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智学联合检测

2024-03-13 · 10页 · 5.1 M

2023年春“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三月智学联合检测”高二三月联考语文参考答案题号123671011121520答案ABCBADBACA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一直”错误,原文是“革命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最大的政治。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和运用了新文学,新文学也依凭着社会特殊的需要,获得了空前的地位,这是20世纪中国特殊的国情,也是文学发展的特殊情态”,选项说“一直具有空前的地位”说法错误。故选A。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与一般革命党人的使命不同”错误,原文是“在蒋光慈看来,所谓实际的革命党人与文艺者,不过名义稍有点不同,其实质作用没有什么差异,新作家应是‘革命的儿子’,同时也就是‘革命的创造者’,新作家的使命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可知,他们的使命相同。C.“革命文学作家把文学作为思想观念表达的渠道”,原文是“大部分的革命文学作家是把文学作为思想观念表达的渠道”,不是全部。D.“是因为知识分子个人天然的浪漫”错误,“20世纪的中国革命文学充溢着浪漫的精神气息、浓郁的革命情调、积极乐观的向上情绪,这或许与知识分子的个人气质有关”,原文是“或许有关”。故选B。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革命文学”特征:20世纪文学,文学家是革命者的身份,文学叙述必须以革命的话语展开。A.不是二十世纪的作者。B.作者是革命者,但作品不属于文学作品,是学术著作。C.符合革命文学的众多特征。D.作者不是革命者,作品不是革命文学,是学术著作。故选C。4.①革命文学的作用:参与无产阶级的政治运动,直接建构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②创作者的使命: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是“革命的创造者”;③革命文学的本质:文学与革命互渗,使得革命文学具有革命的本质,这也包含了思想的革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是可以用于改造民族的灵魂”可以从革命文学的作用角度作答,根据“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革命文学要为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合法性书写,并参与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直接建构”可知,参与无产阶级的政治运动,直接建构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不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可以从创作者的使命角度作答,根据“实际的革命党人与文艺者,不过名义稍有点不同,其实质作用没有什么差异,新作家应是‘革命的儿子’,同时也就是‘革命的创造者’,新作家的使命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可知,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是“革命的创造者”。“革命文学不是……而是……”可以从革命文学的本质角度作答,根据“它要求文学写作‘与整个的新兴阶级政治运动很密切地配合起来’,……革命文学要为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合法性书写,并参与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直接建构”可知,文学与革命互渗,使得革命文学具有革命的本质,这也包含了思想的革命。5.①主动介入火热而丰富的现实生活;②认清并自觉承担自己的使命(要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深切的文化情怀);③保持积极乐观的向上情绪;④要坚守作品的纯文学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它要求文学写作‘与整个的新兴阶级政治运动很密切地配合起来’,具体地‘担负起对于新兴阶级解放运动的斗争的任务’”可知,主动介入火热而丰富的现实生活。根据“那么我们的文艺者当拿起自己的笔来的时候,就应当认清自己的使命是同这位革命党人的一样……新作家的使命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可知,认清并自觉承担自己的使命;由“文学是审美的,但绝不纯粹是审美的,文学蕴含的思想赋予了文学更高的追求,赋予了现代作家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深切的文化情怀”可知,要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深切的文化情怀。根据“20世纪的中国革命文学充溢着浪漫的精神气息、浓郁的革命情调、积极乐观的向上情绪”可知,保持积极乐观的向上情绪。根据“革命文学作家也从未彻底完成对纯文学性的坚守”可知,要坚守作品的纯文学性。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作者也由此为北平的鱼龙混杂而叹息”错误,写多样性的人是为了展现北平的丰富与包容,作者并没有担忧、叹息之意。C.“着重表达作者对这座‘珠玉之城’华贵气息和皇家文化的热爱”错误,作者不仅赞美北平的华贵气息,也热爱北平的平民色彩。D.“因而只能选取大量零碎细节来描写”错误,本文并非只取零碎细节,作者努力展现北平立体全景,还有深远历史景象,展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也叹息北平的守旧与落后”错误,作者将北平比作老人,是为了赞美北平历史悠久与包容性,并没有叹息其守旧、落后之意。8.①对比,第二段“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对比,“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对比,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北平相互对照、碰撞又和谐共生场景,展现北平的大度和包容。②反问句式,“谁去理那回事”“谁来理你”,加强语气,强调北平对不同事物共存的毫不在意,凸显北平的包容情怀。③比喻,将北平比作“一株古老的树木,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把生活在北平的人比作“数百万昆虫”,“数百万昆虫”靠古树滋养繁衍生息,生动形象地写出北平拥有深厚底蕴的古老和包容性。(每点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使用对比手法,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北平相互对照、碰撞又和谐共生场景,展现北平的大度和包容。“谁去理那回事”“谁来理你”使用反问句式,表达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生动,强调北平对不同事物共存的毫不在意,凸显北平的包容情怀。“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他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使用比喻手法,将北平比作“一株古老的树木,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把生活在北平的人比作“数百万昆虫”,生动形象地写出北平拥有深厚底蕴的古老和包容性。9.“泛美主义”的倾向,指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①文中的车夫生活在社会底层,靠出卖劳力为生的,他们收入微薄。其中还有些“褴褛的老年车夫”,人生遭遇并不顺畅。这些底层人的生活本身称不上美。②作者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车夫。从车夫“欣然收之”“沿途相互取乐”,老年车夫“以诙谐清雅的口吻讲述自己的遭遇”,可见他们以一种乐观、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③作者发现和赞美的,正是他们精神上的悠游、自在,通过他们来表现北平这座城市的包容、舒适可爱。(每点2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据题干可知,“泛美主义”的倾向,指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由“从西城到颐和园洋车费一元左右,你或者以为这是很便宜的。这的确是便宜”“在晚上返家的途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个褴褛的老年人力车夫。他向你讲述他的遭遇时”可知,文中的人力车夫生活在社会底层,甚至还有褴褛的老年车夫,他们靠出卖劳力为生,收入微薄,人生也不顺畅。这些底层人的生活本身称不上美。答案第1页,共2页由“这的确是便宜,而车夫却欣然收之”“向你讲述他的遭遇时,口吻该谐清雅。如果你以为他年纪过老,想要下车步行时,他一定要强拉你回家。但是如果你突然跳了下来,然后把车钱照付,他向你表示的那种竭诚感激,是你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可知,他们虽生活在社会底层,却以一种乐观、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人力车夫的身上,体现出精神上的悠游、自在,这种生活状态与“北平是宽大的。他包容着新旧两派”相一致,作者正是通过他们来表现北平这座城市的包容、舒适可爱。10.D【解析】句意是:杜范入朝为相后,(徐元杰)又被邀请参议军国大事。他上书建言朝廷不止几十次,上书所涉及到的都是朝廷大政,边境远虑等事务。“入相”是入朝为宰相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无虑”是不计虑,大约,大概的意思,和“数十”不能断开。11.B【解析】“辞去官职”错。“谒告”是请假的意思。12.A【解析】“先后拜陈文蔚、朱熹、真德秀为师”错。原文的意思是“陈文蔚是朱熹门人,在铅山讲书,徐元杰前往拜他为师。”13.(1)丞相史嵩之因父亲去世回家,(守丧期未满)皇上下令重新起用,朝廷内外没有人敢劝谏,只有学校向朝廷极力争辩。(“丁父忧”,遭逢父丧,1分。“中外”,古今异义,朝廷内外,1分。“叩阍”,叩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1分。句意1分。)(2)每草拟檄文时,写到国家深可忧虑的地方,总是停笔流泪。写成后随即毁掉书稿,即使是子侄辈的也没有人知道。(“阁”,通假字,通“搁”,放下,1分。“就”,完成、写成,1分。“虽”,即使,1分。句意1分。)14.①除暴安良。徐元杰担任南剑州知州时,擒拿盗贼首领八人并将其斩首,使一方安定。②善于教化。他亲自为诸生演讲,因矛盾上诉官府者,他以理教化,百姓大都心悦诚服。③体恤民众。纳青苗税听任百姓自报,州人感念他的恩德。(1点1分,答对要点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徐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饶人。自幼聪颖悟性高,读书每天数千言,常常能静心思考,深入研究。听说陈文蔚在铅山讲学,陈文蔚实际上是朱熹门人,徐元杰便前去拜他为师。后又以真德秀为师。绍定五年,考中进士。嘉熙二年,被朝廷征召为秘书省正字,升迁为校书郎。他建议皇子赵竑应被立为(宋宁宗的)养子且应早被立为太子,请求早定大计。当时谏官蒋岘正极力反对皇子赵竑早立为养子的建议,于是徐元杰极力请求外调,皇上不答应,他就请假回家。嘉熙三年,升任为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他因为生病辞去了官职。派他到安吉州做知州,他也辞官不做。皇上召他到自己身边奏事,他推辞得更坚决。淳祐元年,徐元杰被差遣到南剑州做知州。恰逢峡阳寇贼大作,他活捉了八个首领并杀了他们,其余的都释放而不予追究。父老百姓有的对他说:“您不来,我们这些人都要变成(任人宰割的)鱼和肉了。”郡中有延平书院,徐元杰率领郡中博士,把诸生集合起来,亲自为他们讲学。民众诉讼,他都叫到跟前以理教导,百姓大都受到感动,高兴地离开。纳青苗税听任百姓自报,州人感念他的恩德。(徐元杰)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众人拦在路上跪着挽留。守丧期满后,被授予侍左郎官。他认为对敌对国家和外来灾患,要以国家为中心。又上书说皇帝出行钱塘,不应该崇尚骄奢的生活,应该抑制浮华崇尚质朴。他兼任崇政殿说书一职,每次进殿讲说,一定先按期斋戒。丞相史嵩之因父亲去世回家,(守丧期未满)皇上下令重新起用,朝廷内外没有人敢劝谏,只有学校向朝廷极力争辩。当时正好轮到徐元杰陈述政见,他上言道:“我前一天为圣上讲论经史,有幸承受圣问,对于重新起用大臣史嵩之一事,我认为皇上下达命令过于轻率,大臣们都说圣上的诏令不可能被劝阻。(我认为)陛下应该尽到陛下的礼节,大臣应该尽到大臣的礼节,家庭的变化,(人臣应该)尽哀尽悲,礼仪制度自有常态。自从听说朝廷有起复大臣的命令,虽然不知道他如何避就,(但)凡是有父母之心的人没有谁不失声痛哭的,为什么会这样?只不过是为陛下爱惜百姓,为大臣爱惜名节罢了。”徐元杰的奏疏传出后,朝廷内外传诵,皇上也知道他为人忠诚豁亮,常常在闲谈中随口问他天下的大事,徐元杰则在筵席上更(严肃详尽地)申述自己先前的建议。不久,夜降御笔罢黜四不才台谏,于是起复的命令就被搁置了。杜范入朝为相后,(徐元杰)又被邀请参议军国大事。他上书建言朝廷不止几十次,上书所涉及到的都是朝廷大政,边境远虑等事务。每草拟檄文时,写到国家深可忧虑的地方,总是停笔流泪。写成后随即毁掉书稿,即使是子侄辈的也没有人知道。六月初一,徐元杰轮值为皇上侍讲,因为突然生病请假。特授工部侍郎,随即请求辞去官职,下诏转一官退休。夜里四更时。于是去世。消息传来,国人都感到悲伤。皇帝追念不已,赐给他的家人五百亩官田、五千缗钱。赐谥号“忠愍”。15.C【解析】菊花的生长环境是“清冷孤寂”,不是“清新”。16.①清高孤傲。颔联描写菊花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②孤独愁苦。颈联“圃露庭霜何寂寞”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恶劣,暗寓林黛玉身居贾府,处境艰难,孤独愁苦。③渴望知音。尾联诗人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