的海蚀拱桥。海蚀拱桥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挺拔于岩滩之上,即为海蚀柱。故为④①②③,故D正确,ABC错误。【5题详解】.石老人坍塌主要是长期风化,岩石破碎造成的,故A正确;B.石老人在海上,不会受到河流侵蚀,故B错误;C.游客攀爬属于人为因素,故C错误;D.海底工程属于人为因素,故D错误;故选A。6题详解】由题意可知该日为10月3日,要想同一时间同一位置观测日出,故应该是关于冬至日(12月22日)对称的时间,10月3日距冬至日约79天;故冬至日过后79天即可在同一时间同一位置观测日出,大约是3月5日,植树节是3月12日,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海蚀柱指由于海岸受海浪侵蚀、崩坍而形成与岸分离的岩柱。它是在海蚀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海浪的继续作用,岬角两侧的海蚀洞可以被蚀穿贯通,形成顶板呈拱形的海蚀拱桥。海蚀拱桥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峭然挺拔于岩滩之上,即为海蚀柱。云南西双版纳石灰山为热带季雨林植被类型,林内岩石林立,一年根据气候特点可分为雨季、雾凉季和千热季三个时段,林内植被全年长势良好。下图是石灰山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体积含水量是指土壤中水分所占的体积分数)随深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与其他时段相比石灰山雾凉季雾日较多,其出现时段是()A.3月至5月 B.6月至8月 C.8月至10月 D.11月至次年2月8.10cm-30cm土层雾凉季与干热季土壤含水量有较大差别,其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 B.径流 C.下渗 D.蒸腾9.石灰山热带季雨林除雨季外的其他时段依然长势良好,主要是由于()A.土层深厚,土壤湿度较大 B.空气湿度较大,植物易吸收C.气温低,植被耗水量较小 D.岩石多孔隙,储存水分较多【答案】7.D8.C9.D【解析】【7题详解】云南西双版纳为热带季雨林植被,所以对应的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3月至5月因为太阳辐射较强,应为于热季;6月至10月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应为雨季;11月至次年2月温度较低,林内水汽易凝结成雾,故为雾凉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10cm-30cm土层属于浅层十壤,其在雾凉季土壤含水量明显大于干热季土壤含水量,主要是由于雾凉季雾气较多,进入土壤后大量水汽下渗导致,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石灰山多石灰岩,土层较薄,A错误。植被不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汽,B错误。由于是热带地区,全年气温较高,C错误。喀斯特地貌溶蚀作用强,岩石多缝隙,缝隙中存在的土壤可以储存水分较多,D正确。故选D。【点睛】雾是由悬浮在近地面或水面空气中的小水滴组成,雾有辐射雾及平流雾两种。辐射雾是由于夜间地面辐射不断散热,使近地面空气逐步冷却,较潮湿的空气很快便降温至露点,形成无数小水珠悬浮于空气中。平流雾的形成是由于湿暖空气流经较冷的地面或水面,气团底层降温至露点,水汽便凝结于尘粒之上。白令陆坡流是逆时针流动的白令海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陆上入海河流搬运来大量的陆源物质,在此环流带上的白令陆坡流,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被称为“白令海绿带”。下图为白令海环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白令陆坡流表层海水()A.淡水补给少 B.流向不稳定 C.浮冰量较少 D.营养盐丰富11.白令陆坡流被称为“白令海绿带”的主要原因是()A.水温较高 B.流速较慢 C.海面较宽 D.风浪较小12.白令陆坡流“白令海绿带”的产生会()A.阻碍太平洋与北冰洋水交换 B.改变阿拉斯加暖流流动方向C.促进全球海一气之间碳循环 D.遏制沿岸泥沙进入到北冰洋【答案】10.D11.A12.C【解析】【10题详解】阅读图文材料,显示陆地入海河流搬运来大量的陆源物质,在此环流带上的白令陆坡流,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证明其表层海水营养盐丰富,故D正确;同时也说明白令陆坡流表层海水进入淡水补给较多,故A错误;材料提到白令陆坡流是逆时针流动的白令海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流向稳定,故B错误;图示区域纬度较高,隔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近,浮冰较多,故C错误。答案选择D。【11题详解】阅读材料,白令陆坡流主要是其营养盐丰富,生物生产力很高,其主要原应是受到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增温,导致区域的水温较高,因此生物生长条件较周围区域好,故A正确;区域的海水运动属于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逆时针环流,流速不慢,故B错误;图中白令陆坡流只有一条狭长的海水流,因此海面较窄,故C错误;图中显示区域的海水流动成逆时针方向流动,且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受到极地东风的影响,风浪较大,故D错误。答案选择A。【12题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白令海绿带”的产生会促进海水的流动,加速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海水交换,故A错误;阿拉斯加暖流的流向受到大陆的阻挡、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白令陆坡流的产生没有改变阿拉斯加暖流流动方向,故B错误;“白令海绿带”的产生,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对海-气之间的碳循环具有促进作用,故C正确;随白令陆坡流“白令海绿带”的产生,导致沿岸的泥沙顺着白令海环流向较高纬度海区流动,促使沿岸部分泥沙从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故D错误。答案选择C。【点睛】白令陆坡流是白令海最重要的环流之一,其独特的化学性质特征显明区别于周围两大主要水体一白令海盆与白令海陆架水。白令海盆水与白令海陆架水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水体。在白令陆坡流流经白令海盆边缘时,能够携带出一定的营养盐作为夏季高生产力季节其源源不断的营养盐来源与补给,从而带来更高的生物生产力。受地形影响,地面产生热力差异易形成局地热力环流。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剖面,灰色阴影表示空气垂直上升运动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地热力环流产生时,北京时间最可能是()A.9:00 B.13:00 C.18:00 D.24:0014.此时,该地()A.坡前东侧地面受热,气流上升 B.山坡大气层结稳定,天气晴好C.山坡比坡前地面同高度气温低 D.山顶近地面气流上升气压降低【答案】13.D14.C【解析】【13题详解】结合图片中的地向剖面图可知,105°E地势相对较低,西侧地势相对较高;结合空气运动速度可知,目前谷地为上升气流;结合热力环流原理可知,白天山峰盛行上升气流,夜晚谷地盛行上升气流,结合选项,北京时间24:00,105°E的时间为23:00,23时为夜晚,D正确;其他选项都是白天的可能性更大,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目前是夜晚,因此坡前东侧并不是受热,而是相对气温较高,A错误;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山坡为下沉气流,因此大气层并不稳定,B错误;夜晚,坡地更容易受到冷空气的沉积,因此山坡比坡前地面同高度气温低,C正确;山顶近地面气流下沉,气压上升,D错误。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左图中曲线L为我国某地冬至日棒影,曲线L'与曲线L关于O点对称。右图为甲建筑(与棒等高)和曲线L'的位置关系(图中时间为地方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北京时间该日12时16分测得棒影最短,该地可能位于()A上海 B.北京 C.乌鲁木齐 D.重庆16.受楼影阻挡的影响,该日O点正午前后的光照时长约为()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答案】15.B16.A【解析】【15题详解】棒影最短为当地正午,当地地方时为12点,此时北京时间为12:16,所以当地经度为116°E,应为北京,B正确,上海经度为120°E,乌鲁木齐经度为8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