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12月11日下午15:50—17:0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1.肺炎支原体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一种细胞外寄生性微生物,其结构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大肠杆菌相比,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B.与HIV相比,肺炎支原体具有细胞结构C.肺炎支原体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肺炎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详解】A、大肠杆菌具有细胞壁,据图可知,支原体无细胞壁,A正确;B、HIV是病毒,无细胞结构,而支原体有细胞结构,B正确;C、肺炎支原体无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所以肺炎支原体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肺炎支原体无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D。2.糖基化是在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使蛋白质或脂质附加上糖类的过程,是对蛋白质、脂质的重要修饰。糖基化除了在细胞生物中普遍存在外,也存在于病毒中,且与病毒的感染能力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糖基转移酶活性可作为一种抗病毒方法B.糖基化不改变蛋白质结构,但可调节蛋白质功能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对细胞间信息交流起重要作用D.流感病毒蛋白糖基化可能与宿主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解】A、分析题意,抑制糖基转移酶活性可以抑制病毒蛋白的糖基化,降低感染能力,可以作为一种抗病毒方法,A正确;B、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分析题意可知,糖基化可调节蛋白质功能,蛋白质功能发生变化则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的功能,对细胞间信息交流起重要作用,C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均由宿主细胞提供原料和场所,故其蛋白糖基化可能与宿主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D正确。故选B。3.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关于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定向改变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可以通过物种之间的捕食、寄生和竞争等实现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始终受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答案】C【解析】【分析】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生物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解】A、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正确;B、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可以发生在捕食者与猎物,寄生者与宿主,竞争物种之间等,B正确;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仅仅是新物种出现,还有新基因的出现,新的生态系统形成都是生物多样性,C错误;D、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价值,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始终受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D正确。故选C。4.性别决定是最基本的生物发育过程之一,SRY基因为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研究发现,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其余为生精缺陷雄鼠。无X染色体的胚胎无法发育。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SDX基因不可能是SRY基因突变成的等位基因B.雌性小鼠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性染色体的卵细胞C.雄性小鼠正常的生殖功能依赖于SRY基因表达D.性逆转的雌鼠与正常雄鼠杂交,1/2的子代含Y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1、鼠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正常情况下性染色体组成XY的个体发育为雄性,XX的个体发育为雌性,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其余为生精缺陷雄鼠,若该性逆转的可育雌鼠与正常雄鼠交配,亲本双方染色体组成为XY和XY。2、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的基因,SRY基因为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所以该基因不含等位基因。【详解】A、SRY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不存在该基因的等位基因,SDX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是SRY的等位基因,A正确;B、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这种雌鼠的染色体组成为XY,会产生两种不同性染色体的卵细胞,B正确;C、X染色体上的SDX基因突变后,25%的雄鼠会发生性逆转,转变为可育雌鼠,其余为生精缺陷雄鼠,即无SDX基因后SRY基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C正确;D、若上述发生性逆转的雄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其亲本染色体组分别为性逆转雌鼠(XY)和正常雄鼠(XY),杂交后代染色体组成为XX:XY:YY=1:2:1。又因为无X染色体的胚胎无法发育,所以正常发育个体中XX:XY=1:2,子代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1/3)、XY(2/3),D错误。故选D。5.加拿大跨部门林火中心2023年9月3日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加拿大已发生6100多起森林火灾,截至目前,累计过火面积已达16.4万平方公里,持续破历史纪录,当地植被焚烧严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火灾后,该地区植被焚烧严重,将发生初生演替B.若失去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将不会保持稳定状态C.森林区域在火灾后,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D.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限【答案】A【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详解】A、火灾后,该地区植被尽管焚烧严重,发生的依然是次生演替,A错误;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稳定状态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的,因此,失去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将不会保持稳定状态,B正确;C、火灾前,该地区被森林覆盖,说明该地区气候适宜,森林区域在火灾后,由于原有的气候条件、植被繁殖体等的存在,因此火灾后该地区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C正确;D、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尽管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限,D正确。故选A。6.在催化反应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S)结构相似,可与S竞争性结合酶(E)的活性部位;反竞争性抑制剂只能与酶﹣底物复合物(ES)结合,不能直接与游离酶结合。抑制剂与E或ES结合后,催化反应无法进行,产物(P)无法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酶是多聚体,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B.ES→P+E所需要的活化能与S直接转化为P所需要的活化能相等C.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底物浓度越高,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效率越低D.底物充足的条件下,随着酶量的增加,反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反应速率持续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作用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能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详解】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B、酶的作用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故ES→P+E(有酶催化)所需要的活化能比S直接转化为P所需要的活化能要低,B错误;C、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S)结构相似,可与S竞争性结合酶(E)的活性部位,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底物底物浓度越高,底物和酶结合的就越多,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效率越低,C正确;D、反竞争性抑制剂是一类只能与酶-底物复合物(ES)结合,但不能直接与游离酶结合的抑制剂,故反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不会随着酶量的增加不断增加,D错误。故选C。7.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B.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过程②耗氧速率变化和过程④耗氧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都是由呼吸底物不足引起D.过程④耗氧速率降低和过程⑤耗氧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都是由ADP含量变化引起【答案】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2、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详解】A、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图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A错误;B、由题图曲线可知,加入线粒体后,①过程氧气浓度略有下降,说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量氧气,B错误;C、过程②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呼吸底物后,过程③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过程②耗氧速率变化的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④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⑤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④耗氧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DP含量不足,C错误;D、④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⑤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两者耗氧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DP含量引起的,D正确。故选D。8.科研人员利用一定方法使群体中的所有细胞处于同一时期,称为诱导同步化方法。如图是利用DNA合成抑制剂(TdR)实现细胞同步化的过程。图中G1(DNA合成前期)、S(DNA复制期)和G2(DNA合成后期)分别是间期的不同时期,M期是分裂期。图中1是快速增殖期的细胞;2是第一次加入TdR,所有处于S期的细胞立即被抑制;3是将TdR洗脱,解除抑制,被抑制的细胞沿细胞周期运行;4是在解除抑制的细胞到达G1期终点前,第二次加入TdR并继续培养,所有的细胞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图中2~4处理后达到图中相应处理结果所经历的最短时间可能相同的是()A.2和3 B.2和4 C.3和4 D.2、3、4【答案】B【解析】【分析】双阻断法的目的是让所有的细胞都同步化在G1/S交界处。第一次在培养连续分裂的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TdR,S期的细胞都停留在S期,处于其它时期的细胞可沿细胞周期继续运行到G1/S交界处。洗脱TdR后会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处于G1/S交界处的细胞进入S期继续运行,而第一次加入适量的TdR时被停留在S期的细胞则可进入G2、M、G1时期,但必须在再次进入S期之前再次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TdR阻断,才能让细胞全部同步在G1/S交界处。【详解】ABCD、图2细胞处于S期、图3处于G1+M+G2期,图3停留在G1和S期之间。2是将一定剂量的TdR加入培养液后,要保证刚完成S期的细胞再次进入S期培养时长至少要G1+G2+M;3是洗去TdR的目的是使S期的细胞重新进行后续过程,完全洗去TdR后至少要再经过S期的时长才能再施加TdR,但如果时间短于S期时长就会有部分S期细胞仍停留在S期;4第二次TdR处理的时间如果短于G1+G2+M,则有部分细胞达不到G1和S的交界处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3-12-21
·
23页
·
1.6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