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附中高2025届高三上11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年11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管好,以备评讲)。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最早的传播活动是借助语言进行的,由于言语稍纵即逝,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人便拥有了一定的话语特权,这就是历史上祭司之类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酋长的原因。随着文字及书写材料的出现,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文字的使用本身,构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传播中来。但是,文字的使用也造成新的社会隔阂。因为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造成识字者与文盲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说话是通过生活就能获得的能力,识字和书写则需要经过长期学习。文字虽然可以较长久地记录下历史的信息,然而手写文字对信息的复制效率过于低下,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传播,社会交流的扩大要求人们设想可以复制文字的传播技术,于是,印刷术应运而生。11世纪,中国人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在几百年内,这一发明并没有被用于新闻的规模化传播。当时的中国缺乏新闻传播的规模化社会需求,恐怕是首要原因;其次,汉字的笔画繁复,用胶泥来塑造字模也十分困难。1450年前后,德国人谷登堡重新发明出了活字印刷术,一开始就是金属字模,在研究过程中,这项技术即被广泛应用。印刷文化蕴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深刻思考,但是它的解放意义仍然是有限的,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又形成了新的传播垄断,因为数量巨大的没有足够读写能力的人自然被排除在外。不过,现代新闻传播毕竟开始于印刷媒介——报纸和期刊。随着19世纪中叶工业化国家普及国民教育、废除知识税,报刊得以进入千家万户。信息流动的加快,打破了社会的封闭状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播首次显现出自己的力量。从19世纪的电报、电话、电影,到20世纪的广播、电视、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电子媒介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的限制,无形中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电子媒介使用者不再与既定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相关联。电子媒介克服了空间的隔离,也无形中创造着新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高三语文第1页(共10页){#{QQABKYCAogAgAAAAAQgCQQHgCEKQkhAACSgOxBAAoAIBCRFABAA=}#}现在,继续分别讨论印刷、广播、电视、电话、网络传播的意义正在减弱。所有的传媒技术的数字化已经成为可能,“传播媒介”正在成为一个包容性术语。这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既有正面的,当然也有许多意料不到的法律和道德的新问题。人们创造了新的传播科技,会不会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异化?这个问题始终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摘编自陈力丹《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材料二:“有话好好说”,成为塑造“新集体生活”最重要也最急需的一种规则。不用往回走几十年,我们就能找到过去那种阡陌交通、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国寡民”遗迹。没错,唐诗宋词元曲是千年绝唱,但也只是千年绝唱,而不是合唱,绝大多数人被空间所隔离,直至终老,也难得声气相通。他们做梦也难以想象“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自然也不需要太花心思去构建话语规则、规范交流秩序。直到闯进网络这个居高自远的舞台,我们才蓦然发现,网络舆论场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自说自话,需要尊重议事规则;公共空间,也不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需要保持公共理性。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每个人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媒介素养,才能呵护好我们共同的集体生活,让信息汪洋中的小船,不致被喧嚣的情绪颠覆或吞噬。过好“新集体生活”,不仅需要遵守规则,更需要建立凝聚共识的气氛,做一个开放包容的“传播主体”。张口闭口“脑残”,动不动就“拉黑”,只会不断强化坐井观天者的夜郎自大,无益于让我们结成的“新集体”进化成和谐共生、健康有为的有机体。身处“新集体生活”这个社会转型的实验场,多一点自律,多一点开放,多一点包容,我们才能不负时代的馈赠,也才能经受起来自现代化的检阅。(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部《涵养媒介素养,才有最美和声——迎接网上“新集体生活”》,有改动)材料三:新闻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这要求我们判断:新闻是什么内容;新闻的内容是否完整;信息源是谁,是否可靠;新闻提供了哪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有没有其他可能性的解释或理解,有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摘编自江禾《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坚守新闻真实》)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相关图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B.高三语文第2页(共10页){#{QQABKYCAogAgAAAAAQgCQQHgCEKQkhAACSgOxBAAoAIBCRFABAA=}#}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语言作为最早的传播媒介,是通过生活就能获得的能力,但不具有长效机制。此时,记忆力超强的人会拥有一定的话语特权,这一定程度能帮助他们掌握社会控制权。B.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限制,有利于人们获得视听信息,改变了社会结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传播媒介不会产生的道德和法律的新问题。C.不同于如今的“新集体生活”,几十年前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大国寡民”的状态之中。他们被空间所隔离,从生到死很少需要沟通,自然也不用花心思去构建话语规则。D.“人人都有麦克风”指网络交流中,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权利。依托网络空间,人们参与度高,交流性强,享有脱离现实社会的平等与自由,生活空间得以拓展。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脉络清晰,在按时间顺序分析语言、文字、印刷、电子媒介等媒介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后,指出新传媒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B.材料二活泼生动,“脑残”“拉黑”等口语化的表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社会转型的实验场”等比喻化抽象为具体,让本应严肃的学术科普文章也能具有吸引力。C.材料三言简意赅,指出在“后真相”时代公民应当提高新闻素养,并从内容、内容完整性、信息源、证据核实等方面阐述了公民需要掌握的新闻知识的具体内容。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传播科技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为便利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对此,我们应增强素养、培养主体意识。4.为了在“新集体生活”中“有话好好说”,我们应如何涵养媒介素养?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然而新媒体时代“假新闻”层出不穷,使人防不胜防。请结合材料,分析“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这一“假新闻”是如何让公众信以为真的。(6分)2024年2月16日下午,某自媒体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当日上午在巴黎街头捡到两本寒假作业,现寻找作业主人“一年级八班秦朗”。多家蓝V媒体转发该视频,网友纷纷加入这场“寻人接力”。部分网友质疑事件真实性,反被指责有“被害妄想症”。随后,该博主称已联系到“秦朗”的母亲并将作业交还。一位IP江苏的网友自称“秦朗”的舅舅,作证此事为真。他表示在西场小学一年级八班就读的“秦朗”已收到作业。4月12日,警方发布通报称该事件系伪造,已对涉事者作出行政处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三语文第3页(共10页){#{QQABKYCAogAgAAAAAQgCQQHgCEKQkhAACSgOxBAAoAIBCRFABAA=}#}(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河流申平这场大火,其实就是猎人引发的。猎人在树下抽烟,突然有猎物跑过。他立即丢掉烟头,去追赶猎物。当他带着猎物,心满意足地回窝棚吃饭睡觉的时候,那个没被踩灭的烟头,已经慢慢燃成了一场漫天大火。半夜,猎人被什么声音惊醒了。他探头往外一看,山林已经成为一片火海。他惊慌失措,连枪都没有来得及带,胡乱套上衣服就开始逃窜,样子极为狼狈。大火急速蔓延,猎人一路狂奔!他的逃命方向,就是山下那条河。当他扑通一声跳进那条河里时,才大喘了一口气。这条河,是山里的生命之河。河流是从深山老林里流过来的。起初河水只是涓涓细流,但是它一路兼收并蓄,终于成为一股汤汤大水。它川流不息,不舍昼夜,顺着山势左弯右拐,哺育着两岸的生灵。现在,大火携带着轰隆隆的咆哮和噼噼啪啪的声响,朝着这条河扑了过来。望着狂舞乱蹄的火舌,猎人惊恐至极,也悔恨至极。他移动身体,向河的对岸靠拢。这时借着火光和星光,他突然发现河里出现了更为恐怖的一幕。野兽,野兽!河里到处都是野兽!啊呀呀,原来野兽也都跳水逃命来了。他在山里打猎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野兽。整个河面上,到处都拥挤着逃命的生灵,黑暗中也分不清都是啥野兽。在他背后,还不断传来好像下饺子一般的声音。猎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背上取枪,这才想起枪没有带出来。好在,他的衣袋里有一把锋利的匕首。他立即摸出来,紧紧地握在手里,准备随时防御或者是进攻。这时他已经看清,在他的周围,游动着许多平日难觅踪迹的猎物,它们近在咫尺,只要他挥刀刺出就是……然而他很快就收起了匕首。因为他发现,此时此刻,周围所有的动物都已经混为一体。无论大小强弱,它们好像全都忘了“丛林法则”,大火使它们无暇四顾,只管惊恐不安地奋力向对岸游去。他不由得想道,这些动物都是你害的,现在都这种情况了你还想杀害它们,你还算个人吗?!他抽了一下自己的脸,也开始往前游去。但是他很快感觉到,水中有一股巨大的推力,推着他顺流而下。借着火光看去,原来对面的河岸是峭壁,根本就爬不上去。所有的野兽都在顺流而下,寻找着容易攀登的地方。大火已经烧到河边来了,火舌喷吐,几番想跃过水面。但是因为这里水面宽阔,都没有成功。河里的动物们更加惊慌了,它们争先恐后,挤挤攘攘,拼命地往下游冲,没有一个愿意被烧死。猎人此时已经是身不由己了。他被众多动物推着往前走,前面就到了一个壶口。他抬头望去,暗叫不好。因为他知道,壶口这地方有多危险。就在两岸,生长着许多树木,其中有几棵大树,树枝互相伸向对岸,几乎就要相接起来。如果大火烧到这里,只要轻松一扑就会过河了……高三语文第4页(共10页){#{QQABKYCAogAgAAAAAQgCQQHgCEKQkhAACSgOxBAAoAIBCRFABAA=}#}不行,祸是我闯的,我不能再让大火过河了,那样我的罪孽就更大了。他听见自己吼叫了一声:让开!就挥舞着双手,拼命向壶口游去。一路上他的身体与其他动物碰碰撞撞,不同动物的面孔在他眼前闪过:老虎的脸,狗熊的脸,大象的脸,野狼的脸……什么脸他都不在乎了。他一口气游上河岸,就那么湿淋淋地爬上树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对岸的树枝。猛砍,猛砍!开始,河里的动物都呆呆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人类要干什么。很快,猴子反应过来,它们吱吱叫着,成群结队爬到两边岸上,开始上树去掰树杈,还有的在底下拔小树。第二个反应过来的是大象,这些大家伙,上来就用象鼻猛推大树,而且它们还懂得不能往水里推的道理。接着,野猪、狗熊、野狼等动物也上岸了,它们用嘴和爪子,开始清除杂树。猎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动物竟然也如此聪明!事实立刻证明,猎人的决策是多么正确。他们刚刚弄完树枝,大火就扑过来了。这地方虽然河道狭窄,但是因为没有了草木,火舌扑了几次都失败了。这时,动物们其实可以上岸了。但是猎人觉得,还是留在水里比较安全。水里既隐蔽又逃得快,如果上山就不好说了。没想到他的决定竟然影响到大批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2024-11-15
·
10页
·
1.5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