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素养测试参考答案选项1234671011121518答案ACDDBADGICABB1.A(“城市实体书店能否突破被线上书店挤压的困境”错。从原文第二段可知,实体书店的空间改造已经为其找到解决生存发展的门路,有待讨论的是“实现人文关怀”)2.C(“打破了空间区域的门槛限制”错。由第六段推知,书店对每个功能区设置了准入门槛)3.D(A项体现了社会资源对书店的帮助支持,不能论证横线句观点。B项体现了实体书店的空间流动性,且顾客只是将经济消费转化为文化资源,不能完全支撑横线句观点。C项体现了实体书店空间给人的审美体验。D项“来自博物馆、研究所的客户来消费、交流”体现了将经济消费转化为考古文化、社会资源,“形成庞大的考古文博圈”体现了资源转化对这一群体文化、社会交际等的再生产)4.D(城市之光书店支持少数族裔群体行动体现了空间正义的包容性特点)5.①钟书阁是具有文化传播、消费等功能的城市商业文化空间。②钟书阁追求空间的异质化(独特性),是城市居民的复合型生活空间。③钟书阁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具有人文关怀。④钟书阁的空间功能区多元,陈列标准多样,实现了空间正义。【评分标准】共6分。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意思相近即可。6.B(“都饱含作者对人物的憎恶唾弃”错,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因此作者对他是憎恶唾弃的。但文本一结尾写李先生从楼梯滚下,是为了凸显人物面对战争时畏惧胆小的心理,并没有饱含作者对他的憎恶唾弃)7.A(“隐含了作者致敬先儒、弘扬传统文化的用意”过于拔高,文本一仿用朱熹《中庸章句》语句为标题只是单纯的模仿)8.①可以使历史背景的切入更自然,故事更真实。②可以丰富人物的形象内涵,使人物形象更具时代感。③可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物命运变化的历史原因,深刻理解主题。【评分标准】共4分。1点1分,2点3分,3点4分。【解析】文本一“我看见许多许多十九路军朝北走。听说是到天通庵车站帮助那边的兵把守”“突然砰砰地两响破空飞来,接着又是砰砰砰几响”等内容以及文本二中“是的,我们的家就在沈阳,先生,你们不记得‘九•一八’吗?(回忆)日本兵开到沈阳,那几十几万的中国兵说是受了什么不准抵抗的命令,都撤退了”等内容都交代了“九•一八”这一历史背景,使故事具有真实性,也使情节中的历史背景融入得更加自然。文本一中“九•一八”这一历史背景,凸显了主人公李先生畏惧逃避和狭隘自私的形象特点,而文本二中此背景的切入,也体现了青工、香姐、汉子等人物面对战争时的各自心理,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内涵,使人物形象更具时代感。两个文本中“九•一八”这一历史背景的切入,可以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物命运变化的历史原因,深刻理解主题,在阅读中探究社会环境带给人们的生存状态的影响等问题。9.相似的心态:对不好的生活境遇都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外来欺压都有畏惧逃避的心态。不同的思想根源:①李先生有狭隘自私的思想,他只想保全自己的小家庭,也难以割舍相对安稳的生活;②汉子有封建落后的思想,他把人生不幸归结为命不好,也找不到生活出路。【评分标准】共6分。相似点2分,不同点各2分,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解析】从相似的心态看:由“说不定刚才那枪炮声就是北大营的老文章,那么,明天大概还是一切照旧,不会出大乱子”“李先生惊得呆了,身子蹲了下去,腿直发抖”“这有什么用,人家有的是飞机大炮呀”可以看出,文本一中的李先生和文本二中的汉子对不好的生活境遇都有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外来欺压都有畏惧逃避的心态。从不同的思想根源看:由“真糟糕!不逃呢,不放心;逃呢,多花钱。我总以为打不起来的,谁知道——”李先生颤着声音回答,心里头臭虫似的钉着那个问题:明天怎么逃得出去”可以看出,战争中的李先生有狭隘自私的思想,他只想保全自己的小家庭,也难以割舍相对安稳的生活;由“人家都说是我的命不好,我的命不好,也许是的”“先生的话固然不错,可是叫我们怎么办呢”可以看出,汉子有封建落后的思想,他把人生不幸归结为命不好,也找不到生活出路。10.DGI(岳渎,五岳和四渎的并称。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11.C(文中“私”是“占有”之义)12.A(具有开创性地位的不是绘画,而是在塑像方面)13.(1)(刘元)恰巧看秘书监的图画,看到魏征的像,惊讶地说:“找到了!”【评分标准】适、矍各1分,句意通顺2分张南垣徘徊不前,四下观察,山石的正侧横竖、形状纹理,都默默地记在心中,借助众人的力量来修筑成功。【评分标准】踌躇、识各1分,句意通顺2分。14.不同的两方面特点:取源绘画或错落有致、和谐灵动或师法自然、就地取材等个人特长:胸有腹稿、胸有成竹或精于计算。【评分标准】一点1分。其中两方面特点要从不同角度概括。材料一:古今之事,后人超过前人的很多。所以烹饪起源于热石煮食,天子所乘之车起源于原始的无辐车轮。即便如绘画有人物有山水,汉唐以来,国君名臣的像都是绘画,以后渐渐地变通为泥塑。元代刘元想造岳庙的侍臣像,心里想了很久,无从着手,恰巧看秘书监的图画,看到魏征的像,惊讶地说:找到了!不把塑像面孔塑成这个样子,就不能称为岳庙的陪侍之臣。立刻跑到岳庙中塑像,当天就塑成了。因此知道雕塑是出于绘画。然而有画师之名的人数不胜数,而塑像有名的人只有一两个。至于山水,能画、画得妙、画出神采、画得飘逸,除了笔墨之外,没有别的工具可以表达,没有人把山水画如同人物画变为人物塑像一样,有的话则是从近日张涟开始。张涟,号南垣,秀水人。向松江某人学画,彻底掌握了绘画的方法。时间一长就有所感悟:绘画的皱、涩、向、背,难道不能与叠石相通吗!绘画的起伏波折,难道不能与用土堆山相通吗!今日造假山的人,要堆起高大的岩石,架起山洞,建造凌空飞起的桥,让高峰耸立,凭借如同盆盎这样小的智慧去把高山大河浓缩在小小的空间,让进去的人,像进入鼠穴和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格局逼仄,这都是不懂绘画的缘故。况且喜欢山水的人,他的心正直而不在远方。于是在山脊平坦山坡平缓、丘陵倾斜不平处,错落地叠起石块,建起矮墙环绕,种上密密的细竹,像是形状奇特的、陡峭的山峰,在墙外重重叠叠,而人在墙内有时可以见到。那山脉像河流在奔流,时起时伏,又像是一下子发怒而突起,犬牙交错,冲破林莽、逼近堂前的廊柱而不离开,屋舍好像处于大山脚下,截断了山谷溪流,把这几块石头居为己有。于是把池塘石渠,改成曲折的沙岸,把深门大院雕梁画栋,改为黑门白墙。树,选择冬天不会落叶的,石,选择容易找到的,到处都是材料,随时要用随时能够满足。当那些泥土石头刚刚堆起,未经斧凿的石头刚刚搬来,八尺方圆的地面,看到的泥土石头大多凌乱地堆集着难以相配,忽然以几块石头点缀,就全体飞动起来,好像在互相一唱一和。材料二:张南垣名叫涟,南垣是他的字,本是华亭人,后来移居秀州,所以又算是秀州人。他从小学画,喜欢画人像,又善于画山水,就以山水画的意境垒石砌造假山,所以他别的技艺都不著称,只有垒石造山最为擅长,别人干这一行的没有谁能赶得上他。张南垣从事这技艺的时间一长,土石草树的性质特征便都能掌握。每当开始动手造作的时候,乱石成堆,有的平放,有的斜搁,张南垣徘徊不前,四下观察,山石的正侧横竖、形状纹理,都默默地记在心中,借助众人的力量来修筑成功。他经常高坐在一间屋子里,一边与客人说说笑笑,一边呼唤工匠说:“某一棵树下的某块石头可以放在某某地方。”眼睛不往那儿看,手也不向那儿指,好像金属已在炉内冶炼,就不必再借助于斧凿来锤击了。甚至安放梁柱和封顶后,用悬槌来检验,也一寸都不差,观看的人因此十分佩服他的技能。15.B(是想象的内容,而非客观事实。)16.(1)描绘引水成功后享春酒、听水声的情景,激起友人的兴趣。(或:唤起友人的助人之乐/让友人感受到助人的快乐。)(2)称赞竹林景色清雅,可赏风月,可栖凤凰,博得友人的好感。(3)说明砍竹于美景无损,也尽量不造成干扰,打消友人的疑虑。【评分标准】每点2分,联系文本1分,心理分析1分,共6分。17.(1)虽一毫而莫取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3)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评分标准】每句1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给分。18.B跃然纸上:形容描写或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使用恰当,不需更换。呼之欲出:形容画像十分逼真,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19.示例:研究这些资料,不仅能了解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还能厘清中国现代科学发展的脉络,为进一步创新打好基础。【评分标准】两处错误,关联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修改出一处1分,两处3分。20.示例:万卷手稿,凝毕生心血;一片丹心,谱科学华章。【评分标准】包含“科学”“手稿”要素,表意清晰且符合情境给2分;句式对仗给1分。①同小寒一样②而且也很讲究工具③大寒意味着终结【评分标准】每处2分。①“甄士隐”是“真事隐”的谐音;意味《红楼梦》创作既从生活中来又将真事隐去。②“万艳同杯”谐音“万艳同悲”,暗示《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也表达作者的悲悯之情。【评分标准】每处3分,其中找出谐音1分,解释正确2分。23.作文(一)审题“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三个例子是对“浓缩就是精华”的具体阐释,……是在提示我们还可以做补充。a.园林——人为仿自然,空间缩小,密度增加。b.缩写读物——保存主干内容,简单删减,降低含金量,缩未必浓。C.博物馆——与园林类似代表性物品,集中展现历史文化载体。(二)立意认同、反对、辨析,但是,考场作文,“执著”于一个端点的,难得高分。一般来说思辨属于高阶思维。1.一个切入点:整体把握浓缩的事物是不是精华?(“精华”的判断具有主观性)怎样的浓缩能得到精华?(“浓缩”“精华”两者都要涉及相互勾连)怎么办?(怎样看浓缩物;反思思考)辩证地看待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的浓缩(浓缩的对象方式方法)。另一个切入点:针对性分析这一观点背后产生的原因?道理如此简单,为什么人们倾向于认为“浓缩的就是精华”(联系社会现实)(三)存在问题:重点偏离,分析浓缩的利弊;1.扣题不紧,抛开“浓缩”谈“精华”,抛开“精华”谈“浓缩”,不能对两者进行有机勾连,泛泛而谈,没有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结构扁平化,逻辑层次不够,例子冗长或者堆砌,以例代议。(四)评分建议第一档(53—60分):立意深刻且鲜明,对浓缩是否是精华有深刻的解读,对二者的关联有严密的分析;文字晓畅优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第二档(48—52分):立意正确且鲜明,对浓缩是否是精华有较深刻的解读,文字晓畅,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第三档(42—47分):立意正确,对“浓缩就是精华”有一定的解读;文字基本通畅,逻辑比较清晰,能自圆其说。第四档(36—41分):立意片面,对“浓缩就是精华”解读有一定偏差;文字基本清楚,结构大致完整。第五档(30—35分):略微偏离题意,字数不足(但不低于600字),结构不太完整,论述不够清晰。第六档(30分以下):跑题、套作;如字数严重不达标、结构残缺,则20分以下。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下学期第二次素养测试(2月)语文答案定稿
2024-02-23
·
5页
·
38.9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