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地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区域人口迁移通常经历“单核心”向“多核心”演化的过程。下图为“我国长三角部分时期人口迁移的空间演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单核心阶段相比,多核心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人口迁移的通道较少B.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小C.人口仅在小城镇间流动D.人口迁移的频次更高2.在多核心阶段,若次级城市吸引力增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疏导核心城市的人口压力②加剧核心城市的逆城市化③降低核心城市的行政级别④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甘肃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规范国土空间开发,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甘肃将全省划分为3个主体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图1)。图2示意2021年县域碳排放网络空间关联关系图(节点的大小表示在网络关系中的重要程度,节点间线的长度和粗细表示联系的频繁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1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甲、乙、丙分别表示()A.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B.城镇化发展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C.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D.4.关于甘肃省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陇中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最小②陇东南地区碳中和压力最大③河西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县域间碳排放网络空间联系弱④县域碳排放网络空间紧密度由中小县域向周边县域递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关于城关区的发展方向,下列规划合理的是()第2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积极推进农创产业及新型农业发展B.积极创新推动低碳试点,发挥低碳引领导向C.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旅游经济D.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停止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风和水是干旱地区的两种主要作用力。和田河是塔里木河的一级支流,自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域地处极端干旱区,以流动沙丘为主。西辽河为辽河南支主流,自西向东穿过科尔沁沙地,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沙丘景观丰富度反映风沙地貌景观的多样性。下图示意和田河和西辽河流域沙丘景观丰富度随距河道凝篱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距河道近的地方沙丘景观丰富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沙丘发育经历了()A.冬季的流水侵蚀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B.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C.冬季的风力侵蚀和夏季的风力沉积交替作用D.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侵蚀交替作用7.两条河流对沙丘类型也具有影响,具体表现在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①西辽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增加②西辽河流域流动沙丘比例增加③和田河流域流动沙丘比例减小④和田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减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受全球变暖影响,季节性冻土变化明显。甘肃陇东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黄土层平均厚度超过100m,多季节性冻土。下图为甘肃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发育及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第3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8.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发育与最低气温的关系是()A.基本呈正相关,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B.基本呈正相关,但具有一定的超前性C.基本呈负相关,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D.基本呈负相关,但具有一定的超前性9.受全球变暖影响,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A.冻结厚度变厚B.冻结时间推迟C.消融时间推迟D.冻结期延长10.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诱发的地质灾害多发于()A.11~12月B.1~2月C.3~4月D.6~7月地名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沅江流域是黔东南、湘西地区通往长江的重要通道,主要交通线有沅江干支流航道、湘黔古道、湘川古道,其地名见证了流域演变的历史。下图示意沅江区域地名用字类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1.交通运输线路①为()第4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沅江干流航道B.沅江支流航道C.湘川古道D.湘黔古道与乙处相比,甲处()12.A.地势崎岖B.降水丰富C.河流交汇D.土壤贫瘠13.研究发现甲处聚落地名稳定性强,这主要是因为()区位条件好,经济波动较小地形闭塞,受外界影响小A.B.C.运输需求大,交通线路密集D.人口稠密,地方意识薄弱冀东沿海地区一年四季均有海陆风。下图为“不同时节冀东地区海风深入陆地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以下天气系统影响该地时,较易观测到海陆风的是()A.准静止锋B.温带气旋C.强冷锋D.弱高压15.海风深入甲位置的时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6.下列四图为6月秦皇岛2、8、14与20时的近五年海陆风风向频率图,其中代表14时的是()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第5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共同作用,会导致冠下土壤养分的差异。土壤养分逐渐流向冠肉,造成冠肉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冠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养分汇集现象,称为冠下“肥岛效应”。融雪漏斗是指积雪在消融时,先从植物的主干周围融化,并以植物主干为核心,形成不规则的漏斗状融洞。融雪漏斗的形成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相关,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的保温能力也随之提高。图2示意新疆艾比湖(图1)湿地中某胡杨的林冠地表形状,图3示意该胡杨融雪漏斗地表形状(单位:cm)。(1)指出胡杨林下融雪漏斗距离树干较近的方位并说明原因。(2)简述早春季节,融雪漏斗的形成对胡杨树主干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3)分析艾比湖湿地胡杨林冠下“肥岛效应”形成的原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产业可细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环节。基础层是支撑人工智能应用的前提,包括专用芯片和软硬件开发制造等;技术层依托基础层进行识别与机器学习;应用层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涌现和集聚的热点区域。下图示意2020年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核密度强度(数值越大,表示单位面积内企业数量越多)。第6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涌现和集聚的热点区域,推测其主要原因。(2)概括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总体分布特征。(3)指出长三角地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在产业集聚中心数量和集聚规模方面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4)为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逐年来,全球变暖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还导致了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下图分别示意北极局部地区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第7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地理试题(原卷版)
2024-09-02
·
7页
·
1.3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