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4-10-16 · 9页 · 53.8 K

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0月月考语文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们通常都有“以已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庄子看到鲦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这种“推已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已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作“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这仍然是移情作用。(摘编自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材料二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已的私欲和利害计较。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作“移人之情”或“移我情”。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诗人郭六芳有一首诗《舟还长沙》说得好:“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自已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专在心内搜寻是达不到美的踪迹的。美的踪迹要到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里去找。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大诗人里尔克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我情”。改变着客观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中国古人曾经把这唤作“移世界”。(摘编自宗白华《美从何处寻》)1.下列关于“移情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常常把自己对外物的感觉投射到外物本身上去,物从而具有了人的属性,这种心理活动可以被称为“移情作用”。B.“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有着密切关系,当我们将个人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时,“美感经验”就能够产生。C.移情作用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与美感经验不尽相同,“移情作用”是由己及彼,“美感经验”则是己彼交互影响。D.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而且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是艺术宗教产生出现的基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的是(3分)A.所谓的美感经验指在人与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过程中,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也能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B.艺术和宗教借助“移情作用”,既能够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又能够缩小人和物以及人和神的距离。C.在《舟还长沙》这首诗中,诗人随着观赏地理位置改变,与日常生活有了一定距离,从远处看,家融入自然美的形象中。D.我们不能把握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是因为自身与现实生活没有距离,只有保持了一定距离才可以发现美的形象。3.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材料一中所述的“宇宙人情化”的一项是(3分)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我垂泪到天明。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C.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D.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4.请运用材料一中“移情作用”相关理论,任选下面其中一句进行分析。(4分)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②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5.发现深度的美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如果大雪封门徐则臣我的脑袋突然开始疼,果然,一群鸽子从南边兜着圈子飞过来,鸽哨声如十一面铜锣在远处敲响。我在出租屋的房顶上喊:“它们来了!”行健和米箩一边伸着棉袄袖子一边往屋顶上爬,嘴里各叼一只弹弓。不到一个月,他们俩已经打下五只鸽子。①我不讨厌鸽子,讨厌的是鸽哨那种陈旧的变成昏黄色的明晃晃的声音,一圈一圈地绕着我脑袋转,越转越快,越转越紧,像紧箍咒直往我脑仁里扎。这时候能止住头疼的最好办法,除了吃药就是跑步。我跑了至少一刻钟,然后身后出现了一个晨跑者,那个白净瘦小的年轻人像个初中生。此人和我同一步调,我快他快,我慢他也慢,我们之间保持着一个恒定不变的距离,八米左右。他的路线和我也高度一致。行健和米箩又打下两只鸽子。再次见到那个初中生,他不是跟在我后头,而是堵在我眼前。“你看见我的鸽子了吗?”他攥着拳头,说南方咬着舌头的普通话。看得出来,他很想把自己弄得凶狠一点儿。“你的鸽子?”我明白了。我往天上指,那群鸽子快把我吵死了。“我的鸽子又少了两只!”“要是我的头疼好不了,我把它们追到越南去!”“我的鸽子又少了两只。”“你养鸽子?”“我放鸽子。”他说,“你要没看见——那我先走了。”走了好,要不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跟他说少了的七只鸽子。七只,我想象我们三个人又吃又喝打着饱嗝,的确不是个小数目。接下来的几天,在屋顶上看见鸽群飞来,我不再叫醒行健和米箩;我追着鸽群跑步时,身后也不再有人尾随。我知道我辜负了他的信任,因为不安,反倒不那么反感鸽哨的声音了。有一天经过中关村大街,我看见一群鸽子在当代商城门前的人行道上蹦来蹦去,鸽子群里一个人冰锅冷灶地坐着,缩着脑袋,脖子几乎完全顿进了大衣领子里。我走到他面前,说:“一袋鸽粮。”②“是你呀!”他站起来,大衣扣子挂掉了四袋鸽粮。“鸽子越来越少了。”他说,又把脖子往大衣里顿了顿。这个叫林慧聪的南方人,竟然比我还大两岁,家快远到了中国的最南端。去年结束高考,作文写走了题,连专科也没考上。考的是材料加半命题作文。材料是,一人一年栽三棵树,一座山需要十万棵树,一个春天至少需要十三亿棵树,云云。挺诗意。题目是《如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写《如果大雪封门》。说实话,他们那里的阅卷老师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看见过雪长什么样,更想象不出什么是大雪封门。他洋洋洒洒地将种树和大雪写到了一起,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逻辑。在阅卷老师看来,走题走大了。一百五十分的卷子,他对半都没考到。父亲问他:“怎么说?”他说:“我去北京。”在中国,你如果问别人想去哪里,半数以上会告诉你,北京。林慧聪也想去,他去北京不是想看天安门,而是想看到冬天下大雪是什么样子。慧聪住七条巷子以南。房东是个抠门的老太太,经常忘记往暖气炉子加块煤。慧聪经常半夜迷迷糊糊摸到暖气片,冰得人突然就清醒了。“我就是怕冷。”慧聪为自己是个怕冷的南方人难为情,“我就盼着能下一场大雪。”完全是出于同情,我让他和我们一起住,我们屋里的暖气好。我和慧聪在门外重新给鸽子们搭窝。很简单,一排铺了枯草和棉花的木盒子,鸽子们像我们一样住集体宿舍,三四只鸽子一间屋。我告诉他,我们三个都是打小广告的。“我知道你们干这个,昼伏夜出。”慧聪不觉得这职业有什么不妥,“我一直想到你们的屋顶上,抬个头就能看见北京。”我跟他说,其实这地方没什么好看的,除了高楼就是大厦,跟咱们屁关系没有。我还跟他说,穿行在远处那些楼群丛林里时,我感觉像走在老家的运河里,一个猛子扎下去,不露头,踩着水晕晕乎乎往前走。“我想看见大雪把整座城市覆盖住。你能想象那会有多壮观吗?”说话时慧聪辅以宏伟的手势,基本上能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了。他又回到他的“大雪封门”了。让我动用一下想象力,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此刻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将是银装素裹无始无终,将是均贫富等贵贱,将是高楼不再高、平房不再低,高和低只表示雪堆积得厚薄不同而已——北京就会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饱满、祥和,每一个穿着鼓鼓囊囊的棉衣走出来的人都是对方的亲戚。雪还没有下,鸽子依然继续丢。这让他满怀焦虑。他二叔已经知道了这情况,拉下一张公事公办的脸,警告他就算把鸽子交回去,也得有个差不多的数。“我的要求不高,”慧聪说,“能让我来得及看见一场大雪就行。”慧聪为了保护鸽子几近寝食难安,行健和米箩都看不下去了,夜里起来撒尿也会帮他留一下心。他们劝慧聪想开点儿,不就几只鸽子嘛,让你二叔收回去吧,没路走跟我们混,哪里黄土不埋人。只要在北京,机会迟早会撞到你怀里。慧聪说:“你们不是我,我也不是你们;我从南方以南来。”终于,一月将尽的某个上午,我出门立马觉得天阴下来,铅灰色的云在发酵。看什么都觉得是大雪的前兆。我在当代商城门前找到慧聪时,他二叔也在。“不能干就回家!”二叔两手插在大衣兜里,说话像个乡镇干部,“首都跟咱老家不一样,这里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慧聪低着脑袋,他都快哭了。“专家说了,有大雪。”我凑到他跟前,“绝对可靠。”慧聪看看天,对他二叔说:“再给我两天。就两天。”我们等到凌晨,一粒雪星子都没看见。夜空看上去极度的忧伤和沉郁,然后我们就睡了,醒来已经上午十点。③我推了一下门,没推动,再推,还不行,猛用了一下劲儿,天地全白,门前的积雪到了膝盖。我对他们三个喊:“快,快,大雪封门!”慧聪穿着裤衩从被窝里跳出来,赤脚踏入积雪。他用变了调的方言嗷嗷乱叫。这一夜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下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我和慧聪爬到屋顶上。大雪之后的北京和我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因为雪没法将所有东西都盖住。高楼上的玻璃依然闪着含混的光。但慧聪对此十分满意,他觉得积雪覆盖的北京更加庄严,有一种黑白分明的肃穆,这让他想起黑色的石头和海边连绵的雪浪花。他团起一颗雪球一点点咬,一边吃一边说:④“这就是雪。这就是雪。”(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在北京的青年打工者。通过“我”的视角,读者能够更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