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

2024-02-03 · 7页 · 1.1 M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地理试题卷姓名准考证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卷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3年4月20日,澳大利亚上空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混合型日食(可在不同地区看见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下图是在澳大利亚埃克斯茅斯拍摄的日全食数字照片合成图。据此完成1、2题。1.混合型日食涉及的天体系统有A.1级B.2级C.3级D.4级2.图中太阳大气最外层的细丝可能是A.耀斑B.太阳黑子C.日珥D.太阳风下图为太阳能及其转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能源属于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有A.森林、水能B.石油、天然气C.风能、煤炭D.波浪能、石油4.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光伏发电站的是A.东南丘陵B.辽东半岛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菊石(图1)因表面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距今约4亿年左右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图2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菊石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6.在地球演化历史中,甲地质时期A.出现藻类海绵B.是哺乳动物的大发展期C.出现了始祖鸟D.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下图为沙源丰富地区发育的三种沙丘地貌。据此完成7、8题。沙丘类型7.不同形态的沙丘之间有着内在的演变顺序,三种沙丘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8.与新月沙丘形成的外力作用相同的是A.黄土高原的黄土B.青藏高原的雪山C.云贵高原的天坑D.内蒙古的戈壁滩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精准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大约35千米左右的高度时,冲出“黑障区”。据此完成9、10题。9.返回舱精准着陆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B.GISC.BDSD.VR10.返回舱冲出“黑障区”时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随高度增加上升B.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C.天气现象复杂且多变D.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右图为世界某大洋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密度跃层以上,海水密度变化幅度小,是由于A.海水热导率低B.表层海水运动C.太阳辐射稳定D.海水压力较小12.海水密度跃层A.同一海域冬季时要比夏季明显B.促进了垂直方向上的海水交换C.常见于高纬度海域的冬春季节D.受温跃层和盐跃层的共同影响2023年10月3日,“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载我国自研海洋拖缆装备系统(如图所示),将10条超过8千米长的电缆布放到海水中,形成一个面积相当于1021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数据采集网,首次完成了超深水海域勘探作业。据此完成13、14题。13.布放拖缆装备系统主要利用了海洋的A.化学资源B.生物资源C.能源资源D.空间资源14.人造地震波主要用来探测深海的A.密度B.盐度C.矿产D.洋流植被的形态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图①~④为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四种典型植被景观图片。据此完成15、16题。15.以旱生草本植被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的植被景观图片是A.①B.②C.③D.④16.关于图②所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A.植被有明显季相变化B.植被稀疏阳光容易照射地面C.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D.生物种类丰富具有高多样性下图为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人口数量及比重变化图(2020年以后为预测数据)。据此完成17、18题。17.图示时间段内,我国劳动人口A.数量持续增加B.数量先增加后减少C.素质优势削弱D.平均文化程度下降18.下列关于我国劳动人口的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或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承载力下降B.人口流动量减少C.大力发展高端产业D.继续控制人口增长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浙南山区进行野外土壤观测实践,在研究性学习报告中写到:红壤,剖面呈均匀红色,腐殖质层厚度小,土壤质地较疏松,……并绘制了土壤剖面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9、20题。19.关于该研学报告的叙述完全错.误.的是A.土壤质地较疏松;母质层和母岩层位置B.腐殖质层厚度小;母质层和母岩层位置C.剖面呈均匀红色;淀积层和淋溶层位置D.土壤质地较疏松;淀积层和淋溶层位置20.红壤形成过程中A.地形坡度影响其土层厚度B.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C.母岩是其有机质主要来源D.生物决定红壤的理化性质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在珠穆朗玛峰北侧,海拔5300~7000米的区域主要被冰雪覆盖。由于冰雪表面气温低于山谷中同高度的大气温度,昼夜盛行冰川风,风力强劲,阵风达到7~8级。据此完成21、22题。21.下图能正确表示冰川风的是22.下面地貌景观图片中,属于冰川地貌的是我国东部城市建设中大量布置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以改善城市环境。图1为我国东部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图2为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23.相比不透水地面,植被浅沟对水循环环节的直接影响是A.①增加、③增加B.③增加、④减少C.②减少、④减少D.⑤增加、⑥增加24.图1所示水循环A.维持区域水量的动态平衡B.导致区域水污染范围缩小C.直接影响区域天气和气候D.阻碍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下图为某校地理社团研究大气热力作用所采用的辐射表及安装示意图。据此完成第25题。25.关于图中四个传感器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乙测量地面辐射B.甲测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丙测量大气逆辐射D.丁测量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下图为我国某地山麓洪积扇剖面示意图,图中白色箭头表示地下水流动方向。(1)山麓洪积扇多分布于▲、▲(填干湿地区的类型),简述其形成过程。(5分)(2)若遇暴雨,山麓洪积扇地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4分)(3)从扇端到扇顶,土壤质地逐渐变▲(粗/细),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该地区人口多分布于山麓洪积扇的扇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6分)(4)图示地区气温日较差▲(填“大”或“小”),试运用大气热力作用的原理解释其成因。(7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3分)材料一: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属于澜沧江(注入太平洋)水系,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等局地环流,并且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风险较高。材料二:图1为洱海及附近区域简图,图2为大理气候资料图。(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①大理古城附近的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②1月,大理古城气候寒冷干燥。()③耕地面积洱海西岸多于东岸。()④洱海多海蚀崖、海蚀柱等海岸地貌。()(2)从水循环环节看,洱海的水直接来自▲、▲。从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看,洱海水系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6分)(3)受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午后,大理古城附近的热力环流为▲(填下图中字母),一般情况下,陆风转湖风的时间,夏季比冬季▲(填“提早”或“延迟”)。受峡谷地形的影响,夜晚,大理古城附近的山风与陆风风向大致▲(填“相同”或“相反”)。(6分)(4)洱海流域泥石流多发的季节是▲(填“夏季”或“冬季”),试从降水角度说明原因。(7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BDBCB6~10CDACA11~15BDDCA16~20DBCDA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AB22.AC23.BD24.AC25.BC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26题(22分)(1)干旱区(1分)半干旱区(1分)山区河流携带泥沙(石块)流出山口,(1分)因地形变缓,流速降低,(1分)所携带物质在山前沉积形成扇状堆积体。(1分)(2)山洪(2分)泥石流(2分)(3)粗(2分)成土母质(2分)水源(2分)(4)大(2分)多晴朗天气,(1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2分)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2分)27题(23分)(1)①×②×③√④×(每小题1分,共4分)(2)径流(2分)降水(2分)海陆间循环(2分)(3)D(2分)提早(2分)相同(2分)(4)夏季(1分)原因:①流域内夏季降水量较大;(2分)②流域内夏季多暴雨,降水强度较大;(2分)③流域内夏季降水持续时间较长(或雨季较长)。(2分){#{QQABCQYAogigQgAAAAgCQwEYCAIQkBGAAAoGRBAAoAIAyR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