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蒹葭(蒹葭苍苍)》中“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人翻译为“美丽的姑娘啊,她在对岸”。(2)真挚的情谊不会因空间阻隔而改变。毕业前夕,我们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别。(3)刘禹锡《陋室铭》开头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类比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章主旨。(4)古人常以仰观俯察视角描绘自然风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碧万顷”。(5)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浪漫想象表达词人的追求。【答案】①.在水一方②.海内存知己③.天涯若比邻④.水不在深⑤.有龙则灵⑥.上下天光⑦.风休住⑧.蓬舟吹取三山去【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知己、天涯、比邻、蓬舟”等字词容易写错。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户外活动时间缺①(fá),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户外活动能沐②(yù)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家长的一言一行,()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要(),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阅读书写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长时间“③(zhái)”在家里。(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劳逸结合无时无刻以身作则B.劳逸结合时时刻刻言传身教C.一张一弛时时刻刻以身作则D.一张一弛无时无刻言传身教(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B.多数家长已很严格并重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C.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D.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答案】(1)①乏②浴③宅(2)A(3)C【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缺乏(fá):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沐浴(yù):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沉浸在某种环境中;宅(zhái):指的是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选用。劳逸结合:工作和休息相结合。一张一弛: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结合“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故应选用“劳逸结合”;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时时刻刻: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结合“家长的一言一行,()不在影响着孩子”可知,句中所填词语与否定词“不”连用,故应选用“无时无刻”;以身作则: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言传身教: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结合“家长要(),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家长要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故应选用“以身作则”。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结合“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可知,“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语序不当,应改为“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且两个分句构成转折关系,应在“没有很好”前面加上“却”或者“但是”。故选C。名著阅读交流。(6分)3.初次阅读整本名著,会遇到一些疑难,有的同学没有耐心读下去。请你以阅读某部名著为例写一段简要的话,分享你化解某个疑难的成功经验与获益,启发他们读下去、读完它。【答案】示例一:如果你也读不了繁难的诗词歌赋,尝试先跳读吧。我喜欢孙悟空,读《西游记》就挑有他的情节读,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我才发现描绘大圣与妖魔各种“斗杀”的诗词歌赋特别精彩、带劲。我回头再看那些文言,都不在话下了。示例二:我喜欢读文学故事,观察与实验类的科普著作很难读进去。偶然看到同学昆虫手绘本读书笔记,其中一页就记录了20多次不同昆虫在各种情境下的“装死”实验,我才发现《昆虫记》也这么有吸引力。我开始每天读一点,渐渐走进了科普世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方法运用能力。应针对初中你阅读任意一部名著遇到的关于内容、背景、历史等方面不了解的情况,运用常见的名著阅读方法,加以解决。示例:我在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时候。我对书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无从下手。我就可以采取跳读的方式,重点筛选出与这个人物相关的章节及其内容,厘清人物及其事件发展的始末,重塑人物的形象,进而分析人物形象。这样,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就会栩栩如生了,也会吸引我进一步阅读本书的兴趣。二、阅读(67分)(一)(7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遥碧亭杨杰幽鸟①无心去又还,迢迢②湖水出东关③。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④。[注]①幽鸟:鸣声幽雅鸟。②迢迢:水流绵长的样子。③东关:关隘名。④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日暮云还,恋山不动,远望如山外又添一山。4.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情感?5.请发挥联想与想象,描绘你从三、四两句中体会到的情境。【答案】4.第一问:幽鸟、湖水、暮云、重山等。第二问: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和闲适自得之情。5.示例:比我更喜欢这湖光山色的,是暮云,它悠游、低回、停驻,在山的后面呆呆地依偎成了一重温柔的新山。【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分析。第一问:结合“幽鸟无心去又还,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句可知,写了幽鸟、湖水、暮云、重山等。第二问。这首诗的大意是:从幽深林中无心飞去的鸟儿,不知为什么又飞了回来。但见茫茫碧绿湖水,远远地流出东关之外。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的青山,在山边不再飞动,远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青山一重。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其有情,不然为何不飞动呢?把轻浮流动的云写得如此深沉凝重,别有一种韵味。幽鸟去又还,暮云飞不动,这些景物都富有人情,从侧面烘托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闲适自得之情。【5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句的意思是:也许是暮云留恋这秀丽的青山,在山边不再飞动,远远望去,好像是山外又添青山一重。夕阳落山,暮色渐重。天边的云彩好象留恋这美丽的晚景似的纹丝不动,在那远山之外似乎又增加了一层山峦一般。诗句描状暮色中的白云。暮云本无情,诗人却想象其有情,不然为何不飞动呢?正因其不动,才会有后句,使人错认是一层远山。把轻浮流动的云写得如此深沉凝重,别有一种韵味。从后句又可看出云在天边地平线上不高之处悠游、徘徊,其形状起伏不平,仪态万千,像一重新的山一样。(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①者,年年八月有浮槎②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③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节选自西晋张华《博物志》)[注]①海渚:海岛。②槎:木筏。③赍:携带。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B.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C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D.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7.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加点词方法提示词义不失期联系课文解释词义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1)失期:_________人有奇志根据词典推断词义奇:特异,罕见。(《古代汉语词典》)(2)奇:___________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查阅词典选择义项次:①等次。②次数。③近旁。(《汉语大词典》)(3)次:___________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旧说云天河与海通。(2)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9.本文的思想内涵与课文《桃花源记》有相通之处,请简要概括。【答案】6.A7.①.(1)误期②.(2)不平凡③.(3)近旁8.(1)往昔的传闻说银河与大海相连通。(2)这个人详细说明了来意,并问:“这是什么地方?”9.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解析】【6题详解】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也可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的意思是:离开了十多天,忽然到达一个地方,有城市的样子,房屋整齐。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1)“不失期”的句意是:从不错过预定的时间。失期:误期。这与“度已失期”中的“失期”意思相同。(2)“人有奇志”的句意是:有人有个不同寻常的想法。奇:本义是奇异;不同寻常,这里是不平凡。(3)“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的句意是:看到一男子牵着牛到小岛旁边饮水。次:近旁。【8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旧(过去)、天河(银河)、通(相通)”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具(详细,详尽)、此(这)、何处(什么地方)”几个词是重点词语。【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桃花源记》作者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本文则虚构了有人在乘坐木筏遨游星际的经历,勾勒出一个房屋整齐、男耕女织的理想境地,也表现了对美好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从渔人和本文中的“有人”看,又都体现着对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据此概括作答。【点睛】参考译文:旧时传说天河与大海相连通,近代有个住在海岛上的人,年年八月会看到海上有一只漂浮着的木筏,来来去去,从不错过预定的时间。有人有个不同寻常的想法,他在木筏上建造了一座阁楼,又带足了干粮,于是乘木筏而去。十多天时间里,他还能见到日月星辰,后来则茫茫一片,分不清白天黑夜。离开了十多天,忽然到达一个地方,有城市的样子,房屋整齐。远远望去,只见宫里有许多织女,又看到一男子牵着牛到小岛旁边饮水。牵牛的人吃惊地问:“你怎么来到此处的?”这个人详细的说明来意,并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人告诉说:“你回去后到蜀郡,寻访严君平便知道了。”最终他没有上岸,于是按时回来。后来此人到蜀郡,找到严君平问起这件事,严君平回答说:“某年某月,有位客人的星象遇到了牵牛星宿。”计算年月,正是他到银河见到牵牛人的时间。(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理财[注](节选)王愿
2023年福建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3-12-06
·
17页
·
222.4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