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语文答案

2024-09-25 · 23页 · 148.7 K

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伤残之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历史学家许倬云访谈(节录)许知远:你最近常提到常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许倬云:我们同行的各种著作里,通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帝王将相或者名人,讲的是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老百姓的日子没人管。所以在《中国文化的精神》里,我讲的就是老百姓过日子吃饭,都是人与自然的调和,而且调和是动的,不是静的。我一辈子最喜欢的诗句是李白的《忆秦娥》里的八个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个字,四个时段,都是风景。这八个字里有兴有亡,残照秋天,汉朝已经老早过去了。宇宙的变化、人世的兴废统统融合在人的情感里。这种情绪,这种气派,别的语言里是很少的。英文里没有文字的形象,只有声音,所以显示不出这种东西来。再比如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在”字,一个动词,就把前面那些零零碎碎的形象全笼括在内了。这也只在象形的文字里才有。我们常民的日子,可以说无处不是诗意,无处不是画景,无处不是跟自然相配,无处不是和人生相合。这种生活不是说只有知识分子才有,一般人一样有。老头散散步,大雁已经成行了,往南边飞了,眼下都是一直深切地和周围相关,这种不是美国的生活、欧洲的生活能看见的。许知远:这种生活被中断了,现在正在重建。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也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重建?许倬云:明朝亡了以后,中国的大道理已经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了,幸好明末清初有一些人物了不起,顾炎武、全祖望、王夫之,留下许多可读的书,他们在检讨,我们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全祖望还特别提出将来该怎么走。其实他们检讨背后的根据也不外乎从张载的《西铭》过渡到王阳明的《传习录》。许知远:你对于中国的常民来讲,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哪个朝代最宽容、最幸福?许倬云:汉朝。汉朝国家的基础放在农村。真正讲起来,唐朝也不错,可唐朝的基础不在农村,而在商业道路上。历史上,中国面对一波一波游牧民族的侵略,欧洲也面对一波一波骑射民族的侵略,为什么中国站得住,他们站不住?地理条件是一个原因,中国的长江黄河之间有一大块完完整整的土地,农业发展快,村子挨村子,一大片,坚实得很。黄河长江下面是湖泊河流区,再下面是沿海河流的灌溉平原,这三片形成一整块。这扎扎实实一大块,是世界最大块的农耕地区,最精致的精耕细作,这个便是中国的本钱。所以现在人为加快的城市化(毁掉农村)是不智之举。发达到一定的地步,城市化自然会出现。城市富,城市强,但城市是不固定的,人口是流动的,农村稳定、安全。许知远:你也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人无法安身立命,西方、东方都有相似的危机。许倬云:现在全球性的问题是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于是无所适从。而世界上诱惑太多,今天我们的生活起居里,有很多科技的东西。没有金钱,你不能过日子,没有手机,不能过日子,你必须要处在这种生活中间,你不能独立,得随着大家跑,大家用什么,你跟着用什么。尤其今天网络、媒体很发达,每个人彼此影响,但是难得有人自己想。听到的信息很多,不一定知道怎么拣选,也不知道人生往哪个方向走。只有失望的人,只有无可奈何之人,会想想我怎么过日子,为什么过日子。顺境里的人不会想这些。许知远:这种盲目最终会导向一个很大的灾难吗?许倬云: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用德国人雅斯贝尔斯的说法,是轴心时代。那个时代冒出一群人来,提出大的问题,多半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那些问题今天还在我们脑子里边。那一批人问的问题,历代都有人跟着想,我们也都在做注脚。可现在对大问题做注脚的人越来越少,因为答案太现成,都像思想上的麦当劳,随手一抓就一个,短暂吃下去,够饱了,不去想了。所以今天物质生活丰富方便,精神上空虚苍白,甚至没有。人这么走下去,也就等于变成活的机器,没有自己了。许知远:在人类历史上有没有和现在相似的时代?没有方向,没有判断。许倬云:有,氏族时代就是因为大家吃饭也没问题了,农业够发达了,新石器时代的草莽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秩序基本上也可以了,有大的社群、大的部落了,若干大的部落构成很大的部落国或者列国,于是开始国与国争,不同的想法斗。于是这个时候孔子也罢,犹太教的先知也罢,碰到这些不同的念头、不同的想法蹦出来,看到许多零碎的疑问,他们在想该怎么走,怎么整合。今天的教育不可能教育出这种人来,今天的教育,教育的是凡人,过日子的人。所以今天的大学教育是令人失望的,尤其美国式大学教育,最大的缺陷是零碎,它是吃自助餐一样的。许知远:那怎么应对这样的时代呢?如果一个人不甘心,他的力量又这么微薄,怎么自我解救呢?许倬云:今天的书刊、信息、搜索工具足够丰富,只要肯用心,一个人可以从基本的阅读能力、最起码的思考训练上,自己摸出道路来。许知远:你遇到精神危机的时候,解决方案是什么?许倬云:我伤残才人,要能够自己不败,不馁。幸亏我生下来就是如此,要是长到十五岁,一闷棍打下去,那就起不来了。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有残缺,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看东西要看东西的意义,不是看浮面,想事情要想彻底,不是飘过去。(选自《十三邀3“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民的生活充满诗意、风景,且与自然相配、与人生相合,但当代历史学家关注不多。B.在许倬云看来,唐朝也是常民生活宽容、幸福的朝代,但与汉朝相比,国家基础不同。C.人找不到目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可能与今天网络、媒体发达有关,人较难拣选信息。D.相较于轴心时代,当代人更喜欢寻找答案,而不是给问题做注脚,以致精神空虚苍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类似“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样的中国古代诗歌常将宇宙变化、人世兴废与人的感情融合,具有较强的形象感。B.中国面对游牧民族的侵略之所以能站得住,这与特殊的地理条件相关,农耕地区与精致的精耕细作是中国的本钱。C.氏族时代与现在的时代高度相似,没有方向,没有判断。要想重新找到方向、判断,需要今天的教育支持及助力。D.许倬云认为,只要肯用心,在阅读能力、思考训练上摸出道路来,不甘心且力量微薄的个人也可以应对当下的时代。3.下列有关访谈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知远作为提问者,能紧抓关键,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许倬云作为访谈对象积极回应,言之有物。B.许倬云在观点表述时注重让读者和观众便于理解,如以“在”字为例,就直观阐明常民生活的诗意。C.画线句通过对被采访者观点的引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同时也为话题的自然过渡巧妙做好转换铺垫。D.许倬云回答时常常能够围绕问题发散开去,如联系古诗印证、补充交代原因等,体现了极高的学养。4.根据访谈内容对许知远和许倬云的问答思路进行梳理,下列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诗意生活中断 B.②大规模进行重建C.③精神陷入危机 D.④以氏族时代对比5.许知远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A2.C3.B4.B5.①紧扣主题,围绕常民生活、历史朝代、精神危机等核心话题展开提问,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②善于追问,在许倬云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如关于常民生活被中断后的重建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当前的精神危机等,引导对话向更深层次发展。③适时对比,通过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如将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唐朝与现在进行对比,使问题更加清晰,观点更加鲜明。④关注现实,结合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如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等对人们的影响,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发许倬云的深入思考和回应。⑤引导思考,通过提问激发许倬云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使对话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讨论,而是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的探讨。【解析】【导语】这篇访谈通过许知远与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对话,探讨了常民生活的诗意、历史重建、现代精神危机等深刻主题。许倬云强调常民生活的诗意与自然和谐,指出汉朝是常民生活最幸福的时代,并批评现代社会的精神空虚。访谈中,许知远的问题引导深入,许倬云的回答富有见地,结合历史与现实,提出了对当下社会的反思和个人应对之道。整体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但当代历史学家关注不多”错误。由原文“我们同行的各种著作里,通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帝王将相或者名人,讲的是堂堂皇皇的大道理,老百姓的日子没人管”可知,文中只说同行著作通常只注意台面上的人物,没提及当代历史学家对常民生活关注不多,该项于文无据。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要想重新找到方向、判断,需要今天的教育支持及助力”错误。由原文“今天的教育不可能教育出这种人来,今天的教育,教育的是凡人,过日子的人”可知,文中只是说氏族时代和现在有相似之处,即“没有方向,没有判断”,但并没有说要想重新找到方向、判断需要今天的教育支持及助力。相反,文中提到今天的教育令人失望,教育的是凡人、过日子的人,不可能教育出像轴心时代那样提出大问题的人。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就直观阐明常民生活的诗意”错误。以“在”字为例,是通过举例说明“我们常民的日子,可以说无处不是诗意,无处不是画景,无处不是跟自然相配,无处不是和人生相合”,不是直观阐述。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图表的能力。由原文“明朝亡了以后,中国的大道理已经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了,幸好明末清初有一些人物了不起,顾炎武、全祖望、王夫之,留下许多可读的书,他们在检讨,我们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全祖望还特别提出将来该怎么走”可知,以清朝为例说明的应是需要检讨和反思我们错在了哪里。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访谈技巧的把握能力。许知远问到“你最近常提到常民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时代也面临现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重建”“你对于中国的常民来讲,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哪个朝代最宽容、最幸福”“你也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人无法安身立命,西方、东方都有相似的危机”,所以访谈围绕常民生活、历史朝代、精神危机等核心话题展开提问,紧扣主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许倬云谈到常民的诗意生活,于是许知远问到这种诗意的生活被中断,现在正在重建,于是进一步探讨了关于常民生活被中断后的重建问题。许倬云说过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于是许知远就现代世界都陷入某种精神危机这一问题进行提问,将对话引向了更深层次发展,所以本访谈具有善于追问的特点。当谈到常民的诗意生活被中断之后,许知远问到对于中国的常民来讲,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哪个朝代最宽容、最幸福这一问题。许倬云于是将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唐朝与现在进行对比,使问题更加清晰,观点更加鲜明。在说到常民的诗意的生活的时候,说到这种生活不是美国的生活、欧洲的生活能看见的。所以,本访谈适时进行对比,通过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许倬云提到当下的实际情况,网络、媒体很发达,每个人彼此影响,但是难得有人自己想。听到的信息很多,不一定知道怎么拣选,也不知道人生往哪个方向走,这时候许知远问到这种盲目最终会不会导向一个很大的灾难,结合现实,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发许倬云的深入思考和回应。这篇访谈通过许知远与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对话,探讨了常民生活的诗意、历史重建、现代精神危机等深刻主题,激发许倬云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使对话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讨论,而是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的探讨。(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