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答案

2024-01-30 · 6页 · 526.9 K

娄底市2023年下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D(真正的给予和买卖型人格不一样,前者的接受是给予的结果,而后者的接受是给予的前提。)2.D(说法过于绝对,具有创造性的人格倾向,只是具备爱的能力的先决条件,不是充分条件。)3.C(第⑦段指出,“在真正的‘给予’之中,他必须接受回送给他的东西。因此‘给予’隐含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献出者。他们共享已经复活的精神的乐趣。在‘给予’行为中产生了某些事物,而两个当事者都因这是他俩创造的生活而感到欣慰。”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付出爱,他和被爱的人应该是共同成长,彼此成全的。)4.①为了证明“爱是一种活动”,首先指出人们对“活动”一词的误解;(1分)②然后界定了“活动”这个概念的内涵,指出“活动”的两种形式,并指出后一种是积极的、创造性的;(1分)③最后通过对比,指出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在自由中实现的积极的活动。(2分)5.①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在自由中实现的积极的活动。当我们为人类的幸福而付出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在自由中实现的积极的活动,而不是被迫谋生。因而我们也能体验到幸福。(2分,关键词:自由,积极主动)②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给予,在给予的过程中,我们也在获得。我们选择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时,我们是在给予他人爱,在给予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自己是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们倍感快乐,我们在给予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因此获得了幸福。(2分,关键词:给予,获得)③弗洛姆认为,爱是给予,这种给予带来的收获,还体现在我们也成全了爱的对象。我们选择为人类的幸福工作时,我们给予他人爱,同时也获得他人付出的爱,这种双向的付出,使人人共享复活的精神快乐。我们因此而幸福。(2分,关键词:成全他人,人人共享幸福)6.C(A项,本文不是为了表达对“物质奖励的批判”。B项,“爸爸妈妈支持孩子们的航海梦想”这个说法不够准确,父母虽然给他们买了航海用品,但环境条件并不允许他们支持孩子们的梦想。“恭喜”这个细节透露出的是父亲的“无奈”,而不是“赞赏”。D项,母亲并不是担心他们弄乱了家里,而是认为两个孩子并非真心努力好学。)7.A(这个场景反映的是孩子富于想象力的特点,而不是顽皮好强的特点。)8.①这些描写增强了小说的魔幻色彩和戏剧色彩,化平常为神奇,能吸引读者。②这些描写极富想象力和诗意,充分表现了孩子们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叛逆不羁的特点。(每点2分)9.①孩子们不是真的“死”了,作者故意将孩子们狂欢的场面定格,说他们“淹死”在光里,这是小说情节的魔幻之处。这里“死亡”是指孩子们梦想的死亡。孩子们梦想死亡于一个“夏天像火烧、冬天冷如冰、没有海洋也没有河流、居民永远学不会光海航行术”的死气沉沉的“城市”。②作者用这种方式提醒并呼唤人们,不要压抑孩子们的自由和梦想,梦想的死亡,是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每点3分)10.BDF(断句的关键是“尔”,是语气词,不是人称代词。文中子鱼是下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对上级说话,不会用“尔”这个人称代词。句意为:领兵打仗是以得胜作为目的,还有什么君子之道可言啊?如果必定要照你所讲的那样做,那就像奴隶一般服从于他了,那又何必去开战呢?)11.D(A项,正确。B项,正确。文中加点的“陈”,通“阵”,指“军阵”,是名词。而“陈利兵”中的“陈”指“陈设”,是动词。C项,正确。文中的“不情”,是指“不合实情”或“不合情理”,名词作动词用。而“必以情”的“情”,是“诚心、诚实”,作名词用。D项,错误。两句中的“当”的词性一样,但词义不同。文中的“当”意为“抵挡”,“抵抗”,“一夫当关”的“当”,意为“把守”。)12.D(苏轼不是要批评宋襄公死守礼义不知变通的迂腐,而是要批判他的伪善。)13.祸患大概就在于这件事了!国君的欲望太过分了,(百姓)怎么能忍受?(计分点:其,大概;已甚,太过分;堪,承受,忍受。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2)(齐桓公)放弃了牛,换上一头羊,对于个人的德行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孟子赞许他。(计分点:舍,放弃;易,换;与,赞许。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司马迁借子鱼之言,指出宋襄公死守礼义而错过了进攻对方的机会,批评的是宋襄公的迂腐。(1分)②苏轼从两个角度批评了宋襄公:第一,不仁,欺世盗名;(1分)第二,不知用人。(1分)15.D(“犹”字道出的是不甘示弱的心态。)16.①本诗的尾联以景结情(寓情于景)(1分)。诗人闲居水村,深夜难眠,一方面,新雁落寒汀的声音反衬出水村的寂寥,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1分)另一方面,水村之静又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1分)②《书愤》以典明志(用典)。(1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人用诸葛亮之典,追慕先贤的业绩,(1分)表明自己的抗金报国之志至死不渝,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1分)17.(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3)(示例)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每句1分,多字、错字、漏字则该句不给分)18.(示例)①时尚趋新②社会就会因循守旧(或“社会就会停滞不前”)③我们必须打破习俗(每空2分)19.D(从整个语段来看,作者不是要强调习俗的两面性,而是强调要打破习俗,所以排除A、B两项;从前文来看,“所以维持固有的风化,用不着你费力。可是要打破一种习俗,却不是一件易事。打破习俗,你须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万人之惰力,所以非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不可”,这几个句子比较的是“顺从”与“打破”的难度,所以应选D项。)20.(a)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可)(b)雷霆万钧(c)特立独行(“独步天下”也可)(每处1分)21.叠音词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富于音韵节奏之美(1分)。“远远”强调了距离之远;(1分)“芊芊”突出草色青翠,长势茂盛(1分);“井井”突出了屋内布置有条有理。(1分)22.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1分)(“一致”用了三次)(答“回环”也可)反复用“一致”,渲染并突出了春晖校园从校园布置到同事室内的布置,都讲究疏落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致的美;(1分)突出了作者对春晖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热爱之情。(2分)23.【审题提示】这道作文题有明确的倾向性,学生需要思考的是,这两种心态究竟是怎样的心态,为什么这样的选择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选择是怎样的选择。“别人都这样,所以我也要这样。”这是一种趋同从众心理,是为了被认同。“别人都这样,所以才不这样。”看起来是一种反叛心理,但其实是为了被识别。两种人本质上都缺乏理性,都是没有真正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没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参考立意:(1)正确的选择,关键在于建立自我。(2)人生贵在找准自己的方向。(3)选择的意义在于认识自我,成就自我。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20~16二等(15~11三等(10~6四等(5~0分)分)分)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字迹清楚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文体要字迹基本清楚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个别语句有深略显创意意个别内容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作文评分细则如下:1.平均分含零控制在45分左右。改卷老师适当注意平均分,不要偏离过多。2.分析深刻,立论有现实意义,为一类作文,如果语言流畅,结构完整,内容充实,可以在55分以上。所谓深刻,是指有驳有立,既能分析这两种心态是什么样的心态,又能分析这两种选择为什么没有意义,且能指出正确的选择是怎样的。3.如果只能分析两种心态,分析其没有意义,不能从正面立论,为二类作文,在42-48之间。4.只写其中一种人的选择的,视为偏题作文,评分在36-42分之间。5.错误理解题意的倾向性,肯定这两种选择的,不超过36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宋襄公八年,齐桓公死了,宋想主持诸侯盟会。襄公十二年春天,宋襄公选定鹿上为盟会地点,并请求楚国邀约诸侯赴会,楚国人答应了他。宋公子目夷(子鱼)向襄公进谏说:“小国去争当盟主,是祸事啊!”襄公不听其谏。这年秋天,各国诸侯与宋襄公在盂地会盟。目夷说:“祸事大概就在于这件事了!国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欲望太过分了,百姓怎么能忍受?”于是,在会盟处,楚国捉住宋襄公,并派兵攻打宋国。这年冬天,楚、宋在亳地相会,才释放了宋襄公。子鱼说:“祸患还没有完呢!”襄公十三年夏,宋国派兵攻打郑国。子鱼说:“祸事就在这里啊!”这年秋天,楚国讨伐宋国以救援郑国,襄公准备迎战。子鱼进谏说:“商已被老天抛弃很久了,不能与楚开战了。”这年冬天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在泓水开战。当楚兵还未全部渡过泓水时,子鱼说:“敌众我寡,我们趁他没有全部渡过河时,就去攻击他。”襄公不听。等到楚军已全部渡过河,还没有布成阵势时,子鱼又说:“可以攻打了。”襄公说:“等他们的阵势布好了再打。”等楚军将阵势安排好后,宋军才去攻打他们。结果,宋军大败,襄公的大腿被击伤。宋国人个个都埋怨襄公。襄公(还自有其理地辩解)说:“作为君子,不能去困扰处于危难之际的人,不能鸣鼓去攻击没有布好阵的兵。”子鱼说:“领兵打仗是以得胜作为目的,还有什么君子之道可言啊?如果必定要照你所讲的那样做,那就像奴隶一般服从于他了,那又何必去开战呢?”材料二宋襄公不是独行仁义而不能善终之人。他是以不仁的本质窃取“仁者”的美名罢了。齐宣王看见有人牵着牛走过堂下,问:“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啊?”牵牛人回答说:“(杀了以后)准备把它的血涂在钟上行祭。”齐宣王说:“把它放了,我不忍心看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齐桓公)放弃了牛,换上羊,对于个人的德行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孟子赞许他。所谓“以仁慈宽厚之心,行仁慈宽厚之政”,正是夏、商、周共有的特点。而宋襄公捉拿鄫国的国君鄫子,并将他杀害用来祭祀睢水的神庙。君子杀一头牛尚且不忍心,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不忍心干的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泓水之战,宋襄公负伤,宋国受到重创,竟然想以“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一个人能扭伤他兄弟的手臂夺取食物,却能够对着饭食忍饥挨饿,天下人都知道这不合情理。宋襄公能够忍心杀害鄫子,却不忍心攻击受伤之人和老年人,这难道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吗?古人说过:“图谋王业没有成功,最差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宋襄公如果能行王者之师,还可以与齐桓公的队伍匹敌,何至于战败之后,救死扶伤忙个不停。这只是他个人的昏妄平庸罢了。齐桓公、晋文公得到管仲、子犯的辅佐而兴霸业,宋襄公有一个子鱼而不能信任,两者之间怎能同日而语呢?自古以来,昏庸无能的君主,像这样子的多了,但死后盖棺论定,却未有能像宋襄公这样欺骗后世的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