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绵阳南山中学2024年秋季高2023级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命题人:杨博审题人:向继胜、秦银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该药物的作用最可能是A.增强血红蛋白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含量C.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D.加快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2.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与d相比,b中蛋白质的含量较低B.c表示淋巴液,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流入dC.静脉输入白蛋白,配合利尿剂对于快速缓解组织水肿具有较好的效果D.内环境稳态是指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3.小明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当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装置上部就会掉落食物到圆台来奖励乌鸦的这种行为,多次训练之后,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扔进容器。下列对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多次训练后烟头由非条件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B.乌鸦经过训练将烟头扔进容器属于条件反射C.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食物立即掉落,这一过程为强化D.若多次叼取烟头后不给予食物,则会发生一个新的学习过程4.如图表示某神经元一个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传导是局部电流触发邻近部位依次产生新的电位变化的过程B.图中a→b→c的过程就是动作电位快速形成和恢复的过程C.产生a段是由于K+外流造成的,消耗ATPD.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5.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Ach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为确定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具体作用以及作用强度的大小关系。某科研小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了相关实验(心得安是β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第1页共8页A.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强,心跳减慢,肠道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减弱B.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激素,心肌细胞是其靶细胞C.据图分析NE与β受体结合后,心肌细胞膜上的Cl-通道开放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大于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6.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众多的原理和结论都来自于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班廷通过结扎使狗的胰腺萎缩,避免了胰岛素被分解B.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发现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C.给公鸡摘除和再移植睾丸分别用到了减法和加法原理D.可采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7.双酚A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双酚A是由生物体合成的有催化作用的微量有机物B.双酚A进入机体可使雌激素分泌减少,降低儿童性早熟的风险C.双酚A可竞争性的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D.双酚A进入机体后,直接参与机体的生命活动8.流感的一大症状是发热,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上升期,机体会感觉到发冷,机体的冷觉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B.体温下降期,汗腺分泌增加,汗水的蒸发带走热量,属于体液调节C.机体感觉发冷时,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是一种行为性调节D.高温持续期,产热和散热过程将在较高水平上达到新平衡9.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不同生长阶段的鹌鹑通过Kp调节其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命活动,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幼年期,通过①使Kp释放量减少,并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B.排卵前期,启动②使Kp释放量增加,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属于正反馈调节C.GnRH神经元产生的GnRH可定向运输至AD.不同激素作用的受体不同,相同激素作用的受体也可能不同第2页共8页10.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临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含量B.醛固酮分泌过多时,信息分子B的分泌也会增多C.信息分子E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D.信息分子A、B、C、D、E的化学本质均为大分子有机物11.科研人员发现机体可以通过“脑—脾神经轴”的调节,促进抗体的产生,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脾神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过程需要载体协助B.乙酰胆碱是一种只能由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C.图中淋巴细胞中只有浆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增殖D.去甲肾上腺素和抗体都需要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12.某同学意外被宠物咬伤,医生建议注射狂犬疫苗和相应的免疫球蛋白以预防狂犬病,疫苗的注射一般有“五针法”(第0、3、7、14和28天各一针)或“三针法”(第0天2针,第7和21天各一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PC摄取、处理疫苗并呈递在细胞表面后传递给B细胞B.多次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C.及时在伤口周围浸润免疫球蛋白也可以中和狂犬病毒D.注射狂犬疫苗对人的保护时间可能长于注射免疫球蛋白13.猪的解剖学结构和灵长类相似而亲缘关系较远,是器官移植的良好供体,但异种移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免疫排斥。Mohiuddin团队将敲除Gal抗原基因的猪心脏移植到狒狒体内,并使用抗胸腺细胞诱导球蛋白维持治疗,结果该狒狒比移植未敲除Gal抗原基因猪心脏的狒狒生命大幅延长,最长达到945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器官移植的供体和受体亲缘关系较远,可降低传染病交叉感染风险B.抗胸腺细胞诱导球蛋白可以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C.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狒狒产生的抗体裂解了猪心脏细胞D.由题意可推知,狒狒的白细胞不会攻击Gal外的其它抗原1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调节剂(NAA)对大豆插条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别1234567NAA浓度(mol/L)清水10–1510–1310–1110–910–710–5平均生根条数(根)2.03.89.420.39.11.30第3页共8页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为插条平均生根条数B.浓度为10–5mol/L的NAA溶液对大豆插条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如要确定最适浓度,需在10–13~10–9之间缩小NAA浓度梯度做进一步实验D.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15.“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这是元代农书《农桑辑要》中记载的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技术。该项操作通过去除植株顶端优势,塑造株型,改善种植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分配营养,多结铃、结大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调控棉花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重力等B.棉花植株顶芽细胞中,存在“色氨酸→……→生长素”的代谢途径C.打去“冲天心”,利于“旁条”合成生长素,促进“旁条”生长D.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16.某植物花芽一般在夏末秋初形成,须经低温处理,休眠状态才被打破,随着早春温度的升高,花芽开始发育,花渐次开放,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表达、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均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调控B.图中激素对于果实的成熟过程没有影响C.图中所示赤霉素与脱落酸二者作用效果相反D.春化作用可能促进蛋白质1的产生17.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表示促进或增加,“-”表示抑制或减少。A.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干扰雌雄交尾来控制特征⑤,进而影响种群数量B.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C.某种群的特征②逐渐增加,可判断其年龄结构是增长型D.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18.白纹伊蚊的成虫雌蚊是登革热的一种重要媒介,其幼虫主要滋生于人类居住地附近的竹筒、树洞、石穴、废轮胎以及缸罐等容器积水中,也见于菠萝等植物的叶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居住地的清洁干燥可以降低白纹伊蚊种群的K值B.气温、干旱等因素是制约白纹伊蚊种群密度的密度制约因素C.在野外释放大量绝育雄蚊的目的是提高白纹伊蚊种群的死亡率D.某地区所有的蚊子构成了一个种群19.在某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甲、乙两个不同的物种连续4年的λ值(λ=当年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调查期间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调查甲动物种群密度时,重捕后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值偏大B.使用孔目较小的渔网进行捕捞会导致乙种群性别比例失衡,从而使种群出生率下降C.1-4年期间,甲种群每年的增长速率越来越大D.乙种群在第2年左右,其种群数量最大第4页共8页20.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兵团。昔日的戈壁荒漠,靠兵团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军垦精神,历经几十年,从荒漠生物群落转变为农田生物群落,呈现出今日银棉如山的景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从荒漠演替至农田的过程为初生演替B.农田群落植物较为单一,没有垂直结构C.影响该群落演替速度的主要是阳光和温度D.该演替可更充分地利用可以利用的能量21.在多样的生物群落中,生物展现出各式各样的适应性,这些适应性是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生物群落,由于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的不同,促使生物发展出各具特色的生存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所产生的含氮废物往往是以尿素的形式排泄B.热带雨林的林下层因光照不足,其中的草本植物往往叶片较小C.与温带草原相比,热带雨林中动物大都有挖洞和攀缘生活的特点D.我国华北地区的落叶林中很多植物在春季叶片未展开前就开花,且多为风媒花22.某度假村内经规划分为不同区域:有花海、锦鲤池塘、长腿动物区等,这些区域景色各异、妙趣横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天然池塘相比,锦鲤池塘的恢复力稳定性更高B.施入花海的农家肥中的有机物,需土壤中分解者分解后才能被植物利用C.长腿动物区中火烈鸟排出的粪便属于其自身同化能量中“未利用”的部分D.该度假村内的生态系统可通过反馈调节使自身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23.二化螟为钻蛀性害虫,主要以水稻茎秆纤维为食:褐飞虱主要刺吸稻茎叶汁液:二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它们在水稻上寄生后导致水稻产生的防御性挥发物发生变化,“气味”有所不同。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是二化螟的天敌。科研人员在Y形管(如图甲)的A侧和B侧放置不同“气味”的水稻植株(如图乙),Y形管的底部放置稻螟赤眼蜂,得到稻螟赤眼蜂被吸引移向A或B侧水稻的百分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释放的防御性挥发物属于化学信息B.褐飞虱和二化螟的生态位发生分化,降低了种间竞争C.褐飞虱的存在增加了二化螟虫卵被稻螟赤眼蜂寄生的风险D.该实验说明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24.某农场种植多种农作物,还生长了一些杂草,其中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分别为第5页共8页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人工饲料中同化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饲料中的总能量B.图1中丙属于第二营养级,乙属于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C.图2中该农场的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3/(a2+d1)×100%D.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3,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等于a1+b1+b2+b3+a325.古诗词中常常蕴含生物学相关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描述了捕食关系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C.“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中燕子传递的是行为信息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0分)26.(12分)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科学家在研究时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
2024-12-28
·
8页
·
824.7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