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15年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为51.3%,其中农村地区略高,为51.7%。《2020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统计,大约有50%的农村老人处于空巢状态。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比例将高达90%,预计将有超过2亿老年人成为空巢老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数量显著高于城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留守老年人数量超过1亿。老龄化与数字化相伴而生,相向而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养老产业、医疗领域,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全面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同时要看到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人口老龄化为经济发展带来斯的增长点。老年人的健康、养老、医疗需求及对于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的需求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虽然老年人口的增多会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但是老年人并不是“负担”,而是一座“金矿”;不是“人口负债”,而是“人口红利”。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升级,互联网市场下沉,依托数字技术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发展银发产业,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老年人的消费结构与其他消货群体有显著区别。首先,饮食方面,老年人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对保健食品和营养品有较大的消费需求;其次,医养护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步下降,对医疗保健、日常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再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老年人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交、尊重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包括体育健身、文化旅游、休闲服务、社交活动等;最后,老年人对家居用品和辅助器具的需求也与年轻人有显著区别,例如老花镜、助听器、按摩椅等。老年人进行获取产品信息、筛选对比、决定购买等消费决策时,与年轻人有所不同。产品信息来源环节,传统的线下实体店是老年人购物的首选,同时老年人对电视购物比较热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短视频直播等网络购物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网购大军。产品的筛选对比环节,老年人通常被认为是“理性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呈现典型的产品性价喜好。然而,在线上购物时,老年人由于对网络购物运营规则、网络营销手段不了解,容易出现“非理性”购物的情况。产品最终决定环节,尤其是大额消费方面,老年人更倾向接受子女的意见,而非主动决定。收入决定消费。不同地域老年人的收入存在较大差别,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消费支出及生活质量。根据银发经济市场容量,全国31个省份可分为四个梯队。总体而言,东部地区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地区。老年消费曲线整体呈“前稳后翘”的球杆状。60~69周岁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处于平稳状态;70~74周岁略有凹陷,进入消费低谷;75~89周岁又恢复至平稳状态;90周岁之后急剧抬升。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受身体状况、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总体而言,60~69周岁的低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他们除了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必要支出,用于交通通信、休闲旅游、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相对较高;70~74周岁的中龄老年人仍然保持较好的身体状况,而用于交通通信、休闲旅游、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相对减少,因此消费曲线呈现凹陷状;75~89周岁的老年人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相对增加;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用于医疗护理的消费支出迅速增加。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指出,2022年中国老年用品市场规模达4.6万亿元,近两年平均增速达10%。2024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指出,中国银发经济规模高达7万亿元,占GDP比重约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0%。(摘编自李国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消费市场开发模型探究》)材料二:未富先老决定了年龄结构和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之间的不平衡。我国老龄化率(65岁以上人口占比)比世界平均水平至少高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在我国人均GDP已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未能赶上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不仅要提高人均GDP、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还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银发经济有以下三个着力,点:一是填补经济增长缺口要以银发经济产业为抓手。银发经济是一个朝阳产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计,因此必须从新质生产力培育入手和起步。从需求方面来看,未来3亿老年人口作为市场需求主体,是我们双循环的重要驱动力。二是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的紧密结合。银发经济和涉老产业发展,首先要借助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节供求,激发活力。应对人口的变化、老龄化的外部性现象,是一项多重的、跨代的社会收益的重要来源,是我们实施产业政策补贴的重要依据。三是供给和需求相互促进的应用场景。一方面以高质量供给消除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不对称;另一方面,有好的供给才能创造出充足可持续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供给创造需求这个命题,在中国未富先老这个特定的场景下才可以实现。因此,供需两侧的同步改革可以实现银发经济的产业大推动。(摘编自蔡昉《老龄化时代的新挑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我国对老年人的调查中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一半以上的比重,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较多。B.老年人不是“人口负债”,而是“人口红利”,发展银发产业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有利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C.总体而言,全国31个省份中,东部地区老年人的消费水平最高,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用于医疗方面的支出相对增加。D.我国年龄结构与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我国人均GDP和居民消费能力都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字化为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提供了帮助,因此,我国必须依托数字技术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发展银发产业。B.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医养护理方面、精神层面的需求方面、对家居用品和辅助器具的需求方面都与年轻人不同。C.相对而言,60~69周岁的老年人在交通通信、休闲旅游、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老年人。D.要促进银发经济的发展,就要以银发经济产业为抓手,将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紧密结合,供给和需求要相互促进。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中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的一项是()(3分)A.不识字的李大爷听人说,网上有一款治跌打损伤的药很有效,但他不知如何购买。B.某老人需要购买一副拐杖,经过货比三家,最终在一家实体店买到了满意的拐杖。C.王婆婆通过手机购买了一款保健品,但保健品效果不好,她想退货,不知道该找谁。D.某空巢老人在一位热心网友的推荐下在线上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结果亏损严重。4.为了阐释观点,材料一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5.请结合两则材料和下列内容,谈谈你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看法和分析。(6分)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2024年3月5日,《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2024年6月14日,民政部联合21个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层面专门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做出的总体性、系统性部署。(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唐诗中的洛阳王国猛①一年一度的牡丹花节,将四海游客汇聚于天下之中的洛阳。人们徜徉于牡丹花中、洛桥月下,远跳于明堂之上、丽景门前,仿佛穿越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东都。马蹄声在洛阳道上轻快地响起,禅房的梵音在白马寺萦绕,美妙的辞章自诗人们的绣口中徐徐地吐出。气势磅礴的唐朝、宏伟浪漫的洛都、才华横溢的诗人,共同构成了一个时空交错的梦幻境界,令人艳美神往。我在牡丹花的香气中沉醉迷失,我在唐诗的意象中消除思虑。我第一次来到陌生的洛阳,却又似重回熟悉的故里。我沿着诗人们的行踪,去感知他们的生存状态,遥想他们的雅集宴饮,体味他们的情绪激荡,分享他们的惊世名篇。此时的洛阳已无古今之隔,我则与先贤心交神游。②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更是赫赫有名的诗都。最早关于洛阳的诗是《诗经》中的《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决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自四千多年前建城以来,洛阳从不缺少诗情画意。大唐时期的洛阳,更是诗意盎然,诗人云集。③公元618年,唐高祖一统天下,定都于长安。唐高宗继位后建都洛阳,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自此两京并重。太后武则天建立武周后,更以洛阳为首都,称“神都”。十几年后再度两京并重。公元733年,以长安为京畿,洛阳为都畿,二者并称“京都”。安史之乱后,以长安为首都,洛阳、太原为陪都。公元904年迁都于洛阳,三年后唐朝灭亡。可以说,有唐一代,洛阳不是首都就是东都,地位基本与长安相当。所以,基本上唐朝那些著名的诗人都曾到过洛阳,而且多数都留下过诗篇。④我们熟悉的伟大诗人李白、杜甫,他们的第一次会面就在洛阳。其时李白四十三岁,已度过他政治上的高光时刻,被唐玄宗赐金还乡,基本断绝了政治前程,打算取道洛阳一路南下扬州。此前李白已数游洛阳,并写下著名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时李白客居洛阳,长年漂泊,干谒未果,难免思念家乡亲人。风中笛声传来,听到的满是故园之情。⑤杜甫在三十五岁之前除了有数年的漫游经历,其余时间基本都在洛阳生活。安史之乱发生时,杜甫从洛阳到华州,写下了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三吏”“三别”,其中《新安吏》《石壕吏》,便是经过昔时洛阳属地——新安和渑池时所写。后来杜甫困居蜀地时听到官军收复洛阳,写下了平生第一大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准备回到故乡洛阳的愉悦心情。遗憾的是杜甫直到去世,也未能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洛阳,而是客死异乡。⑥身为一介布衣的孟浩然,当年也曾到京城求官,并参加科考,可惜未能如愿,后到洛阳寻友,而友人已获罪流放岭南。他惆怅地写下《访袁拾遗不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在洛阳游历了半年左右,取道吴越返回襄阳。临行前写下《自洛之越》,抒发了有志不展的愤懑心情,他从此对京洛再不留恋,对仕途再无幻想。⑦诗豪刘禹锡是个个性十足的诗人,一生贬谪于巴山蜀水之间二十三年之久,后回到家乡洛阳终老。正因为他一身傲骨,所以看不上妖娆的芍药和无情的芙蕖,对大气端庄的牡丹却情有独钟,所以欣然写下《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如今的牡丹花会期间,也是摩肩接踵,人如潮涌,人们如痴如醉,情迷于牡丹的国色天香之中。⑧洛阳之城北有北邙山,埋葬着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乃至北部寸土寸金,一般的平民百姓根本没有资格葬身于此。这些王公贵族的古墓很多都曾为摸金校尉所光顾,当初这些王公贵族享尽荣华于世,携带财宝入土,以为可以生死都富贵,没想到却被盗贼攫取了所有财富。那些薄葬于村头田边的高洁之士如姚崇、范仲淹等人,反而未被叨扰。⑨沈佺期在洛阳身经着人间的富贵繁荣,看到北邙山上冷清的累界坟茔,两相对比,心下慨然,写下了著名的《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繁华寂静,阴阳两隔,生死并不遥远,从城中到北邙,一生便尽,怎不令人唏嘘?即便是现在,在满城人车、烟火缭绕的洛阳城中,眺望北邙山上的基葬博物馆,心中也难免不起生死之叹。⑩唐诗里有洛阳的才子佳人,有洛阳的四季美景,有洛阳的桃李牡丹,有洛阳的寻常巷陌,有洛阳的明堂高楼,有洛阳的依依惜别,有洛阳的欢然相聚,有洛阳的春风得意,有洛阳的路然神伤,有
江西省金太阳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09-05
·
11页
·
40.2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