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25-01-19 · 8页 · 63.3 K

天津市部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一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24分,每小题2分)一、(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有些同学可能会______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为什么一出现就是比较难懂的社科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而《红楼梦》作为消遣阅读对高中学生来说问题不大,但以整本书进入教材,对学习来说,是不是过于厚重、复杂、艰深了呢?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因为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层级上的一次变化、提升:语文除了学习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之外,还要有另一样非常重要的内容——学术类文本。()应该说,高中阶段正是学习______有能力学习学术作品的时候,《乡土中国》就是这类作品的经典。而《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思想内容______,艺术成就特别突出,其学习价值自然也______。“教材‘整本书阅读’编写的意图就是,要读就读特别有难度、特别有高度、特别有挑战意义的”,一位优秀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如是说。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置疑 且 浩如烟海 一目了然B.质疑 且 博大精深 不言而喻C.置疑 和 博大精深 一目了然D.质疑 和 浩如烟海 不言而喻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这类作品,需要同学们在具备语文的一定素养、理性思维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之后,才更适合学习。B.但这类作品,需要同学们在具备语文的素养、理性思维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之后,才更适合学习。C.但这类作品,需要同学们在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理性思维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之后,才更适合学习。D.需要同学们在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理性思维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之后,才更适合学习这类作品。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位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优秀教授如是说。B.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优秀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教授如是说。C.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优秀教授如是说。D.一位优秀的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如是说。4.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是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提倡写新格律诗。《红烛》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诗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B.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C.《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别是苏轼和辛弃疾的代表作,两首词都是咏史怀古类古诗词中的经典,词人都借怀古抒发了自己的情怀。D.近体诗是形成于唐代的一种新诗体,它继承了汉魏以来古体诗的特点,又在诗歌格律方面有所创新。同属唐代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都是近体诗。5.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人不识字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所以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些观点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自动形成的,而是由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有社会的成规在。D.《乡土本色》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这一章同时也是全书内容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6.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停留B.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烛:火把C.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D.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7.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缘份 弥漫 炫耀(xuán) 玉砌雕栏(qì)B.剥蚀 蝉蜕 熨帖(yùn) 窸窸窣窣(sū)C.祈求(qí) 倔强(jué) 车辙 蓊蓊郁郁D.隽永(jùn) 焦灼 落寞 没精打彩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8~12题。(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二)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①。”是日,剧饮而归。(苏轼《游沙湖》)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缭绕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行C.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意动用法,以……为伴侣D.君看流水尚能西 西:向西流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扣舷而歌之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月出于东山之上 师不必贤于弟子D.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B.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C.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D.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的前一天。“望”一般指农历每月十五。B.斗牛,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斗宿和牛宿是北方玄武七宿中二宿。C.羽化,古代道教徒认为成仙能飞升变化,故把道士成仙或人死叫作羽化。D.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舳舻连称是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在月明之夜与友人们泛舟赤壁矶下的长江,他们享受着江天美景,饮酒放歌,快乐似神仙,暂时忘却了人世间一切不顺心事。B.苏轼乐极之后情绪变得低落,起因是有人倚歌吹着悲凉的洞箫应和,那洞箫声有着极强的感染力。C.苏轼询问朋友为何感伤,朋友回答是英雄曹操及其业绩尚且消失不见,更何况你我凡夫俗子,平凡生命不能像长江、明月般永恒。D.苏轼被聋医庞安常治好病之后,与他一起游玩清泉寺和兰溪,看着兰芽浸溪、溪水向西流逝,听着子规鸟啼叫,作歌时悲从中来。第Ⅱ卷(96分)三、(25分)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分)(2)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4分)14.《游沙湖》如何从侧面表现苏轼对庞安常的欣赏?请简要概括。(4分)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8分)忆江上吴处士贾岛闽国①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②,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注】①闽国:指今福建一带。②渭水:发源于甘肃,横贯陕西,流经长安郊外。(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开头写诗人望月怀远,“闽国”点明与友人分别之地,“亏复圆”强调了分别时间之长。B.五、六句转入虚写,诗人回顾长安聚会的情形,“寒”字兼写自然环境与诗人内心感受。C.结尾“未返”与开头“去”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因友人音讯全无只能遥望海云的无奈。D.全诗围绕标题中的“忆”字反复勾勒,内容高度集中,笔墨厚重饱满,语言生动自然。(2)《唐诗成法》称赞本诗的三、四句为“盛唐佳句”,试作简要赏析。(6分)16.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1)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荀子在《劝学》中表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3)《师说》中“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学者不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告诉我们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13分)故乡的沉沦耿立曾看到过一幅照片:一个农民在故乡新建成的楼房前呆坐,他的肤色是久在风雨暴晒下才有的酱色。我心中涌起莫名的风雨飘絮的黍离之情,只觉得无边的乡村在沉沦,或者说在一点点坍塌。乡土的中国,故乡的中国,真的转换这么快?一夜之间,土地里不再种出庄稼,而是种出了成片的高楼。“农民上楼”,就如镰刀割下了谷子,这不是一次收割的事件,而是一个精神的事件。有人说这世界消失的方式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谷穗碰到镰刀是呜咽,大树遭遇斧头是呜咽,而故乡田园风光的消逝更是呜咽。有一个成语叫背井离乡,“背”是背离,这是孩子都能理解的。但我宁愿理解“背”为背负,一个背负着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故乡井水的滋润,有故乡做依靠。记得,在一次文人雅集的酒桌上,友人问我,你的眼睛为何这样亮?我说那是故乡的水井!又问,你的头上隐隐像有什么东西,那是什么呢?也许,是我醉酒的缘故,我回答:那是故乡的屋檐。友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应答,他有点黯然,然后醉了。他说,我没有故乡的屋檐。然后就伏在桌子上呜呜大哭起来。故乡是一个人的血地。台湾把故乡叫作原乡,作家钟理和说“原乡人的血,只有回到原乡,他的血才能停止沸腾”,真是透到了骨髓,彻骨彻肤。故乡是一种容器,故乡是收藏我们童年哭声的地方,一石一础,一草一叶,井栏树冠,那都是我们的见证,那里勾留了我们的年轮,涂抹了黄昏时我们读书的影子,还有那塞满草的窗子。当我们夜晚背诵课文的时候,常仰着脖颈望着星空,像是背诵着夜。现在那里的夜还是那样纯净么?没有一丝阴翳,没有污染,没有毁容?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曾记得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他把装着故乡泥土的玻璃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失了。老兵住院,什么样的医术也疗救不了他这种思乡之痛。他的事传播开来,人们同情他,一个研究生翻找资料,在家人在这土地上流过的汗水。但细心的老兵呢?看出了黄土是用色素染成的!他说,故乡的土,是不可以配制的,那些童年的声音留在土里的,那些炊烟留在土里的,那些牛羊的哞叫留在土里的,这些怎能够配制出来?老兵最后说,这一瓶配出的黄土里面缺一样最要紧的东西:当初,母亲把土摊在白纸上,戴好老花镜看过、拣过,弄得干干净净,两滴眼泪落在土里,这一大瓶配置的土里却没有!老兵带着那瓶故乡的泥土走过七个省,最后越过台湾海峡。我不知道这个老兵最后的归宿,但我揪心的是即便他的灵魂得以还乡,在那被毁容整容后的故乡,他能找得到魂牵梦绕的归路么?他能找得到在路口大树下苦苦遥望的母亲么?我老家的村口也曾有几株明代的柿子树,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啊!几年前被连根移走了。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看到移走古树后留下的大大的树坑,如枯干的泪眼,无助无望。我童年留恋的柿子树,那曾荫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