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PDF版含答案

2024-09-14 · 9页 · 999.1 K

树德中学高2022级高三上开学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1、淡水中生活的草履虫,能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内过多的水,以防细胞涨破。如果将草履虫放入蒸馏水、海水中,与常态相比,其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分别会()A.增加、增加B.增加、减少C.减少、增加D.减少、减少2、选择合适的材料、试剂、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先分别用pH为5、7、9的缓冲液处理酶B.在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与凝胶的浓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等有关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向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出现灰绿色,说明一定有酒精产生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单层滤纸过滤研磨液以提高色素纯度3、人体的甲状腺细胞以主动转运方式吸收碘,碘进入人体后约70%~80%都聚集到甲状腺中。目前,甲状腺癌常采用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患者术后需辅以131I放射治疗。131I衰变过程中发出的β射线作用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肿瘤病灶,直接破坏残留甲状腺和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目的。131I治疗后需隔离观察一周以上,两周内避免接触儿童及孕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加,容易在组织间转移B.131I与甲状腺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结合后转运进细胞C.甲状腺癌细胞被131I放疗杀死,属于细胞凋亡D.131I对儿童和胚胎存在致癌致畸风险4、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钴、锌等矿物质,具有补胃、健脾等作用,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已知钴能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造血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南瓜种子中的结合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和化学反应的介质B.南瓜中含有钴、锌等大量元素和维生素,食用南瓜可提高人体免疫力C.南瓜蒸煮时其蛋白质中的肽键被破坏,肽链松散,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D.南瓜中的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多糖,不能被消化,能促进人体肠道的蠕动5、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合理的是()A.洋葱表皮细胞在清水中不会涨破,主要是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B.变形虫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C.叶绿体内堆叠着大量类囊体,有利于二氧化碳在膜上的吸收利用D.蓝细菌细胞具有多种膜结构细胞器,可将细胞质分成许多功能化区域6、酶的抑制剂分为可逆型抑制剂(与酶结合使酶的活性降低,但酶活性能恢复)和不可逆型抑制剂(与酶结合使酶的活性降低,但酶活性不能恢复)。物质P对酶A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为了探究物质P属于哪种类型的抑制剂,某同学进行如下相关实验:试管甲:加入酶A和底物;试管乙,加入酶A、底物和物质P;试管丙:加入酶A和物质P,透析去除物质P后再加入底物;分别检测三支试管中的酶活力。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单位时间内试管甲中的产物生成量明显多于试管乙B.若试管乙的酶活力低于试管丙,则物质P为可逆型抑制剂C.实验说明酶抑制剂通过与酶结合导致酶空间结构改变进而抑制酶活性D.若试管乙的酶活力与试管丙相同,则物质P为不可逆型抑制剂7、将某幼儿脐贴在患儿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可有效缓解小儿腹泻腹痛。如图所示,贴剂中的丁香酚经扩散最终进入胃壁细胞,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进而促进食物的消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丁香酚进入细胞的方式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相同B.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还可为反应提供活化能C.胃蛋白酶在胃壁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内环境D.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中与H+从胞内排出的方式相同8、科研人员发现,给健康小鼠接种衰老细胞,之后它们受到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细胞攻击时,能够防止或延缓肿瘤的形成。对于已经长出肿瘤的小鼠,接种衰老细胞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衰老后产生的自由基会通过负反馈阻止生物膜产生自由基B.端粒学说认为,与衰老细胞有关的端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每分裂一次缩短一截C.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杀死癌细胞的作用,该过程可使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临床上,人们也可以通过将衰老细胞注射到人体内以便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9、外泌体是活细胞衍生的一种囊泡状结构,可以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载体。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多囊体可以与溶酶体融合,其中内容物被水解酶降解,也可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外泌体(如下图所示)。图中V-ATPase是溶酶体膜上的蛋白复合物,可作为质子泵维持溶酶体正常的pH。受体细胞可以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外泌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外泌体的形成和受体细胞识别外泌体的过程均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抑制V-ATPase的功能,内环境中的外泌体可能会增加C.若外泌体应用于疾病治疗,可能会成为理想的大分子药物载体D.若microRNA能与靶细胞内相应的mRNA结合,则会影响相应基因的翻译10.研究表明,持续的肺部炎症会导致休眠癌细胞的周围出现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它们能将肺部组织中的层黏连蛋白切割,暴露出一个名为“表位”的新表面,附近的休眠癌细胞能识别“表位”并被唤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休眠癌细胞能通过特异性受体蛋白识别“表位”B.被唤醒的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失控,自由水含量会增加C.为防止癌症复发,应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及时根治肺部炎症D.抑制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的药物可降低中性粒细胞中NE和MMP9的合成与分泌1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与黏连复合蛋白(REC8和RAD21L)相关,见右图。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黏连复合蛋白被分离酶(separase,一种蛋白水解酶)水解后,相应染色体才能正常分离,使细胞分裂继续进行。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正常情况下,REC8蛋白和RAD21L蛋白水解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I后期B.能够催化相应黏连复合蛋白水解的分离酶在发挥作用前可能处于非活跃状态C.据图和题干信息推测,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合成RAD21L蛋白D.REC8蛋白的存在不利于染色体着丝粒的粘附12、人体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由肾脏的部分细胞分泌,是一种能够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红细胞的蛋白。研究发现,在氧气供应不足时,低氧诱导因子(HIF)可与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结合,使得EPO的mRNA的含量增多,促进EPO的合成。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HIF基因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B.EPO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受体,促进成熟红细胞增殖和分化C.HIF在转录水平调控EPO基因的表达,促进EPO的合成D.骨髓造血功能不全的患者,EPO表达水平较正常人高13、动物细胞呼吸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非糖物质代谢所形成的某些产物与细胞呼吸中间产物相同,这些物质可进一步形成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②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B.过程①生成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C.X物质是甘油,不是合成磷脂分子的成分D.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联系起来14.心肌细胞中Fe²⁺缺乏会导致心脏衰竭。研究发现,心肌细胞中SLC40A1(一种Fe²⁺载体蛋白)过度表达会导致心肌细胞中明显铁缺乏,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进而导致心脏衰竭的发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功能障碍会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B.细胞凋亡与基因有关,与环境因素无关C.转运Fe²⁺时SLC40A1会发生空间构象的改变D.Fe²⁺缺乏引起的氧化应激与NADPH减少有关15、图1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图2为探究密闭装置中不同温度对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产生O2与消耗O2的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B.图2温度为t2时,氧气的去向仅被线粒体利用C.图2温度为t3时,叶肉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为12.5mg/hD.图2温度为t4时,植物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16.如图为马蛔虫(2n4)和果蝇(2n8)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一定来自马蛔虫的精巢B.②可能来自马蛔虫的精巢或果蝇的卵巢C.③可能来自马蛔虫的精巢或马蛔虫的卵巢D.④一定来自马蛔虫的卵巢17、图甲和图乙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图丙表示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和乙中A表示DNA,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染色体B.图丙时期对应图甲,N的数值是3C.图丙是显微镜下观察的最佳时期,可观察到细胞板出现D.图甲到图乙变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均加倍18.我国科研人员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杂交水稻的4个相关基因,实现杂种的“无融合生殖”,如图所示。试推测图中敲除的4个基因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为()A.使同源染色体分离B.促进着丝粒分裂C.抑制纺锤体形成D.抑制染色体复制19、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受多种物质的调控,分裂间期又分为G1、S、G2三个阶段。下图是某动物细胞的调节过程,图中CDK2-CyelinE是细胞周期G1进入S期的关键调控因子。如果细胞中的DNA受损,会发生如图所示调节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正常,p53蛋白会降解;DNA损伤,p53蛋白会活化B.活化的p53蛋白有利于DNA复制和转录的发生C.失活的CDK2-CyclinE,将导致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D.细胞内DNA受损可能是自由基的攻击所致,自由基还可能攻击蛋白质和磷脂分子20、花生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这些物质不是花生基本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以抑制某些病菌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同一片土地多年连续种植花生会导致这些有毒物质不断积累,造成花生产量下降。某大学通过“采集根际土壤→选择培养→分离、纯化培养→菌种鉴定”筛选出可将苯甲酸降解为无毒小分子(CO2、H2O等)的根际菌,分离、纯化培养的具体操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花生根系分泌的苯甲酸、苯乙酮等物质属于次生代谢物B.可从多年连续种植花生的土壤中寻找降解苯甲酸的根际菌C.该实验需配制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D.若每次稀释10倍,图中的a为18,图中将土壤稀释了10³倍21、动物细胞培养流程:①对新鲜取材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②用培养液将细胞制成细胞悬液→③将细胞悬液置于培养皿或培养瓶,置于适宜环境中培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只能用酶解法,所用的酶是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等B.步骤②中所用培养液中除加入营养物质外,还需加入琼脂C.步骤③中适宜的气体条件是90%的空气和10%的CO2D.步骤③中的大部分细胞贴附于某些基质表面才能生长增殖22、我国研究人员利用“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两个不同种培育出了更加优良的品种H,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用X射线处理会使染色体受影响而导致细胞失去分裂能力;用碘乙酰胺处理会使细胞内的酶失活而抑制生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②过程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处理,得到原生质体B、DB.过程③采用PEG、灭活病毒诱导融合等方法得到的两两融合的细胞有3种C.①过程用X射线处理A,碘乙酰胺处理C,可筛选到F,以便获得优良品种HD.培育优良品种H的过程运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23、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产生,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培育克隆猴的流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成纤维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前,用灭活的仙台病毒短暂处理的目的是利于细胞融合B.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细胞质基因来自猴A和猴BC.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不利于重构胚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过程D.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便于建立某些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24、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coRⅠ识别并切割一段由6个碱基对组成的DNA序列,用EcoRⅠ完全酶切水稻基因组DNA,理论上得到DNA片段的平均长度(碱基对)约为()A.6B.250C.4000D.2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