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03-23 · 13页 · 49.2 K

2024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历史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发现,二里头陶质酒礼器中的鬻、盃与爵都是以大汶口一山东龙山文化的弩为原型创造出来的,玉璋等礼器也源自山东龙山文化。这些二里头文化的陶岙、爵等礼器,后来在长江流域、黄河上游等地皆有发现,玉璋也见于四川盆地、红河三角洲等地。这可说明()A.南北经济存在差异 B.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二里头周边贸易网络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反映了二里头陶质酒礼器与山东龙山文化的关系,以及二里头文化的陶岙、爵等礼器在长江流域、黄河上游等地的发现,玉璋在四川盆地、红河三角洲等地的发现,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一体,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南北经济的差异,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二里头周边贸易网络发达,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据载,郑弘少为乡啬夫,被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元和元年(84年)郑弘为太尉,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郑弘之下。“每正朔朝见,郑弘曲躬而自卑。帝问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由此以为故事(定例)。”这反映了()A.豪强势力的膨胀 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C.察举制存在隐忧 D.官僚体制逐步健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材料中“郑弘少为乡啬夫,被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元和元年(84年)郑弘为太尉,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郑弘之下”说明第五伦作为举荐人,在位次上居于郑弘之下,但第五伦与郑弘之间却要设置云母屏风,这说明第五伦与郑弘之间存在隔阂,这说明察举制存在隐忧,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汉察举制的弊端,材料不涉及东汉豪强势力,排除A项;材料涉及察举制的信息,材料中没有东汉皇权与相权的信息,无法得出君主专制强化的认识,排除B项;选官制度虽然属于官僚体制吗,但是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C项。3.公元3世纪,鲜卑开启了姓氏和婚制改革,将族众分为十个族氏,规定十氏百世不通婚。此后,鲜卑十氏与外姓族广泛通婚。这一改革()A.推动了鲜卑步入早期国家阶段 B.保证了氏族贵族的政治优势C.旨在打乱原有的民族部落布局 D.构建了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3世纪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鲜卑族的姓氏和婚制改革后,鲜卑与外姓族广泛通婚,这推动了民族融合,有利于打乱原有的民族部落布局,C项正确;推动鲜卑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应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与姓氏与婚制改革无关,排除A项;与外族通婚,有利于打破血缘政治,排除B项;材料反映鲜卑族的改革,与外族广泛通婚,无法体现伦理秩序的构建,排除D项。故选C项。4.唐代初期,政务事项原则上都要先向尚书省申报,再以尚书省的名义奏报皇帝。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后,却逐渐形成了“事无大小,皆悉闻奏”的局面,比如有太学生直接向武则天告假回家,还得到了武则天应允。这一变化可以说明()A.监察制度日趋完善 B.官僚机构对皇权的限制愈加艰难C.行政效率不断降低 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步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事无大小都向皇帝汇报请示,说明皇权的加强,唐朝的门下省对皇权的约束降低,B项正确;监察制度是监察百官的,与材料制度无关,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影响行政效率,材料说的是皇权,排除C项;地方管制的设置,是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材料没有体现地方管制,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政府明确了土地交易的程序,在典卖田宅议定价钱之后的三日内,经官纳“定帖钱”(定贴,即产权证明),然后纳税买“钞旁”(纳税凭证)。这有助于()A.抑制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推动南北经济的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宋代土地交易完成后需要纳税并购买“钞旁”(纳税凭证),这显然增加了政府在土地交易方面的税收收入,从而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明确交易程序和产权证明,反而促进了土地交易和流转,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并不冲突,排除A项;土地交易程序和纳税要求与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排除C项;措施主要目的是规范土地交易和确保政府的财政收入,并不能推动南北经济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6.明初,广西思恩府土司岑瑛因“筑城池,创廨宇,立学校,建祠庙,政绩大著”,被明政府升任“都指挥同知”,给予流官职位。明朝政府的做法旨在()A.扩大儒家学说的影响 B.鼓励少数民族的文人入仕C.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D.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土司又称土官,是由西南地区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知府,明初,广西思恩府土司岑瑛因政绩大著,得到明政府的肯定,给予流官职位,明朝政府的做法目的在于维持西南边疆地区政局的安稳,C项正确;明朝政府的做法并非为了扩大儒家学说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B项;“增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晚清时期,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文学品种——“理想小说”。如表为部分代表作品的情况()作品及成书时间作者对未来社会的描述(片段)《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梁启超1962年,“中华民主国”举行盛大的开国五十年纪念庆典。《新纪元》(1908年)碧荷馆主人1999年,所有沿海、沿江从前被各国恃强租借去的地方,早已一概收回。《新中国》(1910年)陆士谔1951年,海、陆两军,都是全球第一、国势强盛。军民一德,上下一心。据此可知,当时的“理想小说”A.促进了社会风俗变迁 B.带有强烈的政治关怀C.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 D.引领先进的思想潮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1962年,‘中华民主国’举行盛大的开国五十年纪念庆典”“1999年,所有沿海、沿江从前被各国恃强租借去的地方,早已一概收回”“1951年,海、陆两军,都是全球第一、国势强盛。军民一德,上下一心”和等信息和所学可知,当时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晚清时局动荡,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展开了对未来中国的想象,契合了近代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寄托了对独立强大和先进发达的新中国的美好期望,B项正确;“促进了社会风俗变迁”夸大了“理想小说”的影响力,也非材料主旨,三个“理想小说”的作品都强调新的中国的强大繁荣的地位,排除A项;“理想小说”体现了对新的中国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和现象,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排除C项;当时引领先进的思想潮流是民主共和,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8.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政府将阳历定为国历,此后还编印了宣传大纲,其中第一条宣传标语是“国历是世界上最通行,最进步的历法!”这反映当时()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群众对阳历认可度高C.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 D.中国急切与世界接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民国时期,中国政府将阳历定为国历,并大力宣传阳历,反映了中国急切与世界接轨,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中国急切与世界接轨,而不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项;材料是中国政府的政策,未体现群众对阳历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中国使用世界历法阳历,与民族主义情绪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1941年9月,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组织观察日食,帮助学员和群众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研究会还参加纺织、军事、地质采矿和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建设工作。此后,医药、农学、机电等专门学会陆续成立并开展研究。上述科学实践活动()A.反映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 B.体现了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C.支持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D.推动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研究会还参加纺织、军事、地质采矿和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建设工作。此后,医药、农学、机电等专门学会陆续成立并开展研究”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多种建设工作,推动了根据地的发展,支持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C项正确;1941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排除B项;“反围剿”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0.盐汽水是预防人们在高温环境下热痉挛的功能性饮料。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从苏联引进盐汽水,并为其制定了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当时汽水生产厂将盐汽水的生产置于首要位置,尽管它的利润低于甜汽水:还有一些高温工矿企业自行建立盐汽水生产车间。上述现象()A.展现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成果 B.反映了当时重工业落后的局面C.体现了“一边倒”政策的影响 D.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据材料可知,盐汽水是预防人们在高温环境下热痉挛的功能性饮料,建国初,我国经济落后,千疮百孔,为了坚持进行高温工矿企业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避免工人中暑,我国才引进的盐汽水,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高温工矿企业需要盐汽水降温避暑,没有体现重工业的落后,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内建设情况,与外交政策无关,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底建立的,排除D项。故选A项。11.笈多帝国时期,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赐地文书规定,政府放弃所赠土地的行政司法权,以及包括森林、牧场和矿藏在内的地上地下的全部资源;土地上的耕作者和手工业者同样随土地转到封地占有者的控制之下。这促进了笈多帝国()A.商品经济的繁荣 B.专制王权强化 C.行省制度的建立 D.封建化的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建采邑制度至此形成,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封地的层层再分封形成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促进了笈多帝国封建化的进程,D项正确;材料与商品贸易无关,无法促进商品经济繁荣,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王扩大了赠

剩余4页未读,继续阅读​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