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23-11-18 · 18页 · 434.3 K

大港一中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形成性检测历史学科一、选择题1.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经考古研究,良渚古城的年代为距今5100年到4300年,良渚文明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下图是良渚出土文物上刻画符号与甲骨文数字的比较。据下图可知()A.旧石器时代中华大地已出现了早期文字B.良渚刻符继承了甲骨文成熟的造字模式C.印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与一体性D.良渚文明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最典型文明2.秦汉时期,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事务处理,核心是各种层级的文书行政,包含文书命令下进行的各种活动:从百姓生产完成后的产品分配,到人员、物资的调配,价格的控制,以及朝廷官府举行的各类仪式活动及其各种言论。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方式 B.三公九卿的权威受到挑战C.由下而上的官员考核途径 D.国家行政体系的效率低下3.两汉时期的玉璧,大多出土于大型墓葬特别是诸侯王及其家族墓中。据考古发现,西汉早中期的墓葬普遍随葬玉璧,但西汉晚期,随葬玉璧的数量减少,出土玉璧的墓葬占比也明显下降。上述变化主要反映出,西汉晚期A.地方豪强大族控制政局 B.儒家思想成正统C.休养生息政策影响深远 D.诸侯王的实力衰微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②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③“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④“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5.唐代笔记《因话录》记载:有商人在外地做生意,“得钱数百缗,惧川途之难赍(携带)也,纳于公藏(官府钱库)而持牒(凭证)以归,世所谓‘便换’者,寘(放置)之衣囊。”“便换”也称“飞钱”。这一记载表明()A.开始出现最早的纸质货币 B.重农抑商加重商人的负担C.官府强行夺占商人的资财 D.商业发展使汇兑业务出现6.如图反映了自东汉至西晋末年,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情况。唐刘知几《史通·邑里》记载:“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衣冠南渡”的原因是()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①气候恶劣,北方少数民族难以生存②北方战乱,中原地区多数家园被毁③北人南迁,有利于农耕文明发展④衣冠南渡,保存中原儒家传统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宋初在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稳定方面效果显著。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些效果的取得得益于()①派知州与通判管理地方②设立“二府三司”及内阁③设诸路转运司管理财政④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由都察院和六科行使监察权。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御史和给事中都是正七品官员,这说明()A.明清两代皇权得到加强 B.御史和给事中负责选拔官吏C.给事中只管理地方官员 D.都察院逐步威胁到皇帝权力9.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10.1273年,元政府刊刻《农桑辑要》,该书主要是针对北方农业生产特点而作;1313年,王祯的《农书》正式出版,综合了黄河流域旱地农业技术和江南水田精细作业的经验,对南北农业技术和农具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农书内容的丰富,得益于A.美洲高产农作物引进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国家逐步实现统一11.招商局成立之后,承运漕粮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抢夺此笔生意,1875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申报》惊呼:“此事惊闻之下,未免太觉其减价。”因李鸿章和招商局坚决抵制,才未成行。据此可知,当时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漕运成为中外争夺焦点C.民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 D.大众媒介关注政治变革12.同盟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在宣传自己革命主张时反对照搬西方的一套,热情介绍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辛亥革命前后,他则更注意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补充其革命建国学说。孙中山此举意在A.为国共合作奠定思想基础 B.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推动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D.探索社会主义革命道路13.1898年,《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写到:“今议定中国政府将山东之威海卫及附近之海面租与英国政府,以为英国在华北得有水师合宜之处,专归英国管辖。此外……附近沿海地方,均可择地建筑炮台、驻扎兵丁;又在该界内均可以公平价值择用地段,凿井开泉、修筑道路、建设医院,以期适用”。这意味着()A.清政府开始丧失领土、贸易主权 B.山东地区变成英国的势力范围C.英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扩大 D.美国放弃了“门户开放”政策14.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15.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 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末新政是晚清王朝从1901—1911年所进行的十年改革。其内容如下主要内容主要措施教育1901年,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并继续派遣留学生。1904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6年,废除科举制。军事1903年,设练兵处。全国编练新军36镇,凡45万人。经济提倡和奖励实业。1903年设立商部。1906年,成立农工商部。政治裁汰冗官冗衙。1906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911年,组建内阁(皇族内阁)。材料二“接受新知识的青年,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先锋”。“当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新军成为推翻清王朝的主要力量”。——刘统《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末新政的影响。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表1、表2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表1(一)汰冗员议广取士议厚养廉议减兵额议……(二)均赋税议兴水利议筹国用议罢关征议……(三)重儒官议改科举议改会试议停武试议……(四)收贫民议稽户口议严盗课议复宗法议……(五)制洋器议善驭夷议采西学议重专对议……表2稿本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抄本1861年后在士大夫中广泛流传津河广仁堂刻本光绪九年(1883)江西豫章刻本光绪十年(1884)弢园老民活字印本光绪十一年(1885)潘氏敏德堂刻本光绪十八年(1892)丰城余氏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弢园老民铅印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文瑞楼石印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聚丰坊校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冯世激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书局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仿泰西法石印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北洋官书局石印本江右两仪堂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关中味经官书局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据《江苏艺文志》等(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2)表2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孔子身后到东汉初的五百年间,孔子形象凡四变:由子贡作俑,使孔子由普通贤人一变而为超级贤人;由孟轲发端,荀况定型,使孔子从贤人再变为圣人,凌驾于世俗王侯之上而在人间不得势的圣人;由董仲舒首倡,西汉今文博士们应和,使孔子从不得志的圣人,三变为接受天启,为汉制法的“素王”;由王莽赞助在先,刘秀提倡于后,使孔子从奉天命为汉朝预作一部法典的“素王”,四变为传达一切天意的“通天教主”。伺候还有韩愈、欧阳修的孔子,程颐、朱熹的孔子,陆九渊、王阳明的孔子,顾炎武、戴震的孔子,直到近代康有为的孔子等等。总之,在历史进程中的孔子,存在“真的孔子”与“假的孔子”。——摘编自朱维钟《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孔子形象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大港一中202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形成性检测历史学科一、选择题1.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经考古研究,良渚古城的年代为距今5100年到4300年,良渚文明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下图是良渚出土文物上刻画符号与甲骨文数字的比较。据下图可知()A.旧石器时代中华大地已出现了早期文字B.良渚刻符继承了甲骨文成熟的造字模式C.印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与一体性D.良渚文明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最典型文明【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图示信息可知,良渚文明是长江流域的文化特色,甲骨文是中原地区的文化特色,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多元性,而两者同属于中华文明,又体现出一体性,C项正确;材料所示良渚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无法得出旧石器时代的信息,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两者存在继承关系,排除B项;良渚文明属于父系氏族社会,不是母系氏族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2.秦汉时期,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事务处理,核心是各种层级的文书行政,包含文书命令下进行的各种活动:从百姓生产完成后的产品分配,到人员、物资的调配,价格的控制,以及朝廷官府举行的各类仪式活动及其各种言论。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方式 B.三公九卿的权威受到挑战C.由下而上的官员考核途径 D.国家行政体系的效率低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关键信息“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事务处理”“从百姓生产完成后的产品分配,到人员、物资的调配,价格的控制,以及朝廷官府举行的各类仪式活动及其各种言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管理范围广泛,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各种事务,管辖内容丰富,产品分配、人员、物资的调配等,这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方式,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三公九卿的相关论述,无法得知其权威状况,排除B项;材料所述文书行政是国家管理模式,而不是考核官员途径,排除C项;材料所述文书行政进行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方式,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3.两汉时期的玉璧,大多出土于大型墓葬特别是诸侯王及其家族墓中。据考古发现,西汉早中期的墓葬普遍随葬玉璧,但西汉晚期,随葬玉璧的数量减少,出土玉璧的墓葬占比也明显下降。上述变化主要反映出,西汉晚期A.地方豪强大族控制政局 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C.休养生息政策影响深远 D.诸侯王的实力衰微【答案】D【解析】【详解】玉璧作为贵重物品大多出土于诸侯王及其家族墓中,到西汉晚期玉璧的出土减少,说明诸侯王实力衰微,无力随葬玉璧,D项正确;玉璧出土的减少说明诸侯王的实力衰微,并不能说明豪强大族控制政局,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就确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