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生物试题

2024-01-30 · 11页 · 263.8 K

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期末适应性考生物学本试卷共10页,21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二硫键异构酶(PDI)参与蛋白质氧化折叠形成二硫键的过程。通常PDI在哺乳动物细胞衰老组织中表达过量,敲除PDI能够延缓干细胞的衰老。PDI缺失会导致内质网向细胞核释放的H₂O₂量显著减少,进而下调与细胞衰老相关的SERPINE1基因的表达量。下列说法错误是A.蛋白质氧化折叠形成二硫键的过程可能会产生H₂O₂B.二硫键可以在一条肽链内部形成,也可以形成于不同肽链之间C.PDI可以通过减少H₂O₂含量来影响SERPINE1基因的表达,进而延缓细胞的衰老D.阻断H₂O₂向细胞核的运输过程,可作为抗衰老药物研究的一种思路2.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NRT1.1(硝酸盐转运蛋白)会根据外界环境的硝酸盐浓度,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之间切换,来完成氮素的吸收,保证了植物细胞对氮素的需求,如图表示硝酸盐的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错误的是A.细胞外的硝酸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NRT1.1只能特异性运输硝酸盐C.改变细胞质的pH会影响硝酸盐转运D.在膜蛋白磷酸化过程中,载体蛋白的结构变化后仍具有活性 3.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菠菜叶片40-50℃烘干后,再加入SiO₂、CaCO₃和无水乙醇充分研磨,效果可能更佳B.把新鲜滤液放在光源和分光镜之间,观察到最强吸光区是红外光和蓝紫光C.溶解度大的色素与滤纸结合能力更强D.分离色素时需充分层析30min后,方可取出滤纸条观察色素带4.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具有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和交替氧化酶(AOX)。氰化物有剧毒,能够抑制COX的活性而对AOX的活性无影响,细胞在AOX作用下消耗等量呼吸底物比正常情况产生更多热量,这种呼吸方式称为抗氰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OX参与NADH与O₂结合的过程B.抗氰呼吸中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生成的ATP较少C.COX与AOX对氰化物敏感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D.敲除细胞中控制AOX合成的基因可以提高植物抵抗氰化物的能力5.RhyB-RNA是大肠杆菌中的一种小RNA,仅在铁“饥饿”时表达。当铁供应不足时,此RNA会与铁储存蛋白(一类含铁量高的蛋白质)的mRNA配对结合,致使mRNA被降解:当铁供应充足时,铁储存蛋白的mRNA稳定性提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RhyB-RNA是通过RNA聚合酶以DNA单链为模板合成的B.RhyB-RNA通过氢键与铁储存蛋白的mRNA相结合C.铁供应不足时,铁储存蛋白的mRNA翻译受阻D.RhyB-RNA合成量的增加,有利于铁储存蛋白的合成6.粗糙链孢霉属于子囊真菌,是一种良好的遗传分析材料。粗糙链孢霉的合子先进行减数分裂再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8个有性孢子按分裂形成位置顺序呈直线排列在狭窄的子囊中,过程如图I(表示同一个细胞产生的两个细胞)所示。野生型的孢子是黑色的,赖氨酸缺陷型的孢子是灰色的,该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让野生型和赖氨酸缺陷型杂交,F₁形成的部分子囊中孢子的排列情况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I图ⅡA.图I中甲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乙和丙过程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图Ⅱ中F₁产生的子囊孢子的情况可直接验证分离定律的实质C.图Ⅱ中②③孢子的排列情况不同是因为③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图Ⅱ中①②④孢子的排列情况不同是因为②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7.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缺失部分碱基产生的。图1表示与该遗传病有关的某家系成员的关系,未标明患病状况。通过对该家系成员部分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得到的条带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图1图2A.基因A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控制该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C.若5号和6号再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则该患病孩子为男孩D.若7号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8.下列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分析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名称自变量因变量A探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为植物分别提供含18O的水和二氧化碳检测氧气的放射性强度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氧气的有无是否产生二氧化磷C探究镁离子是否为植物生长必需元素镁离子的有无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温度、pH、溶液的量淀粉和蔗糖是否被水解9.下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的模式图。A端表示流入器官的血液,B端表示流出器官的血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端B端器官血液流向A.若A端为肺动脉,B端为肺静脉,则B端血液中的CO₂浓度低于A端B.若该器官是胰腺,则饥饿状态下B端血液中的血糖含量高于A端C.若该器官是肾脏,则B端血液中的尿素浓度低于A端D.若该器官是小肠,则餐后半小时B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高于A端10.脱落酸(ABA)参与许多植物生理过程的调节,其中有如种子成熟等长期反应,也有如气孔运动等短期反应。脱落酸信号转导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无ABA受体负调节因子,SnRK2正效应因子无ABA响应度体PBRCA面有ABAPP2C负调节因子SnRK2)SnRk2①离子通道E有ABA响应≤正效应因子/转录因字响应基因A.没有ABA的情况下,负调节因子抑制正效应因子的活性,使其和响应基因处于静止状态B.正效应因子被激活并磷酸化其下游响应因子,进而表现出相应的生理反应C.ABA通过与受体结合,组成细胞结构,影响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D.短期生理反应可能是ABA诱导的膜两侧离子流动的结果11.一项新的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在长时间的渐变过程中夹杂着短暂的大规模创新,即植物的基本物种也是在进化史早期的一次大爆发式突变中进化而来的。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科学家团队分析了248组植物的异同,发现植物结构组成的变化与整个细胞基因组加倍有关。这种加倍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产生了基因的重复拷贝。结合材料与进化理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研究说明植物进化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B.植物进化过程中基因的重复拷贝虽未导致植物形态、结构、功能的改变,但为植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上述研究为共同由来学说提供了比较解剖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D.陆生植物比海洋植物进化地位上高等,适应能力更强12.糯米营养价值较高,可加工成米酒、米醋等产品。酿酒、酿醋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过程所用的纤维素分解菌是经筛选后得到的优良菌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①酿醋②糯稻秸秆糯米酿酒③A.酿酒和酿醋都是利用原核生物进行发酵B.筛选①所用的优良菌种时,需将菌种接种到含刚果红的马铃薯培养基培养C.酿酒和酿醋两个过程中,发酵液pH的变化趋势是前者上升,后者下降D.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和秸秆进行酿酒有助于对糯稻的充分利用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肉苁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自然条件下的产量较低,其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苷(PeGs)是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人员以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进一步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在不同的初始接种浓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悬浮培养液的PeGs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eGs含量/(mg:L)接种细胞浓度/(g:L!)A.植物细胞培养几乎不受季节、天气等限制,条件可控B.愈伤组织培养时需用液体培养基,细胞悬浮培养时需用固体培养基C.若工厂化大量生产PeGs,细胞悬浮培养时就应选择接种细胞的浓度为3.2g·L¹D.若需进一步了解细胞生成PeGs的能力,则要检测培养后培养液中的细胞密度14.人体被蚊虫叮咬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痒觉信号通过中间神经元a和b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痒觉,并引起抓挠行为。抓挠使痛觉感受器兴奋,经一系列传导可缓解痒觉。“抓挠止痒”的部分神经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蚊虫叮咬人体后引发机体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最终导致红肿B.痒觉感受器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在中间神经元a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据图分析,痛觉神经元释放的Glu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D.当中间神经元c兴奋时,抑制痒觉信号传递15.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由于雌性杂合玳瑁猫(XBXb)的X染色体在发育早期细胞中随机失活,XB染色体失活的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产生橙色皮毛斑点,而Xb染色体失活则呈现黑色皮毛斑点。相关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Xist和Tsix表示相关基因。失活的X染色体(Xi)由其上的某个点开始往两头产生皱缩,直到染色体的末端,这个开始产生皱缩的点被称为“X失活中心”,失活的染色体称为“巴氏小体”,雄性个体细胞不会形成巴氏小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X染色体失活之前,玳瑁猫的Xist和Tsix两个基因可能都会表达B.XistRNA吸引的失活因子可能使DNA甲基化或使组蛋白乙酰化C.形成巴氏小体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D.基因XistRNA的模板链是甲链 16.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群聚激素,在群聚激素影响下,飞蝗种群可由散居型转变为群聚型,形成超大型种群,导致蝗灾。为确定飞蝗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中,哪一种为群聚激素,科研人员分别向A区和B区(两区域相通)通入不同物质,记录飞蝗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A区B区通入物质停留时间(s)通入挥发性物质停留时间(s)第1组溶剂430苯乙腈(PAN)170第2组溶剂1904-乙烯基苯甲醚(4-VA)410第3组溶剂285苯乙醇(PhA)315A.可根据群聚激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B.群聚激素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C.可以用喷洒农药的方法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从而从根本上阻止蝗虫的爆发D.因为B区1、2、3组数据中,2组停留时间最长,所以4-VA最可能是群聚激素第Ⅱ卷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道题,共60分。17.(13分)套种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种植模式,是指在同一块田地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种植后季作物。某科研单位研究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种植模式对植烟土壤脲酶活性与烟叶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共设3个处理:烟麦套种、烟薯套种、烟草连作(连续种植烟草)。在烟草移栽后30d、60d和90d分别测定各组土壤脲酶活性,结果如表1。表1不同种植模式对植烟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处理不同移栽时间的酶活性/(mg·g¹·d-¹)30d60d90d烟草连作0.430.830.73烟麦套种0.621.090.88烟薯套种0.661.331.15在移栽后90d测定各组标记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₂浓度和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结果如表2。表2不同种植模式对烟叶光合特性的影响处理净光合速率(μmol·m-2·s-!)胞间CO₂浓度(μmol·m-2·s-!)气孔导度(mol·m2·s¹)烟草连作20.32310.360.21烟麦套种23.31273.450.29烟薯套种25.73265.550.36 (1)土壤脲酶能够催化土壤中尿素水解为氨,形成NH₄*以利于烟株吸收并可用于合成 (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