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生物)答案

2025-01-19 · 7页 · 184.6 K

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A【解析】细胞需要内环境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物质和条件,细胞依赖于内环境,同时细胞以及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器官、系统需要共同配合,协调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人体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蛋白、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有关,B错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内环境中某种成分含量高于或低于参考值,内环境稳态不一定就会遭到破坏,C错误;在生命系统各层次上均存在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特征,分子水平上也存在,D错误。2.A【解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脊髓中的膝跳反射中枢、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等,A正确;脑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B错误;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D错误。3.D【解析】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内负外正的电位差。电表两极需分别接到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位于电表①接点正中央,刺激a点时,动作电位同时传递到电表①的两极,其不发生偏转;动作电位传递到电表②左侧,膜外形成负电位,电表向左偏,随后动作电位传递到电表②右侧,膜外形成负电位,电表向右偏,B正确;b位于电表②两个接点的正中央,刺激b点产生的兴奋同时到达电表②的两个接点,电表②指针不偏转;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b点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到电表①,电表①指针不偏转,C正确;如若增大细胞外Na+浓度,膜内外的Na+浓度差增大,则刺激c点后,电表②的偏转幅度增大,D错误。4.B【解析】垂体接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调节,从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别调节相应的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调节生长发育等,A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由此可知,糖皮质激素在引发体内细胞代谢效应后失活,B正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不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C错误;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所以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D错误。5.C【解析】甲的血清中含有对抗该种新型病毒的抗体,乙获得甲的血清后,同种抗原入侵乙,则乙不患病,属于免疫治疗,A、B正确;再次给甲注射同种病毒后,甲体内的记忆细胞第1页(共7页)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大量的抗体,C错误;可将减毒或灭活的病毒作为疫苗,间隔多次接种来增强免疫作用,该过程利用了二次免疫的原理,D正确。6.D【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花粉过敏属于过敏反应,二者属于不同类型的免疫失调疾病,前者是由于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后者是因为免疫防御功能过强,A错误;抗体、细胞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同时细胞因子还属于免疫调节中的信号分子,B错误;与健康志愿者相比,SLE患者体内IL-2和IL-12含量下降,说明IL-2和IL-12可抑制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C错误;糖皮质激素是治疗SLE的常用药物,而SLE患者体内TNF-α和IL-4含量上升,据此可推测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抑制机体分泌TNF-α和IL-4,D正确。7.D【解析】图1中胚芽鞘放置琼脂块一侧含有更多生长素,生长速度比对侧快,胚芽鞘会朝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A正确;图1所示实验能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能通过琼脂块,说明其是一种物质,B正确;温特在1926年做过图1所示实验,并把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C正确;图2中生长素浓度为0.30mg·L-1时,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只是与生长素为0.25mg·L-1时比,促进作用在减弱,D错误。8.A【解析】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该样方中植物数目较少,兴趣小组可以适当扩大样方面积,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A错误,B正确;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鼠种群密度约为39×35÷15=91只/公顷,C正确;若该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会导致第二次捕获有标记鼠的数目减少,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结果偏高,D正确。9.D【解析】凡是影响种群数量特征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密度,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A正确;不同林木郁闭度下,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条件不同,其种群密度不同,B正确;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密度普遍迅速增长的原因,除气温升高外,还有日照延长、降水增多等,C正确;种内竞争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内部生物因素,D错误。10.C【解析】退耕还林能优化生物的生存环境,故可提高生物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三种植物争夺阳光、水分等,属于种间竞争关系,在树林中,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种间竞争中,前者被后者优势取代,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C错误;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所以在群落演替的3个阶段中,第三阶段的物种丰富度最高,D正确。11.D【解析】a越小,表明大豆个体间对该养分的竞争越激烈,A错误;b越小,说明生态位重叠越大,表明大豆与杂草R对该养分的竞争越大,B错误;环境发生改变,大豆、杂草R的生态位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a、b、d都发生改变,C错误;当c为0时,表明大豆和杂草第2页(共7页)R对该养分没有竞争,表明该养分生态位发生了分化,D正确。12.C【解析】分析题意,净初级生产量=生产者总生产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用于群落的发展壮大,因此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A错误;城市乙的生产者呼吸量=9.0-3.5=5.5,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总呼吸量=5.5+3.8=9.3,城市乙的生产者总生产量小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总呼吸量,B错误;达到碳中和时,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2和化石燃料等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等于所有生物固定的CO2总量,因此,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2量小于CO2的吸收量,C正确;城市湿地公园能有效的固碳储碳,属于生态方面的价值,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13.BC【解析】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A错误;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高的Pfr/Pr值,短日照植物则相反,B正确;短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暗期才能使两种光敏色素的比例达到所需值,刺激成花激素的合成,从而促进植物开花,而红光照射会导致Pr向Pfr的转化,进而导致开花延迟,C正确;远红光使Pfr向Pr转化,而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高的Pfr/Pr值,故远红光的照射并不能使其开花提前,D错误。t14.AB【解析】曲线a代表“J”形增长,其数学模型是Nt=N0λ,其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J”形增长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故其中λ是一个定值,A正确;曲线a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曲线a、b之间的面积越大,说明曲线b中环境阻力越大,其K值越小,B正确;曲线a的种群增长率不变,曲线b的种群增长率随种群密度增加而不断减小,C错误;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一直保持动态平衡,D错误。15.BC【解析】一般冬天人体汗液分泌减少,人体通过尿液排出水的量增加,而夏天人体汗液分泌增加,人体通过尿液排出水的量减少,这与人体排出水的途径有关,A正确;人体内水的来源是饮水、食物中所含的水和代谢中产生的水,B错误;激素A为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C错误;成人每日尿量应在500mL以上,如果排出的尿量过少,代谢废物不能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就会引起中毒而损害人体健康,D正确。16.B【解析】据图分析,PD-1抗体(即抗体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促进T细胞的增殖、分化,同时PD-L1抗体(即抗体2)与癌细胞结合,避免T细胞与癌细胞结合导致癌细胞获得自救,从而消灭癌细胞,A正确;衰老、损伤细胞表面的PD-L1可能比正常细胞少,从而被T细胞识别并消灭,B错误;器官移植病人容易产生排斥反应,促进PD-1信号通路,使T细胞的活性降低,降低机体发生细胞免疫,有利于供体器官存活,C正确;癌细胞获第3页(共7页)得自救的同时还能使T细胞的活性降低,会使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D正确。17.(12分,每空2分)(1)福寿螺和鸭(2)福寿螺的食物种类多,且没有捕食福寿螺的天敌(3)下降/降低入侵后物种数目减少,均匀度下降(4)生物引入鸭一段时间后,发现鸭对幼龄、中龄和老龄福寿螺的捕食率分别为95.2%、60.3%和1.2%,会导致之后幼龄和中龄的个体数剩余少于老龄个体数,年龄结构会逐渐变为衰退型,最终数量减少甚至灭绝【解析】(1)某稻田生态系统中,福寿螺以水稻为食,鸭以福寿螺为食,上述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水稻为生产者,福寿螺和鸭为消费者。(2)福寿螺入侵某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的原因可能是该生态系统中福寿螺的食物种类多,且没有捕食福寿螺的天敌,所以数量增长较快。(3)均匀度指群落内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一定条件下,物种均匀度提高,多样性也会提高,由表格可知,入侵后各物种的个体数目占比差异增大,即物种均匀度降低,所以福寿螺的入侵使得该群落中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小。(4)通过“稻鸭共育”技术在稻田中引入鸭防治福寿螺的危害,属于生物防治。引入鸭一段时间后,发现鸭对幼龄、中龄和老龄福寿螺的捕食率分别为95.2%、60.3%和1.2%,会导致之后幼龄和中龄的个体剩余数量少于老龄个体数量,年龄结构会逐渐变为衰退型,最终福寿螺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所以该技术能防治福寿螺造成的危害。18.(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物种组成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分)(2)标记重捕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2分)非密度制约(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2分)抵抗力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答出“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程中逐级递减”可得分)(2分)【解析】(1)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湿地生物群落,与其他群落不同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研究人员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保护区内的绿翅鸭种群密度,此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第4页(共7页)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因此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是影响绿翅鸭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该自然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保护区中动物种类丰富,每条途径上的能量较少,所以每种动物的个体数量不多。19.(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非条件反射感受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1分),作用于突触后膜(1分)(2)B相同(3)流动性电信号→化学信号(2分)(4)多巴胺受体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收(1分),使多巴胺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大脑有关神经中枢持续兴奋(1分)【解析】(1)图1所示反射弧的中枢神经位于脊髓,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属于非条件反射;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图中①所连的神经纤维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因此①为感受器;③处指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近的地方,称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涉及信号转导,轴突末梢电信号传来后会刺激突触小体内神经递质向突触前膜移动并经胞吐的方式释放,扩散到突触后膜后与突触后膜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