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5届高三年级9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10-02 · 11页 · 40.2 K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2025高三年级9月阶段测试语文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片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人工智能对文学艺术领域介入业已构成一个醒目的事实。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令人震惊——一些诗歌发表于互联网,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人工智能的作品。相对地说,新闻稿或者侦探小说的基本模式远比空灵的诗歌清晰稳定,人工智能可以娴熟地驾驭它们的“叙事语法”。人工智能绘画与作曲的消息已经屡屡见诸媒体,一个小视频曾经在互联网广泛流传:人工智能操纵的机械臂写出具有相当水准的书法作品。如同自动驾驶、疾病诊断或者不同语种的翻译,文学艺术领域的“陷落”指日可待。阿尔法狗击败围棋冠军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几乎没有人事先预料到,这一天的降临竟然如此之快。人工智能的介入在文学艺术圈制造了持久的喧哗,各种观点错杂交叠。欣然接受人工智能的作家不多,反对人工智能的观点指向不一:一些作家认为,人工智能的作品低劣粗陋,人工智能的“算法”无法企及幽深的精神世界,那些电子元件或者集成电路怎么可能体会微妙的韵味或者奇特的艺术风格?另一些作家感到,人工智能冒犯了人类的尊严,这些机械拼凑出来的作品不仅无可称道,而且包含了亵渎文学艺术的意味。然而,没有理由蔑视人工智能的作品质量。从韵味、风格到波动的意识轨迹,人工智能可能在模仿的意义上给予精确的再现。考察过阿尔法狗对弈的棋谱即可发现,人工智能可以自如地处理微妙的权衡、关联,以及种种起伏、迂回、呼应。如果阿尔法狗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投入文学艺术范畴,复制大师的水准并不困难。即使现今的作品尚未达标,未来的潜力无可怀疑。因此,问题的真正焦点毋宁是,我们是否接受这一切?通常的观念之中,科技以工具的面目出现。时至如今,我们不再拒绝科技工具提供的种种产品——我们并不反感烤箱烘焙的面包、电磁波转换的电话语音或者电子望远镜显现的遥远星空。如同耕田、捕鱼或者修建房屋,文学艺术同样依赖一套基本的工具实现自己的意图,例如画笔、刻刀、颜料、音响器材、电影屏幕,如此等等。没有人因为这些工具的存在而对油画、雕塑、电影或者电视剧感到恼怒。相对地说,只有人工智能提供的作品令人嫌恶。这是为什么?或许恰恰由于人工智能有如此强大的模仿乃至再创造功能。从最初的创意到符号组织的技术完成,人工智能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整地掌握艺术生产的全部流程。神秘的灵感,飘忽不定的想象,呕心沥血的语言推敲,扣人心弦的悬念和热泪长流的结局,如此繁难的工作竟然一挥而就。那些芯片和集成电路长驱直入,轻松地摘取作家、艺术家的桂冠。这个意义上,工具的概念遭到了动摇。工具仅仅参与艺术生产的某些环节,严格地遵从作者预设的总体主题。工具的一个基本含义即是服从人类,而不是替代人类。然而,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开始威胁人类的主体地位。作家的排斥或许可以追溯至某种潜意识:防范人工智能出现反客为主的哗变。当然,至少在目前,僭越的迹象并未出现——人工智能仍然安分地驻留于工具的范畴之内。对文学艺术来说,人类的美学标准仍然表现出无可比拟的权威,决定文学艺术是否合格。不论人工智能配备多么杰出的禀赋,它无法在美学的意义上重新设计文学艺术。显而易见,人工智能不可能享有人类历史。这决定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的附属地位——人工智能的种种功能以模仿为内在界限,人类是它们模仿的终极偶像。人工智能提供的文学文本保留地隐含着作者证明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人工智能具有极为强大的记忆功能,但是它不会回忆。“此情可待成追忆。”回忆是文学的惯用题材,无论是朱自清《背影》这种短章,还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巨著。人工智能不可能在哪一个愁绪袭人的下午,突然回忆起程序员如何写下一条关键的指令,没有哪一种动人的情景交融可以成为触动的机缘。换言之,人工智能无法独立地产生相似于人类的文学艺术。人工智能无法显现出独立的美学主张,例如褒扬李白贬抑杜甫,或者主动卷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论。这些故事源于人类历史,人工智能只能站在一边充当袖手旁观的角色。作为工具,人工智能竭力完成任务,同时无法意识到任务的完成对于自身的意义。人工智能并未形成“类”的本质,更不存在独一无二的“自我”。然而,这种状况必须附加一个特殊的时间状语:“目前为止”。事实上,许多人文知识分子乃至科学家担心的恰恰是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巨大的危险可能迅速临近。这并非无端的臆测。相似的事情已经在人类身上发生过一次了,人类的“自我意识”显然形成于进化的中途,尽管突变的机制还没有得到清晰的描述。当然,这些争论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范畴,但是,文学艺术正在给予充分的展现——许多科幻电影正在从不同的视角探索这个主题。没有理由简单地将影片之中的忧患情绪视为神经质的杞人忧天,这些作品更像是科学主义强势崛起诱发的一系列文化症候。(摘编自南帆《主体还是工具——人工智能与文学艺术》)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可以娴熟地驾驭新闻稿、侦探小说的“叙事语法”,但其创作的文学作品拼凑低劣,包含了亵渎文学艺术的意味。B.人们接受烤箱烘焙的面包、电磁波转换的电话语音等,不抗拒人工智能创作的油画、雕塑、电影等,但对人工智能提供的文学作品有点反感。C.人工智能提供了令人惊叹的诗作和绘画,这不过是人工智能献给人类的礼物.作为工具,它无法在美学的意义上重新设计文学艺术。D.人工智能可以把神秘的灵感、飘忽不定的想象、扣人心弦的悬念等元素精确再现,说明其具有强大的模仿乃至再创造功能。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代表的科学技术开始挑战人文领域的传统边界,但不论人工智能配备多么精妙的程序.它都无法独立创造相似于人类的文学艺术。B.作家们对人工智能介入文学艺术领域进行持久的争论,对文学艺术领域“陷落”于人工智能这一醒目事实表示了深切的担忧。C.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程序模拟文学家的创作风格,但它没有生命、没有生活,没有思想情感,因此人工智能的作品很难撼动人类的主体地位。D.人工智能可以产生文学作品,但无法提出自己的美学思想,它只能追随人类的美学标准,至少目前改变不了它作为被动者的角色。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人工智能不是主体的一项是(3分)()A.阿尔法狗战胜各路围棋高手,举世震惊。B.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令人震惊。C.人工智能的“算法”无法企及幽深的精神世界。D.人工智能“小乐”能弹奏多首世界名曲。4.作为工具的人工智能,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5.人工智能介入文学领域,将会给文学创作带来哪些影响?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古渡头叶紫①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唔,”我放下包袱,“是的。”“那么,要等到明天啰。”他又弯腰做事去了。“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唔!……”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血,接着又堪第二口。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挨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伕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②“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③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④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非气力赚钱!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摘编自1935年1月1日《小说》半月刊第15期,有删改)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B.小说开头塑造了船夫近乎冷漠的形象。简单的对话,既勾起了“我”的好奇与防备,也引发了读者的兴趣、设置悬念。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D.文中插叙了渡夫的儿子被抓走、儿媳改嫁的情节,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表明他有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包袱,是个苦难深重的人。7.下列对划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处,开头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场景,这里宁静祥和、自然古朴的美,为后文描写渡夫的人生故事做了铺垫。B.第②处,这两个“得”,一方面表现渡夫为生活所迫艰苦度日的无奈;另一方面,又表现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