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2024年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4年为闰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与之对应的农历甲辰年(龙年)则是平年,全年共有354天;公历2024年比农历甲辰年多了12天。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定的计算时间方法,主要有阳历、阴历、阴阳合历三种。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制定的历法称为阳历,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又称新历、西洋历、格里高利历等)就是一种非常成熟的阳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一个回归年的运动周期来制定的。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天,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由于回归年不是整数,所以规定:公历每4年设置1个闰年。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全年366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全年365天。2024年能被4除尽,所以是闰年。但如果是整世纪年,可以被‘4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仍为平年。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所制定的历法称为阴历,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为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一年总共354天。历史上不同国家或地区曾先后制定过各式各样的阴历历法。由于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阴历不能准确反映四季变化的缺点,后来人们制定了一个折中的历法,即所谓的阴阳合历,阴阳合历综合了阴历和阳历特点,能同时反映月相和季节变化,被厂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国至今仍在使用的农历.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我国农历对年、月和节气的安排是以月相盈亏和太阳周年运动两个自然周期为依据制定的,历经多次修改而趋于精准成熟。农历一方面根据月亮的朔望变化定月,全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的365天或366天少了10至12天。另一方面又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来调节12个朔望月与一个回归年的时差。我国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19年中共增设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叫闰年,包含13个农历月,年长384天或385天,没有闰月的年份则为平年。智慧的中国人通过“十九年七闰”法使得19个农历年的总天数和19个回归年的总天数保持一致。而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更是将一年划分得清清楚楚,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将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轨道分为360°,春分为,以后每15°为一个节气,共24个节气。闰月的巧妙设置和二十四高三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节气的精准划分使得农历又具备了阳历的某些特性。农历反映了四季更迭、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从古至今,它不仅是我国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时间记录工具,更与农事生产、节日习俗等方方面面密切相关。于以农为本的农村而言,农历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天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农事经验,对农事有着详尽的指导。农历甲辰年没有闰月,因此是一个平年,其对应的公历日期为2024年2月10日至2025年1月28日,共计354天,比公历2024年的366天少了12天。(摘编自《科技日报》之《公历2024年为何比农历甲辰年长12天》,有删改)材料二:诡异!如果你打开手机查询日历,就会惊奇地发现,公历1582年10月的日历少了10天——10月5日到10月14日“凭空消失”了!消失的时间去哪了?大家众说纷纭,甚至有人编出了灵异事件的传言。这其实是因为改了历法。公元1582年之前,欧洲人用的历法叫“儒略历”,儒略历是古罗马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在儒略历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都是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天文学上把地球绕太阳从春分点回到春分点的时间,称为一个回归年,其长度是365.2422日。但是儒略历却以365.25日为一回归年,这样每年多算了11分14秒,于是产生了误差。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的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就与实际的回归年不合拍了。从公元前45年积累到16世纪时,日历的日期竟落后了回归年10天之多,需要调回去。于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下令:10月4日的第二天(即原来的10月5日)为10月15日。也就是需要跳过10天,在1582年10月4日之后,直接为10月15日,这样历法又与回归年同步了。公历10月4日在中国当时是明朝万历十年(农历壬午年)九月十八日,10月15日是九月十九日,这段时间使用农历的中国仍然是连续的时间记载。格里高利十三世在儒略历的基础上还对大小月进行了微调: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并且为了避免以后积累误差造成负面影响,对闰年的设置办法也重新予以规定:以公历纪元为标准,凡是能被4整除的年是闰年;但逢百之年,能被4整除的并不是闰年,必须要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这样每400年中就减少了3个闰年,1000年后才会与实际的太阳年相差1天。修改后的历法就是现今世界上各国通用的公历,全名叫做格里高利历。所以这“凭空消失”的10天,和灾难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当时修改了历法计算而已。(摘编自《河南科技报》文成锋之《这一年,有10天“凭空消失”了?历史告诉你真相!》,有删改)高三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8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是一种阳历,是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制定,又称格里高利历。B.公历纪年和农历纪年大体上相对应,有时公历一年比农历一年长,有时农历一年比公历一年长。C.中国至今仍使用的农历能够反映月相变化,不能反映季节变化,此缺点使得它只能在中国使用。D.公历的闰年与平年仅有一天之差,农历的闰年与平年有一个月之差,故公历每年的天数更稳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农历采用“十九年七闰”法,间接平衡了农历纪年与公历纪年的时间差,使得19年里两种纪年的总天数大体一致,彰显了中国智慧。B.公历2024年是闰年;而与之对应的农历甲辰年则为平年,因此当公历纪年年份为公历闰年时,对应的农历纪年年份只能为农历平年。C.欧洲人使用过的历法至少先后有旧罗马历法、儒略历、格里高利历,而其中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均属于阳历,并且两者的差别比较小。D.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为了能让历法与回归年同步,能够下令抹去某一段时间,这说明当时欧洲的历法制定权掌握在罗马教皇手里。3如果未来国际社会仍一直使用格里高利历:根据材料中该历法设置闰年的方法,下列年份属于公历闰年的一项是(3分)A.2026年B.2100年C.2200年D.2248年4.目前中国仍采用传统农历与世界通行公历并用的方式来记录年月日,但易被人混淆和造成记录上的混乱,不少人建议我国废除农历。倘若如此,可能会有哪些负面影响?请简要分析。(4分)5.为了改革历法,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改历大会上,有专家提出了新的“十三月世界历”:一年的总天数不变,但分为13个月,每月28天刚好4个星期;13个月共52个星期364天,多出的一天即第365天放在第十三月月末,为世界公休日;若逢闰年,则在6月末再加一个世界公休日;世界公休日不计月、日及星期。对此历法改革,你是否认同?请简要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最好的哲学老师王鼎钧李仙洲办学的信条是“众志成城”,可是到了汉阴,你得用人心涣散来形容。解释原因,可以从少少中知道多多。西迁①时,老师大半没跟着一齐来,学生的失落感很严重。怎么办?十几岁的孩子,只有像企鹅一样拥抱在一起,这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圈子、小团体,跟学校当局有对立的情绪,然后大家又互相闹对立。这就为日后学校的乱局制造了条件。在陕南请教员也真难,不过,却有最好的哲学老师:冷和饿。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还有人爱他吗?大概没有。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还能爱别人吗?大概不能。汉阴一年,留下切肤刻骨的回忆。那年冬天棉军服迟迟不见,降雪的日子我们还穿着高三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8页单衣。那年夏天行军,人人只带来极必要的东西,可是夏天的“必要”和冬天的“必要”相差这么远!雪花疏疏淡淡,从窗外朝我们身上洒,把人冻得像一张X光底片。咬着牙握着拳挺着胸生活,等到天晴了,温暖的太阳出来了,肌肉一放松,牙床、指关节、脊椎开始酸痛,手背脚踵的冻疮也钻心地痒。冻不死,只生冻疮,脚趾肿得像紫萝卜。军训、室外的操课全免,早晨升旗,各班派一个代表,代表没来,值日生胡乱拉上旗杆了事。陈培业校友说,生冻疮的滋味使他想起林冲发配,公差虐待林冲,用滚开水烫他的脚,再给他穿上新草鞋。还有,饿。一向吃不饱,现在更严重,一路行来,把我们的食量弄大了,把当初从家里带出来的皮下脂肪耗完了。离沦陷区远了,抗日的激情淡了,个人欲望蠢动,羡慕饱食终日。“出头鸟”先叫:怎么会吃不饱,政府国家会让我们挨饿,还不是奸商贪官剥削!学生觉得长大了,自己该有个主张,开了会,推选了伙食委员,要求接管每天的食米和菜金。原来以为学校不会答应,打算好好闹它几天。不料张主任好爽快,连说了两个“可以”。伙食权争到手,同学们洋溢着喜色,可是仍然吃不饱。伙食改革的第一项是把糙米送到民间的作坊,除去硬壳、碎石、鼠粪,这就减少了斤两。那时以从仓库里领出来的糙米为一百,精米为六十,中间依成色分八十斤米、七十斤米几个等级,我们吃八十斤米,每一百斤损失二十斤,煮出来的饭比以前香得多,可是盛到碗里的饭也少了。伙食的第二项改革,是每月省下一点钱来分给同学们做零用钱,称为“米尾”。那时沦陷区的家断了音讯,后方有亲友接济的人不多,“米尾”可说是唯一的经济来源。每到月尾,大家对“米尾”形成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盼望,伙食委员必须予以满足。于是,为了制造“米尾”,只好平时撙节,这就委屈了肠胃。我们在改革以后比改革以前更饿,用山东话来说叫做“饿得恍”,这个“恍”字可以进修辞学,恍恍惚惚神不守舍,老师的话记不住,只记得午夜梦回,听见蒲溪街上做包子的师傅用擀面的短棍敲案板,抑扬顿挫,好像有个乐谱。多位同学来信谈起当年饥不择食的情形。生吃香椿叶下饭,叶子粗大坚硬,没有烹调。我们吃槐花、榆叶、田螺、麻雀、鳝鱼、野蚕的蛹。食物中缺少维他命,这个那个得了夜盲症。食盐缺碘,某人某人的甲状腺开始肿大,大家心事重重,互相替对方量脖子,看这个星期比上个星期变粗了没有。那时候,世人爱我们吗?大概不爱。我们能爱世人吗?大概丕能。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自爱,自爱,终能突破困境,那就可爱了。也就能够爱别人了。我深深忏悔,我没能做到。有一句话比锣声更响,比炸弹更叫人东倒西歪:伙食委员贪污!纵然饿得昏昏欲睡,也马上睁大了眼睛。伙委在厨房里吃饭,围着一盆红烧肉。汉阴产丝绸,某某伙委曾伤感地吟诵“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现在他送给女朋友一方丝巾。同学们惶惶不安,满地疾走,选出一批监委去监督伙委,可是月底发“米尾”的时候,有人进城看见监委伙委一同下馆子……大家束手。我们的智慧不足以产生“监委的监委”。我们中间的佼佼者开始安排出马担任下一届伙委或监委,去接管那一盆红烧肉。陕南各县的入喜欢吃猪肉,年节馈赠以猪肉为厚礼,平时估量价值,也以能买多少斤猪肉为准,几乎家家养猪,猪肉也不甚贵。干一个月伙委,吃一个月红烧肉,也该想吃青菜了吧?“不幸”他们这时忽然下台,换上一批辘辘饥肠,从头填起。唉,选举有何意义呢?为什么要选举呢?我这两个疑问,一个来自冷,一个来自饿。我带着两个疑问,走西北、东北、华北、江南……(有删改)【注释】①西迁,是指抗战时期,国立第二十二中学师生为躲避日军侵
湖南省益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5-01-23
·
8页
·
43.3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