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11-19 · 8页 · 297.1 K

机密大启用前试卷类型AB同卷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2024.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部分题目分为A题(匹配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和B题(匹配中外历史纲要上十下前五单元),考生可根据所学内容选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认为,西周建立后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渐建立起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西周时期的这一社会政治实体A.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确立B.意味着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的转变C.代表着华夏民族的最终形成D.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分封制度的实行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深耕勤锄、多种经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商鞅在秦国设法招徕三晋百姓为秦开垦土地,以求富国强兵。这些做法A.推动了精耕细作的发展B.致力于开垦更多的荒地C.立足于统一六国的使命D.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3.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中记载,汉武帝治国“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技)之士,成得自效”。《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武帝时“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据此推知,汉武帝具有A.胸怀天下的理想信念B.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C.灵活务实的治国策略D,以秦为鉴的政治情怀4.图1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朝代科举考试录取进士的籍贯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一朝代应是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5.1867年《天津条约》期满,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1902年,英国在清政府法律“皆臻妥善”下与清政府达成“即允放弃治外法权”的协议;次年,中美、中日通商续约也达成了同样的协议。这表明当时的清政府A.固守天朝上国观念B.重视外交制度建设C.具有近代外交意识D.有效解除边疆危机6.表1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部分言论。据此可知,革命党人发布这些言论意在表1时间文章主要内容1903年《皇帝纪年论》凡一民族,不得不溯其起源。为吾四百兆汉种之鼻祖者谁乎?是为黄帝轩辕氏。《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本“神武天皇纪年”方式,用“黄帝纪年”。《猛回头》《警世钟》歌颂黄帝“始祖公公”,并刊登了轩昂庄重的黄帝像。A.追溯民族起源B.营造革命舆论C.批判清朝统治D.复兴传统文化7.1938年6月底太行根据地晋冀豫区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到10000人以上,1938年9月发展到30150人,整个太行根据地党员人数甚至出现“冲锋九月”等突击式大发展,据此可知太行根据地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扩大B.党的组织力量与政治影响同步增强C.党的抗日斗争得到民众响应D.民众的民族意识国家观念不断发展8.表2为国家“三五计划”和“七五计划”中关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描述表2三五计划(1966-1970)七五计划(1986—1990)一、二线要充分发挥生产潜力,为三线建设出人、出材料、出技术、出设备,一二三线要相互促进。加速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地带,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的准备。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B.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需要C.市场调节作用的增强D.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9.中国对外战略曾经长期通过结盟、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等手段来维护世界和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明确提出不同任何国家结盟,对于国际问题,中国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这一变化主要缘于A.外交方针的调整B.中美中苏关系改善C.多极化趋势加强D.国内经济发展需要 10.考古学家研究表明,贵霜帝国的金币背面图案是佛陀,用希腊技术制作;印度古典语言梵语“书”“笔”“墨水”等词汇来源于希腊语。据此可知A.希腊文化遍布世界B.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C.文化中心格局变迁D.民族迁徙推动文化交融11.13世纪以前的英国庄园文献中关于产品买卖细节的文字比较少,13世纪后的英国庄园文献中此类文字增加,细节很多。如《田庄总管职责》中记载:羊毛出售的原则是收益最大化,可以论包卖,也可以论一只羊单次所剪毛为单位出售。这反映出A.农业领域技术革新速度加快B.英国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经济发展推动农业转型趋势D.王权对农村的控制力减弱12.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讴歌人性,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和享乐;18世纪部分启蒙思想家提出:“邪恶的存在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据此可知,启蒙思想家更为关注A理性自由B.社会改造C.社会正义D.民主共和13.(A题)1931年英帝国通过《英联邦的大宪章》。规定“在本法令生效后由某一个自治领议会所通过的任何法律和任何法律规定,均不得因它们与英国或联合王国议会的任何现行的或以后的法令规定相抵触而无效或不能适用。”该规定A.有利于保障英国在国联的优势地位B.巩固了英国与自治领的从属关系C.使英国的法律规范普遍适用于各地D.弱化了英国与自治领的经济联系13.(B题)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皇帝直接统辖六部B.通过八股取士选官C.国家实行特务统治D.责任内阁有名无实14.(A题)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军队联合试图夺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而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对此,苏联强烈反对,美国也一反常态,对英法以的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并迫使他们撤军。美国此举A.力图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B.体现了两极对峙的时局特点C.表明美苏战略利益具有一致性D.贯彻联合国非殖民主义原则14.(B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的“海派京剧”舞台上,经常采用大量精巧、可变且华丽的舞台设施,时称“机关布景”,在戏剧演出的招贴上,经常可以看到“全套西洋机关布景”的字样,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西学东渐不断深入C.民族工业持续发展D.中西文化交流加强 15.(A题)图3是美国、英国、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指标变化图(部分)。这些变化1816-1210-86420.美国.英国.凤本..m1963-1973年平均生产率增长1974-1979年平均生产率增长m1963-1973年消费品价格平均提高幅度日1974-1979年消费品价格平均提高幅度m1963-1973年失业率日1974-1979年失业率.联邦德用图2A.与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相关B.呼吁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日趋平衡D.促使福利制度日益受到民众批判15.(B题)18世纪50年代,英国家庭还倾向于把男孩子送到某个行业当学徒,掌握某项技能后从事收入高的工作;19世纪初,掌握技能的男子被没有任何技术特长的妇女取代,更被雇主青睐,因为她们工资更低,从事的工作也不需要技术特长。以上变化的原因是A.蒸汽机的应用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B.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C.启蒙运动影响下妇女地位高于男子D.机器生产已完全取代手工劳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5分)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代文化中的理性精神“文化是以物化的形式所体现的人的精神思维和认识创造”,所以一时期的文明成果必定承载着一时期的文化信息。宋代文化最主要、最鲜明的个性特征是理性精神的高扬——苏妍妍《<清明上河图》的理性文化精神》表3人物观点或活动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哲学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科学家沈括大凡物理有常、有变……其造微之妙间不容发。推此而求,自臻至理。书法家米芾其行书代表作《珊瑚贴》字态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神采飞扬,形式感更具意趣。画家张择端其代表作《清明上河图》理性文化精神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彰显出来。首先,它的题材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其次,画面中所刻画的物象无不真实生动,每种物象都是完全按服各自的生长规律来进行刻画的,无丝毫的怠懈;另外,图中的艺术技巧也深刻地呈现着浓厚的理性色彩(如,合理的远近透视、丰富的笔墨语言、情节的虚实对比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理解。(14分) 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知识分子“说”梁启超说:“我们中国文化,比世界各国并无逊色。”王光祈说:“吾人之责任,不仅在保存国粹,更不仅在模仿外国,而在创造新文化。”廖仲恺说:“归根我国之贫弱,实业之不发达,实由帝国主义侵略的原故”。李维汉说:“我们通过在工厂做工,对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管制方法有了初步认识。”梁漱溟说:“中国人于近几十年来处处是学西洋,步步是学西洋”,“所有的变化,可以说通统没有成功,通统没有变好”。毛泽东说:“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孙中山说:“经过欧战以后,世界上差不多没有反对社会主义的人”。李大钊说:“晚近以来,高等教育机关里的史学教授,几无人不被唯物史观影响。”李大钊说:“中国民族革命的潮流,直到中山先生晚年的奋斗,才真正确定了他那接近世界革命潮流的倾向,而完全汇合一起,就是依了中山先生的指导,才入了世界革命的正轨,以近于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建设”。——摘编自郑师渠《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反省》(1)材料中的言论,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怎样的思想诉求?(6分)(2)知识分子的思想诉求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路径?(8分)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31910年青岛市区鸟瞰图,德国人绘制 青岛城市发展是1887年德国侵占后,从最南端的港口开始。自1898年始德国人将原沿海一带中国居民迁移,进行了大规模城市建设,相继建成小港码头、胶济铁路、青岛机车厂,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雏形。1906年,即胶济铁路全线贯通的第三年,青岛港贸易额上升至863430两,青岛港贸易收入约增长了58.4%。青岛最早的分区是按社会等级划分,其高低排列顺序分别是青岛区(欧人聚居区)——大鲍岛区(华商聚居区)——台东镇(华人劳工聚居区)——台西镇(贫民聚居区)。——摘编自李东泉《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史》材料二:面服区地呦山圆境名雌区预理成区杨路这图4青岛城市整体规划图(2011—2020)青岛生产总值,改革开放初期为38.4亿元,1987年112亿元;1999年1019亿元;2010年迈上5000亿元台阶,达到5749亿元;随后,全市经济总量先后跨越七千、八千、九千、万亿四个千亿元台阶,2016年昂首挺进“万亿俱乐部”。1979年青岛电视机总厂成立,1984年改制,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下线,1994年青岛电视机厂变更为青岛海信集团公司,1997年海信股票上市。青岛市在1984年被列为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2016年被列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青岛市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6.6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59.6:40.4。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单一向工业基础显著加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门类逐渐齐全的重大转变。——摘编自青岛市统计局《青岛统计年鉴》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青岛·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数据中的英国材料一面积和人口表4:20世纪初世界五大殖民帝国对比表国家面积(万平方英里)人口(万)白人人口(万)英国占有的土地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和当时人口的1/4,相当于英国本土的139倍、人口的10倍多英国1146.8404606000法国50092004000德国1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