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历史2024.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王盘庚迁殷前后,曾遭到许多贵族和臣民的反对,为此盘庚开会反复劝诫反对者;周厉王因贪婪残暴激起国人反抗,其统治被推翻,进入“共和行政”时期。这反映了()A.政治传统的延续 B.君主专制的衰落C.国家职能的受限 D.社会生产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盘庚迁殷虽然遭到反对,但他通过开会劝诫反对者的方式,展现了王权在面对内部纷争时的一种处理方式。周厉王因残暴统治被推翻,进入“共和行政”时期,反映出在面临王权危机时,社会有一种自我调整和修正的机制。这两个事件都体现了在古代中国,面对政治动荡或王权危机时,有一种相对稳定的应对和调整方式,可以被视为某种政治传统的延续,A项正确;君主专制制度是战国以后形成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盘庚迁殷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而周厉王的被推翻则是因为其统治方式的问题,与国家职能的受限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这两个事件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无直接联系。它们更多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生态和王权与贵族、臣民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2.在唐代公文流转过程中,官府收文一般包括登记、批办、受付、判案、执行、勾稽、抄目等环节。其中判案环节实行同职官四等连署制度,即每份文件要经过勾官、判官、通判官、长官共同签署,方能生效执行。这说明,唐代()A.官员恪尽职守 B.行政程序规范C.监察制度完善 D.地方权力受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代公文流转过程以及判案的环节严密,流程规范,据此可判断,当时的行政运行较为规范,B项正确;公文流转过程,代表不了官员的从政素质,不能得出官员恪尽职守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公文流转以及判案的流程,没有描述监察制度的完善与否,排除C项;行政运行较为规范,有利于规范各级政府的政务运行,而非导致地方权力受限,排除D项。故选B项。3.1215年,贵族、教会、市民与国王约翰签署《大宪章》。1265年,贵族集团首领孟德福召集全国性会议反对国王亨利。1295年,国王爱德华为筹集军费召开的议会被称为“模范议会”。据此可知,13世纪的英国()A.贵族阶层执掌国家权力B.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转型D.贯彻了有限王权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的英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1215年签署的《大宪章》是限制王权、保障贵族和其他阶层权利的重要文件,标志着王权受到法律的约束。1265年孟德福召集的会议和1295年“模范议会”的召开,进一步体现了议会制度的萌芽和发展,显示出对王权的制约。因此,13世纪的英国逐步贯彻了有限王权的原则,D项正确;议会是王权、贵族和市民阶层力量的结合,不能得出贵族阶层执掌国家权力,排除A项;材料表明通过议会限制了王权,而非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阶级斗争与社会转型,排除C项。故选D项。4.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第一届参议会,到会145人。其中有共产党员,也有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工农、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也有商人、开明绅士的代表。这一举措()A.巩固了革命联合统一战线B.扩大了中共阶级基础C.有助于探索新型政治体制D.推动了民主联合政府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判断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的第一届参议会中,参与者来自不同的政治背景和社会阶层,这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第一届参议会尝试将多种政治力量纳入决策过程之中,这种做法是对未来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种预演,反映了中共对于构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主政权框架的努力方向,C项正确;这次会议确实有助于加强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但题目更强调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对新型政治体制探索的意义而非仅仅巩固已有联盟关系,排除A项;会议吸纳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参加,但它主要目的并非单纯为了扩展党的社会支持层面,而是寻求一种更加包容性更强的政治参与模式,排除B项;该次会议更多地是在为此目标打下思想与组织上的基础,并未立即实现联合政府的形式转变,排除D项。故选C项。5.19世纪末,梁启超在《西政丛书》中指出:欧洲各国百年以来,变革旧的政治,整顿荒废的事业,终于能够得以发展。百姓平民都有议政的权力。他们立国的根本,在于合乎公理……这些足以开辟美洲、振兴印度、富强日本等。梁启超此说旨在()A.探索救亡道路 B.顺应共和潮流 C.推翻君主制度 D.抨击守旧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显示,梁启超在《西政丛书》中主张向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学习,再结合19世纪末的历史背景,可知梁启超此说旨在探索救亡道路,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共和”,且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排除B、C两项;材料未体现对守旧势力的抨击,排除D项。故选A项。6.宋朝职官考核的能力业绩内容有“四最”:生齿之最、治事之最、劝课之最、养葬之最;还有“七事”:劝课农桑、增垦田畴、户口增损、兴利除害、较正刑狱、盗贼多寡。这些考核标准()A.保障了官民和谐相处 B.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要求C.加强了对民众的教化 D.有助于提高地方治理效益【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宋朝时期通过细致的考核标准,如人口增长、土地开垦、司法公正和治安状况等,可以激励官员更有效地治理地方,从而提高治理效益,D项正确;虽然良好的治理可能有助于官民关系的和谐,但材料中的考核标准并未直接涉及官民关系的维护,排除A项;材料中的考核标准主要侧重于农业、人口、治安和司法等方面,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直接联系不明显,排除B项;虽然“劝课之最”和“劝课农桑”可能间接促进了对农耕文化的重视,但这些标准并不直接等同于对民众的教化。教化通常涉及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传播和教育,排除C项。故选D项。7.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的文官队伍人数明显上升,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长,如日本中央政府的50余万文官中,至少90%的文官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教育与科技的进步 B.政党政治的发展C.文官队伍急剧膨胀 D.经济政策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70年代的欧洲。根据材料概括可知: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的文官队伍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长,这主要是由于教育与科技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具备进入文官队伍的资格。同时,科技的进步也推动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因此,教育与科技的进步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政党政治与文官相互独立,不会影响其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官与其他官员的比较,不能得出其是否急剧膨胀,排除C项;此时虽然仍实行的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但文官中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还是主要得益于教育和科技的进步,经济政策与文官队伍教育程度提高,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8.唐代撰写的《唐律疏议》中规定:“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若密事,各依漏泄坐减二等。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这些法律条文体现了唐朝()A.严刑峻法统治理念 B.礼法结合的法律特点C.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 D.立法谨慎且内容周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据材料“‘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可知,法律条文对泄密的情况处罚是很严厉的,体现了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C项正确;严刑峻法的统治理念是秦朝的立法理念,不是唐朝,排除A项;B体现的唐律的特点,不是材料反映本质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反映的法律的严谨性,不是立法的谨慎,排除D项。故选C项。9.《十二铜表法》规定,奴隶对他人的侵害行为,奴隶主应承担支付罚金或将奴隶的所有权移交受害人的“替代责任”。公元前286年古罗马的《阿奎利亚法》颁布,强调责任人的“不知晓”,若主人命令奴隶实施不法损害,则私犯行为被视为主人自己的行为,依法对受害人承担直接责任。这一变化()A.强化了罗马法的诚信原则B.导致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C.突出强调法律主体的责任D.打破了贵族垄断司法的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十二铜表法》中的“替代责任”是指奴隶主对奴隶的侵害行为承担责任,而《阿奎利亚法》则强调如果主人命令奴隶实施不法行为,主人需直接承担责任。这一变化表明法律更加关注行为主体的责任,强调责任的直接承担,而不是通过替代方式。这突出强调了法律主体的责任,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法律主体责任的强调,没有涉及诚信的原则,排除A项;法律主体责任的确认与法律的适用范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贵族和平民在司法中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0.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在承担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等国际责任上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主要是因为后者()A.有效的运行机制 B.成员国更为广泛C.顺应了时代潮流 D.复杂的组织机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和二战后(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是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都具有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但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而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A项正确;国际联盟在承担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等国际责任上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运行机制不同,与成员国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顺应了时代潮流,排除C项;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组织机构都具有复杂性,排除D项。故选A项。11.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加纳时,系统阐述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如“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援助是相互的“严格尊重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这表明中国()A.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构建与非洲的战略C.积极支持非洲的去殖民化D.奉行“不结盟”的外伙伴关系交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中国)。据材料信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4-12-19
·
13页
·
30.9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