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28 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2024-02-15 · 25页 · 354.8 K

题型28语言文字运用之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2020年新高考I卷考查了修辞手法和标点符号,2021年新高考I卷考查了对偶修辞手法,没考查标点符号,而2021年二卷这两者都没有考查;2022年新高考I卷考查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没考查标点符号;2022年和2023年新高考II卷分别考查了修辞手法,没考查标点符号。从近三年来看,修辞手法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高频考点,而标点符号就在2020年出现在试卷考题里。㈠命题规律考查考生辨识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今后可能主要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中进行。从近两年全国卷和自主命题的省市卷来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①从题型来看,既有客观的选择题,也有主观的表述题,但以后者居多;②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③从命题方式来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运用(如仿句、变换句式、广告词、对联等)”“诗歌鉴赏”“散文阅读”“作文”等结合在一起考查;④从取材来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叙述或抒情方面的语段,说明性语段一般没有;⑤从考查意向来看,注重能力,注重运用,注重主观表述,注重综合。㈡基本方法1、熟悉八种修辞格的特点,明辨易混辞格。虽说单独考查修辞格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及易混辞格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比较而言,修辞格中的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对比和映衬等手法容易混淆,平时要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2、熟悉八种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比如有的使表达更鲜明生动形象,有的使表达更充实丰富等。掌握修辞手法的主要目的是鉴赏文学作品和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情感。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有助于鉴赏和表达。3、形成整体阅读观念。某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往往是和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主题紧密相连的,修辞句往往是上下文意的延伸或者含蓄表达,解读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必须结合上下文文意。4、提高联想想像等思维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既考语言运用能力,也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正确,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确。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也不知表达怎样一个主题。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像能力。预测与备考建议1.从选文来看,要加强对情景式的读题能力训练。2.从考查能力来看,要最大限度地考查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考查语文素养的方法之一。3.新高考全国卷对语言文字运用在题型设置上有了重大突破,从命题立意到分值设置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以后仍将有所创新。4.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运用能力与平时阅读密不可分,只有不断积累,不断运用,才会达到熟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考点一修辞手法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⑴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①同类比较。例如:他长得像他父亲。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④表示举例。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杨利伟等。⑵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一江春水喻浓浓的家国之愁,其相似点就是“多”和“不断涌现”)4、比喻的种类⑴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好)像、似、仿佛、犹如、宛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a.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b.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暗喻有时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此外,暗喻还有许多变体:①本体和喻体是同位关系或并列关系。例如:a.在祖国母亲那温暖的怀抱里,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艰苦和困难。(“祖国”与“母亲”构成同位语关系)b.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前一分句用来类比后一分句)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a.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b.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籍。③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a.这里是花的海洋。(“花”修饰“海洋”,实际上是用“海洋”来比喻“花”)b.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希望”修饰“田野”)⑶借喻。不出现本体,而是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a.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虎豹”与“熊罴”都喻指敌人)b.废除几千年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场暴风雨。(“暴风雨”比喻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⑷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a.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5、比喻的作用⑴化平淡为生动;⑵化深奥为浅显;⑶化抽象为具体;⑷化冗长为简洁。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做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2、种类⑴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⑵拟物。例如:a.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b.飞机载着首都人民的关心和友谊飞往平陆县。3、比拟的作用⑴感情色彩鲜明;⑵描绘形象生动;⑶表意更加丰富。4、运用比拟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5、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⑴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⑵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则必须出现。借代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2、借代的种类⑴用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红眼睛”代阿义)⑵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代革命军队)⑶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雷锋”代具有雷锋精神的人)⑷形象代本体。例如: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山来。(“红领巾”代少先队员)⑸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低眉”代“低头”)⑹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⑺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代镜子)3、借代的作用⑴以简代繁;⑵以实代虚;⑶以奇代凡;⑷以事代情;⑸引人联想;⑹形象突出;⑺特点鲜明;⑻具体生动。4、运用借代需要注意的事项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5、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⑴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⑵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用借体称代本性,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而构成借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例如:a.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借代)b.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借喻)③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领巾”只代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④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如,我们可以说“共产党像太阳”,却不能说“少先队员像红领巾”。夸张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2、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⑴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⑵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⑶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把酒没沾唇,脸就红了。3、夸张的作用⑴揭示本质,给人启示;⑵烘托气氛,引人联想;⑶表明态度,增强感染力。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⑴夸张不是浮夸,而是刻意合理地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根基。下面这个例句运用的夸张就不合理。例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⑵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例如:a.祖国大地换新颜,一天等于20年。(夸张)b.劳动30天,胜过两个月。(事实)⑶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文学作品中则多用夸张手法。例如: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对偶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2、对偶的种类⑴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⑵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⑶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另外,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a、b。宽式对偶,只要达到对严式对偶的五条要求的一部分就可以了,不是很严格,如例句c。3、对偶的结构⑴成分对偶。例如:然后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时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⑵句子对偶。例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4、对偶的作用⑴整齐匀称,节奏鲜明;⑵音调铿锵,有音乐美;⑶表意凝练,抒情酣畅;⑷便于吟诵,易于记忆。5、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⑴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⑵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⑶对偶里的“反对”就其意义说是对比,就其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排比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2、排比的种类⑴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气,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⑵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⑶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往脚下踩。⑷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