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期高2024届适应性考试(二)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何为反转新闻呢?反转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它主要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而不是报道事件本身,其特点是事件出现戏剧性的变化以及公众态度的反转。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新闻生产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土壤。在这种新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涌现出来,这一方面丰富了新闻的信息源,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新闻的良莠不齐。再加上少数媒体人作风浮躁、专业意识淡薄,不但没能很好地发挥职业媒体应有的作用,反而为“反转新闻”提供了种种便利。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反转新闻”的形成。“反转新闻”的出现反映出当下新闻传播格局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及其带来的问题正是后真相时代来临的体现。传播主体多元化稀释媒体专业性。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传播主体多元化拓展了新闻的信息源,使得网络世界更加多元化,也丰富了受众的社会认知。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加上媒介素养的缺失,“百家争鸣”也很有可能转变成“众声喧哗”,使得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小凤雅事件”中,多位网络“大V”发文指责当事人父母诈捐,错误地引导了舆论。由于涉及到近年来“公益诈捐”的敏感话题,网民的情绪被成功煽动起来,在尚未了解真相之时就纷纷加入对小凤雅家人的指责中,直至一天后“水滴筹”公益组织发布声明,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由此可见,自媒体这类新的传播主体在被赋权之后,其传播力、影响力不亚于甚至超过传统媒体。与此同时,传播主体多元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部分传统媒体为了走出发展困境,采取一些迎合受众心理而违背新闻专业素养的失范行为,这也为新闻的反转现象提供了生存空间。受众心理是“反转新闻”产生的社会基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方面,由于缺乏现实世界的身份认同,个体很容易产生一种“孤单感”,这会加速网民的从众行为,形成“抱团站队”心理,网友态度的对立很容易演化成论战甚至骂战,大家的关注点渐渐地都会聚焦在“情绪化”的表达之中,而忽略了事件本身;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现实体验,“情绪”多于“事实”的传播特点容易让受众对网络上的社会新闻产生一种“自我代入”感,把自身的情绪、愿望代入到事件中去,对特定的某个群体或某类事件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反转新闻”无论是对社会舆情、受众,还是对当下的新闻传播,都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规治这些社会痛点,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治理体系,包括媒体职业素养的提升、提升官方舆论场的贴近性感染力、弥合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的距离以及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等。通过各方携手,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理性、清朗的新闻传播空间。(摘编自《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及社会规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反转新闻中,吸引人眼球的是新闻“剧情”的逆转和公众态度的反转,而不是事件本身。B.传播主体多元化背景下,由于传播主体媒介素养缺失,这导致互联网信息往往真假难辨。C.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被打破,为了迎合受众情绪,他们采取了一些违背专业的失范行为。D.网络论战的发生与受众“抱团站队”的心理密切相关,这种从众行为助推了反转新闻的产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概念解释、成因分析、问题探讨、措施探寻几个方面展开论证,层层递进,结构清晰,逻辑严谨。B.文章以“小凤雅事件”为例,充分说明了媒体专业性被稀释后,新传播主体的网络发声可能极具误导性。C.文章在展开论述“反转新闻”的传播机制时,注重将传统媒体作为参照,在对比中凸显其变化与问题。D.文章多次出现“一方面”“另一方面”的表述,体现出对后真相时代传播现象全面、辩证的论证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的媒体环境和传播技术,既赋予了大众生产、传播信息的权力,但也可能让大众产生对信息社会的认知偏见。B.后真相时代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导致真相被淡化,所以应减少新媒体传播,恢复传统纸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C.反转新闻中的受众,大多数都有先“代入”后反转、重共鸣轻真相的情绪化特征,容易削弱客观事实的支撑力。D.反转新闻一定程度上会激化社会群体矛盾,面对这样的传播场域,即使“人人皆可发声”,我们也不能人云亦云。(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在今天,地球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对应着2亿只昆虫。有无数只昆虫正在这个星球上迤逦、爬行,或是展翅飞舞。它们的数量多到让人难以想象,而且它们无处不在:石蝇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约6000米高的寒冷之地;而水蝇则生活在黄石公园滚热的泉水中,那里的温度高于50℃;世界上最深的山洞那永恒的黑暗里生活着盲眼的穴居蚊;也有昆虫生活在洗礼池、计算机和原油坑里,或者在马胃里的酸液和胆汁之中。昆虫不仅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个体数量,而且拥有大约100万个不同的种类。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吧: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所有已知的物种——无论大小——都被授予联合国会员国的席位,那么会议大厅里将会挤成一锅粥,因为即使每个物种只派一位代表,加起来仍然超过150万位。这么说吧,如果我们把权力和投票权根据不同类群的物种数量分配到这个“生物多样性联合国”之中,就会产生全新的、不同寻常的格局,这主要是因为昆虫会占据统治地位,拥有超过半数的投票权。昆虫那精彩绝伦的生活正在发生改变。过去一百年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改变得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快。这个星球上一多半的陆地面积已经在农业、畜牧业和建筑业的作用下变了模样,而且这个步伐还在加快。这意味着栖息地正在减少,而剩下的那些正在被分割成相互隔离的小碎片。我们生产并丢弃了如此之多的塑料,以至于未来数代的人都将在沉积物中以微塑料的形式找到它们的残留。每年,我们都会生产大量的化学品,包括我们用来保护庄稼,却反过来杀死昆虫的杀虫剂。我们会造成物种的迁移,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人造肥的使用让土壤中的氮含量和磷含量翻了一倍,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比过去几千万年更高,导致了气候的变化。所有这些都在影响着昆虫——而任何影响昆虫的事物也在影响着我们。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昆虫的数量下降和物种灭绝将形成“涟漪效应”,扩散到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它会对众多基本的生态功能产生影响。幸运的是,我们永远无法做到清除所有虫子,但是我们可以在关爱这些六足有翅的“小朋友”上做得更好,因为尽管有着4.79亿年历史记录,现在它们却开始挣扎求生了。对于现存的所有昆虫物种,我们只了解一小部分,而对于那些了解的昆虫,我们也没有多少扎实可靠的监测数据。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份估测数据表明,所有昆虫中可能有四分之一正在面临灭绝的危险。在此有一个重要的点:等一个物种到了灭绝的边缘再去担心可就太晚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早在最后一个个体死去之前很久就已经丧失了。这就是为什么关键在于不仅要聚焦在物种灭绝上,还要关注个体数量的下降,而且已经有很多迹象表明昆虫正在变少。在德国超过60个地点诱捕到的所有昆虫的累积生物量在短短27年间就骤降了76%。全球数据表明,过去40年,在我们人类人口翻倍的同时,昆虫的数量也下降了差不多一半——这些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当我们不断增长的对土地和资源使用的需求造成昆虫数量的急剧下降、物种消失和昆虫群落改变时,会发生什么呢?把这个世界想象成一张用纺织品做成的“吊床”吧;地球上的所有物种和它们的生活都构成纺织品的一部分,而它们全部加起来织成了我们人类安歇的这张吊床。昆虫的数量太多,它们占了吊床构造中的很大一部分。如果我们削减昆虫的数量,清除昆虫的物种,那就好比在从这张吊床里抽线。如果只有零星的几个小窟窿和线头,那可能还好,但如果我们抽出太多的线,那么整张吊床终将四分五裂——我们的繁荣和幸福也是如此。总而言之,让我们来看看几项挑战,举出一些威胁昆虫生存的因素,好好思考吧。这些因素既有地区性的,也有全球性的。第一,土地的使用。这无疑是最大的威胁。我们正在越来越大范围地使用土地,这意味着热带地区的栖息地和未经破坏的雨林在减少。第二,气候变化。更温暖,更潮湿,更极端——这是大趋势。这些变化对昆虫的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第三,与使用杀虫剂和新型基因操纵技术有关的挑战。这是一个庞大的领域,留给我们的问题比答案更多。(摘编自安妮·斯韦德鲁普一蒂格松《昆虫的奇妙生活》,罗心宇译)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去一百年间,地球上农业、畜牧业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已经造成昆虫的栖息地逐渐减少,给昆虫的生存带来极大威胁。B.人类使用杀虫剂,是为了保护庄稼、改造土壤,但也会有意或无意地造成物种的迁移,这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C.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可能在物种彻底消失之前就丧失了,所以我们不仅要聚焦物种灭绝,还要关注个体数量的下降。D.对于现存的昆虫物种,我们了解不多,而对于那些了解的昆虫,我们的监测数据也无法排除昆虫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用“生物多样性联合国”中昆虫会占据统治地位这一简单的思维实验,说明了昆虫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个体数量。B.第三段中的“小朋友”与第六段中的“吊床”,这两处使用的引号有表示特殊含义的作用,与第三段中的“涟漪效应”明显不同。C.下面的发现可以用来证明第六段的观点:将瑞典北部森林中的林蚁清除后,森林中对生态系统意义重大的碳储量流失了很大一部分。D.新型基因操纵技术的使用也是威胁昆虫生存的重要因素,它带来了许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作者对其持否定的态度。6.科普文是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请结合全文简析其“科学性和普及性”的体现。(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制琴记阿占话说那天下午,胡三背着琴,像侠客佩剑一样,行于当街,去琴行与韩五见面。当街气息咸润,海风逡巡。胡三识风向,每次出门,都会自言自语一番:东南风三级,偏北风五级。那天下午却是顾不上的,因为心里被一件事填满了,再无留白。这件事,就是去琴行与韩五见面。胡三为此血流加速,每一寸意念都在奔腾。甚至,走着走着,车水马龙也消弭了,天底下只剩下一条通往琴行的路,他脚步骤急,心中坚信那里有着更直接的浪漫主义体系。胡三亮出了他的手作小提琴。琴体的造型和构造比照了欧洲制琴巨匠鼎盛时期的风格,整体弧度圆润。琴腰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位置不偏不倚。琴表油漆均匀,不太硬也不太软。琴箱内部处理得同样细致,没有留下任何工具的痕迹……真是一把有样貌的手作琴,韩五心中暗暗叫绝。“爷们儿,你代理的那些机械琴不利于天才琴童形成个人风格,机械琴看上去就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饰物,手工琴却是艺术品。我有匠人手艺,你有音乐资本,不如我们一起做琴吧。”是年,胡三五十初叩天命,韩五三十恰逢而立。胡三看上去像个糙人,木匠出身,十六岁学徒,三十岁上练成了一等一的高手。四十九岁那年,首届国际小提琴节在家门口举办,胡三走了进去,结果被国际琴展上的名琴镇住了。太美了!他魔怔了一路,回家就跟老婆说:“我要做琴!”经过半年琢磨研究和打磨,终于,樱花盛开的时候,他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把小提琴。当然,第一把琴的音色不均、不圆、不润,自然也就不美。胡三很不服气,他决心做下去,于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卷
2024-06-04
·
9页
·
54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