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试题(老高考旧教材)+专题4+散文阅读+突破练11 词句理解与表达技巧赏析

2023-12-19 · 6页 · 32 K

专题散文阅读突破练11 词句理解表达技巧赏析(限时40分钟,赋分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人其实高不过一棵庄稼 宋长征①人住在村子里,养鸡,喂狗,用铡刀铡碎一捆青草,是为了一头牛青青黄黄的日子。鸡会打鸣,会下蛋,会在村前的小河滩上领着一帮子女逮蚂蚱。人也想,可是脱不开身呀,村外的田里种着庄稼,村子里整天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人想活成一只鸡都不成;再说,鸡的下场也不怎么光荣。狗最会看家,看似卧在墙根下,眯缝着眼,稍有动静,就红了眼,把一个“汪”字重复喊了很多遍。其实,见你一哈腰,便弓了身子,夹起尾巴,钻进一个柴草窠里,再不愿管别人的闲事。人不像狗,要不然,活得多没意义。牛呢,我不说你也知道。主人下地了,牛被拴在林东的一棵歪脖子柳树上,日头在东,在西边卧;日头爬上南天门,就靠紧了柳树根。嘴倒嚼着,尾巴甩来甩去,也拍不到一只苍蝇;日头落在屋檐上的时候,牛们大都站起身来,朝着庄稼地的方向,哞——哞——喊了两嗓子,不大一会儿就有人走了过来。天就黑了。庄稼住在地里。南岗子,西水洼,起起伏伏,不咋平坦的老河滩上都是庄稼的家。眼下,庄稼做不了自己的主,村子里住的有的是人。别看平常不怎么出来,开春了,动镰了,一个个像从战壕里跃出来的士兵,跟无形的时光拼着抢着,不过是为了果腹,重复上演着祖先继续了很多年的战争。庄稼一开始不大理会这个,好像有了人,日子便再不会像草那么索然无趣。老河滩上的草就没人管,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羊呢,比较挑嘴,喜欢的,抿在嘴里,不紧不慢,咀嚼着光阴;不喜欢的,比如刺老牙,打了个响鼻,分明在告诉自己的子女:那玩意儿碰不得。至于庄稼到底羡不羡慕草的活法,这个你得问庄稼。反正,乡下有风也有雨,有寂寞的寒冬,也有漫长而火热的盛夏,草能忍受,庄稼也不惧怕——脚下一样是贫瘠或者丰腴的土地,头上是或阴或暗的天,生长时不妨昂首向天,成熟时不妨低头看地。这日子,悠悠远远,不也已经走了很多年?凝望炊烟,静听流年。人这一辈子啊,还真是有些复杂,不能像一棵庄稼,在野地里生长。像蚂蚁那样日日辛劳,不过是为了寻找一个遮风避雨的处所。村子就是一个蚂蚁窝,一个个老去的蚂蚁靠在土墙根下晒太阳。他们拿不起锄头了,也背不起草筐,眼看着村口那棵刺槐树上的叶子落了一片又一片,老去的脉络里已寻找不到春天的影像。他们却又无限希望,看着咿咿呀呀在土里打滚的娃儿们笑得合不拢嘴。也许吧,咀嚼了那么些年的庄稼子孙,此时已风化在泥土,紧紧握住一条根,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错过时光,记得在春天上路。一棵庄稼就是一种温暖——但不一定就是粮食。十月的棉田迎来了收获云的季节,那些丝丝绒绒的棉絮,将被村庄里勤劳的妇女采收在贴身的布兜,在一个个寂寞的夜里,嘤嘤,嘤嘤,纺织着平凡的一生。那些棉的温度,从此将穿在男人身上,暖在男人的脚上,甚至,远在千里的儿女,从邮局的包裹里,轻轻,轻轻,取出,一种暖意会霎时夺眶而出。远在天涯的你,是否也在牵挂这样一种温暖,那细密的针脚,就是一个母亲用尽一生写满的爱的叮咛。一棵庄稼长啊长,分明在汲取天地日月的精华。有一种庄稼叫谷子,细细的茎,狭长的叶子,于夏日的某天,被一粒粒点进田里。阳光有多热烈,生命就有多少激情,他们扎根,分蘖,像风一样顶着七月的流火往上蹿。静止,就是静美。这是在秋天,才能体悟到的一种美丽情愫。满地的谷子啊,穗头,比麦子大了好几倍,齐刷刷低下谦卑的头颅。稻草人适时登场,这个陪伴了土地与乡村多少年的神秘人物,就像一尊神的雕像。或者,凝视了乡村很久,像一位普度众生的圣母,轻轻一拂,谷子便在这个季节迅速膨胀,给贫瘠的家园以最大的希望。让男儿如山,让女儿如花,继续奔跑在乡村或乡村以外的岁月。学做一棵庄稼不容易。七奶放下手中的镰刀,向远处张望。她在等谁呢?哪怕一阵风能捎来马儿的消息也好。马儿是七奶的长子,七奶一天念叨一百遍也不觉得唠叨,这样,七奶在乡下寂寞的夜里再不会哭泣。马儿嘬加鸡蛋红糖的小米粥长大,长大了的马儿是一条骏逸的小马驹。马儿上学了。马儿落榜了。马儿在家门口不怕风吹雨打太阳晒,蚊子咬了浑身红疙瘩,也不肯放弃学习。马儿参军了。马儿考上了军医大学。马儿娶妻了。马儿提干了……马儿却很少再回家。到后来,村里人再也没见过马儿的踪影。木匠六爷说了:人啊,咋还不如一棵庄稼。人呐,有时候真的不如一棵庄稼。一棵庄稼离村庄很近,见风就长,绝不辜负乡下母亲期盼的眼神。纺成丝线,不是为了牵绊,是为了寄托一种远在天涯的温暖;熬一碗热粥,不是为了挽留,是为了把积攒一生的祝福装进儿女的兜。想念时,哪怕是梦呓也会叫出最亲最暖的那个字——娘。玉米又长起来了,蝉的歌唱得无比嘹亮,村庄在仲夏的氤氲里安详。人还是村子里的人,唤狗的唤狗,撵鸡的撵鸡,把日子过得琐琐碎碎,细细长长。一棵庄稼在田野里,听风,听雨,听蟋蟀柔柔的丝弦,明明知道人其实高不过一棵庄稼,也不炫耀所谓的丰功伟绩。其实,人知道就好。知道了一棵庄稼的高度,才能仔细审视脚下的土地,无论走多远,不忘却,不迷惘,就会像一棵庄稼,明晰自己的方向。哪怕最后化身为土,也会在来生茁壮。(有删改)注①宋长征,山东农民作家。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鸡“领着一帮子女逮蚂蚱”,狗把“汪”字“重复喊了很多遍”,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B.“开春了”“动镰了”“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了”字表示动作发生或完成,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强。C.“凝望炊烟,静听流年”是过渡段,文章以此为界,上文描写乡村景物,下文抒发对乡村人、事的思考,思路清晰。D.文章用形象化、诗性的语言,将寻常的乡村生活描绘得富有诗情画意,又不失其乡土特色,雅俗共赏,富有感染力。2.(对点练)本文题目“人其实高不过一棵庄稼”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3.(对点练)有评论认为作者笔下的乡村图景“真实而有力道”,请简要分析这种效果是如何取得的。(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时光隧道里不熄的烛光 杨立秋很多东西,因为时代的变迁消失了,但蜡烛没有。它仍存在着,并且很好、很体面、多姿多彩地存在着。如今,蜡烛不再仅仅用作照明,还成为渲染氛围的载体。它像是丑小鸭蜕变成的白天鹅。白天鹅固然美丽,但我无论如何忘不掉过去的丑小鸭,因为是丑小鸭伴我走过了人生行程中的那一段隧道。那个时候,也就是我小的时候,家家离不开蜡烛。几乎每晚都有的定时停电,使千家万户的窗户里都摇曳着昏黄而幽暗的烛光。那时买蜡烛都成包买,一元一角一包,一包十根,有红白两种颜色,都是一个模子弄出来的统一的形状。摇曳着蜡烛光晕的夜晚,往往是令我和弟弟害怕的夜晚。那时,双职工的父母时常要加班或是值夜班,这样,家里就只有我和弟弟。于是,停电的夜晚,就是我们最难熬的夜晚了。天刚刚放黑,我把蜡烛和火柴准备好,和弟弟草草吃完锅里温热的晚饭,就静静地守候在蜡烛旁。只要灯光倏地一灭,两双小手就会麻利地配合着把蜡烛点上。一个划火柴,一个拿蜡烛,点燃后,倾斜一阵,借用滴落的蜡烛油的粘热性,把它粘在桌子上,然后,甩了鞋,麻利地爬上炕,各自蜷缩在两个角落里。刚刚点燃的蜡烛,先是发出一阵“嗞啦啦”的声响,暴跳一番后,才趋于平静,把昏黄的烛光,懒洋洋地洒在屋子的角角落落里。这时,墙壁上,就映出被烛光颤动出的物体的黑影。这黑影,随着烛光的摇曳,时大时小,时倾斜时竖立……不知为什么,那时,我就是怕这些影子,特别是映在墙上的我和弟弟的影子。头和身子,总会在丝丝缕缕的青烟中,被摇曳的烛光,抻扯出不成比例的黑影,且又颤颤的、黑魆魆的,看着就害怕。越害怕,还越要看。这时候,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能听到爸爸妈妈的开门声。每当我们睁开惺忪的眼睛,看到明亮的灯光和灯光下爸爸妈妈的面庞时,立刻就会像小兔子似的一下子跳起来。那时,我们就会感到灯光格外的可爱明亮,爸爸妈妈的面庞也格外的慈祥可亲。不管多晚了,我们都要在明亮的灯光下,在幽幽的蜡烛的烟味中,蹿蹦几个来回。尽管我们害怕停电的夜晚,但那只局限在父母加班或是值夜班的时候,父母在家时,停电的夜晚,是很有趣的。那时,我可以十分坦然淡定地面对倏然的漆黑把我们完全吞没,并且,时常会在父母找蜡烛点燃的时间里,和弟弟边学猫叫,边捉迷藏。等父母点燃了蜡烛,一家人要么围着饭桌吃饭,要么各自做着什么事情,一切都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平和。一家人晃动的身影,不时地投在墙壁上,一会儿分开,一会儿重叠,一会儿拉长,一会儿缩短,一会儿倾斜,一会儿竖直,但我没有一点怕的感觉了。有时,我们会缠着爸爸在墙壁上用双手做出各种影像,有张嘴的大灰狼,有吃草的小兔,有戴草帽插秧的农民……那时,被烛光映照的墙壁,真的就像一块大屏幕,更像一个深藏着可怕和欢快的魔方。这魔方,被时光的巨手,玩转成了一段愈来愈久远的记忆。然而,成就这魔方的蜡烛和烛光还在,它们正被另一只时光的巨手继续玩转着,玩转着温馨,玩转着浪漫,玩转着各式各样的烛光晚宴——当然,这是在生活过得平安顺利的日子里。但也有例外的时候,顽皮的弟弟再一次从窗子上蹦下来,把左膀弄成了骨折,又多花了几十元钱。于是,刚好能够接续的生活费便断了线。先是妈妈脸上布满乌云,嘴里不断地吐出长长的叹息。这时候的家里就没了往日的欢笑。就像每次遇到困难都是爸爸站出来一样,他带着我每到星期天就去北山里拾柴火,再到柴火市场卖上无数个两元五角补贴家用。这才使断了捻儿的生活之光又重新燃起了温暖的火苗。家里所有人脸上都有了笑意。就是从那时候起,不到十岁的我便和父亲一起拾柴火拣焦子(俗称“煤核儿”),一直到我初中毕业弟弟接了班,我家里的柴火和焦子还是堆积如山。那时,我们这些在大石河边生活的孩子们,在不同的季节玩着不同的游戏,打鱼摸虾,挖耗子洞,滑冰游泳绕蚂蚱。可我不行,我们爷俩有空就出去一天,不是拾一车柴火,就是拣一车焦子,每一次虽然累得小腿发软,可心里都是沉甸甸的,是那样的充实。也许就是这段经历培养了我不惧困难、不畏艰辛的顽强品格,才使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越走越坚定。有一年盛夏,我回父母家,刚进院子,双眼就被映照在夕阳下的满头白发晃了一下,不知为什么,像一道突然燃起的烛光。昔日里那位面对苦难生活永远能够想出无穷应对办法的父亲真的老了,腰弯了,腿不直了,眼睛也花了。就在那一刻,我特别想对父亲说点什么,但不知从何说起。父亲不是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光明,也不是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划开天地之混沌。父亲就是父亲,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平民百姓,但是,父亲给儿子生命时光隧道里点燃了一支永远不会熄灭的蜡烛。(选自《散文百家》,2022年第8期,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写“麻利地配合着把蜡烛点上”和“麻利地爬上炕”,都从侧面写出了晚上停电在当时是常有的事情。B.作者回忆了他和弟弟睁开惺忪的眼睛看到灯光和父母时特别兴奋的场景,是为了表明停电对小孩的伤害之深。C.“时光的巨手”玩转着“烛光晚宴”,这里的“晚宴”并不意味晚餐有多丰盛,而是强调那其乐融融的氛围。D.父亲的满头白发像“一道突然燃起的烛光”,令作者忆起往事,同时意识到带着父爱的烛光一直燃烧在心中。5.(对点练)本文是如何在平实的叙述背后隐伏丰富情感的?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6.有人给本文加了一个结尾:“这支蜡烛,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风险,都能平静地燃烧自己,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你认为合适吗?简要阐述理由。(6分) 答案与解析专题四 散文阅读突破练11 词句理解与表达技巧赏析1.C 解析C项,由原文“人不像狗,要不然,活得多没意义”“有一种庄稼叫谷子,细细的茎,狭长的叶子,于夏日的某天,被一粒粒点进田里”可知,上文并非只写乡村景物,也有思考和抒情;下文也描写了乡村景物。2.①人往往身不由己,活得复杂,不如庄稼活得自由纯粹。②庄稼坚韧、谦虚,有激情,让人生存,给人希望,值得学习。③人可能会辜负生长的土地,而庄稼不会如此,给人启迪,令人深思。3.(1)真实:①用丰富的乡村意象和生动饱满的细节,呈现出真正的乡村图景。②站在农民的角度,写出真实的乡村生活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