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5-01-02 · 5页 · 19 K

2024年下学期12月高二大联考历史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报告》可知,小麦、黄牛、绵羊、马等物产及青铜冶炼技术和马车等都是从西亚、东欧经中亚传至我国。据此可以推断出A.华夏文明西来之说B.华夏文明多元一体C.华夏文明源远流长D.华夏文明一以贯之2.汉景帝时窦太后建议封皇后王娡的哥哥王信为侯,景帝不能独自决定,询问丞相周亚夫。周亚夫以汉高祖“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的祖训予以拒绝,汉景帝只好作罢。据此可以说明A.汉景帝“无为而治”B.此时丞相权力很大C.皇权相权矛盾加深D.丞相僭越了皇权3.灌溉工具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的桔槔;三国时期马钧对翻车进行革新,使用脚踏式推动翻车汲水灌溉;唐朝出现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灌溉工具是A.桔槔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4.唐代科举考中进士后还需吏部铨选方可正式做官,而宋代科举须经过天子主持的殿试,成为“天子门生”,即可做官,无须经过吏部铨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唐代选官比宋代更严格B.宋代选官比唐代更严格C.唐宋科举成为重要选官途径D.宋代进士对皇权依附更强 5.北宋建立之初,主客户比为6:4,到1072年,主客户比变为7:3。这说明北宋前期A.土地兼并十分严重B.小农经济十分发达C.流民现象开始出现D.承担赋役人口上升6.明朝士人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明太祖发布的“六谕”;清朝乡约沿袭明朝模式,士人宣讲时常引用《大清律例》来解释康熙发布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的《圣谕广训》。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乡村教化失去儒学色彩B.乡村教化与法律合流C.皇帝发布的劝谕成为法律D.传统乡约失去约束力7.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驻定海的军队发生了疫病。消息传至广州,林则徐认为英方病死者必多,可趁机攻击;而琦善则认为病死者当为水手,系感染湿气所致,甲板上的官兵必安然无恙。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其认识合理B.琦善立场不同,作出相反判断C.清军已具备收集敌方情报的能力D.英军故意释放感染瘟疫的“烟幕弹”8.晚清洋务派官员郭嵩焘极力推崇王夫之的《宋论》《读通鉴论》等史论著作,阐述其民族主义思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郭嵩焘已经萌发了反清思想B.郭嵩焘主张变革清朝政治C.郭的推崇引起了维新派的关注D.郭的推崇成为革命派的思想养料9.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春,宋准备从上海乘火车赴北京,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宋教仁遇刺案可以说明A.议会政治不符合中国国情B.宋教仁威胁到各方利益C.宋教仁行为鲁莽,考虑不周D.近代民主政治的曲折艰难10.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古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1947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945年中共中央已形成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已成为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C.1945年对内蒙古的基本方针体现共产党区域自治思想D.1945年对内蒙古的基本方针体现建立联合政府的思想 11.1973年中共中央提出“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即以北线的度北京附近别一条线,向东到日本、美国,向西经中亚到土耳其,欧洲,联合这条线两边的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一个岡际统一战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线、一大片”方针主要针对西方阵营B.该方针实施表明冷战力量对比发生变化C.该方针实施表明第三世界力量崛起D.该方针实施表明苏联即将面临解体12.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核心力量是公民大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雅典贵族一般都是公民B.雅典奴隶主一般都是公民C.公民审判员须具备法律素养D.大多数官员由公民抽签产生13.中古西欧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14世纪,法国国王为对抗教皇,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教权与王权长期对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难以形成B.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C.三个等级相互合作,强化王权,导致民族国家形成D.三级会议的召开使城市平民也获得一定的权利14.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议会赶走了国王詹姆斯二世,迎请詹姆斯二世的信仰新教的女儿、女婿作为英国共同的国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光荣革命”体现了英国新旧贵族的斗争与妥协B.“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工商业力量的胜利C.“光荣革命”标志着新教正式成为英国国教D.“光荣革命”就是一场纯粹的英国宫廷政变 15.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家争端。到1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非战公约》签订后战争不断,说明它就是一纸空文《非战公约》作为国际法在当今阶段已失去法律效力C.《非战公约》反映了当时西方各国的矛盾斗争D.《非战公约》是惩处德、日法西斯的重要法律依据16.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双挂钩一固定”制度废除,各国进入浮动汇率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从此美元失去优势地位B.各国不再实行金汇兑本位,从此可以随意发行货币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贸易战成为常态D.当今各国汇率浮动主要由货币供求关系决定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摘自《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鲁国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按亩征税的田賦制度,史称初税亩。初税亩的具体做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田,复十取一。”-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摘自《礼记·檀弓》从以上材料中任意选择两则材料,提出一个论题,并对该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恰当,史实清楚,逻辑严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本文通过对1949年后《时代周刊》涉华报道的数量、内容分布、主题进行描述,展现了《时代周刊》在半个世纪中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时代周刊》的涉华报道所呈现的中国形象发生了几次大的转变,即邪恶中国阶段(1949-1971)、向美好过渡阶段(1972-1978)、美好中国阶段(1979-1988)······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正、负面报道,从长远来看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在每个具体的时期则有着深刻复杂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原因。-摘编自朱琳《1949-1999美国<时代周刊》上的中国形象研究》材料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合作还是对抗?对话还是冲突?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摘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性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85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代周刊》报道新中国第一阶段的经济主题、第二阶段的外交主题和第三阶段的政治主题分别是什么,并说明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中国和平外交的内涵,并简析其意义。(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1945年7月至8月之间,中、美、英、苏等国在德国小镇波茨坦召开会议,发布《波茨坦公合》,重中《开罗宣言》的条款必须实施,并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其领土只限于本州、九州、北海道、四国以及由盟国制定的岛屿等。8月6日及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泮。8月8日,佐藤应召面见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时询问苏方对“近卫文麿访苏”签署《日苏中立条约》之态度,结果被告知苏方决定中止《日苏中立条约》,并副署《波茨坦公告》。同日,苏联决定对日本宣战;9日,苏联发起远东战役,百万红军进攻日本关东军;接着,中国战场发起全面反攻高潮。-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苏等国合作共同反击日本的原因。(8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