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2024-12-14 · 7页 · 227 K

南充高中高2023级第三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商王朝时期,其“服国”所辖地区的人口和土地并非全部来自于商王的赐予,对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还并未形成。西周初期,通过分封而获得土地与人口的诸侯国大量出现,正真意义上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使得血缘与宗法关系淡化 B.对地方控制有所增强C.成为扩展疆域的主要手段 D.使天子权力高度集中2.1688年,英国以“共治君主”的方式为这场“光荣革命”画上了句号。次年,议会里的一个小型委员会起草了一份文件,以清除那些长期困扰英国政治的核心问题。这份文件(   )A.结束了王权教权的斗争 B.奠定了专制王权的基础C.形成了“王在法下”的传统 D.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3.明朝万历元年,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考成法,形成了以内阁统领监察机构、监督六部,进而统率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6%AD%A6%E7%99%BE%E5%AE%98/10717366?fromModule=lemma_inlink\t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0%83%E6%88%90%E6%B3%95/_blank文武百官的考评机制,不少政绩卓越的官员如戚继光等人因考成法而得到重用,至万历九年,中央和地方共裁汰冗官1300多名。这表明考成法的实施(   )A.加强了官员的监督管理 B.缓解了政府财政危机C.使得内阁独揽选官大权 D.杜绝了官场不正之风4.明洪武三十年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8C%E6%9C%88%E4%BC%9A/587224?fromModule=lemma_inlink\t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5%8C%97%E6%A6%9C%E6%A1%88/_blank会试,发榜后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北方人一名未取,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书,控告考官有舞弊偏私之罪。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B1%E5%85%83%E7%92%8B/25626?fromModule=lemma_inlink\t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5%8C%97%E6%A6%9C%E6%A1%88/_blank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并对主考官员处以流放之刑。此后“卷分南北、遂成定制”。南北分卷的实施()A.杜绝了考试舞弊行为 B.提高了官员队伍素质C.体现了追求政治平衡 D.确立了新的选拔标准5.美国两党中的官员往往以捐款的方式向自己的政党筹集经费,1883年美国第七任总统杰克逊通过一项法案规定:文官的工作与党派完全分开,无需承担向政治基金会捐款的义务,不因拒绝上述捐献和服务而受到歧视。这些规定(   )A.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结合 B.改变了三权分立体制结构C.确保了官员选拔公平公正 D.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6.公元前536年,郑国国相子产不顾贵族的反对,命人将法律条文刻铸于铁鼎之上,以此作为国家的常法。此后,郑国庶民与贵族相争时“不忌于上”。据此推知,子产铸刑鼎(   )A.顺应了时代变革的潮流 B.旨在打击封建贵族势力C.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 D.响应了奴隶阶级的诉求7.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金梅生创作的宣传画《拾穗图》。该作品反映了(   )A.政府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B.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C.国家积极宣传劳动精神 D.女性成为国家建设主力8.对边外少数民族征服后,唐朝大多就地设立羁縻州县或以军事性质的都护府加以控制,地方长官则多以该部族首长充任,并为世袭,唐朝中央政府只是赋予首长勋位、官位的名义,与内地的地方政府不同。唐朝的这一政策(   )A.确保了地方安定 B.扩展了王朝疆域C.体现了因俗而治 D.不利于中央集权9.15世纪晚期,法国一本《贵族义训》书中写道:“为了保卫出生成长之地,就得战胜所有艰难困苦,为国捐躯的人会享有崇高地位并受荣光护佑。”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人文精神开始盛行 B.民族意识已经觉醒C.封建王权得到加强 D.贵族政治占据主流10.新中国成立之初,便派队参加在布拉格举行的世界大学生第二次代表大会体育比赛;1963年,我国派出史上最大的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从1960年到1964年,中日围棋代表团多次互访,相互交流。这些活动表明新中国(   )A.积极改善国内发展的外部环境 B.意欲重构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C.联合周边反帝势力以对抗美苏 D.已摆脱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11.宋代四川多用铁钱,且每枚仅重一钱,四川转运使张若谷等人奏称:“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这则材料可用于(   )A.说明四川货币流通量大 B.解释在四川产生纸币原因C.印证宋代海外贸易繁荣 D.证明四川最早出现了纸币12.下图为唐中期岭南地区将百姓所纳庸调在上缴朝廷时,为便于运输,由地方官府折纳成的银饼。银饼上刻写有“庸调银”、“怀集县(岭南地区县名)”等字样,据此可推知(   )A.实物地租被货币地租取代 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D.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提高13.两汉之际社会动荡,地方豪强为保护其生命和财产安全,把原来在军事上用于防御外族人侵的坞壁(又称坞堡)组织移植到民间,建立豪强坞壁,坞壁经济随之产生。坞壁内部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的武装组织,甚至代替了官方对基层民间的统治。这(   )A.是政府对官僚集团妥协的产物 B.填补了动乱环境下的权力真空C.瓦解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导致自给自足的经济逐渐破产14.人口实际数量的统计往往是中国古代历朝政府的一项工作难点,由于长期存在隐瞒人口的现象,使得政府对实际人口数量的掌握并不准确(实际人口数远超过统计人口数);而这一问题到了清代前期却得到较好的解决。这主要是由于(   )A.统一局面形成 B.赋役制度改革 C.高产作物引进 D.民众素养提高15.原产自非洲的咖啡,在17世纪早期还只是法国贵族间流行的一种小众文化,但随着咖啡馆与咖啡文化在欧洲的逐渐流行。远在德国符腾堡的手工业者们,已经将每天的早咖啡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这可用于说明物种交流(   )A.激发了工人的反抗意识 B.导致法德民族文化淡漠C.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 D.助推了享乐风气的流行16.18世纪,捏练机及机械压力机使通心粉逐渐降级为普通食物。19世纪,养殖业的进步让产量大增的牡蛎从贵族盘里“最精致的海味”成为无产阶级口中之食;随后小麦丰富的供应使精白面粉不再昂贵,白面包失去奢侈品的地位,进入工人的餐盘。这一现象说明(   )A.技术革新推动餐桌革命 B.物种交流加速社会转型C.工业革命促进阶层流动 D.机器生产提高工人地位二、材料题(17题12分,18题13分,19题12分,20题15分。)17.【近代欧洲法律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215年,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法律体系逐渐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取代原有封建立法,该法典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成为欧洲各地立法的范本,形成了“大陆法系”。两大法系在发展形成中不约而同的强调立法与司法活动应当具有独立的特性。——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材料二  1777年,法学家西罗塞尔最早倡议在德国编纂一部统一的民法典,随后德意志法学界围绕民法典的制定,陆续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与争鸣。最终在1900年颁布了《德国民法典》,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第二部重要的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借鉴了《民法大全》中关于体系、方法、技巧、术语的智慧。《德国民法典》是根据19世纪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84%E6%9C%AC%E4%B8%BB%E4%B9%89/87961?fromModule=lemma_inlink\t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B7%E5%9B%BD%E6%B0%91%E6%B3%95%E5%85%B8/_blank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而制定,因而在内容上超出了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7%AA%E7%94%B1%E8%B5%84%E6%9C%AC%E4%B8%BB%E4%B9%89/5096738?fromModule=lemma_inlink\t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B7%E5%9B%BD%E6%B0%91%E6%B3%95%E5%85%B8/_blank自由资本主义时期HYPERLINK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95%E5%BE%8B%E5%8E%9F%E5%88%99/366436?fromModule=lemma_inlink\t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B7%E5%9B%BD%E6%B0%91%E6%B3%95%E5%85%B8/_blank法律原则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新时期的需要。——摘编自哈斯巴根《中国民法典民族性的型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民法典》颁行的历史条件。(6分)18.【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疆屯垦历史由来已久。民国时期的新疆,面对“外有强邻之虎视,内有外蒙之狼贪”,加之协饷断绝,财政困难的局面,民国政府要求“各属荒地招人承垦,安插民户”,并积极招引内地人口垦荒实边。还先后颁布《警察机关员警及眷属生产大纲》、《新疆省五年军垦计划草案》,鼓励军、警人员屯垦,减轻政府负担。据研究,到1944年10月,全疆水渠共增至1578道,灌溉农田遍布天山南北,耕地面积到1949年总计增加约6466078亩,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亩产和总产量都大幅提升,同时还兴办了一批近代化农场。经济发展使更多的商人、政客、学生等来往于新疆与内地,在语言、技术、习俗、物质等方面产生深度交融与认同。——摘编自张艾云罗利华《民国时期新疆屯垦与边疆治理研究》材料二  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履行特殊使命,这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一项战略安排,在新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70年来,兵团充分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的贺信》(1)根据材料一,简析民国时期新疆屯垦的主要原因及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促进新疆发展的重大举措,并指出当下延续这一举措的有利条件。(7分)19.【近代政治制度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以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加以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其存在一条贯穿始终的历史线索,即制度创新。整体而言,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可以概括为三条道路:一是效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基础,受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三是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为指导,结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