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历史试卷【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史前时期黄河流域文化遗址与文化圈示意图。图中显示,唯有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一片空白,既没有文化遗址,也没有城邑、聚落的可信记载。对此现象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当时这一区域( )A.城址掩埋过深仍有待发掘 B.平原地区不利于攻防作战C.遭到周边文明交战的破坏 D.深受黄河水文条件的影响2.西周时期,诸侯分封的低级贵族也可领有世袭的封地,并可以自行在封地上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到战国中后期,被秦、赵等国君主授予爵位的新贵族,名义上也有封地,但一般只被授予“衣食租税”的征税权,不再被授予封地的行政权。这一转变( )A.反映了国君集权的趋势 B.导致选官方式发生变革C.是政治权力下移的体现 D.完善了贵族的等级秩序3.在董仲舒看来,“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又言“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的这一观点( )A.成为汉武帝时大一统的理论基础 B.体现了浓厚的政治教化色彩C.标志着儒学理论体系的最终成熟 D.有效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4.隋唐对前代的继承之处,是汉民族向南方迁移,同时从北方新来的诸民族不断涌入中原。北方民族带到中原来的还有接受波斯文化形成的希腊风伊朗文化和接受印度文化形成的中国佛教文化,以及道教文化。据此判断,隋唐时期( )A.兼容并包有利于文化发展 B.中外交流增进了文明互鉴C.文化的整体风格积极健康 D.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扩散5.下图为北宋粮食运输示意图。据此可以推知,北宋()A.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B.朝廷赋税主要来自江汉平原C.西北边防面临着严峻压力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较为兴盛6.观察下图中北宋时期官员分布情况。图中现象可用于说明(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人才选拔制度调整 D.南方文化不断发展7.如表为明清时期史书对经济领域中女性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领域记载农业吴农治田,男女效力。春耕馌饷,夏耘踏车手工业吴江县“小家妇女多以纺织为业”;松江妇人“善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商业淞南地区“妇女贩盐,网开一面。健者能肩重担,自奉贤越南汇而至上海,日行百里”A.社会习俗日益趋于文明开化 B.市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异变C.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D.传统封建伦理观念受到冲击8.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成为人们的历史常识。现代一些学者质疑这个传统观点,认为从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形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转折点。这是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A.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B.动摇清政府的统治根基C.推动统治者的制度变革 D.导致宗藩体系逐渐解体9.1898年,戊戌新政的改革举措颁布以后,福建增祺、绰哈布以筹购枪械为名,算是虚应此事,并趁机贪污;刘坤一、谭锺麟“身任封圻,于本年五六月间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覆奏”,等到电旨催问,二人则借口推诿,置若罔闻。据此可知( )A.变法缺乏民众的支持 B.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C.戊戌维新的阻力较大 D.军事变革得到了落实10.1914年,北洋政府确立货币发行银本位制,规定国币铸发权专属政府。旧有各地方所铸之币由政府以国币兑换改铸。同年底北洋政府开铸一圆银币,因其形式统一,重量成色遵守规定,故被广泛接受,顺利流通。北洋政府的上述做法( )A.适应了世界主流的货币本位制 B.遏止了西方在华的金融扩张C.为工商业发展创设了良好条件 D.铲除了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11.据图可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兴起( )中共组织兴起的菱形示意图(1920—1921)A.受地缘综合因素的影响 B.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C.呈现“星火燎原”之势 D.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12.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典礼在北京新落成的众议院议场举行。如图为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图。据此可知当时( )A.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B.自由进步力量主导政治局面C.责任内阁制已充分体现 D.政治运作具有新旧调和色彩13.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抗战时期,黄埔毕业生在战后幸存者仅11000多人,相比抗战期间入校受训的20万学生,“黄埔系”在抗战中的牺牲率高达95%,在正面战场消耗敌人大量有生力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据此可知( )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导致黄埔军人牺牲巨大 B.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在抗战中作用是一样的D.黄埔军校在抗战胜利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14.1963年8月,李先念在谈到国民经济工作时指出:“1960年底,全国由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共有五千零四十三万八千人,全国城镇人口共有一亿三千零七十三万人。1961年和1962年,共减少职工一千八百零七万人,减少城镇人口二千二百万人。”这一变化( )A.得益于左倾错误的彻底纠正 B.中断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C.源于对“八字方针”的贯彻 D.优化了我国城乡人口布局15.随着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1973-1977年我国先后与西方国家达成了222个项目,进口技术设备总额达51.4亿美元,先后建成(或壮大)了多家大中型化工、采煤、电站等企业。这些成果( )A.开启了对外开放的新时期 B.促成中美两国建立大国伙伴关系C.改变了我国计划经济模式 D.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6.如表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结构中八大阶层在农民总数中的占比情况。这一结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私营者雇工农村知识分子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占比55%—57%24%5%4%1.5%—2%3%6%A.国家户籍制度持续放松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北京1978——1984年各产业从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表(单位:万人)年份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登记失业人员登记失业率(%)1978444.1.125.9177.9140.3——1980484.2118.0207.3158.98.671.601982535.2115.1228.6191.57.031.621984556.2111.3247.9197.02.030.54——摘编自《北京市统计年鉴》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作简要说明。(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内容出处一“广州凡矶围堤岸皆种荔枝、龙眼,或有弃稻田以种者。”清代笔记:屈大均《广东新语》二“(泉州)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明代笔记:陈懋仁《泉南杂志》三“(松江)肆中收布之所,曰花布纱庄。布成持以易花(棉花),或即以棉纱易,辗转相乘,储其余为一家御寒具,兼佐米盐。”清代地方志:蔡自申《金泽小志》四“(盛泽镇)居民以绸绫为业。”清代笔记:沈云《盛湖杂录》五“(石门镇)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清代地方志:张霖《石门县志》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早期市场经济”,请运用上表材料对此观点予以说明,并指出运用这些材料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局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南朝宋人裴松之在评析诸葛亮的抱负时说:“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沈翳哉!”在此,“中华”是以北方中原地域为核心的国家内涵。裴松之生活于南北政权分裂的时期,其论述亦体现了东晋士人对“中华”一词的国家地域认识。“中华”一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典籍中开始出现并在此之后大量涌现,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密不可分。从根本上说应是“胡人”大规模进入中原地域的一个结果。——摘编自张宏超、苍铭《“中华”一词的概念史研究》材料二“中华”一词出现于西晋末年并非偶然,它是原中原地区的朝臣、士人为将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与社会传统同胡族及其他文化相区分而产生的一个自我称谓。然而,晋室南迁后,“北方世家大族未获南迁者,率与胡人合作”是当时极普遍的现象。北魏、北齐、北周,均有相当数量中华士人参与权力中枢,他们是为北方民族政权塑造“中华”身份并推动其一步步融入“中华”的关键力量。北魏、北周等少数民族政权在主观上对“中华”不抵触、不排斥。从东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分裂到南北重归于统一、“中华”涵义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在入唐以后,“中华”一词广为流行,不但成为唐朝的别称,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中国的名号。——摘编自石硕《胡入中华:“中华”一词的产生及开放性特点——东晋南北朝至隋唐胡汉融合与“中华”词义嬗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一词出现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华”词义嬗变的过程及意义。(12分)(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困境,并怎样在困境中涅槃重生?(6分)20.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代谢过程(社会转型过程)相对迟缓,而思想的代谢过程却来得格外神速,在西方原是差不多三百年的历史中渐次出现的各种思想学说,集中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里狂泻而来。中国近代思想的无比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姿态,各种思想持续不断地展开论争,这又构成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个突出特点。——摘编自耿云志《中国近代思想简论——中国近代思想文库总序》根据材料,选择中国近代两个阶级或思想流派,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选择的思想流派须与史实相吻合,论题正确,表述清晰。)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DABACDDA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CCADBCDB17.(8分)信息:1978年以来,城市经济活力逐步提升(或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或农业、工业、服务业逐步发展等均可,2分)。说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历史抉择,实施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地区逐渐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推动农产品供应和商品市场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等方式,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经济责任制等措施,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活力;另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也推动了产业格局的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6分)18.(8分)说明:材料一、二说明明清时期,广州、泉州的农业面向市场,广泛种植经济作物;材料三说明清代松江棉纺织业分工细密,生产更趋专业化;材料四说明清代盛泽镇是专门从事纺织业生产的工商业市镇;材料五说明清代石门镇出现雇佣关系。(每一点1分,共4分)局限:史料选取的类型为笔记和地方志,较为单一;上述材料多为特定地域的个案,不具普遍性;材料为江南地区的经济现象,不能完全体现全国市场经济的全貌。(答出两点得4分)19.(1)背景: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胡人逐渐占据中原;北方陷入混战,政局动荡,南北政权分裂;中原世家大族被迫南迁;民族交融加强。(答出三点即可)(6分)(2)过程:从区分胡汉,以北方中原地域为核心的国家内涵;到胡汉交融,指华夏民族共同体;再到成为唐朝的别称乃至中国名号。(6分)意义:有利于推动与巩固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24-11-21
·
10页
·
652.8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