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 语文答案

2024-05-31 · 5页 · 319.6 K

2024邵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1.C。【解析】(以偏概全,原文为“一般而言”;偷换概念,原文“越丰富越好”是指“细节描写”,而不是“细节”)2.B。【解析】(A项,原文是“以往的学界还缺乏关注”,不是指现在,现在至少有文学评论家闷品明在《“那钱上还带着休温”》·文给予了关注。C项,原文是“一些优秀的短篇小说甚至就是以细节结构全篇”,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是以细节来结构全篇的,也不是所有的细节都能结构全篇,以偏概全。D项,原文是“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3.A。【解析】(A项的细节描写更多的是体现第一层次的功能——模拟真实)4.B。【解析】(由材料一第四段最后一句话可知,“刻画人物层次的细节”包含有“模拟真实”即上一层次的功能;由材料一第五段材料阐述的文学细节第三个层次的功能即“打通隔膜”可知,这一层次功能强调的是“作者的视野中有他者”,必然包含“模拟真实”和“刻画人物”,因此三个层次的功能是层层包含关系。A图,表示并列关系,错;C图,表示递进关系,错;D图,第三层次功能没有包含前两层次功能,错。故选B)5.(6分)参考答案:①只注重细节的量,忽视细节应承担的功能,表现为繁复和堆砌,细节无助于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推动;②脱离情节设置细节,细节缺乏应有的艺术效果,没有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③只注重细节的写作技巧,忽视写作伦理,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6.A。【解析】(李兰初次戴上眼镜,更多的是一种虚幻感,而不是自豪)7.D。【解析】(“直接”错误,文本一最后一句主要是动作描写,委婉含器地写出了李兰的内心感受)8.(5分)参考答案:①衬托人物形象。李兰在人前戴上眼镜,像是有一肚子墨水的样子;趁四下无人,就取下这一外在标志:眼镜的细节,传递出李兰内心微妙的情绪变化。(2分)②凸显小说主题。眼镜是文化人的象征,戴在李兰脸上,则象征着压抑与禁铜。眼镜这一重要物象传达出了人物内心的迷惘与困惑,从而凸显主题。(2分)③情节上首尾呼应。眼镜出现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使小说叙事首尾圆合,结构严谨。(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9.(6分)参考答案:①淡化情节,散化结构。小说只叙写了种菜这一生活小事,缺乏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②淡化对人物性格的着意刻画。小说主要通过外貌、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等,传递出人物微妙的情绪变化,触及人物的灵魂。③语言冲淡平和。小说通过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农业智慧园的蔬菜、果品欣欣向荣的生长状态和丰收场景。(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0.BEH【解析】(原句: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第1页(共5页)赐金五百斤)11.A。【解析】(A项,“习肄”是同义复合词,“作息”偏义复合词,二者的构词方式不同;B项正确;C项,“汉家烟尘在东北”的“汉家”指唐朝;D项,“比肩接踵”中的“比肩”是肩并肩的意思。)12.B。【解析】(“得到了皇帝和鲁地儒生们的一致赞同”错,由原文“鲁有两生不肯行”可知,没有得到这两位儒生的赞同)13.(8分)(1)(4分)“最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弯曲的,事理本来就是曲折向前的”,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事情吧?(“大直”“诎”“委蛇”各1分,句意1分)(2)(4分)在那个时候,如果能得到大儒来辅佐他,与大儒一道用礼制米治理天下,他的功勋业绩又怎么会在这一步便止住了呢!(“为”“功烈”“若是”各1分,句意1分)14.(3分)司马光与司马迁的看法不一致。(1分)司马光认为叔孙通制订礼仪只为逞一时之功,结果使古礼失传,不是真正的大儒。(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5.D。【解析】(尾联的“芦处士”指的是芦花,而不是芦花的主人)16.(6分)(1)注重描写自然景物,形象活泼。“避”“卜”“挥”“幻”等词语,刻画了芦花独立高洁、自在逍遥、轻盈灵动的形象。“缘诗瘦”“诉月华”更是让芦花具有通灵人性,令人见之忘俗。(2)语言清新明丽,平易浅近,而又幽默风趣。诗歌整体上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格调柔婉。尾联两句,诗人直呼芦花为“芦处士”,视之若知己,又极具似醉如痴的幽默风趣。(3)想象大胆新奇,富有情趣。诗歌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诗句既形象又含蓄,鸥鹭、玉座、杨花、月华等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恹意的情趣。(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7.(6分)(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遂门今始为君开门虽设而常关。(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江湖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每空1分,有错字该句不得分)18.(3分)参考答案:A.万籁俱寂(阅然无声)B.隐约可见(若隐若现)C.不由自主(情不自禁)(每空1分,意思接近即可酌情给分)19.(4分)参考答案:该句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于法,(2分)写出了太阳喷薄而出时,大地明暗色彩的剧烈变化和鲜明对比,突显了朝霞的红艳。(2分)(言之成理,即可的情给分)20.D。【解析】选段按时间顺序描写太阳在草原升起的过程,①②为第一层,写我等待观日出;③④⑤⑥为第二层,写太阳逐渐升起的过程;⑦为第三层,写太阳升起。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第2页(共5页)21.(6分)①但想象力却并非如此②也可以通过实践去直接获得③理论实践结合起米(每空2分,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22.(4分)参考答案:(1)修改:将“我们”提到“由于”之前(2分)(2)修改:在“条件”后添加宾语,如“限制”“影响”“制约”等(2分)(错误有两处,一是关联词“由于”的位置不当,二是“受到”缺少宾语)四、写作(60分)23.(60分)【立意指导】材料由图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上图两位大人一前一后,一推一拉,用尽全力,想让牛往前走,牛却执拗任性,抗拒不前。下图一个牛童骑在牛背上,手执牛饵,诱导牛轻松走向目的地。两幅图画对比鲜明,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做事用尽全力,方法不对,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用对方法,则事半功倍。材料极富现实意义,赶牛如此,做人做事亦如此,教育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尽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会有感而发。【参考立意】1.蛮干不如巧干2.简单粗暴不如循循善诱3.因势利导胜过训教苛责4.教育要讲究方法5.既要用尽全力,也要用对方法6.成功需要科学方法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20~16分)(15~11分)(10~6分)(5~0分)符合题意中心基本符合题意中偏离题意中心不符合题意中心明突出内容充实心基本明确内容明确内容不当思内容20分确内容较充实思思想健康感情单薄思想基本健想不健康感情基想健康感情真实础真挚康感情基本真实虚假等级基本符合文体要不符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结求结构基本完整结构混乱语言不表达20分结构严谨语言构完整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字通顺,语病多字流畅字迹工整字迹清楚迹基本清楚迹潦草难辨个别语句有深意发略显深刻略显丰展深刻丰富有文较深刻较丰富较个别内容较好个特征20分富略有文采略有等采有创意有文采较有创意别语句较精彩个级创意别地方有新意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第3页(共5页)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于法⑪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⑩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⑩有个性特征(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的情扣分。(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附译文材料一:汉五年(前202),天下已经统一,诸侯在定陶一起拥戴刘邦为皇帝,叔孙通负责制定仪礼名称。当时汉高帝全部废除了秦朝繁琐苛刻的礼法制度,改为简易可行的。群臣在朝堂上饮酒作乐,争抢功劳,喝醉了就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柱子,高帝很担心。叔孙通知道皇帝越来越讨厌这种无礼的举动,就劝皇上道:“儒生不能与他们一起攻取天下,却可以与他们一起守住已经取得的成就。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与我的弟子们一起制定朝廷礼仪。”高帝说:“恐怕会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五帝、三王的礼仪制度各自不同。礼,是依据时代人情的变化而给人们制定出节制或修饰的法则。所以夏、殷、周三代的礼节因袭、减省、增益的内容都可以考知,就是说不同朝代的礼节是不相重复的。我希望多多采纳古代的礼法和秦朝的礼仪制度糅合起来制定新礼仪。”皇帝说:“可以试着做一下,但要让新礼仪明白易懂,考虑是我能够做得到的再定。”于是叔孙通担任使者去征召鲁地的三十名儒生。鲁地有两个儒生不肯前来,说:“您所奉事的君主将近十位了,都是靠当面奉承而得到亲近富贵。如今天下刚刚平定,死去的人还没有安葬,受伤的人还没有康复,又想制定礼乐制度了。从礼乐兴办的根由看,必须积累功德百年以后才能办。我们不忍心做你所做的事。您的所作所为不合于古人,我们不去。您走吧,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见识浅陋的儒生啊,不懂得时代的变化。”于是就和征召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连同皇帝身边派来学习礼仪的和他自己的弟子一百多人,在郊外设好表示位次尊卑的标记开始练习。练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皇上可以试看一下。”皇帝看后,让他们行礼,然后说:“我能做到这些。”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正好十月将举行大朝会。汉高帝七年(前200),长乐宫已经建成,诸侯大臣都在十月来朝会。这时皇帝乘坐“龙辇”从房里出来,百官手持旗帜,传呼警戒,赞礼官员引导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级的官员依次上前向皇帝祝贺。诸侯王以下的所有官员没有不惊惧肃敬的。等行礼完毕,又摆下依官法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语文)第4页(共5页)酿造的酒。在大殿上侍坐的大臣都俯伏低头,按照尊卑次序起来上前向皇帝祝寿。斟酒九巡,谒者宣布“酒宴结来”。御史执法纠察,发现有违反礼仪的就带走。在整个朝会和酒宴过程中,没有敢喧哗失礼的人。这时高帝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太史公说:叔孙通善于看风使舵,度量事务,制定礼仪法规或取或舍,能够顺随时代的变化,最终成了汉代儒家的宗师。“最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弯的,事理本来就是曲折向前的”,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事情吧?材料二:司马光说:礼的功能太大了!把它用到个人身上,动与静就有了规范,所有的行为就会完备无缺;把它用到家事上,内与外就井然有别,九族之间就会和睦融洽;把它用到乡里长幼之间就有了伦理,风俗教化就会美好清明;把它用到封国,君主与臣子就尊卑有序,政令统治就会成功稳定;把它用到天下,诸侯就归顺服从,法制纪律就会整肃严正。难道仅仅只是把它用在安会仪式之上、门户庭院之间维持秩序的吗?就高祖刘邦的明智通达说来,他可以聆听陆贾关于以文治巩固政权的进言而称赞极好,目睹叔孙通所定尊崇君主的礼仪而发声慨叹,但是他所以终究不能与夏、商、周三代圣明君王并列,就错在他不肯学习啊。在那个时候,如果能得到大儒来辅佐他,与大儒一道用礼制来治理天下,他的功勋业绩又怎么会在这一步便止住了呢!可惜啊,叔孙通的器度太小了!他只不过是窃取礼制中糠般微末无用的东西,借以依附时世、迎合风俗、求取宠幸罢了,这样便使先代君王所建立的礼制沦没而不振兴,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难道不令人沉痛之极吗!因此扬雄对此指责说:“从前鲁地有大儒,史书中没有记载他们的名字。有人问:‘为什么说他们是大儒呀?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